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β: 人屬 (111/1523)
⿰亻犬
U+4F0F(Basic)
人部4畫 共6畫 核心字
官話
fu2
fu4
粵語
fuk6
buk6
日語
フク
ブク
ホク
フウ
韓語
越南
phục
廣韻
並/屋三/入
並/尤/去
集韻
奉/屋三/入
奉/尤/去
並/德開/入
訓読
かくれる(隠れる)
したがう(従う)
ふす(伏す)
ふせる(伏せ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77C
HB1-A5F1
T1-4733
J0-497A
K0-5C51
V1-4B21
KP0-DEB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α:會意字)
(β:「仗」異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傳抄
三體陰符經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Man (人) + Dog (犬) -> Man with dog-like pose -> Prostrate
《說文解字》: 房六切司也。从人从犬。
《字源》:会意 本义表示伺候……从人,从犬……犬司人,谓犬伺人而吠之《漢多》:伏字的甲骨文構形象一人伏地之形,本義是人伏於地。金文除從一伏地之人外,還兼從犬,一說其字構形會犬趴伏之意,一說會犬趴伏伺機襲擊人之意。釋形雖異,但都有趴伏之意。篆文承金文之形。
Meaning 字義
fu2
(1)
守候
(2)
俯伏;面向下卧to lie prostrate
(3)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
藏匿;隐蔽to conceal
(5)
伏兵;伏击
(6)
屈服;顺服to yield
(7)
降服;制伏
(8)
低;低下去 如:此起彼伏to fall, to subside
(9)
守;保持
(10)
去;除掉
(11)
居处;居住
(12)
敬辞
(13)
伏天;伏日 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通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late July to late August
(14)
车轼,即车前横木
(15)
中医脉象,脉搏沉伏,重按着骨才能得到
(16)
中药炮制法之一 将某些中药浸泡后置入容器中使其变软,叫做“伏”
(17)
量词 用于计时
(18)
电势差、电位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19)
通「服」 1.从事 2.吃(药) 3.适应
fu2
(1)
从事
(18)
习惯;适应to be used to 水土不服
(21)
吞服(药物)to take medicine 服药
(20)
fu4
(21)
孵卵
(22)
用同「負」
fu4
(1)
恃,凭仗to rely on 负隅顽抗
(23)
用同「復」 1.连词 相当于“又” 2.回报
fu4
(4)
报答
(16)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与”
(方)
閩語 宽 雷州 pu˨˦ 孵化 ○通常写训读字“孵”
(方)
吳语 宽 上海 bu˨˧,温州 bu˩ ①孵;蹲坐(上海,温州)②伏小雞(上海)③伏太陽(上海)
(壯)
壯字用同「𱑚」
𱑚
(壯)
faeg 孵
(壯)
壯字用同「𰅞」
𰅞
(壯)
fag 饱满[一般指农作物的颗粒]
(壯)
壯字用同「𭃜」
𭃜
(壯)
fag 把[量词及器具名称的词头]
(壯)
壯字用同「𢫯」
𢫯
(壯)
fak <方>寄;寄托;付托
(壯)
壯字用同「昲」
(壯)
fawh <方>时期;(一段)时间;季节
(壯)
壯字用同「⿰忄伏」
⿰忄伏
(壯)
fod <方>生气;恼火
(壯)
壯字用同「𰇄」
𰇄
(壯)
foek 覆
(壯)
fug 服;服众;服气;佩服
(二简)
「袱」的二簡字,已廢止
fu2
(1)
妇女的包头巾
(2)
用来包裹、覆盖衣物的布块cloth wrapper
(二简)
「匐」的二簡字,已廢止
fu2
(1)
[匍匐]见“匍”
(喃)
phục 詞:phục vào một chỗ 義:to focus on one point
(喃)
◎ Cúi rạp người, nằm sấp sát đất.#A1: 伏 phục
(喃)
〄 Ẩn nấp để chờ, ngầm chờ sẵn.#A1: 伏 phục
(統)
同「仗」曾良、陈敏:《明清小说俗字典》(广陵书社,2018年2月) p.802
zhang4
(1)
刀戟等兵器的总称weapons
(2)
仪仗
(3)
持;握to hold (weapon) 仗剑
(4)
凭借;依靠to rely on 仗恃
(5)
战斗;战事 如:胜仗;败仗war, battl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人部 213
《說文解字》
房六切司也。从人从犬。 [臣鉉等曰:「司,今人作伺。」]
《說文解字繫傳》
伐六反伺也。從人,犬伺人也。 [臣鍇曰:「會意也。」]
《說文解字注》
房六切司也。 [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卽服事也。引伸之爲俯伏。又引伸之爲隱伏。] 从人犬。犬司人也。 [犬司人也四字小徐本有。犬司人,謂犬伺人而吠之。說此字之會意也。不曰从犬人。而曰从人犬,入於《人部》者,尊人也。伏篆以明人事。非說犬也。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又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又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旣伏其罪矣。〕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唐韻(75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fu2 [fu35] ㄈㄨˊ
fu4 [fu51] ㄈㄨˋ
粵語
fuk6 [fuːk2] 伏刃, 伏法, 伏貼, 伏兔, 伏流, 伏案, 伏寇, 伏惟, 伏筆, 伏誅, 伏羲, 伏擊, 三伏, 埋伏, 制伏, 俯伏, 老驥伏櫪
buk6 [puːk2]
日語
フク [ɸɯkɯ] [漢]
ブク [bɯkɯ] [呉]
ホク [hokɯ]
フウ [ɸɯː]
韓語
[pok]
越南
phục [fu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屋三3小韻房六biuk匿藏也伺也隱也[歷也釋名/歷忌釋]曰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自伏犧之後漢有伏勝文帝蒲輪徵不至房六切三十三匿藏也伺也隱也[歷也釋名/歷忌釋]曰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自伏犧之後漢有伏勝文帝蒲輪徵不至房六切三十三
3小韻扶富biəu鳥菢子又音服鳥菢子又音服
刊謬補缺切韻
屋三3小韻房六bĭuk房六反。匐。卂九。房六反。匐。卂九。
集韻
屋三3小韻房六bviuk說文伺也說文伺也
3小韻扶富bviəu菢卵也或作𥦸菢卵也或作𥦸
德開1小韻鼻墨bək說文伏地也或作𠣵伏服䟮說文伏地也或作𠣵伏服䟮
禮部韻略
屋三3小韻房六bviuk房六切釋云司也匿也隱也釋名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也又扶富切見宥字韻房六切釋云司也匿也隱也釋名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也又扶富切見宥字韻
3小韻扶富bviəu抱卵也記羽者嫗伏又房六切見屋字韻抱卵也記羽者嫗伏又房六切見屋字韻
增韻
屋三3小韻房六bviuk房六切跧也偃也匿也隱也藏也潛也强也又姓又三伏日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歴忌日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庚日必伏又蒲伏與匐同又宥徳二韻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音大地名在海中房六切跧也偃也匿也隱也藏也潛也强也又姓又三伏日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歴忌日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庚日必伏又蒲伏與匐同又宥徳二韻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音大地名在海中
3小韻扶富bviəu禽抱卵又屋德二韻禽抱卵又屋德二韻
德開1小韻蒲墨bək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韓信俛於袴下蒲伏又宥屋二韻増入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韓信俛於袴下蒲伏又宥屋二韻増入
五音集韵
3bviəu鳥菢子又音服鳥菢子又音服
屋三3bviuk房六切匿藏也伺也𨼆也歴也釋名曰藏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自伏羲之後漢有伏勝文帝蒲輪徴不至六十房六切匿藏也伺也𨼆也歴也釋名曰藏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自伏羲之後漢有伏勝文帝蒲輪徴不至六十
德開1bək=匐:匍匐說文伏地也詩注兒以手行也=匐:匍匐說文伏地也詩注兒以手行也
洪武正韻
屋撮小韻房六vyuk房六切跧也偃也匿也隱也藏也濳也強也又姓又三伏日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歴忌日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庚日必伏又蒲伏與匐同又宥陌二韻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音大地名在海中房六切跧也偃也匿也隱也藏也濳也強也又姓又三伏日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歴忌日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庚日必伏又蒲伏與匐同又宥陌二韻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音大地名在海中
尤齊小韻扶富viou禽抱卵又屋陌二韻禽抱卵又屋陌二韻
陌開小韻步黑bək史記范睢傳膝行蒲伏韓信俛於袴下蒲伏又宥屋二韻史記范睢傳膝行蒲伏韓信俛於袴下蒲伏又宥屋二韻
古今韻會舉要
鉤裒浮bvou鳥抱子又屋韻〇已上屬復字母韻鳥抱子又屋韻〇已上屬復字母韻
bvuʔ房六切宫濁音說文伺也从人犬伺人也徐鍇曰㑹意廣韻匿藏也又𨼆也歴也増韻又跧也偃也又强也又三伏日史記注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徳公前郊祀志秦文公作伏祠注孟康曰六月伏日也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師古曰立秋之後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必伏厯忌曰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伏義後又宥徳韻〇毛氏曰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从大音大地名房六切宫濁音說文伺也从人犬伺人也徐鍇曰㑹意廣韻匿藏也又𨼆也歴也増韻又跧也偃也又强也又三伏日史記注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徳公前郊祀志秦文公作伏祠注孟康曰六月伏日也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師古曰立秋之後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必伏厯忌曰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又姓出平昌本伏義後又宥徳韻〇毛氏曰从人从犬與㐲字不同㐲从大音大地名
蒙古字韻
h ꡜwu ꡧꡟxu()
Hw ꡤow ꡡꡓvɔw()
音韻闡微
尤齊去聲小韻fiou
屋沃陌職錫合入聲小韻fuk
中原音韻
魚模合入平魚模fu
韻略易通
東洪合入入聲東洪fuk隱也偃也隱也偃也
中州音韻
魚模合入平魚模小韻vu偃也偃也
尤侯開去聲尤侯小韻fəu鳥抱子鳥抱子
中華新韻
入陽平fu
東國正韻
ㅡㄱ 搄肯亘亟bɯk
ㅗㄱ 公拱貢穀bok
ㅜㅱ 鳩九救buu
戚林八音
非風 春公入 陽入春公huʔ
分韻撮要
東入 陽入fok偃也匿也潛也伺也偃也匿也潛也伺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鹽添嚴凡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i̯ŭg
bʰi̯ŭk
王力
bǐwək 職部
董同龢
bʰjuə̆k 之部
周法高
bjwəɣ 之部
bjwək 職部
李方桂
bjək 之部
鄭張尚芳
bɯɡ 職0部
bɯɡs 代0部
白-沙
*[b]ək-s
*[b]ək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bǝk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bǝk
斯塔羅斯金西漢
bǝk
斯塔羅斯金東漢
bwǝk
許思萊上古
bək
bəkh
許思萊東漢
buk
buᶜ
布之道諧聲域
PƏ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bək
音節類型B
bəkh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f
fu
陽入(3)
福建三明將樂5
江西贛州南康55
湖南永州寧遠22
陽平(86)
北京35
河北邯鄲大名42
河北邯鄲魏縣53
江蘇徐州45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北44
安徽阜陽5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安徽宿州埇橋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威海環翠33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德州2
山東聊城2
山東濱州博興53
山東濱州鄒平55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開封52
河南洛陽31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梁園52
河南商丘睢縣42
河南信陽55
河南周口淮陽53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湖北武漢213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天門13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湘西吉首11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四川成都21
貴州貴陽21
貴州畢節2
雲南昆明31
雲南昭通31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大理31
陝西西安24
陝西寶雞53
陝西咸陽三原35
陝西延安寶塔24
陝西漢中漢臺42
甘肅蘭州51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甘肅酒泉肅州53
青海西寧24
寧夏銀川3 (倒~)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湖南永州33
廣西桂林灌陽33
陽去(1)
福建三明將樂231 (本作「孵」,伏雞仔。)
入聲(8)
安徽安慶4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四川涼山西昌31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貴州黔東南黎平24
福建南平浦城32
湖南長沙24
陰平(5)
湖北黃岡紅安 (~天)
四川雅安漢源55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青海海東循化13
去聲(4)
山東煙台5
湖南常德35
四川自貢14
寧夏銀川5 (入~)
上聲(1)
湖南懷化會同24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fuk
陽入(25)
江西九江修水5
江西贛州寧都5
廣東廣州從化55
廣東韶關新豐5
廣東深圳55
廣東梅州梅縣5
廣東梅州五華5
廣東東莞55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5
香港沙田5
廣西南寧22
廣西柳州融水35
廣西桂林臨桂23
廣西梧州蒙山22
廣西北海22
廣西欽州22
廣西欽州靈山22
廣西貴港桂平22
廣西貴港南江23
廣西玉林北流22
廣西百色22
廣西崇左22
廣西崇左寧明22
廣西梧州藤縣22
下陽入(2)
廣西南寧賓陽22
廣西玉林博白22
fok
陽入(19)
海南海口3 (文)
海南澄邁3 (文)
廣東韶關22
廣東珠海斗門21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佛山22
廣東佛山順德21
廣東江門白沙21
廣東肇慶33
廣東清遠22
廣東清遠連山214
廣東東莞22
廣東雲浮22
廣東雲浮羅定22
香港22
香港大埔泰亨33
香港新界22
澳門22
廣東韶關22
陰入(1)
海南定安5 (文)
下陽入(1)
廣西玉林福綿22
foʔ
陽入(2)
江蘇南通
廣東深圳寶安22
入聲(1)
安徽蕪湖5
fɔʔ
陽平(1)
江蘇泰州45 (白,f7)
入聲(3)
江蘇淮安漣水34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3 (文,f8)
去聲(1)
江蘇常州金壇44
fɔk
陽入(2)
廣西來賓武宣22
廣西柳州融水23
下陽入(2)
廣西百色田東22
廣西崇左扶綏13
上陽入(1)
廣西百色那畢22
fuʔ
陽入(2)
江西南昌2
江西撫州黎川5 ((三~))
入聲(2)
江蘇南京5
重慶江津33
fak
陽入(1)
海南澄邁3 (白)
陰入(2)
海南海口5 (白埋伏)
海南定安5 (白)
fʊk
陽入(1)
廣東廣州2 (文,白,白)
下陰入(1)
雲南文山富寧33
fəʔ
入聲(1)
安徽合肥4
陽去(1)
廣西桂林平樂35
fuʊ
入聲(1)
江蘇連雲港
入聲(1)
安徽銅陵樅陽55
陽平(1)
貴州遵義21
fuɤʔ
陽入(1)
江西上饒廣豐23
入聲(1)
廣東韶關南雄54
fɔi
陽去(1)
廣東佛山西岸22
fɑu
陰平(1)
廣東清遠保安33
føk
下陽入(1)
廣西南寧亭子22
fɔu
入聲(1)
廣西桂林朝陽55
pʰu
陰入(2)
福建南平建甌24
湖南永州道縣35
陰平(2)
江蘇泰州21 (孵,《廣韻》宥韻扶富切)
江西贛州南康44
pʰuk
陽入(5)
江西九江修水5
廣東韶關新豐5
廣東梅州梅縣5
廣西南寧馬山55
香港沙田5
pʰok
陰入(3)
海南瓊海5
海南昌江5
海南陵水5 (三伏天)
pʰɔʔ
陰入(1)
海南樂東5
pʰak
陰入(2)
海南萬寧5
海南陵水5 (埋伏)
pʰəu
陰入(2)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pʰouk
陰入(1)
海南東方54
pʰɔ
陰入(1)
海南三亞35
pʰɒʔ
陰入(1)
福建莆田仙游2
pʰy
陰去(1)
福建三明將樂324
p
pu
陽去(7)
福建廈門22 ((白。孵))
福建莆田仙游21 (原作孵。)
福建漳州漳浦33 (孵。)
福建寧德古田324 (孵。)
福建寧德柘榮213
廣東汕頭31 ((孵))
廣東潮州11
陰平(1)
海南東方33
去聲(2)
福建三明沙縣24
福建泉州南安31
puk
陽入(2)
福建寧德柘榮2
廣西賀州信都24
pok
下陰入(1)
廣東肇慶封開43
pouk
陽入(1)
福建寧德福安2
pʊk
陽入(1)
廣東廣州2
pou
陽去(2)
福建福州242 ((孵又))
福建寧德福安23 (孵。)
v
vu
陽去(1)
上海13 ((2。孵s))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voʔ
陽入(6)
上海1
浙江杭州2
浙江嘉興12
浙江湖州雙林23
浙江紹興23
浙江台州仙居2
陽去(1)
江蘇蘇州31 (未註明異讀原因)
vɔʔ
陽入(3)
浙江寧波23
浙江寧波餘姚23
浙江衢州龍游23
vəʔ
陽入(1)
浙江衢州開化24
vuoʔ
陽入(1)
上海浦東新區12
vɐʔ
陽入(1)
浙江金華玉山23
vəuʔ
陽入(1)
浙江麗水雲和24
h
hu
陽去(1)
福建廈門22 ((文))
huk
陽入(1)
福建寧德古田5
hok
陽入(4)
廣東汕頭5
廣東中山隆都55
廣東潮州4 (未註明異讀原因)
廣東中山石岐33
下陰入(1)
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hɔk
陽入(3)
福建廈門5
福建泉州南安3
福建漳州漳浦14
huʔ
陽入(1)
福建福州5
houk
陽入(1)
福建寧德福安2
haʔ
陽入(1)
福建莆田仙游4
huok
陽入(1)
廣西貴港平南12
hək
陽入(1)
廣東惠州31
x
xu
陽平(1)
安徽淮南鳳台55
陽去(1)
福建南平建甌44 ((文。三~))
陰入(1)
福建南平建甌24 ((白。~案))
陰平(1)
福建三明泰寧21
去聲(1)
福建三明沙縣24 (文讀,原書作「孵」。)
陽上(1)
福建三明沙縣53
xuk
陽入(1)
福建寧德柘榮2
xəu
陰去(1)
湖南婁底雙峰35
xo
陽入(1)
福建南平建陽4
陽平(1)
福建南平建陽334
b
bu
陽入(1)
江蘇蘇州23
陽去(3)
上海13 ((1孵s。~豆芽,~太陽))
浙江衢州龍游231
浙江麗水雲和223 ((孵))
buo
陽去(1)
浙江衢州開化212
buɤ
陽去(1)
江西上饒廣豐223 ((孵))
ʔb
ʔbua
陽去(1)
海南海口33 (白伏脓)
ɸ
ɸu
入聲(1)
湖南湘潭24
ʔ
ʔuk
陽入(1)
廣西河池宜州12
Notes 註
䟮 伏
兩字同音,都是趴伏的意思,實同一詞。「䟮」是「伏」的後起分別字,典籍中很少用。
伏 孵 絥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伏:作「趴下、潛伏、埋伏」讀短入聲,作「埋伏的人、伏兵」時讀長入聲;孵:雞、鳥孵蛋,讀長入聲;絥:車絥,覆蓋在車軾上的一種飾品,人的雙手可以扶在上面,讀長入聲
踣 伏 服 蝮 踣 爬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踣」的「向前撲倒」義可能與「伏」「服」的「俯伏」義同源。「蝮」的蟒蛇、「踣」的向前撲倒、「爬」的爬行義可能是同詞族詞
孚 伏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兩字的孵化義同源。兩字滂並旁紐,幽職旁對轉
伏 輹 轐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伏,俯伏,面向下臥;輹,車箱底板下兩個扣住橫軸的裝置;轐,車伏兔。本組字的伏義同源
𩊙 栿 伏
《漢語同源詞大典》:𩊙:臥伏於車軾上的鋪墊物;栿:房梁,臥伏狀;伏:伏地。本組字皆有「臥伏」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絥 袱 覆 *伏
《漢語同源詞大典》:絥:覆蓋在車上的裝飾物;袱:覆蓋頭部之物;覆:覆蓋。本組字皆有「覆蓋」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洑 茯 伏
《漢語同源詞大典》:洑:水潛流低下;茯:茯苓,潛伏於地下者;伏:伏地。本組字皆有「潛伏」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𨋩 縛 *伏
《漢語同源詞大典》:𨋩:捆綁車伏免與車軸的繩索;縛:束縛。本組字皆有「束縛」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伏字的甲骨文構形象一人伏地之形,本義是人伏於地。金文除從一伏地之人外,還兼從犬,一說其字構形會犬趴伏之意,一說會犬趴伏伺機襲擊人之意。釋形雖異,但都有趴伏之意。篆文承金文之形。88 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392 -G1 2392 -GT 0126 -GKX 0095.23 康熙字典-GHZR 0152.01 汉语大字典-GZFY 202902 -GZJW 002411 -GZ faeg.0.1 -GZ fag.0.7 -GZ fag.1.2 -GZ fak.1.2 -GZ fawh.0.2 -GZ fod.0.1 -GZ foek.0.1 -GZ fug.1.0 -G通规 0460 -G常用 常.6.98 -G二简 二.1.16 繁体: 袱匐 G京族 fuk8.0.0 -G古籍 02577 -HB1 A5F1 -H常用 0095 -T1 3919 全字庫-T甲表 0009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109 -J0 4190 -JMJ 00657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765 -K0 6049 -K敎育 0300 -KP0 6227 -V1 430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U2 (v4.0.1-6.0.0)
FU2 SHEN3 (v3.1.0-3.2.0)
FU2 (v2.1.0-3.0.0)
kHanyuPinlu
fú(100)
fu2(100) (v4.0.1-6.2.0)
kTGHZ2013
099.180:fú
kHanyuPinyin
10119.040:fú,fù
kXHC1983
0337.070:fú
0337.070:fú (v5.1.0)
kCantonese
fuk6
buk6 fuk6 (v4.1.0-13.0.0)
FUK6 (v2.1.0-4.0.1)
kJapanese
フク ブク ホク フウ ふせる ふす
kJapaneseKun
FUSERU SHITAGAU
kJapaneseOn
FUKU FUU BUKU
kKorean
POK PWU PWUK
POK PWU (v2.1.0-3.2.0)
kHangul
복:0E
(v5.0.0-10.0.0)
kVietnamese
phục
kTang
*bhiuk bhiuk
bhiuk4 (v2.1.0-4.0.1)
kDefinition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77C
0-377C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5F1
kIRG_TSource
T1-4733
1-4733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97A
0-497A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C51
0-5C51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EBB
kIRG_VSource
V1-4B21
1-4B21 (v3.1.1-5.2.0)
3-2222 (v3.1.0)
1-2222 (v3.0.0)
kRSUnicode
9.4
kTotalStrokes
6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876
kDaeJaweon
0202.070
kFennIndex
141.03
kGSR
0935a
kHanYu
10119.040
kIRGDaeJaweon
0202.070
kIRGDaiKanwaZiten
00438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119.040
kIRGKangXi
0095.230
kKangXi
0095.230
kKarlgren
46
kMatthews
1964
kMeyerWempe
593
kMorohashi
00438
kNelson
0377
kSBGY
436.47 453.21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OIK
kCihaiT
92.102
kFenn
456C
kFourCornerCode
2323.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0095
kPhonetic
399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5F1
kCCCII
213123
kCNS1986
1-4733
kCNS1992
1-4733
kEACC
213123
kGB0
2392
kGB1
2392
kJis0
4190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EBB (v3.1.1-15.0.0)
kKSC0
6049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126
kTaiwanTelegraph
0126
kTGH
2013:460
kXerox
252:34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564+9.2.4 C+3564+94.4.2
kRSKangXi
9.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