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β: 人屬 (219/1502)
γ: 人屬 (376/1502)
⿰亻本
U+4F53(Basic)
人部5畫 共7畫 核心字
官話
ben4
cui4
ti3
ti1
粵語
tai2
ban6
日語
タイ
テイ
ホン
ボン
韓語
(體)
越南
thể
廣韻
並/魂/上
透/齊開/上(體)
集韻
並/魂合/上
並/痕合/去
透/齊四開/上(體)
透/之/上(體)
訓読
からだ(体)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C65
HB2-CA5E
T2-227E
J0-424E
K1-624D
V1-4B2F
KP0-EFC5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α:會意字)
(β:從「人」「本」聲)
(γ:「倅」異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Man (人) + Root (本) -> Body
《字源》:异体 體
Meaning 字義
ben4
(1)
同「笨」 粗劣
ben4
(3)
粗陋
cui4
(2)
狱名
cui4
(2)
副职;副官
ti3
(3)
「體」的简化字
ti3
(1)
身体,全身的总称whole
(2)
肢体,身体的某一部分 如:五体投地body
(3)
牲体
(4)
分;区分
(5)
形体 如:固体;液体shape
(6)
草木成形
(7)
占卜时的兆象
(8)
表现;体现
(9)
几何学上具有长阔厚三度的形体 如:长方体;立方体;圆锥体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 shape
(10)
本性,本质essence
(11)
事物的本体,主体main body
(12)
体统
(13)
准则;法式
(14)
指舞蹈的表演形式、文字的书写形体、文章的体裁风格等genre
(15)
一种语法范畴 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 如:完成体;进行体
(16)
依照
(17)
效法
(18)
相承;承继
(19)
生长
(20)
包含;容纳
(21)
体贴;体谅;体恤to show consideration for
(22)
亲近;连结
(23)
亲身
(24)
通「履」(lv3) 履行
lv3
(8)
履行;实行to implement 履约
(25)
ti1
(26)
[體己]也作“「梯」己” 1.贴身的;亲近的 2.私蓄 3.私下,私自private savings, close, intimate
(壯)
壯字用同「𰷓」
𰷓
(壯)
dij 值;价值;值得
(喃)
thấy 詞:trông thấy 義:to see
𧡊
(喃)
thấy 詞:trông thấy 義:to see
(喃)
thể 詞:thể lề 義:rules
(喃)
◎ Như 汰 thảy#C2: 體 → 体 thể
(喃)
◎ Đều khắp, hết cả, toàn bộ.#C2: 汰 thải
(喃)
◎ Nhìn ra, nhận ra. Gặp mặt.#C2: 体 thể
(喃)
◎ Bị, chịu phải.#C2: 体 thể
(喃)
◎ Vậy đấy, như thể ấy.#C2: 體 → 体 thể
(喃)
◎ Hình thù, dạng loại.#A1: 體 → 体 thể
(喃)
◎ Chổi xể: chổi cùn, đã mòn cũ.#C2: 体 thể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盆上聲。劣也。又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體)〔古文〕𩪆【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𠀤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ben4 [pən51] ㄅㄣˋ
cui4 [tsʰuei51] ㄘㄨㄟˋ
ti3 [tʰi214] ㄊㄧˇ
ti1 [tʰi55] ㄊㄧ
粵語
tai2 [tʰɐi35]
ban6 [pɐn2]
日語
タイ [tai] [呉]
テイ [teː] [漢]
ホン [hoɴ] [漢]
ボン [boɴ] [呉]
韓語
[pun]
[tɕʰe] (體)
越南
thể [tʰe31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1小韻蒲本buən麤皃又劣也麤皃又劣也
齊開4小韻他禮tʰɛi體身也又生也他禮切八(體)體身也又生也他禮切八(體)
刊謬補缺切韻
1小韻盆夲buən麁夫。麁夫。
齊開4小韻他礼tʰiei他礼反。膚。或作軆。六。(體)他礼反。膚。或作軆。六。(體)
集韻
魂合1小韻部本buən儜劣也儜劣也
痕合1小韻蒲悶buən劣也劣也
齊四開4小韻土禮tʰɛi說文總十二屬也或从身俗作躰非是(體)說文總十二屬也或从身俗作躰非是(體)
3小韻天以tʰie四支也(體)四支也(體)
禮部韻略
齊四開4小韻他禮tʰɛi他禮切釋云身體也總十二屬(體)他禮切釋云身體也總十二屬(體)
增韻
齊四開4小韻他禮tʰɛi他禮切身也又肢體孟子四端猶四體詩方苞方體鄭箋體成形也又質也詩相鼠有體王弼明爻體質不必齊也又曰卦體不由乎爻也治體者治之體勢規模也體貎大臣者加容貎以敬之也亦作軆躰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反麤貎又劣也(體)他禮切身也又肢體孟子四端猶四體詩方苞方體鄭箋體成形也又質也詩相鼠有體王弼明爻體質不必齊也又曰卦體不由乎爻也治體者治之體勢規模也體貎大臣者加容貎以敬之也亦作軆躰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反麤貎又劣也(體)
五音集韵
1buən麤貌又劣也麤貌又劣也
1buən劣也劣也
脂支之開3tʰiɪ天以切四攴也三字(體)天以切四攴也三字(體)
齊開4tʰɛi他禮切體身也又生也十六字(體)他禮切體身也又生也十六字(體)
洪武正韻
齊齊小韻他禮tʰi他禮切身也又肢體孟子四端猶四體詩方苞方體鄭箋體成形也又質也詩相䑕有體王弼明文體質不必齊也又曰卦體不由乎爻也治體者治之體勢規模也體貌大臣者加容貌以敬之也亦作軆躰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切麤貌又劣也(體)他禮切身也又肢體孟子四端猶四體詩方苞方體鄭箋體成形也又質也詩相䑕有體王弼明文體質不必齊也又曰卦體不由乎爻也治體者治之體勢規模也體貌大臣者加容貌以敬之也亦作軆躰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切麤貌又劣也(體)
古今韻會舉要
tʰei上禮切徴次清音說文總十二屬也从骨豊聲廣韻身也又生也増韻又肢體也孟子四端猶四體也又詩方苞方體注鄭云體成形也又質也王弼明爻云體質不必齊也又體貌大臣者謂加容貌以敬之也又體物狀物也或作軆亦作躰荀子脩身篇注物躰不具謂之倚増韻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切(體)上禮切徴次清音說文總十二屬也从骨豊聲廣韻身也又生也増韻又肢體也孟子四端猶四體也又詩方苞方體注鄭云體成形也又質也王弼明爻云體質不必齊也又體貌大臣者謂加容貌以敬之也又體物狀物也或作軆亦作躰荀子脩身篇注物躰不具謂之倚増韻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切(體)
蒙古字韻
th ꡉi ꡞtʰi(體)()(體)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合二上聲小韻pʰun
寒删先元真文合二去聲小韻pʰun
支微齊泰灰齊上聲小韻tʰi(體)(體)
中原音韻
齊微齊上聲齊微tʰi(體)(體)
韻略易通
西微齊上聲西微tʰi身也(體)身也(體)
中州音韻
齊微齊上聲齊微小韻tʰi身也(體)身也(體)
中華新韻
tʰi(體)(體)
東國正韻
ㅖㅇ 雞啓罽tʰiei(體)(體)
戚林八音
他皆 西街 陰上西街tʰɛ(體)(體)
分韻撮要
陰上tʰɐi同上(身體質也又體道)同上(身體質也又體道)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tʰliər(體)
王力
tʰiei 脂部(體)
董同龢
tʰied 脂部(體)
周法高
tʰer 脂部(體)
李方桂
hlidx 脂部(體)
鄭張尚芳
bɯːnʔ 文1部
r̥ʰiːʔ 脂2部(體)
白-沙
*r̥ˤijʔ(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srhǝ̄jʔ(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r̥ǝ̄j́(體)
斯塔羅斯金西漢
r̥ǝ̄j́(體)
斯塔羅斯金東漢
r̥ǝ̄j́(體)
許思萊上古
rhîʔ(體)
許思萊東漢
tʰeiᴮ(體)
布之道諧聲域
PƏN
聲首
RI(體)
聲首
布之道擬音
bənʔ
音節類型A
r̥ˤiʔ(體)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ʰi
上聲(144)
北京214 (未註明異讀原因)
河北邯鄲大名55
河北邯鄲魏縣55
江蘇南京212
江蘇徐州35
江蘇連雲港
江蘇連雲港贛榆24
江蘇淮安漣水212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213
安徽蕪湖213
安徽蚌埠24
安徽淮南鳳台34
安徽淮北24
安徽銅陵樅陽224
安徽安慶213
安徽阜陽24
安徽阜陽潁上35
安徽宿州碭山24
安徽宿州埇橋434
安徽亳州蒙城24
山東濟南55
山東青島即墨3
山東棗莊嶧城24
山東東營廣饒55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55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煙台3
山東濰坊安丘55
山東濰坊昌邑33
山東濰坊臨朐55
山東濰坊壽光3
山東濟寧3
山東泰安寧陽55
山東泰安55
山東威海環翠213
山東日照東港55
山東臨沂莒南55
山東臨沂沂水44
山東德州3
山東聊城3
山東濱州博興44
山東菏澤單縣33
河南鄭州城關44
河南開封44
河南洛陽53
河南平頂山新華55
河南新鄉長垣55
河南濮陽55
河南許昌55
河南漯河召陵55
河南南陽南召33
河南商丘梁園55
河南商丘睢縣55
河南信陽323
河南周口淮陽55
河南駐馬店平輿33
湖北武漢42
湖北宜昌42
湖北襄陽襄樊55
湖北荊門鍾祥5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11
湖南常德31
湖南張家界大庸41
湖南郴州53
湖南永州寧遠45
湖南懷化會同24
湖南湘西吉首53
廣西柳州雒容52
廣西桂林臨桂42
重慶53
重慶江津42
四川成都53
四川自貢53
四川南充53
四川達州達縣53
四川雅安漢源53
四川涼山西昌45
貴州貴陽42
貴州遵義53
貴州畢節3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貴州黔東南黎平31
雲南昆明53
雲南昭通53
雲南紅河蒙自31
雲南大理53
陝西西安53
陝西咸陽三原52
陝西漢中漢臺35
甘肅蘭州44
甘肅張掖山丹212
新疆吐魯番51
山西太原53
江蘇蘇州52
浙江寧波325
浙江寧波餘姚435
浙江台州仙居423
安徽宣城寧國214
安徽宣城宣州214
福建三明將樂51
福建南平建甌21
海南三亞42
海南東方11
海南昌江31
海南樂東32
福建三明寧化31
福建南平邵武
福建龍岩長汀42
江西九江修水21
江西贛州南康42
江西贛州寧都214
江西吉安井岡山21
江西宜春奉新21
廣東廣州從化21
廣東韶關南雄31
廣東深圳31
廣東湛江廉江31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31 (文讀)
廣東梅州梅縣31
廣東梅州五華31
廣東清遠連南22
廣東東莞21
廣東揭陽揭西21
廣西玉林博白21
香港沙田31
江西南昌213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萍鄉35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新余分宜
江西鷹潭貴溪
江西吉安53
江西宜春上高213
江西上饒弋陽51
湖南株洲茶陵53
湖南長沙41
湖南湘潭42
湖南永州53
湖南婁底雙峰31
廣西桂林灌陽55
廣西桂林朝陽23
陰上(24)
江蘇南通
甘肅酒泉敦煌43
甘肅臨夏43
青海海東循化33
上海浦東新區33
江蘇無錫324
江蘇無錫江陰45
江蘇常州334
江蘇泰州靖江334
浙江杭州53
浙江紹興334
浙江金華玉山45
浙江衢州龍游45
浙江麗水雲和53
安徽黃山甘棠35
江西上饒廣豐52
廣東汕頭53 ((文))
廣東潮州53 (文,白)
香港大埔53
廣西南寧馬山31
廣西玉林北流42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永州道縣55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24
陽平(10)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濱州鄒平55
陝西寶雞53
甘肅酒泉肅州53
寧夏銀川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陰平(3)
北京55
山東濟南213 ((~己))
陝西延安寶塔213
陰去(2)
上海35
福建漳州詔安51
陽去(2)
安徽池州貴池214
廣東韶關新豐31
陰上'(1)
浙江嘉興324
tʰɐi
上聲(7)
廣東中山隆都24 (文讀,白讀。)
湖北黃石陽新
廣東深圳寶安11
廣東珠海前山13
廣東中山石岐213
香港大埔泰亨35
澳門13
陰上(24)
廣東廣州35
廣東韶關35
廣東佛山35
廣東佛山順德24
廣東肇慶35
廣東清遠35
廣東雲浮35
廣東雲浮羅定35
廣西南寧35
廣西南寧賓陽33
廣西桂林臨桂42
廣西梧州蒙山42
廣西北海35
廣西欽州35
廣西欽州靈山55
廣西貴港桂平35
廣西玉林北流35
廣西百色35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河池宜州42
廣西崇左24
廣西崇左寧明35
香港35
廣東韶關35
tʰɛ
上聲(5)
福建福州32
福建寧德福安42
福建寧德古田42
福建寧德柘榮51
廣東中山隆都24
陰上(3)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來賓武宣45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tʰe
上聲(3)
福建廈門53 ((文))
福建莆田仙游32
廣西玉林博白21
陰上(3)
浙江衢州開化53
福建三明沙縣21
福建泉州南安55
tʰai
上聲(1)
福建廈門53 ((白2。使~))
陰上(4)
廣西貴港南江34
廣西玉林博白33
廣西玉林福綿33
廣西賀州九都話55
tʰei
上聲(2)
浙江溫州35
廣東清遠保安45
陰上(1)
廣東肇慶封開52
tʰᴇi
陰上(4)
廣西南寧亭子33
廣西百色田東33
廣西崇左扶綏33
雲南文山富寧33
tʰɔi
陰上(2)
廣東清遠連山55
廣東東莞35
tʰəi
上聲(3)
廣東陽江陽春31 (文讀)
香港新界35
廣東佛山西岸55
tʰiɿ
陰上(1)
浙江湖州雙林53
tʰie
上聲(1)
廣東惠州35
陰上(1)
福建南平浦城44
tʰue
上聲(1)
福建廈門53 ((白))
陰上(1)
福建泉州南安55
tʰiɛ
上聲(1)
廣東河源24
陰上(1)
廣西貴港平南45
tʰiei
上聲(1)
福建漳州漳浦53
tʰoi
陰上(1)
廣東潮州53
tʰa
陰上(1)
廣西賀州信都52
tʰᴇ
陰上(1)
廣西柳州融水55
h
hi
上聲(6)
海南海口213 (文体育)
海南定安315
海南澄邁21 (文体育)
福建三明泰寧354
江西撫州黎川44 ((白))
江西撫州黎川44 ((白))
hɐi
陰上(1)
廣東珠海斗門55
hei
陰平(1)
廣東江門白沙23
hɔi
上聲(1)
海南海口213 (白字体)
huai
上聲(1)
海南澄邁21 (白字体)
tsʰ
tsʰɿ
上聲(5)
江蘇常州金壇323
安徽合肥24
甘肅武威民勤212
青海西寧5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x
xi
上聲(3)
海南瓊海21
海南萬寧31
海南陵水31
tɕʰ
tɕʰi
陰上(1)
江蘇鎮江丹陽324
tɕʰiɿ
上聲(1)
江蘇常州金壇323
ȶʰ
ȶʰi
上聲(1)
山東日照五蓮55
pʰu
陰平(1)
四川成都44
d
di
上聲(1)
江西九江星子31
dʱi
上聲(1)
湖南岳陽平江
ɕ
ɕiᴇ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t
tɐi
陽上(1)
廣西梧州藤縣35
Notes 註
體 体
「体」亦读ben4,是从人本声的形声字,与从人本的会意字为一个字形的两个字源。
体 蠻 *本
《漢語同源詞大典》:体:粗劣、笨拙之人;蠻:古代南方未開化的民族。本組字皆有「粗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4469 繁体: 體 G7 7.丿.22 -GT 7555 -GKX 0098.13 康熙字典-GHZR 0163.01 汉语大字典-GZFY 272001 -GZ dij.0.6 -G通规 0770 -G常用 常.7.129 -G一简 一..244 繁体: 體 G京族 the3.0.1 -G京族 the5.1.2 -G京族 thɤi5.0.2 -G古籍 00337 -HB2 CA5E -T2 0294 全字庫-T乙表 00037 異體字字典-J0 3446 -JMJ 00663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0663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常用 1295 -K1 6645 -K人名 一..2247 -KP0 7937 -V1 431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TI3 BEN4 TI1 (v4.0.1-6.0.0)
TI3 (v3.1.0-3.2.0)
TI3 BEN4 TI1 (v2.1.0-3.0.0)
kHanyuPinlu
tǐ(1746)
ti3(1746) (v4.0.1-6.2.0)
kTGHZ2013
363.070:tī 364.100:tǐ
kHanyuPinyin
10130.010:bèn,cuì,tǐ
kXHC1983
1127.010:tī 1129.030:tǐ
1127.010:tī 1129.030:tǐ (v5.1.0)
kCantonese
tai2
ban6 tai2 (v4.1.0-13.0.0)
TAI2 (v2.1.0-4.0.1)
kJapanese
タイ テイ ホン ボン からだ
kJapaneseKun
KARADA
kJapaneseOn
TEI TAI HON
kKorean
PWUN CHEY
PWUN CHEY (v2.1.0-3.0.0)
kHangul
분:1N
(v5.0.0-10.0.0)
kVietnamese
thể
kDefinition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C65
0-4C65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CA5E
kIRG_TSource
T2-227E
2-227E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24E
0-424E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24D
1-624D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FC5
kIRG_VSource
V1-4B2F
1-4B2F (v3.1.1-5.2.0)
3-2230 (v3.1.0)
1-2230 (v3.0.0)
kRSUnicode
9.5
kTotalStrokes
7
kIICore
AGTJ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208.030
kFennIndex
514.03
kHanYu
10130.010
kIRGDaeJaweon
0208.030
kIRGDaiKanwaZiten
0050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130.010
kIRGKangXi
0098.130
kKangXi
0098.130
kMatthews
6246
kMorohashi
00509 00509:E0101 00540:E0102
00509 (v2.1.0-15.0.0)
kNelson
0405
kSBGY
283.2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ODM
kCihaiT
97.202
kFourCornerCode
2523.0
kFrequency
5 (v3.2.0-15.1.0)
kPhonetic
771 1088
771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A5E
kCCCII
21653E
kCNS1986
2-227E
kCNS1992
2-227E
kEACC
27615A
kGB0
4469
kJis0
3446
kJoyoKanji
2010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FC5 (v3.1.1-15.0.0)
kKSC1
664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7555
kTaiwanTelegraph
8021
kTGH
2013:77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862+9.2.5
kRSKangXi
9.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9AD4<kMatthews U+8EC6<kFenn
kSimplifiedVariant
U+4F53
kTraditionalVariant
U+4F53 U+9AD4
U+9AD4 (v2.1.0-14.0.0)
kZVariant
U+9AD4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