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an4
粵語
on3
ngon3
on2
ngon2
日語
アン
韓語
안
越南
án
廣韻
影/寒/去
集韻
影/寒/去
訓読
あんず(杏子)
かんがえる(考える)
つくえ(机)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038
HB1-AED7
T1-5579
J0-3046
K0-6450
V1-5976
KP0-F7C2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秦
簡帛
睡虎地
秦
簡帛
嶽麓書院
秦
簡帛
里耶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烏旰切
几屬。从木安聲。
Meaning 字義
an4
(1)
几一类的木制器物 1.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 如:举案齐眉 2.憩用坐榻 3.长方形的桌子 如:书案;桌案long table, wooden plate for having meal in ancient time
(2)
案件,涉及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如:犯案;破案;五卅惨案incident, event, legal case
(3)
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及狱讼判定的结论 如:备案;有案可稽put on record
(4)
有关建议、计划之类的文件 如:提案;方案;草案;议案proposal
(5)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于是”、“则”
(6)
语气词
(7)
盂
(8)
通「按」 1.抚;用手压下 2.抑止;停止 3.考察;研求 4.举劾;查办 5.按照;依据
→按
an4
(1)
用手向下压to press down with hand 按电铃
(3)
抑制;止住to keep under control 按兵不动
(7)
考察;审查
(8)
依据;据有according to 按理说
(9)
通「安」(an1) 安抚
→安
an1
(1)
安定;安全calm, stable, safe 安定 安神 安康
(10)
界限
(11)
木名
(喃)
án 詞:hương án (bàn thờ); án quyển (hồ sơ lưu) 義:altar; record
(喃)
◎ Cái bàn.#A2: 案 án
(喃)
◎ Bàn viết, bàn đọc sách (cđ. án).#A2: 案 án
(喃)
◎ Như 安 án#A1: 案 án
→安
(喃)
◎ Cái bàn.#C2: 安 an
(喃)
◎ Xét xử, kết tội.#A1: 案 án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烏旰切
几屬。从木安聲。
《說文解字繫傳》
烏旰反
几屬。從木,安聲, [臣鍇曰:「案所凭也。」]
《說文解字注》
烏旰切
几屬。 [《考工記》。《玉人》之事。案十有二寸。棗栗十有二列。大鄭云:案,玉案也。後鄭云:案,玉飾案也。棗栗實於器。乃加於案。戴先生云:案者,棜禁之屬。《儀禮》注曰:棜之制。上有四周。下無足。《禮器》注曰:禁,如今方案。隋長。局足。高三寸。此以案承棗栗。宜有四周。漢制小方案局足。此亦宜有足。按許云几屬,則有足明矣。今之上食木槃近似。惟無足耳。楚漢《春秋》。淮陰侯謝武涉。漢王賜臣玉案之食。《後漢書・梁鴻傳》。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睂。《方言》曰:案,陳楚宋魏之閒謂之𣞐。自關而東謂之案。後世謂所凭之几爲案。古今之變也。] 從木。安聲。 [烏旰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烏旰切【集韻】【韻會】於旰切【正韻】於幹切,𠀤音按。【說文】几屬。【徐曰】案,所凭也。【周禮·天官】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朝日祀五帝,設重帟重案。又食器。【周禮·冬官考工記】夫人享諸侯,案十有二寸。【註】玉案十有二列也。
又𠋫氣之法有木案。【後漢·歷志】爲室三重,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爲案。
又界也。【齊語】參國起案。
又次第也。【史記·高帝紀】吏民皆案堵如故。
又作按,考也。【前漢·賈誼傳】案之當今之務。【丙吉傳】無所案驗。
又撫也。【史記·孟嘗君傳】案劒以前。
又【正字通】凡官府興除成例及獄訟論定者皆曰案。又著書起義亦曰案。
又【集韻】一曰木名。
又叶伊甸切,音宴。【歐陽脩·讀書詩】初如兩軍交,乗勝方酣戰。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an4 [an51] ㄢˋ
粵語
on3 [ɔːn3] 答案, 檔案, 案件, 備案, 保案, 辦案, 個案, 圖案, 公案
ngon3 [ŋɔːn3]
on2 [ɔːn35]
ngon2 [ŋɔːn35]
日語
アン [aɴ] [呉漢]
韓語
안 [an]
越南
án [an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按小韻烏旰切ʔɑn轢禾轢禾
刊謬補缺切韻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按小韻烏旦切ɑn般。又几。般。又几。
集韻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按小韻於旰切ʔɑn說文几屬一曰木名或書作桉說文几屬一曰木名或書作桉
禮部韻略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按小韻於旰切ʔɑn几屬釋云憑之以安史記趙王張敖持案進食几屬釋云憑之以安史記趙王張敖持案進食
增韻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按小韻於旰切ʔɑn几屬亦作按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據也與按同荀子案飾其辭董仲舒䇿謹案春秋几屬亦作按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據也與按同荀子案飾其辭董仲舒䇿謹案春秋
五音集韵
影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影母一等ʔɑn几屬也史記曰高祖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又曹公作欹案卧視書又察行也考也騐也几屬也史記曰高祖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又曹公作欹案卧視書又察行也考也騐也
洪武正韻
影寒開
寒韻開口去翰韻按小韻於幹切ʔon几屬亦作桉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據也與按同荀子案餙其辭董仲舒策謹案春秋又漢書賈誼傳桉之當今之務鄒陽傳桉劎而怒桉劎相眄字作桉其字皆从木史記从扌桉案按三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几屬亦作桉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據也與按同荀子案餙其辭董仲舒策謹案春秋又漢書賈誼傳桉之當今之務鄒陽傳桉劎而怒桉劎相眄字作桉其字皆从木史記从扌桉案按三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
古今韻會舉要
影干去翰韻旰韻影母ʔan說文几屬从木安聲徐曰案所凭也周禮掌次張氊案注以氈為牀於幄下史記髙祖過趙趙王自持案進食三國志曹公作欹案卧視書一曰木名集韻或作按說文几屬从木安聲徐曰案所凭也周禮掌次張氊案注以氈為牀於幄下史記髙祖過趙趙王自持案進食三國志曹公作欹案卧視書一曰木名集韻或作按
蒙古字韻
' ꡖan ꡋ去寒韻ʔan()
音韻闡微
影寒删先元真文開一去聲翰韻按小韻影母一等an
中原音韻
影寒山開去聲寒山韻an
韻略易通
一山寒開舒去聲山寒韻an文牘文牘
中州音韻
云寒山開去聲寒山韻案小韻an几屬几屬
中華新韻
ㄢ 去寒韻甲類an
東國正韻
ㆆ ㅏㄴ 去干笴旰葛韻ʔan
戚林八音
鶯亦 山干 陰去山干韻aŋ
分韻撮要
亞 干 陰去干韻ɔn几案又案卷案牘几案又案卷案牘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元
東漢
元
魏
寒
晉
寒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ʔɑn
王力
an 元部
董同龢
ʔân 元部
周法高
ʔan 元部
李方桂
anh 元部
鄭張尚芳
qaːns 元1部
白-沙
*ʔˤa[n]-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ʔāns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ʔānh
斯塔羅斯金西漢
ʔānh
斯塔羅斯金東漢
ʔānh
許思萊上古
ʔâns
許思萊東漢
ʔɑnᶜ
布之道諧聲域
ɁAN
聲首安
布之道擬音
ʔˤanh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
an
去聲(25)
官北京51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官山東煙台5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官河南開封31
官河南洛陽412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官河南濮陽312
官河南許昌31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官湖北宜昌35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官湖北天門44
官雲南昭通212
官甘肅蘭州13
閩福建泉州南安31
陰去(13)
官湖北黃岡紅安
閩福建廈門21 ((文))
閩福建漳州漳浦11 (文讀,几案。)
閩廣東中山隆都11
閩海南定安35 (文)
閩海南澄邁35 (文文案)
閩海南樂東213 (文档案)
粵廣西百色那畢45
粵廣西崇左45
平廣西南寧亭子55
平廣西百色田東35
平廣西崇左扶綏35
平雲南文山富寧13
陽平(1)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ɔn
去聲(12)
客江西九江修水53
客江西宜春奉新53
客廣東廣州從化52
客廣東深圳42
客廣東湛江廉江44 (文讀)
客廣東陽江陽春42 (文讀)
客廣東東莞42
客廣東揭陽揭西42
客廣西玉林博白42
客香港沙田53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陰去(24)
客福建漳州詔安51
客廣東韶關新豐53
客廣東惠州213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粵廣東廣州33
粵廣東韶關33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佛山順德32
粵廣東肇慶封開433
粵廣西南寧33
粵廣西梧州蒙山44
粵廣西北海33
粵廣西欽州33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粵廣西玉林博白52
粵廣西百色33
粵廣西河池宜州44
粵廣西來賓武宣42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粵香港33
粵澳門33
平廣東韶關33
平廣西玉林福綿52
陽平(1)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陰平(1)
粵廣東江門白沙23
ã
去聲(8)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雲南昆明212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客江西贛州南康53
陰去(1)
粵廣西賀州信都35
陽平(2)
官安徽蕪湖55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平聲(1)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on
去聲(4)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53
客廣東梅州梅縣53
客廣東梅州五華53
粵廣東雲浮羅定33
陰去(8)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贛江西撫州黎川53
粵廣東清遠33
粵廣西柳州融水45
粵廣西貴港南江52
粵廣西玉林北流53
平廣西梧州藤縣434
æ̃
去聲(4)
官江蘇徐州42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官江蘇揚州
官寧夏銀川5
aŋ
去聲(2)
官江蘇南京44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陰去(8)
閩福建莆田仙游52
閩福建寧德福安35
閩福建寧德古田21
閩福建寧德柘榮35
閩廣東湛江雷州21
閩廣東潮州213 (文,白)
閩海南海口35 (文文案)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ua
陰去(7)
閩廣東茂名電白44
閩海南海口35 (白案件)
閩海南瓊海213
閩海南萬寧24
閩海南定安35
閩海南澄邁35 (白案件)
閩海南陵水35
uã
陰去(6)
閩福建廈門21 ((白))
閩福建漳州漳浦11
閩廣東汕頭213
閩廣東汕尾海豐213
閩廣東潮州213
閩廣東揭陽213
ɑ̃
去聲(1)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陽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又)
陰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1 (又)
ø
陰去(2)
吳江蘇蘇州412
吳浙江台州仙居55
陰平(2)
吳上海53
吳上海浦東新區53
uan
去聲(1)
客廣東茂名信宜51 (文讀)
陰去(3)
客廣東河源12
贛福建三明泰寧51
平廣西柳州融水435
un
去聲(1)
粵廣東雲浮33
陰去(1)
粵廣東深圳寶安24
陰平(1)
粵廣東珠海斗門33
ɛ̃
去聲(2)
官江蘇泰州33 (文,5)
吳浙江寧波餘姚52
uə
陰去(3)
閩海南三亞13
閩海南東方35
閩海南樂東213 (白案件)
ʊ̃
去聲(1)
官江蘇泰州33 (白,5)
陰去(1)
官江蘇南通
æn
去聲(1)
官安徽淮北52
ɛ
去聲(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oŋ
陰去(2)
吳浙江衢州開化423
平廣東清遠保安53
uɛ̃
去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42
陰去(1)
閩福建三明將樂324
uɔn
去聲(1)
客廣東清遠連南51
əŋ
陰去(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2
陽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ʊ
陰去(1)
吳江蘇鎮江丹陽45
ᴇɪ
陰平(1)
吳浙江寧波52
ɤə
陰去(1)
吳浙江嘉興334
ᴇ
去聲(1)
吳浙江湖州雙林334
ɪ̃
陰去(1)
吳浙江紹興33
ɒ̃
陰去(1)
吳浙江金華玉山52
uaĩ
陰去(1)
吳福建南平浦城423
uɐ̃
陰去(1)
吳江西上饒廣豐424
ɑŋ
陰去(1)
閩福建福州212
ɔɪ̃
去聲(1)
閩福建三明沙縣24
uiŋ
陰去(1)
閩福建南平建甌33
ueiŋ
陰去(1)
閩福建南平建陽332
am
陰去(1)
閩海南昌江35
ũ
陰去(1)
客福建龍岩長汀54
øn
陰去(1)
粵廣東清遠連山35
œn
陰去(1)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uoŋ
去聲(1)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ʊŋ
陰平(1)
粵香港新界232
əɯ
陰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52
uaŋ
陰去(1)
平廣西桂林朝陽35
ŋ
陰去(1)
平廣西桂林平樂335
ŋ
ŋan
去聲(20)
官安徽安慶41
官河南信陽312
官湖北武漢35
官湖南常德3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官四川成都213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南充14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官四川涼山西昌213
官貴州貴陽13
官貴州遵義24
官貴州畢節5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陰去(3)
官湖南懷化會同45
湘湖南長沙55
湘湖南湘潭55
上聲(1)
官重慶江津42
ŋɔn
陰去(1)
粵廣東肇慶33
陽平(1)
贛江西宜春上高24
ŋã
去聲(18)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文)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雲南大理213
官陝西西安44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湘湖南永州324
陰去(1)
贛湖南株洲茶陵33
ŋon
陰去(3)
贛江西九江星子214
贛江西上饒弋陽35
贛湖南岳陽平江
陽平(1)
贛江西吉安11
ŋæ̃
去聲(2)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陰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ŋaŋ
去聲(2)
官湖南郴州213
官湖南永州寧遠24
ŋɑ̃
去聲(1)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ŋɛ̃
去聲(1)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ŋɵ̃
去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白)
ŋa
去聲(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ŋia
去聲(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ŋɑn
去聲(1)
官新疆哈密213
ŋɵn
陽平乙(1)
贛江西南昌45
ŋɔ̃
去聲(1)
贛江西萍鄉11
ŋə̃
陰去(1)
贛湖北黃石陽新
ŋõŋ
去聲(1)
贛湖南株洲醴陵
ɣ
ɣan
去聲(3)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官陝西寶雞31
ɣã
去聲(5)
官安徽阜陽53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聊城5
ɣæ̃
去聲(6)
官安徽蚌埠53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晉山西太原45
ɣæn
去聲(1)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ɣɛ
去聲(1)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ʔ
ʔan
陰去(1)
閩廣西貴港平南11
ʔuɔn
陰去(1)
粵廣西桂林臨桂33
ʔo
陰去(1)
吳江蘇無錫35
ʔɵ
陰去(1)
吳江蘇無錫江陰435
ʔɔ
陰去(1)
吳江蘇常州51
ʔɯ̃
陰去(1)
吳江蘇泰州靖江51
ʔᴇ̃
陰去(1)
吳浙江杭州445
ʔy
陰去(1)
吳浙江溫州42
ʔuŋ
陰去(1)
平湖南永州道縣33
n
nan
去聲(2)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官新疆吐魯番33
nã
去聲(2)
官青海西寧21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næ̃
去聲(1)
官甘肅臨夏42
v
vaŋ
陰去(1)
客福建三明寧化112
vun
去聲(1)
粵廣東東莞32
ʐ
ʐæ̃
去聲(1)
官安徽合肥53
Notes 註
安 案 按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安:安全、安穩,讀平聲;案:有短腿的安放食物的木托盤,讀去聲;按:按壓,止住,讀去聲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木」,「安」聲,表示有足的盤盂類食器。21 字
詳解: 從「木」,「安」聲,表示有足的盤盂類食器。《說文》:「几屬。从木,安聲。」《急就篇》卷三:「橢杅槃案杯閜碗。」顏師古注:「無足曰槃,有足曰案,所以陳舉食也。」
「案」可表示坐息用具。《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鄭玄注:「張氈案,以氈為床於幄中。」賈公彥疏:「案,謂床也。」
「案」也表示几桌。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物〉:「羡君素書常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案」還指官府處理公事的文書、成例和獄訟判定的結論等。《隋書‧劉炫傳》:「古人委任責成,歲終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
「案」亦指榜、告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及至出了案,特等第一名的文章,貼出堂來,是和拾來的稿子一字不易。」312 字相關漢字: 木,安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1624
-G1
1624
-G7
10.丶.163
-GT
2714
-GKX
0525.09
康熙字典-GHZR
1293.08
汉语大字典-GZFY
516501
-G通规
2107
-G常用
常.10.245
-G京族
ʔaːn5.2.0
-G古籍
00068
-HB1
AED7
-H常用
1898
-T1
5389
全字庫-T甲表
01912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548
-J0
1638
-JMJ
01389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013
学年: 4
K0
6848
-K敎育
0470
-KP0
8734
-V1
578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àn
AN4
(v2.1.0-6.0.0)
kHanyuPinlu
àn(255)
an4(255)
(v4.0.1-6.2.0)
kTGHZ2013
004.060:àn
kHanyuPinyin
21207.080:àn
kXHC1983
0008.140,0008.151:àn
0008.140,0008.151:àn
(v5.1.0)
kCantonese
on3
ngon3 on3
(v4.1.0-13.0.0)
NGON3 ON3
(v2.1.0-4.0.1)
kJapanese
アン つくえ あんず
kJapaneseKun
TSUKUE KANGAERU
kJapaneseOn
AN
kKorean
AN
kHangul
안:0E
안
(v5.0.0-10.0.0)
kVietnamese
an án yên
duyên án
(v4.1.0-15.1.0)
duyên, án
(v4.0.1)
duyên
(v3.1.1-3.2.0)
kTang
qɑ̀n
kDefinition
table, bench; legal cas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038
0-3038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ED7
kIRG_TSource
T1-5579
1-5579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046
0-3046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450
0-6450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7C2
kIRG_VSource
V1-5976
1-5976
(v3.1.1-5.2.0)
3-3126
(v3.1.0)
1-3126
(v3.0.0)
kRSUnicode
75.6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111
kDaeJaweon
0914.030
kFennIndex
4.02
kGSR
0146e
kHanYu
21207.080
kIRGDaeJaweon
0914.030
kIRGDaiKanwaZiten
1476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207.080
kIRGKangXi
0525.090
kKangXi
0525.090
kKarlgren
4
kLau
2431
kMatthews
28
0028
(v2.1.0-3.1.0)
kMeyerWempe
2156
kMorohashi
14762
kNelson
1308
kSBGY
401.0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JVD
kCihaiT
695.101
kFenn
555D
kFourCornerCode
3090.4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1897
kPhonetic
99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ED7
kCCCII
214442
kCNS1986
1-5579
kCNS1992
1-5579
kEACC
214442
kGB0
1624
kGB1
1624
kJis0
1638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F7C2
(v3.1.1-15.0.0)
kKSC0
6848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714
kTaiwanTelegraph
2714
kTGH
2013:2107
kXerox
245:056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162+40.3.7 C+1162+75.4.6
kRSKangXi
75.6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