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𦠡
𦠡
𠈌
U+26821(Ext B)
肉部12畫 共16畫
官話
xi1()
cuo4()
廣韻
心/昔開/入
集韻
心/昔開/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HZ-32112.0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印刷字體
廣韻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思積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从𠕎。
Meaning 字義
(1)
同「昔」
xi1
(1)
干肉 后作「腊」
xi1
(1)
干肉dried emat
(2)
从前;往日past, former 昔日
(3)
久远;久旧
(4)
夜晚
(5)
终了;末尾
(6)
cuo4
(7)
通「錯」 粗糙
cuo4
(12)
物体表面粗糙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昔
日部 062𦠡
《說文解字》
思積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籀文从𠕎。
《說文解字繫傳》
思益反乾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說。 [臣鍇曰:「者,肉開析之,象俎左旁,亦象切肉也。指事。」] 籀文昔從肉。 [臣鍇曰:「下更象肉胾也,今人作腊卽此也。上同。」]
《說文解字注》
思積切乾肉也。 [《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 从殘肉。 [謂𠈌也。象形。] 日㠯晞之。 [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㫺者古文。籒文增肉作𦠪。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穀梁》經辛卯昔恆星不見,《左傳》爲一昔之期,《列子》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周禮》。昔酒。鄭云:今之酋久白酒。《周語》。厚味實腊毒。韋云:腊,亟也。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 與俎同意。 [爼从半肉。且薦之。㫺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恉同也。故曰同意。] 籒文从肉。 [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 【字彙補】同昔。○按《集韻》昔,籀作𦠪。又𣊦。 字彙補(1666)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xi1 [ɕi55] ㄒㄧ ()
cuo4 [tsʰuo51] ㄘㄨㄛˋ ()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昔開3小韻思積siæk籀文籀文
集韻
昔開3小韻思積siæk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隷作昔籀从肉或作腊昔一曰古也亦姓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隷作昔籀从肉或作腊昔一曰古也亦姓
五音集韵
陌昔三開3siak籀文籀文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陌麥昔錫
北魏後期北齊
陌麥昔錫
齊梁陳北周隋
陌麥昔錫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布之道諧聲域
TSA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sak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ɕ
ɕiəʔ
陰入(1)
上海浦東新區55
ɕieʔ
陰入(1)
浙江衢州開化5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HZR 2266.03 汉语大字典-TA 9011 全字庫-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HZ-32112.09
HZ (v3.1.0-5.2.0)
kRSUnicode
130.12
kTotalStrokes
16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32112.090
kIRGHanyuDaZidian
32112.090
kIRGKangXi
0995.111
kKangXi
0995.111
kSBGY
516.1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30.12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