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
並
官話
bing4
ban4
bang4
粵語
bing6
bing3
日語
ヘイ
ビョウ
ホウ
ボウ
ハン
バン
韓語
병
越南
tịnh
廣韻
並/青開/上
集韻
並/青開/上
並/桓合/上
並/唐一開/去
並/耕開/上
訓読
なみ(並み)
ならびに(並びに)
ならぶ(並ぶ)
ならべる(並べ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U-04E26
HB1-A8C3
T1-4B64
J0-4A42
K1-6172
KP1-341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04Ha
並 (U+FA70)
KP1-341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秦
篆書
李斯
漢
隸書
漢
說文小篆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蒲迥切
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
Meaning 字義
bing4
(1)
并排;挨着side by side 并驾齐驱
(2)
相等;匹敌
(3)
合并
(4)
如同;相似
(5)
并坐
(6)
副词 1.同时;一起 2.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3.兼 4.用于否定词之前,加强语气(used before a negative for emphasis, indicating that something is not as expected) 并不知道
→并
bing4
(7)
副词 1.一起;一齐 2.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together -> run neck and neck 并驾齐驱
(7)
连词 连接两个谓词,相当于“并且”、“而且”and also
(8)
介词 表示对象,相当于“连”、“同”
(9)
姓
ban4
(10)
[同並]古县名 今云南省弥勒县
bang4
(11)
通「傍」
→傍
bang4
(1)
靠近;临近by side of, close to 依山傍水 傍晚
(喃)
◎ So với, so ngang với.#A2: 並 tịnh
(喃)
〄 Cặp đôi với nhau.#A2: 並 tịnh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蒲迥切
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
《說文解字繫傳》
頻靜反
併也。從兩立。凡竝之屬,皆從竝也。
《說文解字注》
蒲迥切
併也。 [《人部》併下曰:竝也。二篆爲轉注。鄭注《禮經》古文竝今文多作併。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古書亦多用爲傍字者。傍,附也。] 从二立。 [蒲迥切。十一部。] 凡竝之屬皆从竝。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字部】 【集韻】竝,隷作並。 集韻(1039)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bing4 [piŋ51] ㄅㄧㄥˋ
ban4 [pan51] ㄅㄢˋ
bang4 [pɑŋ51] ㄅㄤˋ
粵語
bing6 [piːŋ2] 並且, 並世無兩, 並行不悖, 並肩作戰, 並駕齊驅, 並列, 圖文並茂
bing3 [piːŋ3]
日語
ヘイ [heː] [漢]
ビョウ [bʲoː] [呉]
ホウ [hoː] [漢]
ボウ [boː]
ハン [haɴ] [漢]
バン [baɴ] [呉]
韓語
병 [pjʌŋ]
越南
tịnh [tiʲŋ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竝小韻蒲迥切bɛŋ上同(竝‧比也蒲迥切四)上同(竝‧比也蒲迥切四)
刊謬補缺切韻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並小韻萍逈切bieŋ萍逈反。比。逛作並。三。萍逈反。比。逛作並。三。
集韻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竝小韻部迥切bɛŋ說文並也隷作並說文並也隷作並
並桓合
山攝桓韻1等合口上緩韻伴小韻部滿切buɑn同竝縣名在䍧牱或作並同竝縣名在䍧牱或作並
並唐一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去宕韻傍小韻蒲浪切bɑŋ近也或作並䧛近也或作並䧛
並耕開
梗攝耕韻2等開口上耿韻𠊧小韻蒲幸切bɪɐŋ偕也或省偕也或省
禮部韻略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並小韻部迥切bɛŋ部迥切爾雅併也作並部迥切爾雅併也作並
增韻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竝小韻部迥切bɛŋ同上又叢貎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並起而亡秦族亦作倂又三韻今圈同上又叢貎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並起而亡秦族亦作倂又三韻今圈
並桓合
山攝桓韻1等合口上緩韻伴小韻蒲滿切buɑn漢昭帝紀同並二十四邑古作竝又迥宕二韻增入漢昭帝紀同並二十四邑古作竝又迥宕二韻增入
並唐一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去宕韻傍小韻蒲浪切bɑŋ又三韻今圈又三韻今圈
並庚三開
梗攝庚韻3等開口去映韻病小韻皮命切biaŋ又三韻重增又三韻重增
五音集韵
並桓
山攝桓韻1等合口上緩韻並母一等buɑn同竝縣名在牂牁同竝縣名在牂牁
並庚清二開
梗攝庚韻2等開口上梗韻並母二等bɪaŋ=𠊧:俱也或作併又羅列也=𠊧:俱也或作併又羅列也
並青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上迥韻並母四等bɛŋ蒲迥切比也六蒲迥切比也六
並唐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去宕韻並母一等bɑŋ=傍:蒲浪切近也又蒲郎切九=傍:蒲浪切近也又蒲郎切九
洪武正韻
並庚齊
庚韻開口上梗韻竝小韻部迥切biəŋ同上又叢貌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並起而亡秦族亦作又三韻同上又叢貌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並起而亡秦族亦作又三韻
並寒開
寒韻開口上旱韻伴小韻蒲滿切bon漢昭帝紀同並二十四邑古作竝又梗漾敬韻漢昭帝紀同並二十四邑古作竝又梗漾敬韻
並陽開
陽韻開口去漾韻傍小韻蒲浪切baŋ旁午交橫貌唐書白居易傳諭問旁午音去聲又陽庚二韻旁午交橫貌唐書白居易傳諭問旁午音去聲又陽庚二韻
並庚齊
庚韻開口去敬韻病小韻皮命切biəŋ旱梗漾韻旱梗漾韻
古今韻會舉要
並官上旱韻管韻並母bon同並縣名在牂牱或作竝漢昭帝紀同竝二十四邑又前西南夷傳牂牱同竝〇毛氏韻増同並縣名在牂牱或作竝漢昭帝紀同竝二十四邑又前西南夷傳牂牱同竝〇毛氏韻増
並京行上迥韻景韻並母biŋ部迥切次宫濁音說文倂也本作竝兩立𨽻作並廣韻比也増韻皆也又叢也又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竝起而亡秦又敬緩宕韻〇舊韻本出竝字部迥切次宫濁音說文倂也本作竝兩立𨽻作並廣韻比也増韻皆也又叢也又相扶傍也史記過秦論竝起而亡秦又敬緩宕韻〇舊韻本出竝字
並弓去敬韻敬韻並母biuŋ偕也與也併也本作竝今作並或作併又緩迴宕韻〇毛氏韻増偕也與也併也本作竝今作並或作併又緩迴宕韻〇毛氏韻増
蒙古字韻
p ꡌing ꡞꡃ上庚韻biŋ()
音韻闡微
並東冬庚蒸青齊上聲迥韻並小韻並母四等pʰiŋ
中原音韻
幫庚青齊去聲庚青韻piəŋ
韻略易通
氷庚晴齊舒去聲庚晴韻piŋ相併而居相併而居
中州音韻
幫庚青齊去聲庚青韻併小韻piəŋ偕也偕也
中華新韻
ㄅ ㄧㄥ 去庚韻甲類piŋ
東國正韻
ㅃ ㅏㆁ 去江講絳覺韻baŋ
ㅃ ㅕㆁ 上京景敬隔韻bieŋ
ㅃ ㅕㆁ 去京景敬隔韻bieŋ
ㅃ ㅏㄴ 上干笴旰葛韻ban
戚林八音
邊 賓京 陽去賓京韻piŋ
分韻撮要
幫 英 陽去英韻piŋ皆也偶也齊也比也皆也偶也齊也比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魏
耕
晉
耕
宋北魏後期
庚耕清青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ieŋ
王力
biaŋ 陽部
周法高
beŋ 耕部
鄭張尚芳
beːŋʔ 耕0部
白-沙
*[b]ˤeŋ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bēŋ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bē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bē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biēŋ́
許思萊上古
bêŋʔ
許思萊東漢
beŋᴮ
Dialects 方言
p
piŋ
去聲(60)
官北京51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官江蘇徐州42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泰州33 (文,~立,pʰi1)
官安徽阜陽53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官山東煙台5 (合~)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聊城5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官河南開封31
官河南洛陽412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官河南濮陽312
官河南許昌31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官陝西西安44
官陝西寶雞31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臨夏42
官寧夏銀川5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吐魯番33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客廣東韶關南雄42
陰去(13)
閩福建廈門21
贛江西南昌進賢
贛江西鷹潭貴溪
粵廣西梧州蒙山44
粵廣西梧州蒙山44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粵廣西玉林博白52
粵廣西玉林博白52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平廣西桂林朝陽35
平廣西桂林朝陽35
陽去(9)
閩福建廈門22 ((1))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來賓武宣21
粵廣西來賓武宣21
粵廣西崇左22
粵廣西崇左22
陽上(7)
閩廣東湛江雷州33
閩廣東湛江雷州33
粵廣東肇慶封開242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粵廣西河池宜州24
粵廣西河池宜州24
陽平(2)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上聲(2)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陰平(2)
官山東東營利津
閩福建廈門55
pin
去聲(41)
官江蘇南京44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官江蘇揚州
官安徽合肥53
官安徽淮北52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官安徽安慶41
官湖北武漢35
官湖北宜昌35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官湖北天門44
官湖南常德3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合~、~且)
官湖南郴州213 (合~、~且)
官湖南永州寧遠24 (合~、~且)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官重慶213
官重慶江津24
官四川成都213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南充14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官四川涼山西昌213
官貴州貴陽13
官貴州遵義24
官貴州畢節5 (文)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且)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官雲南昭通212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官甘肅蘭州13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客廣東深圳42
客廣東深圳42
客廣東東莞42
客廣東東莞42
客香港沙田53
客香港沙田53
湘湖南永州324 (合~、~且)
陰去(8)
官湖北黃岡紅安 (文)
官湖南懷化會同45 (合~、~且)
客廣東韶關新豐53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贛江西九江彭澤
湘湖南長沙55
湘湖南湘潭55 ((合~,~且))
陽平(2)
官安徽蕪湖55
贛江西新余分宜
上聲(3)
官湖北黃岡紅安 (白)
官貴州畢節3 (白)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5 (合~)
平聲(2)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陽平乙(1)
贛江西南昌45 ((~不是))
peŋ
去聲(4)
粵廣東江門白沙31
粵廣東江門白沙31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陰去(9)
官江蘇南通
閩廣東汕尾海豐213
閩廣東汕尾海豐213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清遠33
粵廣東清遠33
陽去(9)
粵廣東深圳寶安32
粵廣東深圳寶安32
粵廣西南寧22
粵香港22
粵香港22
粵澳門22
粵澳門22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陽上(10)
閩廣東汕頭35
閩廣東潮州35
閩廣東揭陽35
閩廣東揭陽35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平廣西玉林福綿13
平廣西玉林福綿13
陽平(4)
粵廣東雲浮21
粵廣東雲浮21
粵廣東雲浮羅定21
粵廣東雲浮羅定21
陰平乙(2)
閩廣東茂名電白55
閩廣東茂名電白55
pɐŋ
去聲(4)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陰去(2)
平廣西南寧亭子55
平廣西南寧亭子55
陽平(2)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pəŋ
去聲(2)
粵廣東東莞32
粵廣東東莞32
陰去(2)
客廣東惠州213
客廣東惠州213
陰平(2)
粵香港新界232
粵香港新界232
pɪŋ
陽去(1)
粵廣東廣州22
陰上(1)
吳浙江金華玉山45
piəŋ
去聲(2)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晉山西太原45 ((合~,~且))
陰上(2)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piə̃
去聲(4)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青海西寧213
pĩ
去聲(2)
官安徽蚌埠53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pɪ̃
去聲(3)
官雲南昆明212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官雲南大理213
上聲(1)
官雲南昆明53
pɛŋ
陰去(2)
粵廣西柳州融水45
粵廣西柳州融水45
陽上(2)
粵廣東清遠連山13
粵廣東清遠連山13
pən
陰去(4)
粵廣西百色那畢45
粵廣西百色那畢45
平廣西百色田東35
平廣西百色田東35
peiŋ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甌42
pen
陰去(1)
閩海南東方35
陽去(2)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piɛŋ
陽去(2)
閩廣西貴港平南22
閩廣西貴港平南22
pi
陰去(2)
平湖南永州道縣33
平湖南永州道縣33
pɐ
陰去(2)
平廣東佛山西岸52 (並排。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平廣東佛山西岸52 (並排。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pai
陰去(2)
平廣東清遠保安53 (並排。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平廣東清遠保安53 (並排。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pᴇŋ
陽去(2)
平廣西柳州融水134
平廣西柳州融水134
pᴇ̃
陽去(2)
平廣西桂林平樂35
平廣西桂林平樂35
piø
陽上(2)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piuŋ
陰去(2)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piɔ
陰去(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2
pɯn
陽去(2)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pio
陰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1
piən
去聲(1)
官河南信陽312
piə̃ɣ
去聲(1)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pĩŋ
去聲(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pɛiŋ
陰去(1)
閩福建福州212 ((文))
pun
去聲(1)
客廣東梅州五華53
pʰ
pʰiŋ
陰去(4)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粵廣西百色33
粵廣西百色33
陽去(1)
閩福建廈門22 ((2))
陽上(4)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粵廣西玉林北流23
粵廣西玉林北流23
陰平(1)
官江蘇泰州21 (白,~排,pi5)
pʰin
去聲(5)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客廣東廣州從化52
客廣東廣州從化52
贛江西南昌21 ((~排))
陰去(2)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陽去(2)
官湖北黃岡紅安 (白,~列)
贛江西撫州黎川13
pʰeŋ
去聲(2)
粵廣東雲浮33
粵廣東雲浮33
pʰĩ
陽上(2)
粵廣西賀州信都31
粵廣西賀州信都31
pʰien
去聲(2)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pʰiɑŋ
陽去(1)
閩福建福州242 ((比~:比試))
b
biŋ
去聲(2)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陽去(6)
吳上海13 ((中心按:並))
吳江蘇鎮江丹陽113
吳江蘇泰州靖江31
吳浙江衢州開化212
吳浙江衢州開化212
吳浙江麗水雲和223
陽平(2)
吳浙江衢州龍游21
吳浙江台州仙居312
bin
陽去(4)
吳江蘇無錫213
吳江蘇蘇州31
吳浙江杭州13
吳浙江嘉興223
陽上(1)
吳江蘇無錫33
beŋ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bɪŋ
陽去(1)
吳浙江紹興22
陽上(1)
吳浙江金華玉山22
陽平(1)
吳浙江寧波113
beiŋ
陰去(1)
吳江西上饒廣豐424
陽去(1)
吳江西上饒廣豐223
biɲ
陽去(2)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吳江蘇常州24 (古全濁上聲讀成陽去。)
beɲ
陽平(1)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bɪn
陽上(1)
吳浙江湖州雙林231
biɛn
陽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3
ʔb
ʔbiŋ
陰去(3)
吳浙江台州仙居55 (合~)
閩海南三亞13
閩海南萬寧24
ʔbin
陰去(1)
閩海南樂東213
ʔbeŋ
陰去(6)
閩海南海口35
閩海南瓊海213
閩海南定安35
閩海南澄邁35
閩海南昌江35
閩海南陵水35
Notes 註
并 *併並竝
1.「并」象两个人被一根横线相连,为「并列」义;「並」是「竝」的异写字,为两个人「並排」站立形,为「並排」义,「並駕齊驅」、「並且」、「並非」等亦用此义。2.「併」为「并」字加旁形声字,强化表意。3.然而这几个字的使用区分并不太严格,简化时归并到「并」字。
併 并 並 竝
《說文》作「竝」,「併」「竝」二字互訓。「兼并」作「并」;「併肩」作「併」。副詞一般寫作「並」,如「並包」、「並出」。但這些區別並不嚴格。
旁 傍 並 塝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旁:旁邊、側邊,讀平聲,也寫作「並」;傍:依據,依附,讀去聲;塝:田邊土坡、溝渠或土埂的邊,讀去聲
並 方 榜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並,並排,挨著;方,並排固定在一起的兩只船;榜,並在一起的船。本組字的「並排」義同源
岯 秠 鉟 並 *丕
《漢語同源詞大典》:岯:山重疊;秠:一殼之中二米相重疊;鉟:如刀而有雙刃的兵器;並:並列。本組字皆有「重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拚 閞 並 *弁
《漢語同源詞大典》:拚:拍擊,兩手相合;閞:柱上支承梁的方木,令上下相合之物;並:並列。本組字皆有「合」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骿 餅 栟 併 駢 併 鉼 絣 拼 𪘀 編 並 *并
《漢語同源詞大典》:骿:肋骨連成一片;餅:食物,囫圇渾圓之物;栟:栟櫚,其名寓「並」義;併:並列,並行;駢:二馬並駕一車;併:男女私合;鉼:餅狀金屬物;絣:用雜色線編織成的布;拼:拼合,合併;𪘀:並齒,相重疊、並列之齒;編:編竹簡、並和竹簡;並:並列。本組字皆有「並」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T
0017
-GKX
0078.14
康熙字典-GHZR
0123.02
汉语大字典-GHZR
0125.03
汉语大字典-GZJW
044121
-G通规
0531Y2
-G古籍
00629
-HB1
A8C3
-H常用
0018
-T1
4368
全字庫-T13
0149
全字庫-T甲表
00018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019
-J0
4234
-JMJ
00634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0634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792
学年: 6
K1
6582
-K人名
二..0100
正體: 竝
KP1
341B
-KP1
341D
Compatibility: FA70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bìng
BING4 BANG4
(v4.0.1-6.0.0)
BING4
(v3.1.0-3.2.0)
1 BING4 2 BANG4
(v2.1.0-3.0.0)
kHanyuPinyin
10246.020:bìng,bàn,bàng
kXHC1983
0079.012:bìng
0079.012:bìng
(v5.1.0)
kCantonese
bing6
bing3 bing6 bong6
(v4.1.0-13.0.0)
BING6 BONG6
(v2.1.0-4.0.1)
kJapanese
ヘイ ビョウ ホウ ボウ なみ ならべる ならぶ ならびに
kJapaneseKun
NAMI NARABERU NARABINI
NAMI NARABERU NARABINI
(v2.1.0-3.0.0)
kJapaneseOn
HEI
kKorean
PYENG
kHangul
병:1N
병
(v5.0.0-10.0.0)
kTang
bhěng
bhěng
(v4.1.0-5.1.0)
bheng2
(v2.1.0-4.0.1)
kDefinition
equal to; side by side; also, what is more; both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U-04E26
G8-2C76
(v6.0.0-12.1.0)
8-2C76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8C3
kIRG_TSource
T1-4B64
1-4B64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A42
0-4A42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172
1-6172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341B
kRSUnicode
1.7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TJ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311
kDaeJaweon
0157.250
kFennIndex
415.01
kGSR
0840b
kHanYu
10246.020 10248.030
10246.020
(v2.1.0-3.1.1)
kIRGDaeJaweon
0157.250
kIRGDaiKanwaZiten
0005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246.020
kIRGKangXi
0078.140
kKangXi
0078.140
kMatthews
5292
kMeyerWempe
2375
kMorohashi
00054 00054:E0102 00053:E0103
00054
(v2.1.0-15.0.0)
kNelson
0589
kSBGY
320.4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TC
kCihaiT
37.205
kFenn
35B
kFourCornerCode
8010.2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0018
kPhonetic
1056
kUnihanCore2020
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8C3
kCCCII
213032
kCNS1986
1-4B64
kCNS1992
1-4B64
kEACC
213032
kGB8
1286
(v2.1.0-15.1.0)
kJis0
4234
kJoyoKanji
2010
kKoreanName
2015
2015:U+7ADD
(v11.0.0-13.0.0)
kKPS1
341B
(v3.1.1-15.0.0)
kKSC1
6582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017
kTaiwanTelegraph
0017
kXerox
322:27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602+1.1.7 V+20074+1.1.8
kRSKangXi
1.7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5E77<kMatthews,kMeyerWempe U+5E76<kMatthews,kMeyerWempe U+7ADD<kMatthews
kSimplifiedVariant
U+5E76
kZVariant
U+5E77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