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zhu3
zhu4
粵語
zyu2
日語
シュ
ス
韓語
주
越南
chủ
廣韻
章/虞/上
集韻
章/虞/上
章/虞/去
訓読
あるじ(主)
おも(主)
おもな(主な)
おもに(主に)
つかさどる(司る)
ぬし(主)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677
HB1-A544
T1-4564
J0-3C67
K0-712B
V1-4A3A
KP0-E9D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秦
簡帛
睡虎地
秦
簡帛
嶽麓書院
秦
簡帛
龍崗
秦
簡帛
關沮
秦
簡帛
里耶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隸書
漢
說文小篆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之庾切
鐙中火主也。从⿱凵土,象形。从丶,丶亦聲。
Meaning 字義
zhu3
(1)
灯心 后作「炷」
→炷
zhu4
(1)
灯中火炷;灯心wick
(2)
家长 如:一家之主parent
(3)
主人 1.与宾客相对 2.与奴仆相对host, master
(4)
首领,为首的人chief
(5)
君主monarch
(6)
公卿大夫及其正妻
(7)
物主 如:物归原主owner
(8)
当事人 如:苦主;卖主litigant
(9)
事物的根本origin, root
(10)
死人的牌位 如:木主;神主
(11)
公主的简称
(12)
掌管,主持to host, to be in charge of
(13)
主张to advocate, definite view about something, view
(14)
守
(15)
主象,预示(吉凶祸福、自然变化等)to indicate, to signify
(16)
主婚
(17)
中医术语,主治
(18)
专一
(19)
从自身出发的 如:主动;主观subjective
(20)
基督教徒对耶稣、伊斯兰教教徒对真主的称呼God
(21)
姓
zhu4
(22)
量词 件;桩
(23)
通「注」
→注
zhu4
(1)
灌入;倾泻 如:注射;大雨如注to pour
(布)
suc 可怜 ndagt ~
(布)
suh 1.主人 2.做主;主要 3.老天爷 ~ genz mbenl 4.抢手货 deg ~
(壯)
壯字用同「炷」
→炷
(壯)
cawj 煮
(壯)
壯字用同「𮚜」
→𮚜
(壯)
cawx 买
(喃)
chúa 詞:vua chúa, chúa công, chúa tể 義:lords, kings, supreme ruler
(喃)
chủ 詞:chủ nhà, chủ quán; chủ chốt; chủ bút 義:master of the house; lady of the kiosk; core/key; editor-in-chief
(喃)
◎ Đấng bề trên cao nhất, trị vì đất nước.#A2: 主 chủ
(喃)
〄 Đấng bề trên cao nhất, coi sóc linh hồn chúng sinh.#A2: 主 chủ
(喃)
〄 Chủ nhà, bề trên nắm quyền trong nhà.#A2: 主 chủ
(喃)
◎ Người có quyền chính trong cuộc. Người sở hữu vật gì.#A1: 主 chủ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之庾切
鐙中火主也。从⿱凵土,象形。从丶,丶亦聲。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
《說文解字繫傳》
拙庾反
鐙中火主也。從⿱凵土,象形;從丶,丶亦聲。 [臣鍇曰:「卽脂燭也,鐙,瓦豆也。郭璞曰:『卽膏鐙,古初以人執燭,後易之以鐙物為主,。』今人作炷,蘭膏明燭華燈。」]
《說文解字注》
之庾切
鐙中火主也。 [《釋器》。瓦豆謂之登。郭曰:卽膏鐙也。膏鐙,《說文・金部》之鐙錠二字也。其形如豆。今之鐙盞是也。上爲盌盛膏而䖄火是爲主。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伸假借爲臣主,賔主之主。] ⿱凵土象形。 [謂象鐙形。] 从丶。 [謂火主。] 丶亦聲。 [之庾切。古音在四部。按丶主古今字。主炷亦古今字。凡主人,主意字本當作丶。今假主爲丶而丶廢矣。假主爲丶,則不得不別造鐙炷字。正如假左爲𠂇,不得不別造佐爲左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丶字部】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𠀤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又姓。隋主胄,明主問禮。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謹照原文成鮒改成鱄。 唐韻(75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u3 [tʂu214] ㄓㄨˇ
zhu4 [tʂu51] ㄓㄨˋ
粵語
zyu2 [tsyː35] 主要, 主持, 主力, 主張, 主動, 主權, 主辦, 主題, 主角, 主旨, 主帥, 民主, 反客為主, 地主
日語
シュ [ɕɨ] [漢]
ス [sɨ] [呉]
韓語
주 [tɕu]
越南
chủ [tɕu31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章虞
遇攝虞韻3等開口上麌韻主小韻之庾切tɕio掌也領也典也守也君也說文曰鐙中火主又姓出姓苑之𢈔切五掌也領也典也守也君也說文曰鐙中火主又姓出姓苑之𢈔切五
刊謬補缺切韻
章虞
遇攝虞韻3等開口上麌韻主小韻之庾切tɕĭu之𢈔反。執。四。之𢈔反。執。四。
集韻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上噳韻主小韻腫庾切tɕio說文鐙中火主也或作炷主一曰君也掌也說文鐙中火主也或作炷主一曰君也掌也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注小韻朱戍切tɕio說文灌也一曰屬屬也或作屬主說文灌也一曰屬屬也或作屬主
禮部韻略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上麌韻主小韻腫𢈔切tɕio腫庾切釋云掌也領也君也腫庾切釋云掌也領也君也
增韻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上麌韻主小韻腫庾切tɕio腫庾切君也宰也領也掌也守也當也賓之對也意所注也又廟社寓神靈者謂之主又古者大夫稱主左傳襄十九年事吳敢不如事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今俗或作主非又遇韻今圈腫庾切君也宰也領也掌也守也當也賓之對也意所注也又廟社寓神靈者謂之主又古者大夫稱主左傳襄十九年事吳敢不如事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今俗或作主非又遇韻今圈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注小韻朱戍切tɕio荀子主量必平似法音訓與注同又麌韻重增荀子主量必平似法音訓與注同又麌韻重增
五音集韵
照三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上麌韻照母三等tɕio之乳切掌也領也典也守也君也說文曰鐙中火主又姓出姓苑十之乳切掌也領也典也守也君也說文曰鐙中火主又姓出姓苑十
照三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照母三等tɕio=屬:說文灌也通作注=屬:說文灌也通作注
洪武正韻
照魚撮
魚韻開口上語韻主小韻腫庾切tʃy腫庾切君也宰也領也掌也守也當也賓之對也意所注也又廟社寓神靈者謂之主左傳襄十九年事吳敢不如事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今俗或作主非又御韻腫庾切君也宰也領也掌也守也當也賓之對也意所注也又廟社寓神靈者謂之主左傳襄十九年事吳敢不如事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今俗或作主非又御韻
照魚撮
魚韻開口去御韻著小韻陟慮切tʃy荀子主量必平似注音訓與注同又語韻荀子主量必平似注音訓與注同又語韻
古今韻會舉要
知居上麌韻舉韻知母tɕiu腫庾切音與煑同說文注見本音炷字一曰君也掌也廣韻典也守也増韻領也又賔之對也又意所注也又古者大夫稱主左傳事呉敢不如事主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天子至尊不自主婚止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後漢封縣公主諸王女封鄉亭公主又遇韻〇毛氏曰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俗作●非腫庾切音與煑同說文注見本音炷字一曰君也掌也廣韻典也守也増韻領也又賔之對也又意所注也又古者大夫稱主左傳事呉敢不如事主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天子至尊不自主婚止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後漢封縣公主諸王女封鄉亭公主又遇韻〇毛氏曰主上一㸃本音主與一不同俗作●非
蒙古字韻
j ꡆÿu ꡦꡟ上魚韻tʂy()
音韻闡微
照魚虞撮上聲麌韻主小韻照母三等tʃy
中原音韻
照魚模撮上聲魚模韻tʂiu
韻略易通
枝居魚上聲居魚韻tʂy君也宰也君也宰也
中州音韻
照魚模撮上聲魚模韻主小韻tʂiu掌也掌也
中華新韻
ㄓ ㄨ 上模韻甲類tʂu
東國正韻
ㅈ ㅠㅇ 上拘矩屨韻tsiu
ㅈ ㅠㅇ 去拘矩屨韻tsiu
戚林八音
曾之 須車 陰上須車韻tsy
曾之 過朱 陰上過朱韻tsuo
分韻撮要
照 諸 陰上諸韻tʃy君也宰也又賓主君也宰也又賓主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魚
東漢
魚
魏
魚
晉
魚
宋北魏後期
魚虞模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ȶi̯u
王力
ȶǐwɔ 侯部
董同龢
ȶjuɡ 侯部
周法高
tjew 侯部
李方桂
tjugx 侯部
鄭張尚芳
tjoʔ 侯0部
白-沙
*to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to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tó
斯塔羅斯金西漢
twá
斯塔羅斯金東漢
ćwá
許思萊上古
toʔ
許思萊東漢
tśoᴮ
布之道諧聲域
TO
聲首主
布之道擬音
toʔ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u
上聲(119)
官天津南開213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44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213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213
官遼寧沈陽213
官遼寧營口蓋州213
官吉林遼源龍山213
官吉林通化東昌213
官吉林白山渾江213
官吉林白城洮南213
官吉林延邊敦化213
官黑龍江哈爾濱213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213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213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213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213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213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13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13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13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213
官江蘇淮安漣水212
官江蘇鹽城亭湖5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213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213
官安徽阜陽24
官安徽阜陽潁上35
官安徽宣城宣州213
官山東濰坊昌邑33
官山東濟寧3
官山東聊城3
官河南漯河召陵55
官河南周口淮陽55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33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33
官湖北宜昌42
官湖北襄陽襄樊55
官湖南郴州53
官湖南懷化靖州31
官湖南湘西吉首53
官廣西桂林臨桂42
官廣西百色樂業52
官重慶53
官重慶江津42
官四川成都53
官四川瀘州古藺51
官四川德陽中江451
官四川綿陽北川53
官四川遂寧射洪351
官四川南充53
官四川眉山東坡53
官四川宜賓屏山42
官四川廣安53
官四川達州達縣53
官四川雅安漢源53
官四川巴中南江353
官四川資陽安嶽42
官貴州貴陽42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42
官貴州遵義53
官貴州安順西秀54
官貴州畢節3
官貴州銅仁思南42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53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41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1
官貴州黔南平塘24
官雲南玉溪紅塔53
官雲南昭通53
官雲南昭通鎮雄53
官雲南麗江永勝42
官雲南紅河建水33
官雲南紅河蒙自31
官雲南文山廣南53
官雲南大理53
官西藏拉薩53
官陝西漢中漢臺35
晉河北邯鄲涉縣53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55
晉山西太原53
晉山西晉城沁水31
晉山西朔州懷仁53
晉山西晉中昔陽55
晉山西臨汾隰縣21
晉山西呂梁孝義312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53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312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213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53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5
晉河南安陽43
晉河南鶴壁鶴山55
晉河南新鄉衛濱55
晉陝西榆林吳堡412
吳江蘇蘇州52
徽安徽黃山黟縣53
閩浙江溫州洞頭53
閩福建廈門53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閩福建寧德福安42
閩海南昌江31
閩海南樂東32
閩台灣新北板橋51
閩台灣苗栗三義31
閩台灣彰化鹿港54
客福建三明寧化31
客江西贛州南康42
客江西贛州寧都214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21
客廣東韶關南雄31
客廣東深圳31
客廣東湛江廉江31 (文讀)
客廣東梅州梅縣31
客廣東陽江陽春31 (文讀)
客廣東東莞21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贛江西吉安53 (異讀[tɕ/ts][y/u][53/53])
湘湖南懷化辰溪42
陰上(7)
官江蘇南通
閩福建泉州南安55
閩廣東汕頭53
閩廣東茂名電白31
閩廣東潮州53
閩廣東揭陽53
閩香港大埔53
陰平(5)
晉山西太原陽曲312
晉山西大同靈丘442
晉山西長治312
晉山西忻州五寨13
吳浙江杭州臨安55
去聲(1)
徽安徽宣城旌德213
入聲(1)
閩浙江溫州蒼南42
陰入(1)
閩江西上饒廣豐53
tsy
上聲(20)
官安徽蚌埠24
官安徽淮南鳳台34
官廣西柳州雒容52
吳浙江舟山定海45
閩福建福州32 ((文))
閩福建莆田仙游32
閩福建南平建甌21
閩福建南平建陽21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客廣東茂名信宜31 (文讀)
客廣東惠州35
客廣東河源24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湘廣西桂林灌陽55
粵廣東深圳寶安11
粵廣東珠海前山13
粵廣東中山石岐213
粵香港新界35
粵澳門13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陰上(13)
粵廣東韶關35
粵廣東佛山35
粵廣東佛山順德24
粵廣東肇慶35
粵廣東肇慶封開52
粵廣東清遠35
粵廣東東莞35
粵廣東雲浮35
粵廣東雲浮羅定35
粵廣西南寧35
粵香港35
平廣東韶關35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5
陽去(1)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tsi
上聲(5)
閩福建寧德福安42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文讀,白讀。)
客廣東汕尾海豐35
粵廣東陽江江城21
平湖南永州寧遠33
陰上(6)
閩福建三明大田53
閩廣東湛江雷州52
閩廣東汕尾海豐53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粵廣東江門白沙45
tsʮ
上聲(5)
官陝西咸陽三原52
官陝西安康漢陰45
吳浙江寧波325
吳浙江寧波餘姚435
贛湖北荊州監利21
陰上(5)
吳江蘇南京高淳33
吳江蘇無錫324
吳江蘇常州334
吳浙江杭州53
吳浙江嘉興44
tsəu
上聲(3)
官江蘇常州金壇323
官安徽滁州天長42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5
陰上(1)
吳安徽黃山甘棠35
tsɿ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陰上(2)
吳上海浦東新區33
吳浙江湖州雙林53
陰去(1)
吳上海35
tsuo
上聲(3)
閩福建福州32
閩福建寧德古田42
閩福建寧德柘榮51
tsøi
陰上(2)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平雲南文山富寧33
tsuβ
上聲(1)
晉山西晉中祁縣314
tsɔu
上聲(1)
閩福建莆田仙游32
tsuɔ
上聲(1)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tsio
陰上(1)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tsɤ
陰上(1)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tʂ
tʂu
上聲(111)
官北京214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北京平谷213
官天津武清214
官天津寶坻213
官天津靜海213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35
官河北唐山樂亭34
官河北唐山遷西213
官河北邯鄲館陶44
官河北邯鄲大名55
官河北邯鄲魏縣55
官河北保定阜平55
官河北保定淶水24
官河北承德平泉214
官河北承德興隆213
官河北滄州滄縣55
官河北廊坊霸州214
官河北廊坊廣陽214
官山西運城臨猗44
官山西運城垣曲44
官山西臨汾洪洞42
官山西臨汾侯馬44
官山西臨汾鄉寧44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35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13
官遼寧鞍山海城214
官遼寧丹東213
官遼寧錦州213
官遼寧阜新細河213
官遼寧遼陽白塔213
官遼寧盤錦213
官遼寧鐵嶺昌圖213
官遼寧鐵嶺開原213
官遼寧朝陽北票213
官遼寧朝陽建平213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213
官吉林長春南關213
官吉林吉林龍潭213
官吉林四平梨樹213
官吉林松原寧江213
官吉林白城大安213
官吉林延邊琿春213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13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213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213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213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213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213
官江蘇南京212
官江蘇徐州35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宿遷宿城24
官安徽合肥24
官安徽淮北24
官安徽安慶213
官安徽宿州碭山24
官安徽宿州埇橋434
官安徽六安金安35
官安徽亳州蒙城24
官山東濟南5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萊州55
官山東濰坊壽光3
官山東泰安55
官山東德州3
官山東菏澤單縣33
官河南開封44
官河南洛陽5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55
官河南新鄉長垣55
官河南許昌55
官河南南陽南召33
官河南商丘梁園55
官湖北荊門鍾祥53
官湖北恩施鶴峰53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41
官四川自貢53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53
官四川廣元劍閣352
官四川內江威遠42
官四川樂山井研42
官四川涼山西昌45
官貴州畢節威寧42
官雲南昆明53
官雲南曲靖沾益53
官雲南保山隆陽53
官雲南楚雄大姚53
官雲南德宏芒市53
官甘肅武威民勤212
官甘肅張掖山丹212
官甘肅平涼崆峒53
官甘肅甘南合作44
官青海西寧53
官寧夏固原涇源52
官寧夏固原西吉53
官寧夏固原原州53
官新疆吐魯番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官新疆石河子55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45
晉河北邢臺沙河33
晉山西大同西坪55
晉山西晉城陵川312
晉山西呂梁中陽423
晉河南焦作武陟53
晉陝西延安寶塔53
客江西九江修水21
客湖南株洲攸縣31
客廣東梅州五華31
贛江西九江星子31
湘湖南湘西瀘溪42
陰上(3)
官甘肅酒泉敦煌43
官甘肅臨夏43
官青海海東循化33
陽平(14)
官北京35
官山東濟南章丘55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德州樂陵55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甘肅金昌永昌13
官甘肅酒泉肅州53
官寧夏銀川3
官寧夏吳忠同心53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53
官新疆烏魯木齊52
官新疆哈密5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晉陝西榆林榆陽213
陰平(5)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官青海海北門源55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224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214
晉陝西榆林神木213
去聲(1)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2
tʂʯ
上聲(12)
官河北衡水故城55
官江西九江潯陽24
官山東東營廣饒55
官河南鄭州城關44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44
官河南商丘睢縣55
官湖北孝感孝南52
官湖北隨州曾都353
官貴州銅仁玉屏42
官陝西安康平利445
晉河南濟源52
贛江西萍鄉35
陽平(1)
官陝西寶雞53
tʂʉ
上聲(1)
贛湖南郴州安仁53
tʂʊ
上聲(1)
官雲南普洱思茅52
tʂɯ
上聲(1)
官雲南臨滄臨翔53
tɕ
tɕy
上聲(52)
官河北邢臺巨鹿55
官遼寧大連金州213
官安徽蕪湖213
官安徽池州貴池213
官江西贛州章貢453
官江西吉安永豐24
官山東煙台3
官河南濮陽55
官河南信陽323
官湖北武漢42
官湖北天門11
官湖南常德31
官湖南永州寧遠45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官廣西賀州富川53
官廣西河池宜州53
吳浙江衢州開化53
吳浙江台州仙居423
吳安徽蕪湖南陵44
吳安徽宣城宣州214
徽浙江杭州建德213
徽安徽黃山祁門42
徽安徽黃山歙縣35
徽安徽宣城績溪212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31
閩福建南平邵武55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湖南郴州桂東21
贛安徽安慶太湖31
贛安徽池州東至35
贛江西南昌213
贛江西九江彭澤
贛江西新余分宜
贛江西吉安53 (異讀[tɕ/ts][y/u][53/53])
贛江西撫州黎川44
贛江西上饒弋陽51
贛湖北咸寧咸安42
贛湖南長沙瀏陽24
贛湖南株洲茶陵53
贛湖南衡陽常寧44
湘湖南長沙41
湘湖南株洲42
湘湖南湘潭42
湘湖南衡陽33
湘湖南衡陽衡山13
湘湖南邵陽城步42
湘湖南邵陽綏寧44
湘湖南岳陽42
湘湖南益陽安化21
湘湖南益陽南縣42
湘湖南永州53
湘湖南婁底新化21
陰上(8)
吳上海浦東新區33
吳江蘇無錫江陰45
吳浙江衢州龍游45
平廣西南寧亭子33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平廣西桂林平樂45
平廣西梧州藤縣33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陰平(1)
吳安徽池州貴池31
tɕʯ
上聲(1)
吳安徽宣城寧國214
tɕyʯ
陰上(1)
吳浙江紹興334
tɕye
陰上(2)
吳浙江金華玉山45
吳福建南平浦城44
tɕyʮ
陰上(1)
吳江蘇泰州靖江334
tɕyo
上聲(1)
吳浙江衢州開化53 (文,白)
tʃ
tʃu
上聲(15)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214
官遼寧大連213
官山東青島即墨3
官山東濰坊臨朐55
官山東日照東港55
官山東濱州博興44
官陝西銅川耀州52
官陝西商洛商州53
官甘肅白銀會寧53
官甘肅慶陽寧縣52
官甘肅定西安定53
閩海南東方11
客廣東揭陽揭西21
客香港沙田31
客台灣新竹芎林24
陰上(2)
客廣西玉林北流42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陰去(1)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tʃy
上聲(11)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4
官山東威海環翠213
官廣西百色西林45
官廣西來賓武宣53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客廣東清遠連南22
贛湖北黃石陽新
贛湖南邵陽洞口21
粵香港大埔泰亨35
平廣東佛山西岸55
平廣東清遠保安45
陰上(11)
吳浙江麗水雲和53
粵廣東廣州35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粵廣西柳州融水55
粵廣西貴港桂平35
粵廣西貴港南江34
粵廣西玉林北流35
粵廣西百色35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粵廣西河池宜州42
粵廣西崇左寧明35
陰去(1)
客福建漳州詔安51
tʃʯ
上聲(3)
官山東煙台蓬萊214
官山東日照五蓮55
官山東臨沂莒南55
tʃi
上聲(2)
粵廣東茂名化州35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24
陰上(5)
粵廣東湛江吳川35
粵廣西梧州蒙山42
粵廣西北海35
粵廣西欽州35
粵廣西玉林博白33
tʃuo
陰上(1)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tʃui
陰上(3)
粵廣西南寧賓陽33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粵廣西來賓武宣45
tʃyʯ
陰上(1)
吳江蘇鎮江丹陽324
tʃʉ
上聲(1)
客福建龍岩長汀42
tʃɨ
陰上(1)
官甘肅天水清水52
tʃø
陰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
tʃaɯ
陰上(1)
粵廣西崇左24
t
tu
上聲(11)
閩海南海口213
閩海南三亞42
閩海南瓊海21
閩海南萬寧31
閩海南定安315
閩海南澄邁21
閩海南陵水31
客江西宜春奉新21
贛江西南昌進賢
贛江西鷹潭貴溪
贛江西宜春上高213
ty
上聲(2)
官安徽銅陵樅陽224
湘湖南婁底雙峰31
tiɔ
陰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tɐi
陰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24
pf
pfu
上聲(7)
官山東棗莊嶧城24
官山東泰安寧陽55
官山東臨沂平邑3
官陝西西安53
官陝西渭南合陽52
官甘肅蘭州44
官甘肅隴南康縣55
k
ky
陰上(1)
贛湖南株洲醴陵
kʯ
上聲(2)
官湖北黃岡紅安
贛湖南岳陽平江
z
zu
上聲(1)
官山東濰坊安丘55
-
ʮ
上聲(1)
官山東臨沂沂水44
tʂʰ
tʂʰu
上聲(1)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53
tɕʰ
tɕʰy
陰上(1)
徽江西上饒婺源42
Notes 註
主 宔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主,死者的牌位;宔,宗廟裡藏祖宗排位的石函。兩者的「牌位」義同源
駐 住 跓 軴 註 迬 砫 紸 止 *主
《漢語同源詞大典》:駐:馬停止前進;住:停止;跓:停足;軴:停車;註:注釋、註解,引申為記載、存留義;迬:停止行走;砫:宗廟存留神主的石函;紸:以新綿安放在臨終者口鼻前,觀其呼吸;止:止息。本組字皆有「停止」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柱 拄 砫 撑 *主
《漢語同源詞大典》:柱:柱子,起製成作用;拄:支撐;砫:砥柱;撑:支撐。本組字皆有「支撐」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𩿢 㹥 𪐴 黓 *主
《漢語同源詞大典》:𩿢:黑色水鳥;㹥:黑頭黃犬;𪐴:小黑點;黓:黑色。本組字皆有「黑」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注 疰 輸 *主
《漢語同源詞大典》:注:灌入、注入;疰:傳染病,氣相灌注;輸:輸入。本組字皆有「輸入」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主」甲骨文象神主牌位之形,「主」、「示」是一字的分化(唐蘭、陳夢家),甲骨文表示神主,參見「示」。50 字
詳解: 「主」甲骨文象神主牌位之形,「主」、「示」是一字的分化(唐蘭、陳夢家),甲骨文表示神主,參見「示」。
早期金文與甲骨文形同,用作人名、氏族徽號;晚期金文有「宔」字,上加「宀」,是「主」的繁文,表示君主,中山王鼎:「使智(知)社禝(稷)之賃,臣宔之宜」。中山王方壺:「臣宔易位」。
戰國竹簡「主」多寫作「宔」,《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以(道)差(佐)人宔者,不谷(欲)以兵強於天下」,今本《老子》作「以道佐人主」。
「主」、「示」是一字的分化,故「宔」、「宗」亦是一字的分化。「宔」、「宗」皆象神主置於廟內之形,參見「宗」。
《說文》:「主,鐙中火主也。从〔凵下土〕,象形。从丶,丶亦聲。」段玉裁注:「引伸假借爲臣主、賓主之主。」
《說文》:「宔,宗廟宔祏。从宀主聲。」段玉裁注:「經典作主,小篆作宔。主者古文也。祏猶主也,《左傳》『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是也。」386 字相關漢字: 示,宔,宀,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487
-G1
5487
-G7
5.丶.0
-GT
0031
-GKX
0080.20
康熙字典-GHZR
0050.03
汉语大字典-GZFY
143601
-GZJW
187412
-GZJW
428811
-GZ
cawj.2.3
-GZ
cawx.0.13
-G通规
0300
-G常用
常.5.93
-G部件
0503
-G布依
suc.1
-G布依
suh.0
-G京族
tsu3.0.0
-G京族
tsuə5.0.0
-G古籍
13865
-HB1
A544
-H常用
0025
-T1
3768
全字庫-T甲表
0002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028
-J0
2871
-JMJ
00636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0636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常用
0864
学年: 3
K0
8111
-K敎育
0701
-KP0
7359
-V1
422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ǔ
ZHU3
(v4.0.1-6.0.0)
LI2 ZHU3
(v3.1.0-3.2.0)
ZHU3
(v2.1.0-3.0.0)
kHanyuPinlu
zhǔ(6884)
zhu3(6884)
(v4.0.1-6.2.0)
kTGHZ2013
484.160:zhǔ
kHanyuPinyin
10044.030:zhǔ,zhù
kXHC1983
1510.020:zhǔ
1510.020:zhǔ
(v5.1.0)
kCantonese
zyu2
JYU2
(v2.1.0-4.0.1)
kJapanese
シュ ス ぬし おも あるじ おもに おもな つかさどる
kJapaneseKun
NUSHI OMO ARUJI
kJapaneseOn
SHU SU
kKorean
CWU
kHangul
주:0E
주
(v5.0.0-10.0.0)
kVietnamese
chúa
kTang
*jiǒ jiǒ
*jiǒ jiǒ
(v4.1.0-5.1.0)
jio2
(v2.1.0-4.0.1)
kDefinition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677
0-5677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544
kIRG_TSource
T1-4564
1-4564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C67
0-3C67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12B
0-712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9DB
kIRG_VSource
V1-4A3A
1-4A3A
(v3.1.1-5.2.0)
3-213B
(v3.1.0)
1-213B
(v3.0.0)
kRSUnicode
3.4
kTotalStrokes
5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28
kDaeJaweon
0163.010
kFennIndex
94.01 94.09 95.01
kGSR
0129a
kHanYu
10044.030
kIRGDaeJaweon
0163.010
kIRGDaiKanwaZiten
00100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044.030
kIRGKangXi
0080.200
kKangXi
0080.200
kLau
1569
kMatthews
1336
kMeyerWempe
350
kMorohashi
00100:E0103
00100
(v2.1.0-15.0.0)
kNelson
0285
kSBGY
263.1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G
kCihaiT
45.201
kFenn
81B
kFourCornerCode
0010.4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0025
kPhonetic
263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544
kCCCII
213039
kCNS1986
1-4564
kCNS1992
1-4564
kEACC
213039
kGB0
5487
kGB1
5487
kJis0
2871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9DB
(v3.1.1-15.0.0)
kKSC0
811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031
kTaiwanTelegraph
0031
kTGH
2013:300
kXerox
241:30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323+3.1.4 C+2323+96.4.1 V+13812+8.2.3 V+13812+32.3.2
kRSKangXi
3.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