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辶臱(.,H,T,J,V,P)
U+908A(Basic)
辵部15畫 共18畫 核心字
官話
bian1
粵語
bin1
bin6
日語
ヘン
韓語
越南
biên
廣韻
幫/先開/平
集韻
幫/先開/平
訓読
あたり(辺り)
(辺)
ほとり(辺)
Sources 各源例字
G1-315F
HB1-C3E4
T1-7931
J0-6E34
K0-5C2B
V1-6969
KP0-DDF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Ad
03Ad
04Ad
05Ad
06Ad
07Ad
08Ha
08Mo
09Ha
09Mo
0AHa
0AMo
0BHa
0BMo
0CHa
0CMo
0DHa
0DMo
0EHa
0EMo
0FHa
0FMo
10Ha
10Mo
11Ha
11Mo
12Ha
12Mo
13Ha
14Ha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戰國)
簡帛
曾侯乙墓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關沮
篆書
李斯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布賢切行垂崖也。从辵𦤝聲。
《字源》:形声 《漢多》:金文從「辵」從「自」從「丙」從「方」,「自」是「鼻」的初文,古音與「鼻」相同,「自」、「丙」都是「邊」的聲符(張世超)。從「方」有旁邊之意。「邊」的本義是旁邊。
Meaning 字義
bian1
(1)
旁,畔side ->bilateral双边 ->一边……一边…… do A and B at the same time
(2)
边缘edge, rim 纸边
(3)
边境,边界border 边疆
(4)
旁边next to 身边 马路边
(5)
尽头
(6)
靠近;连接
(7)
偏侧,偏倚
(8)
病名
(9)
数学名词 几何图形上夹成角围成多角形的直线side (of polygone)
(10)
古国名
(11)
(喃)
ben 詞:lang ben (bệnh) 義:tetter
(喃)
biên 詞:biên giới; vô biên 義:frontier; boundless, unlimited
(喃)
bên 詞:bên trong; bên trên 義:inside; upper, above
(喃)
bên 詞:bên trong; bên trên 義:inside; upper, above
(喃)
ven 詞:ven sông 義:a river-side
(喃)
◎ Như 边 biên#A1: 邊 biên
(喃)
◎ Ngoài rìa. Nơi ranh giới.#A2: 邊 → 边 biên
(喃)
◎ Như 边 bên#A2: 邊 biên
(喃)
◎ Tiếng trỏ vị trí ở cạnh một cái gì.#A2: 邊 → 边 biên
(喃)
◎ Như 边 ven#A2: 邊 biên
(喃)
◎ Ở dọc theo bên cạnh vật gì.#A2: 邊 → 边 biên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辵部 118
《說文解字》
布賢切行垂崖也。从辵𦤝聲。
《說文解字繫傳》
辟涓反行垂崖也。從辵臱聲。
《說文解字注》
布賢切行垂崖也。 [《釋詁》曰:邊垂也。《土部》曰:垂,遠邊也。《厂部》曰:厓,山邊也。《屵部》曰:崖,高邊也。行於垂崖曰邊。因而垂崖謂之邊。然則邊不當廁於此。] 从辵。𦤝聲。 [布賢切。十二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古文〕𦍇【集韻】【韻會】【正韻】𠀤𤰞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𨘢。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玉篇(543)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bian1 [piɛn55] ㄅㄧㄢ
粵語
bin1 [piːn5] 旁邊, 邊境, 邊界, 邊緣
bin6 [piːn2]
日語
ヘン [heɴ] [呉漢]
韓語
[pjʌn]
越南
biên [ɓiə̯n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先開4小韻布玄pɛn畔也又邊陲也近也厓也方也又姓出陳留北平二望陳留風俗傳云祖于宋平公布𤣥切十四畔也又邊陲也近也厓也方也又姓出陳留北平二望陳留風俗傳云祖于宋平公布𤣥切十四
刊謬補缺切韻
先開4小韻布玄pien布玄反。十二。布玄反。十二。
集韻
先開4小韻卑眠pɛn說文行垂崖也或曰近也方也又姓說文行垂崖也或曰近也方也又姓
禮部韻略
先開4小韻卑眠pɛn卑眠切釋云邊陲亦崖也近也方也又姓卑眠切釋云邊陲亦崖也近也方也又姓
增韻
先開4小韻卑眠pɛn卑眠切岸也陲也側也旁也方也近也又姓卑眠切岸也陲也側也旁也方也近也又姓
五音集韵
仙先A開3Apjæn畔也又邊陲也近也厓也方也又姓出陳留北平二望陳留風俗傳云祖於宋平公畔也又邊陲也近也厓也方也又姓出陳留北平二望陳留風俗傳云祖於宋平公
洪武正韻
先齊小韻卑眠pien卑眠切岸也陲也側也方也旁近也又姓卑眠切岸也陲也側也方也旁近也又姓
古今韻會舉要
鞬堅賢pien卑眠切宫清音說文行乖崖也本作𨘢从辵𦤝聲今文作邊又畔也或曰近也漢書南邊楚廣韻又邊陲也又姓卑眠切宫清音說文行乖崖也本作𨘢从辵𦤝聲今文作邊又畔也或曰近也漢書南邊楚廣韻又邊陲也又姓
蒙古字韻
b ꡎÿan ꡦꡋpjan()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齊一陰平小韻pian
中原音韻
先天齊陰平先天piɛn
韻略易通
先全齊舒陰平先全piɛn旁也旁也
中州音韻
先天齊平聲先天小韻piɛn陲也側也陲也側也
中華新韻
ㄧㄢ 陰平piɛn
東國正韻
ㅕㄴ 鞬寋建訐pien
戚林八音
天堅 陰平天堅pieŋ
分韻撮要
陰平pin旁邊旁邊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山先仙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pian
王力
pian 元部
董同龢
piuæn 元部
周法高
pewan 元部
李方桂
pian 元部
鄭張尚芳
mpeːn 元2部
白-沙
*pˤe[n]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pēn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pēn
斯塔羅斯金西漢
pjān
斯塔羅斯金東漢
piān
許思萊上古
pên
許思萊東漢
pen
布之道諧聲域
PEN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ˤen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p
pian
陰平(47)
河北邯鄲大名33
河北邯鄲魏縣24
安徽阜陽潁上213
安徽宿州碭山213
山東煙台蓬萊313
山東威海環翠53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開封35
河南洛陽33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新鄉長垣24
河南濮陽34
河南許昌24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睢縣24
河南信陽3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常德4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湖南湘西吉首55
重慶55
重慶江津55
四川成都44
四川自貢45
四川南充55
四川達州達縣55
四川雅安漢源5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貴陽55
貴州遵義55
貴州畢節1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昭通44
陝西寶雞44
甘肅蘭州53
青海海東循化13
新疆烏魯木齊44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廣西貴港平南33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河源33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江西九江彭澤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pin
陰平(43)
湖南永州寧遠33
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廣東廣州53
廣東韶關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佛山53 (文讀)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廣東東莞213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南寧55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桂林臨桂45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55
廣西百色55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來賓武宣55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香港55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廣西南寧亭子41
廣西柳州融水53
廣西梧州藤縣53
廣西玉林福綿54
廣西百色田東54
廣西崇左扶綏53
雲南文山富寧44
piã
陰平(25)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安徽阜陽212
安徽亳州蒙城213
山東濟南213
山東濟南章丘213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東營廣饒21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213
山東濰坊昌邑213
山東濰坊壽光1
山東濟寧1
山東泰安213
山東日照東港213
山東日照五蓮213
山東臨沂莒南213
山東臨沂沂水213
山東德州1
山東聊城1
山東濱州鄒平214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陝西西安21
陝西咸陽三原31
青海西寧44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piɛn
陰平(24)
北京55
山東菏澤單縣213
河南商丘梁園24
河南周口淮陽24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北天門55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廣東中山隆都55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贛州寧都42
江西宜春奉新24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清遠連南44
廣東揭陽揭西53
江西南昌42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九江星子33
江西吉安334
江西宜春上高42
江西撫州黎川22
江西上饒弋陽33
湖南岳陽平江
pi
陰平(4)
上海53
浙江寧波52
浙江溫州33
海南東方33
陰去(1)
上海浦東新區35
pien
陰平(10)
江蘇南京31
安徽安慶11
湖北荊門鍾祥24
湖南郴州33
廣西桂林臨桂33
福建南平邵武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梅州梅縣44
福建三明泰寧21
江西新余分宜
piæ̃
陰平(11)
江蘇徐州213
安徽蚌埠212
安徽宿州埇橋212
山東棗莊嶧城213
山東泰安寧陽214
陝西漢中漢臺55
甘肅酒泉肅州55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寧夏銀川1
安徽黃山甘棠53
pɪ̃
陰平(11)
江蘇常州金壇31
江蘇南通
江蘇揚州
安徽蕪湖31
雲南紅河蒙自44
江蘇常州44
江蘇鎮江丹陽42
江蘇泰州靖江433
浙江寧波餘姚324
浙江紹興52
福建三明沙縣33
piẽ
陰平(11)
江蘇連雲港
安徽銅陵樅陽21
浙江金華玉山33
江西上饒廣豐445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贛州南康44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株洲茶陵353
湖南長沙33
湖南湘潭33
湖南永州13
piɛ̃
陰平(8)
安徽淮南鳳台213
雲南昆明44
雲南大理44
陝西延安寶塔213
浙江衢州開化45
福建三明將樂55
廣東韶關南雄23
江西萍鄉13
pen
陰平(8)
廣西柳州雒容33
廣東深圳33
廣東惠州33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東東莞33
廣西玉林博白44
廣東肇慶封開55
廣東清遠保安33
pĩ
陰平(8)
安徽池州貴池31
安徽宣城宣州31
福建廈門55 ((白))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廣東汕頭33 ((白))
廣東潮州33
湖南婁底雙峰55
pɛn
陰平(7)
福建漳州詔安13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廣西南寧馬山33
廣西玉林北流55
香港沙田34
廣東佛山53 (白讀。)
廣西賀州信都44
pie
陰平(4)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浙江嘉興51
浙江衢州龍游434
浙江麗水雲和324
平聲(1)
山西太原11
pieŋ
陰平(5)
福建福州44 ((文))
福建寧德古田55
福建寧德柘榮42
廣東潮州33 (文,白)
福建三明寧化33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piŋ
陰平(4)
福建莆田仙游54
福建寧德福安332
廣東深圳寶安55
香港新界232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陰平(4)
江蘇無錫55
江蘇無錫江陰51
江蘇常州44
浙江湖州雙林44
piɑ̃
陰平(3)
山東青島即墨1
山東濰坊安丘213
山東濰坊臨朐213
piɛ
陰平(3)
山東淄博博山1 (白,河涯~)
安徽宣城寧國55
廣西桂林朝陽43
pia
陰平(3)
山東煙台1
山東臨沂平邑1
山東濱州博興213
piɪ̃
陰平(2)
江蘇淮安漣水31
江蘇泰州21
piei
陰平(2)
甘肅武威民勤44
甘肅張掖山丹24
piᴇ̃
陰平(2)
浙江杭州33
廣西桂林平樂53
peŋ
陰平(2)
香港大埔泰亨23
湖南永州道縣54
pəŋ
陰平(2)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piĩ
陰平(1)
安徽合肥212
piæn
陰平(1)
安徽淮北213
piən
陰平(1)
湖南懷化會同11
piɑn
陰平(1)
新疆哈密55
piɪ
陰平(1)
江蘇蘇州44
陰平(1)
浙江溫州33 ((白。後~))
piaĩ
陰平(1)
福建南平浦城35
pɛiŋ
陰平(1)
福建福州44
pɛŋ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pieiŋ
陰平(1)
福建南平建陽53
piaŋ
陰平(1)
廣東汕頭33 ((文))
paĩ
陰平(1)
香港大埔33
piɛŋ
陰平(1)
江西鷹潭貴溪
piẽŋ
陰平(1)
湖南株洲醴陵
pã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pəi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pɛ̃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ʔb
ʔbin
陰平(1)
海南海口23 (文边城)
ʔbi
陰平(9)
海南海口23 (白旁边)
海南三亞33
海南瓊海33
海南萬寧44
海南定安213
海南澄邁22 (白)
海南昌江23
海南樂東34
海南陵水33
ʔbien
陰平(1)
海南澄邁22 (文)
ʔbie
陰平(1)
浙江台州仙居334
-
ɔi
陰平(1)
廣西貴港平南33
b
bin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山53
Notes 註
濱 頻 瀕 濆 墳 邊
《說文》「頻,水厓」《詩經大雅召旻》「不云自頻」毛傳「頻,厓也」。「頻」通常寫作「瀕」。水涯也叫「濱」。「濱」幫母真部,「頻」「瀕」並母真部,幫並旁紐。水涯也叫「濆」或「墳」。《說文》「濆,水厓也」《廣雅釋丘》「墳,厓也」。水涯即水邊。「邊」幫母真部,與「濱」聲韻皆同。
邊 緶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邊,邊緣;緶,把兩條邊對合縫起來。本組字的「邊」義同源
泮 㪵 胖 伴 拌 牉 邊 半
《漢語同源詞大典》:泮:泮宮,半有水,半無水;㪵:量物分半;胖:祭祀時用的半體牲;伴:伴侶;拌:攪拌,兩物摻和各居然一半;牉:物之兩半;邊:一邊;半:一半。本組字皆有「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畔 胖 邊 *半
《漢語同源詞大典》:畔:田的邊緣;胖:脊椎兩側的肉;邊:邊緣。本組字皆有「邊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湄 楣 邊 *眉
《漢語同源詞大典》:湄:水邊;楣:屋簷邊之橫板;邊:邊緣。本組字皆有「邊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溥 邊 *尃
《漢語同源詞大典》:溥:水邊;邊:旁邊,邊緣。本組字皆有「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徬 膀 傍 𣂆 縍 塝 艕 邊 *旁
《漢語同源詞大典》:徬:人依附於車轅旁邊軀牲畜;膀:脅,處身幹之兩側;傍:依附於他人或物之旁;𣂆:量器中穀物滿而旁溢;縍:鞋幫,即鞋之邊緣;塝:田地之邊;艕:兩船相併;邊:邊緣。本組字皆有「邊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幩 橨 邊 *賁
《漢語同源詞大典》:幩:馬銜兩邊用來裝飾的綢條;橨:船邊木;邊:旁邊。本組字皆有「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邊 櫋 旁 *臱
《漢語同源詞大典》:邊:邊側;櫋:屋簷板,屋頂邊側物;旁:旁邊。本組字皆有「邊側」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籩 𥤓 偏 *邊
《漢語同源詞大典》:籩:竹製之豆,邊緣有藤者;𥤓:扁豆,凡物形扁,則不正圓;偏:傾斜,不平正。本組字皆有「邊緣、不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辵」從「自」從「丙」從「方」,「自」是「鼻」的初文,古音與「鼻」相同,「自」、「丙」都是「邊」的聲符(張世超)。從「方」有旁邊之意。「邊」的本義是旁邊。
80 字
 詳解: 金文從「辵」從「自」從「丙」從「方」,「自」是「鼻」的初文,古音與「鼻」相同,「自」、「丙」都是「邊」的聲符(張世超)。從「方」有旁邊之意。「邊」的本義是旁邊。

  古「方」、「旁」通假,《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鄭玄注:「方,出旁也。」(參丁山)

  金文表示邊境、邊遠地區。大盂鼎:「我聞殷述(墜)令(命),隹(唯)殷邊侯、田(甸)雩(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酉(酒)。」意思是說我聽聞殷朝墜喪天命,殷朝邊遠地區的諸侯和朝中的官員都沉湎於酒。又用作地名,散氏盤:「至于邊柳」。

  「邊」小篆作「𨘢」,《說文》:「𨘢,行垂崖也。从辵𦤝聲。」268 字相關漢字: 辵,自,丙,方,鼻,旁,𨘢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1763 简体: 边 GKX 1267.13 康熙字典-GHZR 4152.03 汉语大字典-GZJW 113611 -GZJW 348612 -G通规 0337X -G京族 ʔben1.0.0 -G京族 ʔbiːn1.0.0 -G古籍 00499 -HB1 C3E4 -H常用 4166 -T1 8917 全字庫-T甲表 0419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694 -J0 7820 -JMJ 02619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F JMJ 02620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620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E JMJ 02620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D JMJ 02620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C JMJ 02620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B JMJ 02620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A JMJ 02620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10 JMJ 02620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12 JMJ 05887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11 JMJ 06024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9 J常用 1808X -K0 6011 -K敎育 1242 -KP0 6184 -V1 737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biān
BIAN1 (v2.1.0-6.0.0)
kHanyuPinlu
biān(2050) bian(356)
bian1(2050) bian5(356) (v4.1.0-6.2.0)
bian1(2050), bian5(356) (v4.0.1)
kHanyuPinyin
63894.030:biān
kXHC1983
0063.031:biān 0064.011:bian
0063.031:biān (v5.2.0-15.0.0)
0063.031:biān (v5.1.0)
kCantonese
bin1
BIN1 (v2.1.0-4.0.1)
kJapanese
ヘン あたり
kJapaneseKun
ATARI BE
kJapaneseOn
HEN
kKorean
PYEN
kHangul
변:0E
(v5.0.0-10.0.0)
kVietnamese
biên
kTang
*ben
kDefinition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315F
1-315F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3E4
kIRG_TSource
T1-7931
1-7931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E34
0-6E34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C2B
0-5C2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DF4
kIRG_VSource
V1-6969
1-6969 (v3.1.1-5.2.0)
3-4131 (v3.1.0)
1-4131 (v3.0.0)
kRSUnicode
162.15
kTotalStrokes
18
19 (v3.1.0-6.0.0)
kIICore
A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286
kDaeJaweon
1765.300
kFennIndex
408.04
kGSR
0224c
kHanYu
63894.030
kIRGDaeJaweon
1765.300
kIRGDaiKanwaZiten
3921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3894.030
kIRGKangXi
1267.130
kKangXi
1267.130
kLau
92 93
kMatthews
5243
kMeyerWempe
2355
kMorohashi
39216 39216:E0108
39216 (v2.1.0-15.0.0)
kNelson
4753
kSBGY
136.1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HUS
kCihaiT
1335.101
kFenn
261A
kFourCornerCode
3630.2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4164
kPhonetic
896 1041
896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3E4
kCCCII
215C5B
kCNS1986
1-7931
kCNS1992
1-7931
kEACC
215C5B
kGB1
1763
kJis0
782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DF4 (v3.1.1-15.0.0)
kKSC0
6011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6708
kXerox
242:10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6929+162.4.15 V+14235+162.4.15 V+14236+162.3.13 V+14237+162.3.15 V+14238+162.3.15 V+14239+162.3.13 V+14240+162.4.13 V+20234+162.3.14
kRSKangXi
162.1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8FB9<kMatthews,kMeyerWempe
kSimplifiedVariant
U+8FB9
kZVariant
U+8FB9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