<
⿰缶刂
U+34E1(Ext A)
刀部6畫 共8畫
官話
fu3
粵語
fu2
日語
フウ
韓語
廣韻
滂/虞/上
集韻
非/尤/上
Sources 各源例字
G3-6337
T4-254A
JMJ-00018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方九切刀握也。从刀缶聲。
Meaning 字義
fu3
(1)
同「弣」 刀、弓等的柄
fu3
(1)
弓把中部
(2)
用刃掘取物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刀部 002
《說文解字》
方九切刀握也。从刀缶聲。
《說文解字繫傳》
付醜反刀握也。從刀缶聲。 [臣鍇曰:「刀把。」]
《說文解字注》
方九切刀握也。 [謂握持處也。篇,韵皆云:㓡同弣。按弓把曰弣。《考工記》、《少儀》弣作拊。刀把曰㓡。《少儀》亦作拊。刀卻刃授穎。削授拊。注。穎,鐶也。拊謂把也。按穎近拊。拊近刃。故削外削内異其授。拊與㓡音相近。] 从刀。缶聲。 [方九切。三部。《玉篇》孚主切。]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集韻】𠀤俯九切,音否。【說文】刀握也。
 又【廣韻】斐父切,音撫。同弣。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fu3 [fu214] ㄈㄨˇ
粵語
fu2 [fuː35]
日語
フウ [ɸɯː] [漢]
[ɸɯ] [呉]
韓語
[pu]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芳武pʰio上同(弣‧弓[弝/把]中也)說文又方九切刀握也上同(弣‧弓[弝/把]中也)說文又方九切刀握也
集韻
3小韻俯九pfiəu說文刀握也一曰以刃掘取物說文刀握也一曰以刃掘取物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布之道諧聲域
PU
聲首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6723 -G3 6723 -GKX 0138.38 康熙字典-GHZR 0367.01 汉语大字典-G古籍 02649 -T4 0542 全字庫-T丙表 00567 異體字字典-JMJ 00018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U3 (v3.1.0-6.0.0)
kHanyuPinyin
10335.020:fǔ,guā
kCantonese
fu2
FU2 (v3.1.0-4.0.1)
kJapanese
フウ フ
kDefinition
(same as 弣) the middle part of a bow; the handle of a bow, try to dig and get something with a knif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6337
3-6337 (v3.0.0-5.2.0)
kIRG_TSource
T4-254A
4-254A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00188
kRSUnicode
18.6
kTotalStrokes
8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10335.020
kIRGHanyuDaZidian
10335.020
kIRGKangXi
0138.380
kKangXi
0138.380
kMorohashi
0195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OU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