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yong3
chong1
粵語
jung2
cung1
jung5
日語
ユウ
ヨウ
ユ
韓語
용
越南
dũng
廣韻
以/鍾/上
集韻
以/鍾三/上
訓読
わく(沸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33F
HB1-AF46
T1-5649
J0-4D30
K0-693F
KP0-FAC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秦
簡帛
關沮
漢
說文小篆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余隴切
滕也。从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
Meaning 字義
yong3
(1)
水向上冒to gush, to pour 涌泉
(2)
像水升腾那样冒出,升起to surge 涌上心头
(3)
满溢
(4)
呕吐
(5)
山旁陇间地
(6)
古水名 夏水支流,通长江 约起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南,分江水东流,下流仍入长江 已湮
chong1
(7)
方言 河汊branching stream of river
(方)
粵語 宽 廣州 ʦʽoŋ˥ 小河,小渠 ○本字為“潼”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余隴切
滕也。从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
《說文解字繫傳》
與恐反
滕也。從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
《說文解字注》
余隴切
滕也。 [滕,水超踊也。二篆宜相連。今本葢非古也。] 从水。甬聲。 [余隴切。九部。] 一曰涌水。在楚國。 [《左傳》荘十八年。閻敖遊涌而逸。楚子殺之。杜曰:涌水在南郡華容縣。華容今湖北荆州府監利縣地。涌水在今江陵縣東南。自監利縣流入夏水支流也。《水經》曰:江水,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涌水入焉。酈云: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𠀤音勇。【說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又水名。【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ong3 [iʊŋ214] ㄩㄥˇ
chong1 [tʂʰʊŋ55] ㄔㄨㄥ
粵語
jung2 [juːŋ35] 湧泉, 湧現, 洶湧
cung1 [tsʰuːŋ5]
jung5 [juːŋ13] 涌裔
日語
ユウ [jɯː] [呉]
ヨウ [joː] [漢]
ユ [jɯ] [呉]
韓語
용 [joŋ]
越南
dũng [zuŋ3ˀ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以鍾
通攝鍾韻3等開口上腫韻勇小韻余隴切ioŋ涌泉說文曰滕也一曰涌水在楚國涌泉說文曰滕也一曰涌水在楚國
刊謬補缺切韻
以鍾
通攝鍾韻3等開口上腫韻勇小韻餘隴切jĭwoŋ(涌)泉。(涌)泉。
集韻
以鍾三
通攝鍾韻3等合口上腫韻甬小韻尹竦切jiuoŋ說文滕也一曰水名在楚國或作湧說文滕也一曰水名在楚國或作湧
禮部韻略
以鍾三
通攝鍾韻3等合口上腫韻勇小韻余隴切jiuoŋ亦作湧釋按說文滕也亦涌泉亦作湧釋按說文滕也亦涌泉
增韻
以鍾三
通攝鍾韻3等合口上腫韻勇小韻余隴切jiuoŋ同上(湧)同上(湧)
五音集韵
喻四鍾
通攝鍾韻3等合口上腫韻喻母四等jioŋ涌泉說文滕也一曰涌水出楚國涌泉說文滕也一曰涌水出楚國
洪武正韻
喻東撮
東韻開口上董韻勇小韻尹竦切yuŋ汹湧泉上溢也亦作涌(湧)汹湧泉上溢也亦作涌(湧)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弓上腫韻拱韻喻母iuŋ說文滕也从水甬聲廣韻清泉増韻水上溢也一曰水名在楚國集韻或作湧通作踊前天文志水泉涌說文滕也从水甬聲廣韻清泉増韻水上溢也一曰水名在楚國集韻或作湧通作踊前天文志水泉涌
蒙古字韻
y ꡭÿung ꡦꡟꡃ上東韻jyuŋ()
音韻闡微
喻東冬庚蒸青撮上聲腫韻勇小韻喻母四等yŋ
中原音韻
影東鍾撮上聲東鍾韻iuŋ
韻略易通
一東洪合舒上聲東洪韻uŋ水上溢(湧)水上溢(湧)
中州音韻
云東鍾撮上聲東鍾韻勇小韻iuŋ同上同上
中華新韻
ㄩㄥ 上東韻涌同類iʊŋ(湧)(湧)
東國正韻
ㅇ ㅛㆁ 上公拱貢穀韻ioŋ
戚林八音
鶯亦 銀恭 陰去銀恭韻yŋ(湧)(湧)
分韻撮要
穿 東 陰平東韻tʃʰoŋ涌𣽸小海者也涌𣽸小海者也
以 東 陰上東韻joŋ泉溢出也(湧)泉溢出也(湧)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魏
東
晉
東
齊梁陳北周隋
冬鍾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i̯uŋ
王力
ʎǐwɔŋ 東部
董同龢
djuŋ 東部
周法高
riewŋ 東部
李方桂
ruŋx 東部
鄭張尚芳
loŋʔ 東0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loŋ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lo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lo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źoŋ́
許思萊上古
loŋʔ
許思萊東漢
joŋᴮ
布之道諧聲域
LOŊ
聲首同
布之道擬音
loŋʔ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ioŋ
上聲(33)
吳江蘇蘇州52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粵廣東深圳寶安11
粵廣東珠海前山13
粵廣東中山石岐213
官江蘇南京212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淮安漣水212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213
官安徽蚌埠24
官安徽淮北24
官安徽安慶213
官山東煙台蓬萊214
官山東臨沂沂水44
官山東濱州博興44
官河南許昌55
官湖北武漢42
官湖北宜昌42
官湖北襄陽襄樊55
官湖南常德31
官湖南湘西吉首53
官重慶53
官四川自貢53
官四川涼山西昌45
官貴州貴陽42
官貴州畢節3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5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1
官雲南昭通53
官雲南紅河蒙自31
官雲南大理53
湘湖南長沙41
陰上(8)
吳浙江衢州開化53
吳江西上饒廣豐52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粵廣東肇慶35
粵廣東清遠35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粵廣東雲浮35
吳浙江金華玉山45
陽上(5)
粵廣東韶關13
粵廣東佛山順德13
粵廣東雲浮羅定13
粵廣東肇慶封開242
平廣東韶關13
陰去(3)
平湖南永州寧遠55
吳上海35
閩廣東汕頭213
陰平(1)
吳上海浦東新區53
yŋ
上聲(40)
閩福建寧德柘榮51
官河北邯鄲大名55
官江蘇徐州35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4
官安徽亳州蒙城24
官山東濟南55
官山東棗莊嶧城24
官山東東營廣饒5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萊州55
官山東濰坊昌邑33
官山東濰坊臨朐55
官山東濰坊壽光3
官山東泰安寧陽55
官山東泰安55
官山東威海環翠213
官山東臨沂莒南55
官山東臨沂平邑3
官山東德州3 (文)
官山東菏澤單縣33
官河南鄭州城關44
官河南開封44
官河南洛陽5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55
官河南新鄉長垣55
官河南濮陽55
官河南漯河召陵55
官河南南陽南召33
官河南商丘梁園55
官河南商丘睢縣5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41 (~現)
官湖南郴州53 (~現)
官湖南永州寧遠45 (~現)
官陝西西安53
官陝西咸陽三原52
官陝西漢中漢臺35
官甘肅武威民勤212
官新疆吐魯番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湘湖南永州53 (~現)
陰上(1)
官甘肅臨夏43
陽平(8)
官山東濟南章丘55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陝西寶雞53
官寧夏銀川3 (雲~)
官新疆烏魯木齊52
官新疆哈密5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陰去(1)
閩福建寧德古田21
iuŋ
上聲(9)
官廣西柳州雒容52
官廣西桂林臨桂42
閩福建寧德福安42
湘廣西桂林灌陽55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官湖北荊門鍾祥53
官湖北天門11
客廣東梅州梅縣31
客廣東梅州五華31
陰上(12)
吳福建南平浦城44
客廣西南寧馬山31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粵廣西梧州蒙山42
粵廣西北海35
粵廣西欽州35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粵廣西貴港桂平35
粵廣西玉林博白33
粵廣西百色35
粵廣西崇左寧明35
粵廣西南寧35
陽上(3)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粵廣西崇左21
陽平(1)
粵廣西河池宜州31
陰去(3)
粵廣西柳州融水45
平廣西梧州藤縣434
贛江西撫州黎川53
uŋ
上聲(1)
官河南周口淮陽55
iɔŋ
上聲(3)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官安徽宿州碭山24
閩福建廈門53 ((文))
陰上(2)
閩福建泉州南安55
粵廣東江門白沙45
陽上(3)
粵廣西百色那畢24
粵廣西來賓武宣24
平廣西柳州融水44
iŋ
上聲(5)
官安徽合肥24
官山東濰坊安丘55
官山東日照東港55
官山東日照五蓮55
閩福建廈門53 ((白))
iaŋ
上聲(1)
閩海南澄邁21 (白)
陰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陽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1
陽平(1)
閩海南海口21 (白波)
陽去(1)
閩海南萬寧42 (白)
yoŋ
上聲(5)
官安徽淮南鳳台34
官重慶江津42
官四川成都53
官四川雅安漢源53
吳浙江台州仙居423
yə̃
上聲(2)
官甘肅張掖山丹212
官青海西寧53
陰上(1)
官甘肅酒泉敦煌43
yøŋ
上聲(1)
閩福建莆田仙游32
陽上(1)
平廣西南寧亭子13
iəŋ
上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31
陰上(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5
yəŋ
上聲(2)
官河北邯鄲魏縣55
晉山西太原53
in
上聲(2)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湘湖南湘潭42
yn
上聲(1)
官甘肅蘭州44
陰上(1)
官青海海東循化33
yɔ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2))
yɛiŋ
陰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
eiŋ
上聲(1)
閩福建南平建陽21
iɛn
上聲(1)
湘湖南婁底雙峰31
iʊŋ
陰上(1)
粵廣東廣州35
ie
陰上(1)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iɔ̃
陰上(1)
平廣西桂林平樂45
iʌŋ
陰上(1)
官江蘇南通
yən
上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224
io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yɛ̃ɣ
陰平(1)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ỹŋ
陽平(1)
官甘肅酒泉肅州53
øyŋ
陰去(1)
閩福建福州212
eŋ
陰上(1)
閩廣東汕頭53 ((白。浪))
z
zioŋ
上聲(2)
閩海南瓊海21
閩海南澄邁21 (文老)
陽平(2)
閩海南昌江21
閩海南樂東211 (文ia32白)
zuŋ
上聲(6)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客廣東深圳31
客廣東東莞21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官安徽阜陽24
官山東濟寧3
zoŋ
上聲(3)
閩海南海口213 (文汹涌)
閩海南三亞42
閩海南澄邁21 (文新)
陰上(1)
粵廣東東莞35
陽平(1)
閩海南東方21
陰去(1)
閩海南陵水35
zəŋ
上聲(2)
客廣東惠州35
官河南信陽323
ȵ
ȵiuŋ
陽去(1)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ȵuŋ
陰上(2)
客廣西玉林北流42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陽上(1)
粵廣西玉林北流23
ȵoŋ
陰上(1)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ʐ
ʐuŋ
上聲(2)
官安徽宿州埇橋434
官山東德州3
ʐoŋ
上聲(2)
官安徽蕪湖213
官湖北黃岡紅安
ʔ
ʔioŋ
陰上(1)
吳浙江杭州53
ʔiuŋ
陰上(1)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ʔyɔ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1))
ʒ
ʒoŋ
上聲(1)
閩海南定安315
陰去(1)
閩海南定安35
v
vəŋ
上聲(1)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33
ɕ
ɕioŋ
上聲(1)
官四川達州達縣53
dz
dzioŋ
陰去(1)
閩海南萬寧24 (文)
Notes 註
踊 涌
《說文》「踊,跳也」「涌,滕也」段玉裁注「滕,水超踊也」二字同音,又同是表示向上的動作,同源。
溶 涌 湧 洶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溶」的水盛貌和「涌湧」的水湧起義、「洶」的洶湧義同源
踊 涌 溢 *甬
《漢語同源詞大典》:踊:往上跳;涌:水上湧;溢:溢出。本組字皆有「向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㴩 郺 齆 涌 *邕
《漢語同源詞大典》:㴩:河水多而擁擠阻塞;郺:大而多;齆:鼻子阻塞不通;涌:水上湧。本組字皆有「阻塞」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水」,「甬」聲。本義是水向上冒。18 字
詳解: 從「水」,「甬」聲。本義是水向上冒。《說文》:「涌,滕也。从水,甬聲。」段玉裁注:「滕,水超踊也。」又《釋名.釋水》:「水上出曰涌泉,瀆泉並是也。」如《山海經.東山經》:「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澤,其中多蠵龜。」郭璞注:「今河東聞嘉縣有瀵水,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即此類也。」又如《漢書.司馬相如傳》:「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夫容䔖華,內隱鉅石白沙。」「夫容」即芙蓉,和「䔖華」皆為花名。
「涌」引申表示雲霧、煙霞等上騰、冒出。如《文選.揚子雲〈劇秦美新〉》:「玄符靈契,黃瑞涌出。」《文選.張景陽〈雜詩〉》:「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又泛指其他事物冒出、升起。如北宋蘇軾〈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客起,雲峰缺處湧冰輪。」
「涌」也表示水波翻騰。如《楚辭.九章.悲回風》:「憚涌湍之礚礚兮,聽波聲之洶洶。」《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觸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洶涌滂㵒。」
「涌」也是古水名。《說文》:「一曰:涌水,在楚國。」如《左傳.莊公十八年》:「閻敖游涌而逸。」《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涌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于水,謂之涌口。」483 字相關漢字: 水,甬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131
-G1
5131
-GT
8673
-GKX
0626.19
康熙字典-GHZR
1754.02
汉语大字典-GZFY
513301
-G通规
2089
-G常用
常.10.231
-G一简
附..31
繁体: 湧
G古籍
12674
-HB1
AF46
-H常用
2182
-T1
5441
全字庫-T乙表
02099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954
-J0
4516
-JMJ
01539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表外
0942
-K0
7331
-K人名
一..3611
-KP0
904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ǒng
YONG3 CHONG1
(v4.0.1-6.0.0)
YONG3
(v3.1.0-3.2.0)
YONG3 CHONG1
(v2.1.0-3.0.0)
kHanyuPinlu
yǒng(168)
yong3(168)
(v4.0.1-6.2.0)
kTGHZ2013
047.070:chōng 442.080:yǒng
kHanyuPinyin
31636.080:yǒng,chōng
kXHC1983
0149.060:chōng 1392.060:yǒng
0149.060:chōng 1392.060:yǒng
(v5.1.0)
kCantonese
cung1
cung1 jung2
(v4.1.0-13.0.0)
CHUNG1
(v2.1.0-4.0.1)
kJapanese
ユウ ヨウ ユ わく
kJapaneseKun
WAKU
kJapaneseOn
YUU YOU
kKorean
YONG
kHangul
용:0N
용
(v5.0.0-10.0.0)
kTang
*iǒng
*iǒng
(v4.1.0-5.1.0)
kDefinition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33F
0-533F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F46
kIRG_TSource
T1-5649
1-5649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D30
0-4D30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93F
0-693F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AC9
kRSUnicode
85.7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638
kDaeJaweon
1028.050
kFennIndex
641.08
kGSR
1185l
kHanYu
31636.080
kIRGDaeJaweon
1028.050
kIRGDaiKanwaZiten
1753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636.080
kIRGKangXi
0626.190
kKangXi
0626.190
kKarlgren
264
kLau
427
kMatthews
7572
kMeyerWempe
430
kMorohashi
17534
kNelson
2565
kSBGY
238.2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ENIB
kCihaiT
801.301
kFourCornerCode
3712.7
kHKGlyph
2180
kPhonetic
1660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F46
kCCCII
22487C
kCNS1986
1-5649
kCNS1992
1-5649
kEACC
27477D
kGB0
5131
kGB1
5131
kJis0
4516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AC9
(v3.1.1-15.0.0)
kKSC0
733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8673
kTaiwanTelegraph
3196
kTGH
2013:2089
kXerox
324:36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866+85.3.7
kRSKangXi
85.7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6E67<kMatthews
kZVariant
U+6E67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