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㮣}⿱既木(.,T)
U+3BA3(Ext A)
木部9畫 共13畫
官話
gai4
粵語
koi3
日語
ガイ(槩)
カイ(槩)
韓語
越南
khái(槩)
廣韻
見/咍/去
集韻
見/咍一/去
曉/微開/去
見/灰/去
見/没合/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HZ-21257.01
T3-4167
Old versions 舊版本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工代切𣏙斗斛。从木旣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gai4
(1)
同「概」
gai4
(1)
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small board used to level the top layer of grains in dou or hu
(2)
刮平
(3)
量,限量
(4)
相摩;连接
(5)
系念;关切
(6)
气度;节操bearing 气概
(7)
景象;状况general situation 胜概
(8)
梗概;大略general, approximately 大概
(9)
古代漆饰的酒樽
(10)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all without any exceptions 一概
(11)
用同「蓋」 压倒;胜过
gai4
(8)
胜过;超过to surpass 盖世无双
(2)
通「慨」 感慨
kai3
(2)
感叹;忧伤to sigh with emotion 慨叹
(3)
通「溉」 洗涤
gai4
(2)
洗涤
(4)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木部 288()
《說文解字》
工代切𣏙斗斛。从木旣聲。
《說文解字繫傳》
茍代反杚斗斛。從木旣聲。 [臣鍇曰:「杚,戞摩之也,此卽斗斛量槩也。」]
《說文解字注》
工代切所㠯𣏙斗斛也。 [所以二字今補。《月令》。正權㮣。鄭,高皆云:㮣,平斗斛者。㮣本器名。用之平斗斛亦曰㮣。許,鄭,高皆云其器也。凡平物曰𣏙。所以𣏙斗斛曰㮣。引伸之義爲節㮣,感㮣,挭㮣。] 從木。旣聲。 [工代切。十五部。]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ai4 [kai51] ㄍㄞˋ
粵語
koi3 [kʰɔːi3]
日語
ガイ [gai] (槩)
カイ [kai] [呉漢] (槩)
韓語
[kɛ]
越南
khái [xaj35] (槩)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1小韻古代kɒi平斗斛木平斗斛木
刊謬補缺切韻
1小韻古礙kɒi平。平。
集韻
咍一1小韻居代kɒi說文槩斗斛或作𣏙亦書作概說文槩斗斛或作𣏙亦書作概
微開3小韻許既xiəi平木平木
1小韻古對kuɒi平斗木或作槩平斗木或作槩
没合1小韻古忽kuət哀亂皃莊子我獨何能无槩哀亂皃莊子我獨何能无槩
禮部韻略
咍一1小韻居代kɒi既切見未字韻磨也月既切見未字韻磨也月
增韻
咍一1小韻居代kɒi平斗斛者亦作摡又節槩操介也大槩大率也感槩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槩然於心平斗斛者亦作摡又節槩操介也大槩大率也感槩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槩然於心
五音集韵
微開3xiəi平木平木
1kuət哀亂貌莊子我獨何能無槩哀亂貌莊子我獨何能無槩
1kuɒi=𣏙:平斗也(槩)=𣏙:平斗也(槩)
1kɒi平斗斛木(槩)平斗斛木(槩)
洪武正韻
皆開小韻居大kai平斗斛者亦作槪又節槩操介也大槩大率也感槩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槩然於心平斗斛者亦作槪又節槩操介也大槩大率也感槩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槩然於心
古今韻會舉要
kai說文扢斗斛从木既聲徐曰扢戞摩之也此即斗斛量槩也廣韻平斗斛木又節槩操介也又感槩前郭解傳注師古曰感意氣而立節槩又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㮣然於心又大槩大率也集韻或作扢亦書作概周禮鬯人用概注概尊以朱帶者注疏黒漆為尊以朱帶落腹名概取横概之義又吳都賦俗有節概之風又史范睢傳意者臣愚不概於王心邪又史伯夷傳其文辭不少概見說文扢斗斛从木既聲徐曰扢戞摩之也此即斗斛量槩也廣韻平斗斛木又節槩操介也又感槩前郭解傳注師古曰感意氣而立節槩又感觸經心也莊子豈能無㮣然於心又大槩大率也集韻或作扢亦書作概周禮鬯人用概注概尊以朱帶者注疏黒漆為尊以朱帶落腹名概取横概之義又吳都賦俗有節概之風又史范睢傳意者臣愚不概於王心邪又史伯夷傳其文辭不少概見
蒙古字韻
g ꡂay ꡭkaj()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開三去聲小韻kai
韻略易通
皆來開去聲皆來kai平斗也平斗也
中州音韻
皆來開去聲皆來小韻kai平斗解者平斗解者
中華新韻
kai
東國正韻
ㅐㅇ 佳解蓋kai
戚林八音
氣悉 開哉 陰去開哉kʰai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皆灰咍廢
北魏後期北齊
皆灰咍廢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kəi 微部
董同龢
kə̂d 微部
周法高
kər 微部
李方桂
kədh 微部
鄭張尚芳
kɯːds 隊1部
Dialects 方言
kʰai
陰去(21)
福建莆田仙游52
福建漳州漳浦11
福建南平建陽332
福建寧德福安35
福建寧德古田21
廣西貴港平南11
福建三明泰寧51
廣西柳州融水45
廣西桂林臨桂33
廣西梧州蒙山44
廣西百色那畢45
廣西河池宜州44
廣西崇左45
湖南永州寧遠55
廣西南寧亭子55
廣西柳州融水435
廣西桂林平樂335
廣西百色田東35
廣西賀州九都話52
廣西崇左扶綏35
雲南文山富寧13
去聲(5)
廣西柳州雒容24
福建三明沙縣24
福建泉州南安31
江西九江修水53
廣西桂林灌陽35
上聲(4)
廣東深圳31
廣東東莞21
廣西玉林博白21
香港沙田31
kʰɔi
陰去(16)
廣東中山隆都11
廣東惠州213
廣西玉林北流53
廣東韶關33
廣東佛山33
廣東佛山順德32
廣西北海33
廣西欽州33
廣西欽州靈山24
廣西貴港桂平33
廣西玉林博白52
廣西百色33
廣西崇左寧明33
香港33
澳門33
廣東韶關33
去聲(3)
廣東廣州從化52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中山石岐33
陰上(1)
廣西南寧馬山31
陰平(2)
廣東江門白沙23
香港大埔泰亨2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陽平(1)
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kʰɛ
上聲(1)
浙江衢州開化53
kʰa
陰去(3)
福建南平浦城423 (原語料作「概」。)
廣西賀州信都35
廣西桂林朝陽35
kʰui
陰去(2)
廣東深圳寶安24
廣西貴港南江52
陰平(1)
廣東珠海斗門33
kʰoi
陰去(3)
廣東肇慶33
廣東清遠33
廣西玉林北流53
去聲(1)
廣東雲浮羅定33
kʰæ
上聲(1)
江西贛州南康42
kʰɐi
陰去(2)
浙江金華玉山52
江西上饒廣豐424
kʰuæ
陰去(1)
福建三明將樂324
kʰoɛ
陰去(1)
江西贛州寧都31
kʰøy
陰去(1)
廣東清遠連山35
kʰu
去聲(1)
廣東雲浮33
kʰœ
陰平(1)
廣西南寧賓陽35
kʰɔy
上聲(1)
香港新界35
kʰo
陰去(1)
廣東佛山西岸52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kʰɵ
陰去(1)
廣東清遠保安53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kʰuai
陰去(1)
廣西玉林福綿52
kʰau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k
kai
陰去(4)
福建廈門21
福建寧德柘榮35
廣西來賓武宣42
湖南永州道縣33
去聲(1)
廣西桂林臨桂35
陽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陰去(3)
浙江衢州龍游52
安徽黃山甘棠33
安徽池州貴池53
去聲(2)
安徽宣城寧國31
安徽宣城宣州53
上聲(1)
浙江衢州開化53 (文,白)
ka
陰去(1)
浙江麗水雲和55
kui
陰上(1)
廣東東莞35
陰去(2)
江蘇無錫江陰435
江蘇泰州靖江51
kei
陰上(1)
上海浦東新區33
kᴇ
陰上(1)
江蘇無錫324
kæe
陰去(1)
江蘇常州51
kaɪ
陰去(1)
江蘇鎮江丹陽45
Notes 註
概 *㮣
「㮣」也通「慨」「溉」,现已不用。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UTC 00369 src: UTC GHZR 1347.02 汉语大字典-G通规 2871Y -T3 3371 全字庫-TB 4352 全字庫-T乙表 01783 異體字字典-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gài
GAI4 ZE2 (v3.1.0-6.0.0)
kHanyuPinyin
21257.010:gài
kXHC1983
0352.071:gài
0352.071:gài (v5.1.0)
kCantonese
koi3
huk1 koek3 koi3 (v4.1.0-13.0.0)
HUK1 KEUK3 KOI3 (v3.1.1-4.0.1)
HUK7 KEUK8 KOI3 (v3.1.0)
kDefinition
(a variant of 概) a piece of wood used to strike off grain in a measure, thus:--all, to level, to adjust, generally, for the most part, (interchangeable 慨) emotional excitement, (interchangeable 溉) to wash; to cleanse; to rins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HZ-21257.01
HZ (v3.1.1-5.2.0)
kIRG_TSource
T3-4167
3-4167 (v3.0.0-5.2.0)
kRSUnicode
75.9
kTotalStrokes
13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998
kGSR
0515j
kHanYu
21257.010
kIRGHanyuDaZidian
21257.010
kIRGKangXi
0542.191
kKangXi
0542.191
kMatthews
3201
kNelson
3201 (v3.1.0-3.1.1)
kSBGY
390.1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AUD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69E9<kMatthews U+69EA<kMatthews
kZVariant
U+69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