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di2
粵語
dik6
日語
テキ
トク
韓語
적
越南
địch
廣韻
定/錫開/入
集韻
定/錫開/入
定/沃/入
訓読
すすむ(進む)
ふむ(踏む)
みち(道)
みちびく(導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54F
HB1-AD7D
T1-5360
J0-6D6C
K0-6E68
KP0-E7D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楚(戰國)
簡帛
郭店
漢
說文小篆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魏
石經
三體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徒歷切
道也。从辵由聲。
Meaning 字義
di2
(1)
道,道理
(2)
引导,开导to enlighten 启迪
(3)
蹈,实践
(4)
动,作
(5)
任用;进用
(6)
进,前进
(7)
跟从;遵循
(8)
行,出奔
(9)
助词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实义,起调节音节作用
(10)
姓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徒歷切
道也。从辵由聲。
《說文解字繫傳》
田溺反
道也。從辵由聲。 [臣鍇按:《尚書》:「惠迪吉。」又為引道之道也。]
《說文解字注》
徒歷切
道也。 [見《釋詁》。按道兼道路,引導二訓。《方言》。由迪正也。迪道曡韵。] 从辵。由聲。 [徒歷切。古音在三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𠀤音狄。【廣韻】進也,蹈也。【書·臯陶謨】允迪厥德。【註】言信蹈其德也。又【說文】道也。【書·大禹謨】惠迪吉。【註】言順道則吉也。
又【增韻】啓迪,開導也。【書·太甲】啓迪後人。【註】謂開導子孫也。
又【康誥】矧今民罔迪不適。【註】謂民無導之而不從者。
又至也。【前漢·班固敘傳】漢迪于秦,有革有因。
又由迪,相正也。【揚子·方言】東齊靑、徐閒,相正謂之由迪。
又叶徒沃切,音獨。【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復毒。【陸雲·餞王太尉詩】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靈,誕降天篤。
又叶毒藥切,音鐸。【陸禨·贈馮文羆詩】奕奕馮生,哲問允迪。天保定爾,靡德不鑠。
考證:〔【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弗毒。〕
謹照原文弗毒改復毒。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di2 [ti35] ㄉㄧˊ
粵語
dik6 [tiːk2] 啟迪, 訓迪, 迪吉(進吉)
日語
テキ [teki] [漢]
トク [tokɯ]
韓語
적 [tɕʌk]
越南
địch [ɗiʲ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荻小韻徒歷切dɛk進也道也蹈也進也道也蹈也
刊謬補缺切韻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荻小韻徒歷切diek道。道。
集韻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狄小韻亭歷切dɛk說文道也說文道也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𣵽韻毒小韻徒沃切dok道也進也道也進也
禮部韻略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狄小韻亭歷切dɛk道也道也
增韻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狄小韻亭歷切dɛk進也順也循道也蹈也導也啓迪開發也青齊間相正謂之迪進也順也循道也蹈也導也啓迪開發也青齊間相正謂之迪
五音集韵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沃韻定母一等dok道也進也道也進也
定錫開
梗攝青韻4等開口入錫韻定母四等dɛk進也道也蹈也又順也導也啟迪開發也進也道也蹈也又順也導也啟迪開發也
洪武正韻
定陌齊
陌韻開口入陌韻狄小韻杜歴切diək進也順也循道也蹈也導也啓迪開發也青齊閒相正謂之迪進也順也循道也蹈也導也啓迪開發也青齊閒相正謂之迪
古今韻會舉要
定橘聿入錫韻橘韻定母dyʔ說文道也从辵由聲廣韻集也蹈也増韻順也循道也導也啓迪開𤼵也青齊間相正謂之迪說文道也从辵由聲廣韻集也蹈也増韻順也循道也導也啓迪開𤼵也青齊間相正謂之迪
音韻闡微
定屋沃陌職錫齊入聲錫韻荻小韻定母四等tʰik
韻略易通
東庚晴齊入入聲庚晴韻tik循道也循道也
中州音韻
端齊微齊入平齊微韻狄小韻ti啟~開發也啟~開發也
中華新韻
ㄉ ㄧ 入陽平齊韻丙類ti廸同廸同
東國正韻
ㄸ ㅕㄱ 入京景敬隔韻diek
戚林八音
低聲 賓京入 陽入賓京韻tiʔ
分韻撮要
端 英入 陽入英韻tik蹈也進也又循道大啓發也蹈也進也又循道大啓發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沃
東漢
沃
魏
沃
晉
沃
宋北魏後期
陌麥昔錫
北魏後期北齊
陌麥昔錫
齊梁陳北周隋
陌麥昔錫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ʰiɷk
王力
diuk 覺部
董同龢
dʰiok 幽部
周法高
deəwk 覺部
李方桂
diəkw 幽部
鄭張尚芳
l'ɯːwɢ 覺2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Łhīkʷ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Łhīuk
斯塔羅斯金西漢
ljǝ̄uk
Łhjǝ̄uk
斯塔羅斯金東漢
lhiǝ̄uk
許思萊上古
liûk
許思萊東漢
dek
deuk
布之道諧聲域
LIU
聲首由
LIUK
聲首由
布之道擬音
lˤiuk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
ti
陽平(11)
官山東濟南42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壽光2
官山東臨沂平邑2
官山東德州2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畢節2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大理31
tiʔ
陽入(1)
閩福建福州5
入聲(3)
官江蘇南京5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重慶江津33
tik
陽入(2)
閩福建廈門5
閩福建寧德柘榮2
tek
陽入(2)
閩廣東汕頭5
粵廣西南寧22
tieʔ
入聲(1)
官安徽蕪湖5
tiɛ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tɛʔ
陽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4
tʰ
tʰi
陽入(1)
閩福建三明將樂5
tʰiʔ
陽入(1)
官江蘇南通
tʰit
陰入(1)
客廣東梅州梅縣1
d
di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diɪʔ
陽入(1)
吳上海1
Notes 註
由 迪 胄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由」的遵循義和「迪」的引導義、「胄」的後代義同源
迪 胄 紬 軸 秞 㽕 抽 由
《漢語同源詞大典》:迪:道理,啟迪、指引人之物;胄:帝王、貴族的後裔;紬:抽引;軸:車軸,兩車輪間的柱形杆,如從輪中抽出者;秞:禾初生,抽引而出;㽕:樹木抽引出新枝;抽:引出;由:事物的緣由,引出事物的東西。本組字皆有「引」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辵」,「由」聲,本義為道理。16 字
詳解: 從「辵」,「由」聲,本義為道理。《說文》:「道也。从辵,由聲。」 《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孔傳:「迪,道也。順道吉,從逆凶。」
「迪」可表示開導、引導。《書‧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後人。」孔傳:「開道後人,言訓誡。」
「迪」也表示作、動。《書‧多方》:「爾乃迪屢不靜,爾心未愛。」
「迪」還表示行、出走。《書‧微子》:「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詔王子出迪。」孔穎達疏:「商其沒亡喪滅,我無所為人臣僕,言不可別事他人,心欲諫,取死也。我教王子出奔於外。」孫星衍疏:「迪者,行也。」
「迪」亦表示蹈行、實行。《書‧皋陶謨》:「允迪厥德,謨明弼諧。」孔傳:「迪,蹈。」孔穎達疏:「為人君者當信實蹈行。」
「迪」也指進用、任用。《書‧牧誓》:「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
「迪」亦指順從。《書‧大誥》:「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
「迪」也指繼承、承襲。《漢書‧敘傳下》:「漢迪於秦,有革有因。」
「迪」也用作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書‧盤庚中》:「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449 字相關漢字: 辵,由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147
-G1
2147
-G7
8.丨.42
-GT
6611
-GKX
1255.03
康熙字典-GHZR
4076.10
汉语大字典-GZFY
339905
-G通规
1091
-G古籍
01825
-HB1
AD7D
-H常用
4091
-T1
5164
全字庫-TC
9118
全字庫-T甲表
04123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609
-J0
7776
注: 83調整
JMJ
02583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583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人名
一..0549
-K0
7872
-K人名
一..4214
-K法院
F3486
-KP0
7152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dí
DI2
(v2.1.0-6.0.0)
kTGHZ2013
071.070:dí
kHanyuPinyin
63823.100:dí
kXHC1983
0231.030:dí
0231.030:dí
(v5.1.0)
kCantonese
dik6
DIK6
(v2.1.0-4.0.1)
kJapanese
テキ トク みち
kJapaneseKun
MICHI
kJapaneseOn
TEKI
kKorean
CEK
kHangul
적:0N
적
(v5.0.0-10.0.0)
kDefinition
enlighten, advance; progres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54F
0-354F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D7D
kIRG_TSource
T1-5360
1-5360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D6C
0-6D6C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E68
0-6E6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7D4
kRSUnicode
162.5
kTotalStrokes
8
9
(v3.1.0-6.0.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148
kDaeJaweon
1738.210
kFennIndex
510.04
kGSR
1079q
kHanYu
63823.100
kIRGDaeJaweon
1738.210
kIRGDaiKanwaZiten
3879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3823.100
kIRGKangXi
1255.030
kKangXi
1255.030
kKarlgren
253
kMatthews
6218
kMeyerWempe
3068
kMorohashi
38795:E0103
38795
(v2.1.0-15.0.0)
kSBGY
522.1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LW
kCihaiT
1313.201
kFenn
818H
kFourCornerCode
3530.6
kFrequency
4
(v3.2.0-15.1.0)
kHKGlyph
4089
kPhonetic
1512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D7D
kCCCII
215B70
kCNS1986
1-5360
kCNS1992
1-5360
kEACC
215B70
kGB0
2147
kGB1
2147
kJinmeiyoKanji
2010
kJis0
7776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7D4
(v3.1.1-15.0.0)
kKSC0
7872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6611
kTaiwanTelegraph
6611
kTGH
2013:1091
kXerox
251:31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6891+162.3.5 V+7871+162.4.5
kRSKangXi
162.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5EF8<kMatth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