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匚非(.,H)
U+532A(Basic)
匚部8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fei3
fei1
fen1
粵語
fei2
fei1
日語
フン
韓語
越南
phỉ
廣韻
幫/微合/上
集韻
非/微開/上
敷/微開/平
非/文/平
訓読
あらず(非ず)
わるもの(悪者)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74B
HB1-ADEA
T1-544D
J0-485B
K0-5D63
V1-4D5D
KP0-DFCC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非尾切器,似竹筐。从匚非聲。《逸周書》曰:「實玄黃于匪。」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fei3
(1)
古代筐类竹器名 后作「篚」
fei3
(2)
盛物的圆形竹器round bamboo basket
(2)
行为不正的(人)
(3)
抢劫财物,危害人民的坏人 如:土匪;惯匪;匪患robber, gangster, bandit
(4)
代词 相当于“彼”
(5)
「非」 1.表示否定判断 相当于否定副词“不”加判断词“是” 2.副词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3.表示关联,用于“非……不……”之类的句式not
fei1
(11)
副词 相当于“不”;“不是” 如:非同小可;非亲即友not
(6)
通「斐」 有文采貌
fei3
(1)
五色相错;文采rich in literary grace
fei1
(7)
[匪匪]也作“「騑」騑” 车马行进不止的样子
fen1
(8)
通「分」 分别;分赐
fen1
(2)
分出;派分to dispatch, to separate
(喃)
phỉ 詞:thổ phỉ 義:bandit, brigand
(喃)
◎ Như 丕 phỉ#A1: 匪 phỉ
(喃)
◎ Thỏa lòng, toại nguyện.#C2: 丕 phi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匚部 008
《說文解字》
非尾切器,似竹筐。从匚非聲。《逸周書》曰:「實玄黃于匪。」
《說文解字繫傳》
斧尾反如篋。從匚非聲。《逸周書》曰:「實玄黃於匪。」
《說文解字注》
非尾切器佀竹匧。 [小徐衹云如篋。《小雅》。承筐是將。傳曰: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按此筐與飯器之筐。異名同實。故毛訓之曰:匪屬也。《小雅》言匡。《禹貢》、《禮記》言匪。應劭《漢書》注曰:《漢書》作棐。應劭曰:棐,竹器也。方曰箱。隋曰棐。隋者,方而長也。他果反。古盛幣帛必以匪。匪篚古今字。有借匪爲斐者。如詩有匪君子是也。有借爲分者。《周禮》匪朌,鄭司農云匪分也是也。有借爲非者。如詩我心匪鑒,我心匪石是也。有借爲彼者。如《左傳》引詩如匪行邁謀杜曰匪彼也,《荀子》引匪交匪舒卽詩彼交匪紓是也。] 从匚。非聲。 [非尾切。十五部。按《竹部》曰:篚,車笭也。非匪之異體。故不錄於此。] 《逸周書》曰:實玄黃於匪。 [按:此句今惟見《孟子・滕文公》篇引《書》。其上文云。綏厥士女。篚厥玄黃。昭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似必馬《周書》。趙氏亦云:從「有攸」以下道武王伐紂時。皆《尙書》逸篇之文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匚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甫尾切,𠀤非上聲。【說文】匪如篋。【玉篇】竹器方曰匪。【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
 又【說文】一曰非也。【易·屯卦】匪𡨥㛰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註】匪采,貌也。
 又【集韻】【正韻】𠀤芳微切,音霏。【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註】行而有文也。
 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
 又【正韻】敷文切,音分。【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fei3 [fei214] ㄈㄟˇ
fei1 [fei55] ㄈㄟ
fen1 [fən55] ㄈㄣ
粵語
fei2 [fei35] 匪徒, 匪夷所思, 匪懈
fei1 [fei5]
日語
[çi] [呉漢]
フン [ɸɯɴ]
韓語
[pi]
越南
phỉ [fi31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微合3小韻府尾piuəi非也易曰匪[冠/冦]婚媾說文曰器如竹篋今從竹爲筐篚字府尾切八非也易曰匪[冠/冦]婚媾說文曰器如竹篋今從竹爲筐篚字府尾切八
刊謬補缺切韻
微合3小韻非尾pĭwəi非尾反。不。非尾反。不。
集韻
微開3小韻府尾pfiəi說文器似竹篋引逸周書實玄黃于匪或作𦃄通作篚匪一曰非也說文器似竹篋引逸周書實玄黃于匪或作𦃄通作篚匪一曰非也
微開3小韻芳微pfʰiəi騑騑馬行不止貌或从斐亦作匪騑騑馬行不止貌或从斐亦作匪
3小韻方文pfiuən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一曰與也周禮作匪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一曰與也周禮作匪
禮部韻略
微開3小韻府尾pfiəi釋云方曰匪宼㛰釋云方曰匪宼㛰
增韻
微開3小韻敷尾pfʰiəi古篚字象形孟子匪厥元黄又文貎詩有匪君子又分也又非也又微文二韻今圈古篚字象形孟子匪厥元黄又文貎詩有匪君子又分也又非也又微文二韻今圈
微開3小韻芳微pfʰiəi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又文尾二韻増入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又文尾二韻増入
3小韻敷文pfʰiuən周禮廩人以待國人匪頒注匪讀爲分太宰八曰匪頒之式鄭司農曰匪分也頒賜也又微尾二韻増入周禮廩人以待國人匪頒注匪讀爲分太宰八曰匪頒之式鄭司農曰匪分也頒賜也又微尾二韻増入
五音集韵
微合3pfʰiuəi=𩦎:並同上→騑:騑騑馬行皃=𩦎:並同上→騑:騑騑馬行皃
3pfiuən=分:府文切賦也施也與也說文别也或作匪二十五=分:府文切賦也施也與也說文别也或作匪二十五
微合3pfiuəi府尾切非也易曰匪冦婚媾說文曰器如竹篋今从竹為篚二十字府尾切非也易曰匪冦婚媾說文曰器如竹篋今从竹為篚二十字
洪武正韻
支齊小韻敷尾fie古篚字象形孟子匪厥玄黄又文貌詩有匪君子又分也又非也古篚字象形孟子匪厥玄黄又文貌詩有匪君子又分也又非也
支齊小韻芳微fie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又真紙韻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又真紙韻
真開小韻敷文fən周禮廩人以待國之匪頒注匪讀爲分太宰八曰匪頒之式鄭司農曰匪分也頒賜也又支韻周禮廩人以待國之匪頒注匪讀爲分太宰八曰匪頒之式鄭司農曰匪分也頒賜也又支韻
古今韻會舉要
pfei府尾切次宫清音說文注見下篚字一曰非也易匪寇婚媾又分也周禮匪頒之式府尾切次宫清音說文注見下篚字一曰非也易匪寇婚媾又分也周禮匪頒之式
蒙古字韻
h ꡜi ꡞxi()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合上聲小韻fuei
韻略易通
西微開上聲西微fei非也非也
中州音韻
齊微齊上聲齊微小韻fi非也又文貌非也又文貌
中華新韻
fei
東國正韻
ㅣㅇ 貲紫恣pi
ㅣㅇ 貲紫恣pʰi
戚林八音
之箕 陰上之箕pʰi
分韻撮要
陰上fi非也非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pi̯wər
王力
pǐwəi 微部
董同龢
pjuə̆d 微部
周法高
pjiwər 微部
李方桂
pjədx 微部
鄭張尚芳
pɯlʔ 微1部
白-沙
*pəj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pǝj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pǝj́
斯塔羅斯金西漢
pǝj́
斯塔羅斯金東漢
pwǝj́
許思萊上古
pəiʔ
許思萊東漢
puiᴮ
布之道諧聲域
PƏ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əiʔ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f
fei
上聲(69)
北京214
江蘇常州金壇323
江蘇連雲港
江蘇連雲港贛榆24
江蘇淮安漣水212
安徽蕪湖213
安徽蚌埠24
安徽銅陵樅陽224
安徽安慶213
山東東營廣饒55
山東煙台萊州55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煙台3
山東濰坊安丘55
山東濰坊昌邑33
山東濰坊臨朐55
山東濰坊壽光3
山東威海環翠213
山東日照東港55
山東日照五蓮55
山東臨沂莒南55
山東臨沂平邑3
山東臨沂沂水44
山東聊城3
河南南陽南召33
河南信陽323
河南駐馬店平輿33
湖北武漢42
湖北宜昌42
湖北襄陽襄樊55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11
湖南常德31
湖南永州寧遠45
湖南懷化會同24
湖南湘西吉首53
廣西桂林臨桂42
重慶53
重慶江津42
四川成都53
四川自貢53
四川南充53
四川雅安漢源53
四川涼山西昌45
貴州貴陽42
貴州遵義53
貴州畢節3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貴州黔東南黎平31
雲南昆明53
雲南昭通53
雲南紅河蒙自31
雲南大理53
陝西咸陽三原52
陝西漢中漢臺35
甘肅蘭州44 (又)
甘肅張掖山丹212 (又)
青海西寧53
新疆吐魯番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山西太原53
浙江溫州35
福建南平邵武
江西吉安53
湖南長沙41
湖南永州53
香港新界35
澳門13
廣東清遠保安45
陰上(15)
甘肅臨夏43 (又)
江蘇鎮江丹陽324
湖南株洲醴陵
廣東韶關35
廣東珠海斗門55
廣東佛山35
廣東佛山順德24
廣東江門白沙45
廣東肇慶35
廣東清遠35
廣東雲浮35
廣東雲浮羅定35
廣西崇左24
香港35
廣東韶關35
陰平(10)
山東濟南213
山東青島即墨1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德州1
陝西延安寶塔213
甘肅酒泉敦煌24 (又)
甘肅臨夏243 (又)
寧夏銀川1 (土~)
廣東廣州53
陽平(9)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濱州鄒平55
甘肅蘭州51 (又)
甘肅武威民勤53 (又)
甘肅張掖山丹53 (又)
甘肅酒泉肅州53 (又)
新疆烏魯木齊52 (又)
新疆哈密51 (又)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又)
去聲(1)
湖南郴州213
fi
上聲(49)
河北邯鄲大名55
河北邯鄲魏縣55
江蘇徐州35
安徽淮北24
安徽宿州碭山24
安徽宿州埇橋434
安徽亳州蒙城24
山東棗莊嶧城24
山東濟寧3
山東泰安寧陽55
山東泰安55
山東菏澤單縣33
河南鄭州城關44
河南開封44
河南洛陽53
河南平頂山新華55
河南新鄉長垣55
河南濮陽55
河南許昌55
河南漯河召陵55
河南商丘梁園55
河南商丘睢縣55
河南周口淮陽55
陝西西安53
江蘇蘇州52
浙江寧波325
浙江寧波餘姚435
浙江衢州開化53
浙江台州仙居423
福建三明將樂51
廣東中山隆都24
福建三明寧化31
江西九江修水21
江西贛州南康42
江西贛州寧都214
江西吉安井岡山21
江西宜春奉新21
廣東韶關南雄31
廣東惠州35
江西萍鄉35
江西九江星子31
江西宜春上高213
江西撫州黎川44
江西上饒弋陽51
湖南株洲茶陵53
湖南岳陽平江
廣東珠海前山13
廣東中山石岐213
香港大埔泰亨35
陰上(24)
江蘇無錫324 (據《當代吳語》一書載:無錫方言的陰上調為323,此處是324,疑印刷有誤。)
江蘇無錫江陰45
江蘇常州334
江蘇泰州靖江334
浙江杭州53
浙江嘉興44
浙江紹興334
浙江金華玉山45
浙江麗水雲和53
福建南平浦城44
廣東清遠連山55
廣西南寧35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梧州蒙山42
廣西欽州35
廣西貴港桂平35
廣西玉林北流35
廣西百色35
廣西河池宜州42
廣西崇左寧明35
廣西南寧亭子33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梧州藤縣33
廣西玉林福綿33
陰平(3)
江西上饒廣豐445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梅州五華44
陽平(1)
陝西寶雞53
陰去(2)
上海35
浙江衢州龍游52
陽去(1)
廣東河源55
fui
上聲(6)
廣東廣州從化21
廣東深圳31
廣東湛江廉江31 (文讀)
廣東陽江陽春31 (文讀)
廣東東莞21
廣西玉林博白21
陰上(5)
廣西玉林北流42
廣西欽州靈山55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賀州信都52
廣西賀州九都話55
陰平(4)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揭陽揭西53
香港沙田34
fɐi
上聲(3)
廣西柳州雒容52
湖北黃石陽新
廣東深圳寶安11
陰上(7)
廣東肇慶封開52
廣東東莞35
廣西南寧賓陽33
廣西北海35
廣西貴港南江34
廣西玉林博白33
廣西來賓武宣45
陰去(1)
廣西南寧馬山55
fe
上聲(5)
安徽合肥24
安徽阜陽24
安徽阜陽潁上35
安徽宣城宣州214
福建龍岩長汀42
陰上(2)
江蘇南通
安徽黃山甘棠35
陽去(1)
安徽池州貴池214
fəi
上聲(5)
江蘇南京212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213
湖北荊門鍾祥53
廣東佛山西岸55
陰上(1)
廣西桂林臨桂42
fɔi
上聲(1)
廣東清遠連南22
陽平(2)
海南海口21
海南定安31
foi
陰上(1)
廣西桂林平樂45
陰去(2)
福建漳州詔安51
湖南永州寧遠55
fue
陽平(1)
海南澄邁42
fuei
上聲(2)
四川達州達縣53
廣西桂林灌陽55
feɪ
陰上(1)
青海海東循化33 (又)
陰平(1)
青海海東循化13 (又)
føi
陽上(2)
廣西百色田東13
廣西崇左扶綏11
fiɿ
陰上(1)
浙江湖州雙林53
fɨi
上聲(1)
江西南昌213
fɛi
上聲(1)
廣西桂林朝陽23
fᴇi
陰上(1)
雲南文山富寧33
pʰi
上聲(4)
福建福州32
福建寧德福安42
福建寧德古田42
福建寧德柘榮51
pʰui
上聲(2)
海南瓊海21
海南陵水31
陽平(1)
海南萬寧22
pʰɔi
上聲(1)
海南昌江31
h
hi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hui
上聲(2)
福建廈門53
福建漳州漳浦53
陰上(3)
福建泉州南安55
廣西貴港平南45
香港大埔53
huoi
上聲(1)
福建寧德福安42
huĩ
陰上(1)
廣東汕頭53
x
xi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xui
上聲(3)
安徽宣城寧國214
福建三明泰寧354
湖南婁底雙峰31
xue
上聲(1)
安徽淮南鳳台34
xuɛi
上聲(1)
湖南張家界大庸41
xa
陰上(1)
湖南永州道縣55
v
vei
陽平(1)
海南東方21
voi
陽平(1)
海南樂東211
voe
陽去(1)
海南三亞51
ʃ
ʃye
陰上(1)
福建三明沙縣21
ɸ
ɸəi
上聲(1)
湖南湘潭42
k
kɐi
陰入(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Notes 註
非 匪 微
三字均為微部,「非匪」古音同為幫母,「微」字古音在明部,幫明旁紐。三字都可用作否定副詞。同源。
非 誹 㹃 匪 𩇮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非:不對的,不合理的,背離,違背,讀平聲;誹:批評,指責過失,誹謗,讀去聲;㹃:兩牛相向而耕,讀去聲;匪:胡作非為,行為不正,讀上聲;𩇮:把手掌向下翻,讀去聲
不 非 匪 棐 弗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幾個字的「否定」義同詞族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匚」,「非」聲,本義為竹子筐類的竹器。
21 字
 詳解: 從「匚」,「非」聲,本義為竹子筐類的竹器,是「篚」的古字。《說文》:「器似竹筐。从匚,非聲。《逸周書》曰:實玄黃于匪。」《周禮‧春官‧肆師》:「共設匪罋之禮。」

  「匪」可同「非」,表示不,不是。《詩‧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匪」也用作代詞,相當於「彼」。《詩‧檜風‧匪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高亨注:「匪,通‘彼’。」

  「匪」常表示行為不端正,甚至危害人民的人。《易‧否》:「否之匪人。」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以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故曰匪人。」233 字相關漢字: 匚,非,篚,彼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343 -G1 2343 -G7 10.一.29 -GT 0564 -GKX 0153.45 康熙字典-GHZR 0100.02 汉语大字典-GZFY 476706 -G通规 1780 -G常用 常.10.10 -G京族 fi3.0.0 -G京族 fi3.1.0 -G古籍 02417 -HB1 ADEA -H常用 0417 -T1 5245 全字庫-T甲表 00422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501 -J0 4059 -JMJ 00780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6167 -K人名 一..2290 -KP0 6344 -V1 456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ěi
FEI3 FEI1 (v4.0.1-6.0.0)
FEI3 (v3.1.0-3.2.0)
1 FEI3 2 FEI1 (v2.1.0-3.0.0)
kHanyuPinlu
fěi(118)
fei3(118) (v4.0.1-6.2.0)
kTGHZ2013
095.040:fěi
kHanyuPinyin
10087.010:fěi,fēi,fēn
kXHC1983
0315.080:fěi
0315.080:fěi (v5.1.0)
kCantonese
fei2
FEI2 (v2.1.0-4.0.1)
kJapanese
ヒ フン
kJapaneseKun
HAKO KATAMI ARAZU
kJapaneseOn
HI
kKorean
PI PWUN
kHangul
비:0N
(v5.0.0-10.0.0)
kVietnamese
phỉ
kTang
piə̌i
kDefinition
bandits, robbers, gangster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74B
0-374B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DEA
kIRG_TSource
T1-544D
1-544D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85B
0-485B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D63
0-5D63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FCC
kIRG_VSource
V1-4D5D
1-4D5D (v3.1.1-5.2.0)
3-2461 (v3.1.0)
1-2461 (v3.0.0)
kRSUnicode
22.8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753
kDaeJaweon
0346.060
kFennIndex
133.06
kGSR
0579c
kHanYu
10087.010
kIRGDaeJaweon
0346.060
kIRGDaiKanwaZiten
0262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087.010
kIRGKangXi
0153.450
kKangXi
0153.450
kKarlgren
27
kLau
696
kMatthews
1820
kMeyerWempe
508
kMorohashi
02629
kNelson
0765
kSBGY
255.1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SLMY
kCihaiT
206.203
kFenn
418E
kFourCornerCode
7171.1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0417
kPhonetic
36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DEA
kCCCII
213450
kCNS1986
1-544D
kCNS1992
1-544D
kEACC
213450
kGB0
2343
kGB1
2343
kJis0
4059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FCC (v3.1.1-15.0.0)
kKSC0
6167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564
kTaiwanTelegraph
0564
kTGH
2013:1780
kXerox
244:30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439+22.2.8 C+3439+175.8.2
kRSKangXi
22.8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