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罒𠮛𧘇
U+7758(Basic)
目部8畫 共13畫 核心字
官話
qiong2()
huan2()
粵語
king4
日語
ケイ
ギョウ
セン
ゼン
韓語
廣韻
羣/清A合/平
集韻
群/清A合/平
邪/仙合/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5-5A4D
H-FED6
T3-4328
J4-7225
K2-4B45
KP1-5E4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戰國)
簡帛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帛
望山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渠營切目驚視也。从目袁聲。《詩》曰:「獨行瞏瞏。」
《字源》:会意兼形声 从目,袁声(袁亦表意)……形旁兼声旁袁从又持玉环佩带衣上,为“环”之初文,表睘的源头、声首为袁……本义为玉环,后作环(環)
Meaning 字義
(1)
同「瞏」
qiong2
(1)
目惊视
(2)
忧愁
(3)
孤独无依貌
qiong2
(1)
独行貌
huan2
(4)
同「還」 复返
huan2
(2)
恢复;还原to restore
(統)
楚簡用同「亥」武漢大學出出版社《新蔡葛陵楚簡初探》p.13
hai4
(2)
地支的末位 1.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2.用以纪月,农历十月为亥 3.用以纪日 4.用以纪时,即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twelfth in Dizhi, 9pm to 11pm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目部 040
《說文解字》
渠營切目驚視也。从目袁聲。《詩》曰:「獨行瞏瞏。」
《說文解字繫傳》
葵名反目驚視也。從目袁聲。《詩》曰:「行瞏瞏。」
《說文解字注》
渠營切目驚視也。 [《唐風・毛傳》曰:睘睘,無所依也。許不从毛者,許說字非說經也。製字之本義則尒。於从目知之。] 从目。袁聲。 [渠營切。按袁聲當在十四部。《毛詩》與靑姓韵。是合音也。] 詩曰:獨行睘睘。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 同瞏。俗省。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ong2 [ʨʰiʊŋ35] ㄑㄩㄥˊ ()
huan2 [xuan35] ㄏㄨㄢˊ ()
粵語
king4 [kʰiːŋ1]
日語
ケイ [keː] [漢]
ギョウ [gʲoː] [呉]
セン [seɴ] [漢]
ゼン [zeɴ] [呉]
韓語
[kjʌŋ]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清A合3A小韻渠營ɡjuæŋ[睘/瞏]驚視[睘/瞏]驚視
刊謬補缺切韻
清A合3A小韻渠營ɡĭwɛŋ驚視。驚視。
集韻
清A合3A小韻葵營ɡjuæŋ說文目驚視也引詩獨行瞏瞏說文目驚視也引詩獨行瞏瞏
仙合3小韻旬宣ziuæn復返也或从彳亦作睘通作旋復返也或从彳亦作睘通作旋
禮部韻略
清A合3A小韻渠營ɡjuæŋ目驚視也詩獨行睘睘無所依也目驚視也詩獨行睘睘無所依也
增韻
清A合3A小韻渠營ɡjuæŋ目驚貌又僊韻目驚貌又僊韻
五音集韵
仙先合3ziuæn=還:還返也=還:還返也
庚清三A合3Agjuæŋ驚視驚視
洪武正韻
庚撮小韻渠營gyəŋ目驚視目驚視
古今韻會舉要
雄兄gyəŋ說文目驚視〇已上屬雄字母韻說文目驚視〇已上屬雄字母韻
蒙古字韻
k ꡀÿung ꡦꡟꡃgyuŋ()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撮陽平小韻kyŋ
韻略易通
庚晴撮舒陽平庚晴kʰyəŋ目驚貌目驚貌
東國正韻
ㆊㆁ 京景敬隔gyeŋ
ㆊㄴ 鞬寋建訐zyen
戚林八音
賓京 陽平賓京kiŋ
分韻撮要
陽平kʰiŋ無依之貌無依之貌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gǐweŋ 耕部
董同龢
ɡʰjueŋ 耕部
周法高
ɡjiweŋ 耕部
李方桂
gwjiŋ 耕部
鄭張尚芳
ɡʷeŋ 耕0部
白-沙
*[ɢ]ʷˤ<r>en
*[g]ʷeŋ
許思萊上古
gweŋ
wên
許思萊東漢
gyeŋ
ɣuan
布之道諧聲域
WEN
聲首〇²
布之道擬音
ɡweŋ
音節類型B
Notes 註
圜 環 還 闤 繯 蠉 檈 鬟 寰 鐶 𩙽 𪍺 𩍡 穹 *睘
《漢語同源詞大典》:圜:天體,渾圓者;環:圓形玉璧;還:返回,引申為旋轉義;闤:環繞市區的墻;繯:以繩索纏繞;蠉:蟲類屈曲而伸以前行;檈:托盤,圓形物;鬟:環形髮髻;寰:環繞京都的千里土地;鐶:金屬環,圓圈形物;𩙽:繞飛;𪍺:餅,圓形物;𩍡:環狀物;穹:蒼穹,天空,天圓地方。本組字皆有「圓、曲、環繞」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𧾎 翾 儇 獧 懁 緊 *睘
《漢語同源詞大典》:𧾎:急行;翾:小飛;儇:小聰明,輕薄;獧:疾跳;懁:性子急;緊:纏緊,引申為急義。本組字皆有「急」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儇 嬛 翾 輕 *睘
《漢語同源詞大典》:儇:輕薄,小聰明;嬛:輕麗、輕柔而美好;翾:輕飛,引申為輕佻;輕:輕薄。本組字皆有「輕」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衣」從「◎」從「目」,「◎」為「圓」的初文,是聲符,象人懷玉,本義為玉環,「睘」是「環」的初文。篆文則从「目」,「袁」聲。
65 字
 詳解: 甲骨未見「睘」字,金文「睘」是「環」的初文,到後來才附「玉」於左側。「睘」從「衣」從「◎」從「目」。「目」有時在衣之上,以標示人首所在之處,「◎」(圓形小圈)是「圓」的初文,是「睘」的聲符,指此人懷於身上的圓形的器物,象衣之當胸處有環也(郭沫若)。而一些字形從「手」,是指以手把弄之,參見「弄」。傳世的青銅器中,便有不少這一類的圓形的並刻有「睘」字的雜器。後來由於有用玉製成的睘,為了清楚表明所指的是玉塊,才有加注「玉」為義符的「環」字。 楚簡「睘」有省去圓環◎之形,說文小篆則從「目」從「袁」,蓋「袁」、「睘」初文實為一字,參見「環」、「袁」、「瞏」。

  金文文例中,「睘」用為「環」,表示玉環,是一種中心有孔的圓形玉壁,如番生簋:「玉睘(環)」;又音同通假作「還」,表示返還,如駒父盨蓋:「四月,睘(還)至于蔡。」意謂四月返回蔡國;又用作人名,如睘卣:「令(命)乍(作)冊睘安尸白(伯)」,「作冊」為史官名,「睘」為人名,「尸伯」是擔當尸的角色的人,「尸」是古代祭祀時,代死者受祭的人,全句意謂命令作冊睘安撫尸伯。

  簡帛文字表示地名,如《清華簡二.繫年》簡19:「大敗衛師於睘」。

  《說文》:「睘,目驚視也。从目,袁聲。《詩》曰:『獨行瞏瞏』。」釋義與金文大異。535 字相關漢字: 衣,◎,目,圓,環,袁,玉,手,弄,瞏,還,尸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4 5845 -G5 5845 -G7 3287 -GKX 0810.07 康熙字典-GHZR 3115.04 汉语大字典-GZJW 156111 -GZJW 387812 -H FED6 -T3 3508 全字庫-J4 8205 -JMJ 01823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4337 -KP1 5E49 -VN F09BC -SAT 03927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ióng
QIONG2 (v2.1.0-6.0.0)
kCantonese
king4
kJapanese
ケイ ギョウ セン ゼン
kDefinition
round; star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5-5A4D
5-5A4D (v3.0.0-5.2.0)
kIRG_HSource
H-FED6
FED6 (v4.0.1-5.2.0)
kIRG_TSource
T3-4328
3-4328 (v3.0.0-5.2.0)
kIRG_JSource
J4-7225
4-7225 (v4.1.0-5.2.0)
kIRG_KSource
K2-4B45
2-4B45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E49
kRSUnicode
109.8
kTotalStrokes
13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225.060
kFennIndex
88.01
kGSR
0256h
kHanYu
42920.030
kIRGDaeJaweon
1225.060
kIRGDaiKanwaZiten
2343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920.030
kIRGKangXi
0810.070
kKangXi
0810.070
kKarlgren
102
kMatthews
1248
kMorohashi
23432
kSBGY
193.0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WLMRV
kCihaiT
952.607
kFenn
371P
kPhonetic
1419
kUnihanCore2020
H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26242
kCNS1986
E-4328
kCNS1992
3-4328
kEACC
226242
kGB5
5845
kHKSCS
FED6 (v3.1.1-15.0.0)
kJIS0213
2,82,05
kKPS1
5E49 (v3.1.1-15.0.0)
kTaiwanTelegraph
4215
kXerox
305:06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8194+109.5.8
kRSKangXi
109.8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