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pi3
粵語
pat1
日語
ヒツ
ヒキ
ボク
韓語
필
越南
thất
廣韻
滂/質A/入
集韻
滂/質A開/入
訓読
いやしい(卑しい)
たぐい(類い)
たぐう(類う)
ひき(匹)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625
HB1-A4C7
T1-4528
J0-4924
K0-792F
V1-4D5F
KP0-F1F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戰國)
簡帛
曾侯乙墓
楚(戰國)
簡帛
九店
秦
簡帛
睡虎地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普吉切
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
Meaning 字義
pi3
(1)
古代布匹的长度单位,四丈为匹
(2)
相当,比得上to be equal to, to rival 匹配
(3)
配合
(4)
配偶
(5)
同类,友辈
(6)
一,单独
(7)
量词 1.用于布帛等纺织物 2.用于马、骡等 3.也用于其他动物,相当于“只” 4.方言 用于山 相当于“面”、“座”measure word for horse or mule
(8)
同「鴄」 鸭
→鴄
pi3
(1)
鸭 又名“𩿣鴄”
(方)
徽语 严 绩溪 pʽieʔ˧˨ 不知道 ○是“不 pɤʔ˧˨”、“曉 ɕie˨˩˧”和“得 tieʔ˧˨”的合音,慢讀時也讀作[pʽie˧˥]
(壯)
bit ( )纽(纱)
(喃)
sơ 詞:sơ sài 義:cursory, without care
(喃)
sất 詞:sất môi 義:having a harelip
(喃)
sớt 詞:sớt bớt (chia qua chia lại) 義:?
(喃)
sứt 詞:sứt mẻ 義:chipped
(喃)
thất 詞:thất thểu 義:to loaf about the streets
(喃)
thớt 詞:thơn thớt; thưa thớt 義:on the face only, superficially; sparse
→噠
(喃)
thớt 詞:thơn thớt; thưa thớt 義:on the face only, superficially; spars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普吉切
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
《說文解字繫傳》
篇七反
四丈也。從匸、八,八牒一匹,八亦聲。 [臣鍇曰:「會意。」]
《說文解字注》
普吉切
四丈也。 [按四丈之上當有布帛二字。《襍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鄭曰:納幣謂昏禮納徴也。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周禮》。凡嫁子,娶妻。入幣䊷帛無過五兩。鄭曰:五兩,十端也。每端二丈。按二丈爲一端。二端爲兩。每兩爲一匹。長四丈。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凡言匹敵,匹耦者,皆於二端成兩取意。凡言匹夫,匹婦者,於一兩成匹取意。兩而成匹。判合之理也。雖其半亦得云匹也。馬稱匹者,亦以一牝一牡離之而云匹。猶人言匹夫也。] ○按字之本義有難定者。如《襍記》注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是以匹偶爲本義。而帛二兩爲引申之義也。與許說迥異。四丈爲匹之云:三代時經傳不見。其字从八。八者,別也。夫婦有別。故謂之匹。从匚。亦取別嫌明微意與。鄭意或當如是。从匸八。 [謂八之數隱其中。會意。] 八揲一匹。 [說从八之意。揲者,閱持也。閱持者,更迭持之而具數也。筮者揲之以四。此揲之以八。八尺者五而得四丈。故其字从八。所以揲之以八者,度人之兩臂爲尋。今人於布帛猶展兩臂度之也。] 八亦聲。 [古音八讀如必。普吉切。十二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匸字部】 【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𠀤品入聲。【說文】四丈也。【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小爾雅】倍兩謂之匹。【廣韻】俗作疋。又偶也。【詩·大雅】率由羣匹。【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爾雅·釋詁】匹,合也。【註】謂對合也。【疏】匹者,配合也。【詩·大雅】作豐伊匹。
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註】匹謂知識朋友。又妃匹。【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
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註】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旣定,雖單亦匹,故通謂匹夫匹婦。又馬曰匹。【周禮·夏官註】四匹爲乘。
又【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正譌】馬影四丈,亦借用匹,別用疋。又通作騖,音木。【禮·曲禮】庶人之摯匹。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pi3 [pʰi214] ㄆㄧˇ
粵語
pat1 [pʰɐt5] 匹敵, 匹夫, 匹配
日語
ヒツ [çitsɨ] [漢]
ヒキ [çiki]
ボク [bokɯ]
韓語
필 [pʰiɭ]
越南
thất [tʰə̆t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滂質A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匹小韻譬吉切pʰjet偶也配也合也二也說文云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四俗作疋譬吉切四偶也配也合也二也說文云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四俗作疋譬吉切四
刊謬補缺切韻
滂質A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匹小韻譬吉切pʰĭĕt配。卌尺。配。卌尺。
集韻
滂質A開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匹小韻僻吉切pʰjet說文四丈也从八匚八揲一匹一曰偶也俗作疋非是說文四丈也从八匚八揲一匹一曰偶也俗作疋非是
禮部韻略
滂質A開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匹小韻僻吉切pʰjet僻吉切釋按説文四丈曰匹一曰偶也僻吉切釋按説文四丈曰匹一曰偶也
增韻
滂質A開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匹小韻僻吉切pʰjet僻吉切偶也配合也兩也又馬四足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説文四文也俗作與疋字不同僻吉切偶也配合也兩也又馬四足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説文四文也俗作與疋字不同
五音集韵
滂質櫛術A開
臻攝真韻3等開口A入質韻滂母四等pʰjet譬吉切偶也配也合也二也說文云四丈也从八匚八牒一匹俗作疋十譬吉切偶也配也合也二也說文云四丈也从八匚八牒一匹俗作疋十
洪武正韻
滂質齊
質韻開口入質韻匹小韻僻吉切pʰiət僻吉切偶也配也兩也又馬四疋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衞以索馬牛皆百匹說文四丈也俗作疋與疋字不同僻吉切偶也配也兩也又馬四疋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衞以索馬牛皆百匹說文四丈也俗作疋與疋字不同
古今韻會舉要
滂訖入質韻訖韻滂母pʰiʔ僻吉切宫次清音匹四丈也从匚八八牒一匹八亦聲徐曰㑹意前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一曰偶也詩率由羣匹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已之心廣韻又記也合也二也又楚辭孰可與兮匹儔注王逸云二人為匹四人為儔又馬四足為匹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又匹夫無罪注疏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既定雖單亦通故通謂匹夫匹婦或作疋小爾雅倍兩謂之疋二文為兩倍兩四丈也前諸侯王表子弟為疋夫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僻吉切宫次清音匹四丈也从匚八八牒一匹八亦聲徐曰㑹意前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一曰偶也詩率由羣匹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已之心廣韻又記也合也二也又楚辭孰可與兮匹儔注王逸云二人為匹四人為儔又馬四足為匹左傳襄二年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又匹夫無罪注疏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既定雖單亦通故通謂匹夫匹婦或作疋小爾雅倍兩謂之疋二文為兩倍兩四丈也前諸侯王表子弟為疋夫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
蒙古字韻
ph ꡍi ꡞ入支韻pʰi()
音韻闡微
滂曷黠屑月質物齊二入聲質韻匹小韻滂母四等pʰit
中原音韻
滂齊微齊入上齊微韻pʰi
韻略易通
破真文齊入入聲真文韻pʰit布帛四丈爲匹布帛四丈爲匹
中州音韻
滂齊微齊入上齊微韻匹小韻pʰi偶也偶也
中華新韻
ㄆ ㄧ 入陰平齊韻丙類pʰi
ㄆ ㄧ 入上齊韻丙類pʰi疋同布~疋同布~
東國正韻
ㅍ ㅣㅭ 入根懇艮訖韻pʰil
戚林八音
波 賓京入 陰入賓京韻pʰiʔ
分韻撮要
滂 賓入 陰入賓韻pʰɐt配也偶也又馬之一隻曰匹配也偶也又馬之一隻曰匹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質
東漢
質
魏
質
晉
質
宋北魏後期
質術櫛
北魏後期北齊
質術櫛物迄
齊梁陳北周隋
質術櫛物迄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pʰi̯ĕt
王力
pʰǐet 質部
董同龢
pʰjet 脂部
周法高
pʰjiet 質部
李方桂
pʰjit 脂部
鄭張尚芳
pʰid 質1部
白-沙
*pʰi[t]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phit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phit
斯塔羅斯金西漢
phjǝt
斯塔羅斯金東漢
phjǝt
許思萊上古
phit
許思萊東漢
pʰit
布之道諧聲域
PIT
聲首匹
布之道擬音
pʰit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pʰ
pʰi
陰入(3)
閩福建南平建甌24
閩海南三亞35
湘湖南岳陽5
陰平(93)
官北京55
官河北唐山樂亭31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53
官山西運城臨猗24
官山西運城垣曲53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214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5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5 (又)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5 (一~馬)
官遼寧沈陽33
官遼寧大連312
官遼寧大連金州312
官遼寧丹東411
官遼寧錦州55 (一~馬)
官遼寧營口蓋州412
官遼寧阜新細河55 (一~馬)
官遼寧遼陽白塔44
官遼寧盤錦55 (一~馬)
官遼寧鐵嶺開原44
官遼寧朝陽北票44 (一~馬)
官吉林長春南關44
官吉林吉林龍潭44
官吉林四平梨樹44
官吉林遼源龍山44
官吉林通化東昌31
官吉林白山渾江311
官吉林松原寧江44
官吉林白城大安44
官吉林白城洮南44
官吉林延邊敦化44 (又)
官黑龍江哈爾濱44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44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31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44 (又)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44 (一~)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44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33 (一~馬)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33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44 (又)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33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44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44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33 (一~)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44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5 (又)
官江蘇連雲港 (一~馬)
官江蘇宿遷宿城213
官安徽宣城宣州31 (又)
官江西吉安永豐31
官山東濟南213
官山東淄博博山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布~)
官山東煙台1 (一~馬、一~布)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布~)
官山東德州1 (一~布)
官山東德州樂陵24
官湖北襄陽襄樊34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35
官雲南昆明44
官雲南曲靖沾益44
官雲南保山隆陽42
官雲南普洱思茅55
官雲南臨滄臨翔44
官雲南紅河建水45
官雲南紅河蒙自44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3
官雲南大理44
官雲南德宏芒市33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官寧夏銀川1
官寧夏吳忠同心44
官寧夏固原涇源31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44
晉河北邯鄲涉縣41
晉河北邢臺沙河41
晉山西大同靈丘442
晉山西長治312
晉山西晉城陵川33
晉山西晉城沁水21 (文。一~馬)
晉山西朔州懷仁42
晉河南鶴壁鶴山33
晉陝西延安寶塔21
吳安徽蕪湖南陵33
徽安徽黃山歙縣42
客江西贛州寧都42
贛江西萍鄉13
贛江西吉安334
贛湖南衡陽常寧35
湘湖南衡陽45
湘湖南永州13
湘湖南婁底新化33
陽平(84)
官河北邯鄲館陶52
官河北邢臺巨鹿41
官河北滄州滄縣53
官河北衡水故城53
官安徽池州貴池24
官江西九江潯陽44 (一~馬)
官江西贛州章貢42
官山東東營利津 (一~馬)
官山東濰坊壽光2
官山東臨沂平邑2 (一~馬)
官山東德州2 (一~馬)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31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51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疋)
官湖北孝感孝南22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湖北隨州曾都42
官湖北恩施鶴峰12
官湖北天門13
官湖南常德213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1
官湖南郴州21
官湖南懷化靖州213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一匹布。)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一匹布。)
官廣西百色樂業31
官廣西百色西林31
官廣西賀州富川31
官廣西河池宜州21
官廣西來賓武宣31
官重慶31
官重慶江津2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自貢31
官四川瀘州古藺31
官四川德陽中江31
官四川綿陽北川31
官四川廣元劍閣31
官四川內江威遠3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廣安2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四川雅安漢源31
官四川巴中南江31
官四川資陽安嶽3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21
官貴州安順西秀31
官貴州畢節2
官貴州畢節威寧31
官貴州銅仁思南21
官貴州銅仁玉屏21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2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3 (一~馬)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22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官雲南玉溪紅塔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昭通鎮雄31
官雲南麗江永勝31
官雲南楚雄大姚42
官雲南文山廣南31
官西藏拉薩21
官陝西寶雞53
官陝西安康漢陰42
官陝西安康平利52
官陝西商洛商州35
官甘肅隴南康縣211
晉山西大同西坪312
晉河南新鄉衛濱52
晉河南焦作武陟312
晉河南濟源312
徽安徽黃山祁門54
客福建龍岩長汀24
贛安徽安慶太湖45
贛安徽池州東至224
贛湖北荊州監利13
贛湖南株洲茶陵424
贛湖南邵陽洞口13
湘湖南邵陽綏寧4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一匹布。)
上聲(82)
官北京214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北京平谷213 (~配,一~馬,一~布)
官天津南開213
官天津武清214
官天津寶坻213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35
官河北唐山遷西213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214
官河北邯鄲大名55
官河北邯鄲魏縣55
官河北保定阜平55
官河北保定淶水24
官河北承德平泉214
官河北承德興隆213
官河北廊坊霸州214
官河北廊坊廣陽214
官山西臨汾洪洞42
官山西臨汾侯馬44
官山西臨汾鄉寧44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213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213 (又)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13 (~夫)
官遼寧鞍山海城214
官遼寧錦州213 (一~布)
官遼寧阜新細河213 (~夫)
官遼寧盤錦213 (單槍~馬)
官遼寧鐵嶺昌圖213
官遼寧朝陽北票213 (一~布)
官遼寧朝陽建平213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213
官吉林延邊敦化213 (又)
官吉林延邊琿春213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213 (又)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213 (~夫)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213 (~夫)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13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13 (又)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213 (~夫)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213 (又)
官安徽蚌埠24
官安徽淮南鳳台34
官安徽阜陽24
官安徽阜陽潁上35
官江西九江潯陽24 (~夫之勇)
官山東青島即墨3
官山東東營利津 (一~布)
官山東煙台蓬萊214
官山東威海環翠213
官河南鄭州城關44
官河南開封44
官河南洛陽5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55
官河南新鄉長垣55
官河南濮陽55
官河南許昌55
官河南漯河召陵55
官河南南陽南召33
官河南商丘睢縣55
官河南信陽323
官河南周口淮陽55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33
官湖北荊門鍾祥53 (~配)
官湖南永州寧遠45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官四川樂山井研42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5 (~夫)
官陝西西安53
官陝西銅川耀州52
官陝西咸陽三原52
官陝西漢中漢臺35
官甘肅白銀會寧53
官甘肅平涼崆峒53
官甘肅慶陽寧縣52
官甘肅定西安定53
官青海西寧53
官寧夏固原西吉53
官寧夏固原原州53
官新疆吐魯番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官新疆石河子55
晉山西晉中昔陽55
晉河南安陽43
入聲(15)
官安徽安慶43
官四川眉山東坡24
官貴州黔南平塘31
吳浙江溫州213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徽江西上饒婺源53
客福建三明寧化5
贛湖南長沙瀏陽42
贛湖南株洲醴陵
湘湖南長沙24
湘湖南株洲24
湘湖南湘潭24 ((布~))
湘湖南衡陽衡山24
湘湖南邵陽城步34
湘湖南益陽安化45
陰去(1)
湘湖南益陽南縣45 (文)
去聲(3)
官天津靜海53
官陝西渭南合陽55
官甘肅金昌永昌53
平聲(3)
官甘肅甘南合作13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54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陰上(1)
官甘肅天水清水52
陽平甲(1)
贛江西南昌24 ((一~馬))
pʰɐt
陰入(17)
客廣東汕尾海豐5
粵廣東珠海前山55 (一匹布。)
粵廣東肇慶55
粵廣東中山石岐55 (一匹布。)
粵廣西南寧55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一匹布。)
粵廣西梧州蒙山55 (一匹布。)
粵廣西北海55 (一匹布。)
粵廣西欽州55 (一匹布。)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一匹布。)
粵廣西貴港桂平55 (一匹布。)
粵廣西玉林北流55 (一匹布。)
粵廣西百色55 (一匹布。)
粵廣西河池宜州55 (一匹布。)
粵廣西崇左55 (一匹布。)
粵廣西崇左寧明55 (一匹布。)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上陰入(16)
粵廣東廣州5
粵廣東韶關55 (一匹布。)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一匹布。)
粵廣東佛山55 (一匹布。)
粵廣東佛山順德55 (一匹布。)
粵廣東江門白沙55 (一匹布。)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粵廣東清遠55 (一匹布)
粵廣東雲浮55
粵廣東雲浮羅定55
粵香港55
粵澳門55 (一匹布。)
平廣東韶關55 (一匹布)
平廣西梧州藤縣55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平雲南文山富寧55
陽入(1)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一匹布。)
下陰入(2)
平廣西南寧亭子33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陰入'(1)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5
中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一匹布。)
pʰit
陰入(30)
閩福建廈門32
閩福建泉州南安5
閩福建漳州漳浦32
閩廣西貴港平南42 (一匹布。)
閩海南昌江5
閩海南陵水5
閩台灣新北板橋3
閩台灣苗栗三義2
客福建漳州詔安24
客江西九江修水2
客江西贛州寧都2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2
客江西宜春奉新2
客廣東廣州從化22 (一匹布。)
客廣東韶關新豐1
客廣東深圳21 (一匹布。)
客廣東湛江廉江2 (文讀)
客廣東茂名信宜2 (文讀)
客廣東惠州35 (一匹布。)
客廣東梅州梅縣1
客廣東河源5
客廣東陽江陽春21 (文讀)
客廣東清遠連南2
客廣東東莞22 (一匹布。)
客廣東揭陽揭西2
客廣西南寧馬山22 (一匹布。)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一匹布。)
客廣西玉林博白31 (一匹馬。)
客香港沙田2
客台灣新竹芎林5
入聲(2)
閩台灣彰化鹿港5
贛江西宜春上高5
陰上(1)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一匹布。)
pʰiəʔ
陰入(7)
晉山西晉城沁水22 (白。一~布)
晉山西晉中祁縣32
晉山西呂梁孝義3
吳上海浦東新區55
吳浙江杭州5
吳浙江嘉興54
吳浙江衢州龍游5 (文/白)
入聲(11)
官安徽合肥4 (未註明異讀原因)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32
晉山西忻州五寨4
晉山西臨汾隰縣3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4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4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4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2
晉陝西榆林神木4
晉陝西榆林吳堡3
晉陝西榆林榆陽3
pʰiʔ
陰入(9)
官江蘇南通
吳浙江麗水雲和5
閩福建莆田仙游2
閩海南東方54
閩海南樂東5
客湖南株洲攸縣3
贛江西南昌5 ((一~布))
贛江西撫州黎川3
贛江西上饒弋陽5
入聲(6)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一~馬,一~布)
官江蘇揚州
官安徽六安金安4
吳安徽池州貴池5
吳安徽宣城寧國5
吳安徽宣城宣州5
pʰieʔ
陰入(5)
晉山西呂梁中陽4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吳浙江衢州開化5
吳浙江舟山定海5
閩江西上饒廣豐53
入聲(4)
官安徽蕪湖5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5
官安徽宣城宣州4 (又)
徽安徽宣城績溪32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pʰiɪʔ
陰入(6)
吳上海5
吳江蘇常州55
吳江蘇蘇州4
吳江蘇鎮江丹陽55
吳浙江寧波55
吳浙江台州仙居5
入聲(2)
官江蘇鹽城亭湖5
官江蘇泰州3
pʰik
陰入(8)
閩福建寧德古田2
閩福建寧德柘榮5
閩廣東汕頭2
閩廣東茂名電白5
閩廣東汕尾海豐2
閩廣東潮州21
閩海南萬寧5
粵廣西桂林臨桂55 (一匹布。)
pʰie
陰入(1)
客江西贛州南康24
上聲(1)
官四川遂寧射洪351
入聲(2)
官四川宜賓屏山33
閩浙江溫州蒼南42
陰去(1)
吳浙江衢州龍游52
pʰɪʔ
陰入(5)
吳江蘇無錫55
吳江蘇無錫江陰55
吳江蘇泰州靖江55
吳浙江寧波餘姚55
吳浙江紹興55
pʰiɐʔ
陰入(2)
吳浙江杭州臨安54
徽浙江杭州建德5
入聲(2)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43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4
pʰei
陰入(1)
客福建南平邵武
入聲(1)
閩福建南平邵武53
陰去(1)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213
陽去(1)
平廣東清遠保安11
pʰa
陰入(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一匹布。)
平聲(1)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陰上(1)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一匹布。)
pʰiɛʔ
陰入(2)
晉山西太原陽曲4
吳江蘇南京高淳22
入聲(1)
客湖南郴州桂東42
pʰɐʔ
陰入(1)
粵廣東茂名化州3
陰平(1)
粵廣東湛江吳川55
陽入(1)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一匹布。)
pʰɐk
陰入(2)
粵廣東東莞44 (一匹布。)
粵香港大埔泰亨35
陰去(1)
粵廣東陽江江城35
pʰɿ
陽平(2)
官安徽合肥55
徽安徽宣城旌德53
pʰiɛ
陰入(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一匹布。)
陽去(1)
吳安徽黃山甘棠325
pʰiek
陰入(2)
閩浙江溫州洞頭5
閩廣東湛江雷州5
pʰɐi
陰入(1)
贛湖北黃石陽新
pʰiɪ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一~布)
pʰiɤ
入聲(1)
官安徽滁州天長4
pʰiɿ
陰平(1)
官青海海北門源55
pʰeʔ
陰入(1)
吳浙江金華玉山5
pʰɛa
入聲(1)
徽安徽黃山黟縣3
pʰɛiʔ
陰入(1)
閩福建福州23
pʰiaʔ
陰入(1)
閩福建三明大田3
pʰe
入聲(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2
pʰɔi
陰入(1)
閩福建南平建陽214
pʰei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5
pʰek
陰入(1)
閩廣東揭陽2
pʰiet
陰入(1)
閩海南瓊海5
pʰip
陰入(1)
閩海南昌江5
pʰut
陰入(1)
客廣東梅州五華1
pʰæ
入聲(1)
贛湖北咸寧咸安55
pʰuɐt
上陰入(1)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一匹布。)
pʰət
陰入(1)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一匹布。)
pʰat
陰入(1)
粵廣西貴港南江33 (一匹布。)
pʰaʔ
陰入(1)
粵廣西玉林博白55 (一匹布。)
pʰək
陰入(1)
粵香港新界35 (一匹布。)
pʰəi
入聲(1)
平廣東佛山西岸11
p
pi
陰平(1)
官山東聊城1 (一~布)
陽平(4)
官山東聊城2 (一~馬)
贛湖南郴州安仁13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一匹布。)
平廣西桂林平樂31
入聲(1)
湘湖南益陽南縣24 (白)
pɐt
上陰入(1)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pa
陰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一匹布。)
pɐi
陽上(1)
粵廣西來賓武宣24 (一匹布。)
b
bi
陽平(3)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湘湖南懷化辰溪24
湘湖南湘西瀘溪24
陰去(1)
贛江西九江星子214
f
fit
陰入(3)
閩海南海口5
閩海南定安5
閩海南澄邁5
bʱ
bʱit
入聲(1)
贛湖南岳陽平江
Notes 註
匹 *疋
「疋」为「匹」之讹形,但也有读shu1时作「脚」等诸多字义。
比 妣 媲 妃 配 匹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幾個字的「匹敵、配合」義同源。「比妣」「媲」幫滂旁紐,疊韻。媲妃滂母雙聲,脂微旁轉。妃配滂母雙聲,微部疊韻。媲匹滂母雙聲,脂質對轉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805
-G1
3805
-GT
0572
-GKX
0154.36
康熙字典-GHZR
0094.02
汉语大字典-GZFY
051902
-GZJW
432411
-GZ
bit.1.0
-G通规
0099
-G常用
常.4.23
-G京族
thɤt7.2.0
-G古籍
07953
-HB1
A4C7
-H常用
0420
-T1
3708
全字庫-T甲表
0042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504
-J0
4104
-JMJ
00781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0781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711
-K0
8915
-K敎育
0826
-KP0
8184
-V1
456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pǐ
PI3
(v2.1.0-6.0.0)
kHanyuPinlu
pǐ(79)
pi3(79)
(v4.0.1-6.2.0)
kTGHZ2013
281.140:pǐ
kHanyuPinyin
10081.060:pǐ
kXHC1983
0870.050:pǐ
0870.050:pǐ
(v5.1.0)
kCantonese
pat1
PAT1
(v2.1.0-4.0.1)
kJapanese
ヒツ ヒキ ボク ひき たぐい たぐう
kJapaneseKun
TAGUI TAGUU
kJapaneseOn
HITSU HIKI
kKorean
PHIL MOK
kHangul
필:0E
필
(v5.0.0-10.0.0)
kVietnamese
thất
kTang
*pit
kDefinition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bolt of cloth;counter for horses
(v2.1.0-3.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625
0-4625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4C7
kIRG_TSource
T1-4528
1-4528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924
0-4924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92F
0-792F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1F4
kIRG_VSource
V1-4D5F
1-4D5F
(v3.1.1-5.2.0)
3-2463
(v3.1.0)
1-2463
(v3.0.0)
kRSUnicode
23.2
kTotalStrokes
4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457
kDaeJaweon
0347.110
kFennIndex
404.02
kGSR
0408a
kHanYu
10081.060
kIRGDaeJaweon
0347.110
kIRGDaiKanwaZiten
0267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081.060
kIRGKangXi
0154.360
kKangXi
0154.360
kLau
2474
kMatthews
5170
kMeyerWempe
2297
2298
(v4.0.1)
kMorohashi
02673:E0103
02673
(v2.1.0-15.0.0)
kNelson
0756
kSBGY
469.0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SC
kCihaiT
206.604
kFenn
645C
kFourCornerCode
7171.1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1
kHKGlyph
0420
kPhonetic
1008 1027A
1008 1027
(v4.1.0-15.1.0)
1008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4C7
kCCCII
213453
kCNS1986
1-4528
kCNS1992
1-4528
kEACC
213453
kGB0
3805
kGB1
3805
kJis0
4104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F1F4
(v3.1.1-15.0.0)
kKSC0
891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572
kTaiwanTelegraph
0572
kTGH
2013:99
kXerox
251:37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478+10.2.2 C+3478+22.2.2 V+13994+10.2.2 V+13994+23.2.2
kRSKangXi
23.2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58B<kMeyerWempe
kZVariant
U+758B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