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
荒
官話
huang1
huang3
kang1
huang2
huang5
粵語
fong1
日語
コウ
韓語
황
越南
hoang
廣韻
曉/唐合/平
曉/唐合/去
集韻
曉/唐一合/平
曉/唐一合/上
溪/唐一開/平
曉/唐一開/去
訓読
あらい(荒い)
あらす(荒らす)
あれ(荒れ)
あれる(荒れる)
すさぶ(遊ぶ)
すさむ(荒む)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B44
HB1-AFEE
T1-5772
J0-3953
K0-7C58
V1-647E
KP0-F6EE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04Ha

04Mo

05Ha

05Mo

06Ha

06Mo

07Ha

07Mo

08Ha

08Mo
荒 (U+FAB3)
KP1-6DBB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戰國
金文
戰國中期
漢
說文小篆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魏
傳抄
魏石經古文彙編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隸釋 隸續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呼光切
蕪也。从艸㠩聲。一曰艸淹地也。
Meaning 字義
huang1
kang1
huang2
(1)
田地生草,无人耕种wasteland 荒地
(2)
收成不好,凶年crop failure 荒年
(3)
荒废;弃置uncultivated
(4)
指事物严重缺乏 如:煤荒;房荒;师资荒lack of
(5)
虚;空
(6)
亡;败
(7)
沉溺;迷乱 如:荒淫to indulge in
(8)
不确定的 如:荒数儿
(9)
不合情理的 如:荒谬;荒诞unreasonable 荒唐
(10)
工业上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 如:荒子;荒薄板坯
(11)
破烂;废弃物 如:收荒waste
(12)
扩大;开拓
(13)
包括;据有
(14)
古代离王都最远的地方
(15)
掩;覆盖
(16)
蒙覆柩车的柳衣
(17)
惊慌;急迫 后作「慌」
→慌
huang1
(2)
急迫;忙乱flurried 慌张
(3)
恐惧to fear 惊慌
(18)
通「肓」 古代医家称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位
→肓
huang1
(1)
古代医家指心脏和隔膜之间region between heart and diaphragm 病入膏肓
(19)
姓
huang3
(20)
同「慌」 模糊;不真切
→慌
huang3
(4)
模糊;不真切
(21)
虚 也作「𨻷」
→𨻷
kang1
(1)
同「漮」 水虚,水的中心有空处
→漮
kang1
(1)
水虚,水的中心有空处
(22)
事情变坏
huang5
(23)
[饥荒]1.因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2.经济困难的状况 如:闹饥荒 3.债 如:拉饥荒
(壯)
hong <方>后面加“豪”,义为东西
(喃)
hoang 詞:chửa hoang; hoang vắng, hoang vu; huênh hoang 義:to be pregnant without a husband, wild; brag
(喃)
hoăng 詞:thối hoăng 義:addled
(喃)
◎ Bỏ mặc, không chăm sóc, không trồng trọt.#A1: 荒 hoang
(喃)
〄 Không người quản, thả rông.#A1: 荒 hoang
(喃)
〄 Hủy hoại hết, trở nên tàn phế.#A1: 荒 hoang
(喃)
〄 Phung phí.#A1: 荒 hoang
(喃)
〄 Vắng lặng, quạnh quẽ, không bóng người.#A1: 荒 hoang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呼光切
蕪也。从艸㠩聲。一曰艸淹地也。
《說文解字繫傳》
忽光反
蕪也。從艸巟聲。一曰艸淹地也。 [臣鍇曰:「謂草雜水淹地也。」]
《說文解字注》
呼光切
蕪也。 [荒之言尨也。故爲蕪薉。] 从艸。㠩聲。 [呼光切。十部。] 一曰艸掩地也。 [《周南》、《魯頌》毛鄭皆曰:荒,奄也。此艸掩地引伸之義也。一本掩作㤿。]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𠃤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又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
又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
又【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又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又空也。【吳語】荒成不盟。
又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又【集韻】同慌。【楚辭·哀郢】荒忽其焉極。
又通肓。【史記·扁鵲列傳】搦髓腦揲荒。【註】荒,膏荒也。
又地名。【水經注】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梁元帝·𤣥覽賦】夕瞻荒谷之寺。
又歲名。【爾雅·釋天】大歲在己曰大荒落。
又姓,見【通志·氏族略】。
考證:〔【吳語】荒城不盟。〕
謹照原文城改成。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huang1 [xuɑŋ55] ㄏㄨㄤ
huang3 [xuɑŋ214] ㄏㄨㄤˇ
kang1 [kʰɑŋ55] ㄎㄤ
huang2 [xuɑŋ35] ㄏㄨㄤˊ
huang5 [xuɑŋ] ㄏㄨㄤ˙
粵語
fong1 [foŋ5] 荒野, 開荒, 不荒不忙, 荒涼, 荒廢, 荒唐, 荒謬, 蠻荒, 饑荒, 破天荒, 天荒地老, 荒山野嶺, 兵荒馬亂, 落荒而逃, 荒誕不經
日語
コウ [koː] [呉漢]
韓語
황 [hwaŋ]
越南
hoang [hwa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荒小韻呼光切xuɑŋ荒蕪又姓呼光切十四荒蕪又姓呼光切十四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去宕韻荒小韻呼浪切xuɑŋ草多皃呼浪切一草多皃呼浪切一
刊謬補缺切韻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荒小韻呼光切xuɑŋ呼光反。田不孱。十。呼光反。田不孱。十。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去宕韻荒小韻呼浪切xuɑŋ呼浪反。草多。二。呼浪反。草多。二。
集韻
曉唐一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巟小韻呼光切xuɑŋ說文蕪也一曰艸掩地也一曰逺也亦姓說文蕪也一曰艸掩地也一曰逺也亦姓
曉唐一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上蕩韻慌小韻虎晃切xuɑŋ昬也或作㤺怳恍芒荒昬也或作㤺怳恍芒荒
溪唐一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平唐韻穅小韻丘岡切kʰɑŋ虛也司馬相如作槺鄭康成作荒虛也司馬相如作槺鄭康成作荒
曉唐一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去宕韻荒小韻呼浪切xɑŋ田不治也田不治也
禮部韻略
曉唐一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荒小韻呼光切xuɑŋ呼光切釋云蕪也逺也亦荒服呼光切釋云蕪也逺也亦荒服
增韻
曉唐一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荒小韻呼光切xuɑŋ呼光切蕪薉又治荒曰荒詩太王荒之又凶荒韓詩四穀不升曰荒又果不熟曰荒爾稚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周禮蠻夷荒服言荒忽不常也又八表曰八荒又蕩韻从流音同水廣貌與䟽流字旁不同今圈呼光切蕪薉又治荒曰荒詩太王荒之又凶荒韓詩四穀不升曰荒又果不熟曰荒爾稚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周禮蠻夷荒服言荒忽不常也又八表曰八荒又蕩韻从流音同水廣貌與䟽流字旁不同今圈
曉唐一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上蕩韻慌小韻虎廣切xuɑŋ賈誼賦忽荒相如賦軋沕荒忽又唐韻增入賈誼賦忽荒相如賦軋沕荒忽又唐韻增入
五音集韵
溪唐開
宕攝唐韻1等開口平唐韻溪母一等開kʰɑŋ上同鄭康成讀上同鄭康成讀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平唐韻曉母一等合xuɑŋ呼光切荒蕪又姓三十五呼光切荒蕪又姓三十五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上蕩韻曉母一等合xuɑŋ=慌:呼晃切戃慌十九字=慌:呼晃切戃慌十九字
曉唐合
宕攝唐韻1等合口去宕韻曉母一等xuɑŋ呼𣏞切草多貌四字呼𣏞切草多貌四字
洪武正韻
曉陽合
陽韻合口平陽韻荒小韻呼光切xuaŋ呼光切蕪薉又治荒曰荒詩大王荒之又凶荒韓詩四穀不升曰荒又果不熟曰荒爾雅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周禮蠻夷荒服言呼光切蕪薉又治荒曰荒詩大王荒之又凶荒韓詩四穀不升曰荒又果不熟曰荒爾雅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周禮蠻夷荒服言
古今韻會舉要
曉光黄平陽韻光韻曉母xuaŋ呼光切羽次清音說文蕪也徐曰謂艸雜水淹地又治巟曰荒一曰逺也又詩大王荒之注大也疏云寛廣之義又詩遂荒大東注有也又書注迷禮曰荒又孟子從獸無厭謂之荒又周禮荒服謂九州之外荒裔之地與戎狄同俗故謂之荒言荒忽不常也書五百里荒服注政教荒忽也又饑也韓詩穀不升曰荒又爾雅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又八表曰八荒諡法好樂怠政曰荒又姓又蕩韻史記寥廓忽荒音上聲〇毛氏曰㠩㐬𠫓亡與疏流字不同巟从亡呼光切羽次清音說文蕪也徐曰謂艸雜水淹地又治巟曰荒一曰逺也又詩大王荒之注大也疏云寛廣之義又詩遂荒大東注有也又書注迷禮曰荒又孟子從獸無厭謂之荒又周禮荒服謂九州之外荒裔之地與戎狄同俗故謂之荒言荒忽不常也書五百里荒服注政教荒忽也又饑也韓詩穀不升曰荒又爾雅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又八表曰八荒諡法好樂怠政曰荒又姓又蕩韻史記寥廓忽荒音上聲〇毛氏曰㠩㐬𠫓亡與疏流字不同巟从亡
蒙古字韻
h ꡜwang ꡧꡃ平陽韻xwaŋ()
音韻闡微
曉江陽合陰平陽韻荒小韻曉母一等xuaŋ
曉江陽合去聲漾韻荒小韻曉母一等xuaŋ
中原音韻
曉江陽合陰平江陽韻xuaŋ
韻略易通
向江陽合舒陰平江陽韻xuɑŋ田穀不收曰荒田穀不收曰荒
中州音韻
曉江陽合平聲江陽韻荒小韻xuaŋ蕪薉也蕪薉也
中華新韻
ㄏ ㄨㄤ 陰平唐韻xuɑŋ
東國正韻
ㅎ ㅘㆁ 平江講絳覺韻huaŋ
ㅎ ㅘㆁ 上江講絳覺韻huaŋ
戚林八音
非風 光 陰平光韻huoŋ
分韻撮要
非 剛 陰平剛韻fɔŋ荒蕪荒廢大也遠也荒蕪荒廢大也遠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陽
東漢
陽
魏
陽
晉
陽
宋北魏後期
陽唐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xmwɑŋ
王力
huaŋ 陽部
周法高
xmwaŋ 陽部
李方桂
hmaŋ 陽部
鄭張尚芳
hmaːŋ 陽0部
hmaːŋs 陽0部
白-沙
*m̥ˤa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smā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m̥ā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m̥ā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m̥āŋ
許思萊上古
hmâŋ
許思萊東漢
huɑŋ
布之道諧聲域
MAŊ
聲首亡
布之道擬音
m̥ˤaŋ
音節類型A
m̥ˤaŋh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x
xuaŋ
陰平(55)
官北京55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江蘇南京31
官江蘇徐州213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官江蘇揚州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官山東濟南213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官山東東營廣饒213
官山東煙台蓬萊313
官山東濰坊昌邑213
官山東濰坊臨朐213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官山東泰安213
官山東威海環翠53
官山東濱州博興213
官山東濱州鄒平214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洛陽33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官湖北武漢55
官湖北宜昌55
官湖北襄陽襄樊34
官湖北荊門鍾祥24
官湖北天門5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55
官湖南湘西吉首55
官廣西柳州雒容33
官廣西桂林臨桂33
官重慶55
官四川成都44
官四川自貢45
官四川南充55
官四川達州達縣55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四川涼山西昌33
官貴州貴陽55
官貴州遵義55
官貴州畢節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33
官雲南昭通44
官陝西西安21
官陝西寶雞44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官寧夏銀川1
湘廣西桂林灌陽22
平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54
xuɑŋ
陰平(28)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江蘇常州金壇31
官江蘇淮安漣水31
官江蘇泰州21
官安徽蚌埠212
官安徽淮北213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官山東濟南章丘213
官山東煙台萊州213
官山東濰坊安丘213
官山東日照東港213
官山東日照五蓮213
官山東臨沂莒南213
官山東臨沂沂水213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官重慶江津55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官甘肅武威民勤44
官新疆烏魯木齊44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吳江蘇鎮江丹陽42
吳江蘇泰州靖江433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xaŋ
陰平(1)
官甘肅臨夏243
xuŋ
陰平(1)
平湖南永州道縣54
xuã
陰平(7)
官安徽蕪湖31
官安徽銅陵樅陽21
官雲南昆明44
官雲南紅河蒙自44
官雲南大理44
吳浙江衢州開化45 (文,白)
吳浙江衢州龍游434
xuɔŋ
陰平(2)
官甘肅蘭州53
閩福建南平建陽53
xŋ
陰平(1)
閩福建三明沙縣33
xua
陰平(6)
官山東淄博博山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1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官山東德州1
xuɔ̃
陰平(5)
官甘肅酒泉敦煌24
官青海西寧44
吳浙江寧波52
吳浙江湖州雙林44
贛湖南株洲茶陵353
xɔ̃
陰平(2)
吳浙江麗水雲和324
贛湖北黃石陽新
xuoŋ
陰平(2)
閩福建寧德柘榮42
贛福建三明泰寧21
xuɑ̃
陰平(3)
官安徽合肥212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官甘肅張掖山丹24
xuɒ̃
陰平(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吳江蘇無錫55
吳浙江寧波餘姚324
平聲(1)
晉山西太原11
xuɑ
陰平(3)
官山東青島即墨1
官山東濰坊壽光1
官山東聊城1
xuɒŋ
陰平(1)
吳浙江紹興52
xɒŋ
陰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55
xyã
陰平(1)
吳江西上饒廣豐445 (荒山,--)
xuõ
陰平(1)
官江蘇南通
xuan
陰平(1)
官安徽安慶11
xuɑ̃ɣ
陰平(1)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xuɑ̃ŋ
陰平(1)
官甘肅酒泉肅州55
xɑŋ
陰平(1)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xuᴀɲ
陰平(1)
吳江蘇常州44
xuᴀ̃
陰平(1)
吳浙江嘉興51
xɒ̃
陰平(1)
吳浙江金華玉山33
xaũ
陰平(1)
吳福建南平浦城35
xɑɔ̃
陰平(1)
吳江西上饒廣豐445
f
fɔŋ
陰平(52)
閩福建三明將樂55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客福建三明寧化33
客福建漳州詔安13
客福建龍岩長汀33
客江西九江修水24
客江西贛州寧都42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客江西宜春奉新24
客廣東廣州從化44
客廣東韶關新豐44
客廣東深圳33
客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客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客廣東惠州33
客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客廣東清遠連南44
客廣東東莞33
客廣東揭陽揭西53
客廣西南寧馬山33
客廣西玉林博白44
客香港沙田34
贛江西南昌42
贛江西九江星子33
贛江西吉安334
贛江西撫州黎川22
贛湖南岳陽平江
粵廣東廣州53
粵廣東韶關55
粵廣東深圳寶安55
粵廣東深圳寶安55
粵廣東珠海斗門33
粵廣東珠海前山55
粵廣東佛山53
粵廣東佛山順德53
粵廣東清遠55
粵廣東清遠連山53
粵廣東東莞213
粵廣東中山石岐55
粵廣東雲浮55
粵廣東雲浮羅定55
粵廣西南寧55
粵廣西北海55
粵廣西欽州55
粵廣西貴港桂平55
粵廣西崇左寧明53
粵香港55
粵香港大埔泰亨23
粵香港新界232
粵澳門55
平廣東韶關55
平廣西梧州藤縣53
faŋ
陰平(12)
官河南信陽33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湖南常德44
官湖南郴州33
官湖南永州寧遠33
官湖南懷化會同11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3
粵廣東江門白沙23
平廣東佛山西岸31
平廣東清遠保安33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fuŋ
陰平(3)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平廣西柳州融水53
fuɔŋ
陰平(1)
粵廣西河池宜州53
foŋ
陰平(4)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廣東韶關南雄23
客廣東梅州梅縣44
客廣東梅州五華44
fɔ̃
陰平(2)
吳上海浦東新區53
贛江西萍鄉13
fɒŋ
陰平(2)
吳浙江紹興52
客廣東河源33
fɔn
陰平(1)
贛江西宜春上高42
fõŋ
陰平(1)
贛湖南株洲醴陵
fan
陰平(1)
湘湖南長沙33
fã
陰平(1)
湘湖南永州13
fiaŋ
陰平(1)
粵廣西桂林臨桂45
fõ
陰平(1)
平廣西桂林平樂53
fəŋ
陰平(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4
h
huaŋ
陰平(17)
閩廣東汕頭33 ((文))
閩廣東湛江雷州213
閩廣東汕尾海豐33
閩廣東潮州33 (文,白)
閩廣東揭陽33
閩海南海口23
閩海南三亞33
閩海南瓊海33
閩海南萬寧44
閩海南東方33
閩海南定安213
閩海南澄邁22
閩海南昌江23
閩海南樂東34
閩海南陵水33
粵廣西梧州蒙山53
平廣西桂林朝陽43
陰平甲(1)
閩廣東茂名電白33
hɔŋ
陰平(3)
閩福建廈門55 ((文))
閩福建泉州南安33
閩福建漳州漳浦55
huɑŋ
陰平(1)
吳浙江杭州33
huŋ
陰平(5)
閩福建寧德福安332
粵廣西百色那畢53
粵廣西來賓武宣55
粵廣西崇左52
平廣西崇左扶綏53
hŋ
陰平(6)
閩福建廈門55 ((白))
閩福建莆田仙游54
閩福建泉州南安33
閩廣東汕頭33 ((白。开~))
閩廣東潮州33
閩廣東揭陽33 (白,文)
hoŋ
陰平(3)
平廣西南寧亭子41
平廣西百色田東54
平雲南文山富寧44
huɔ̃
陰平(1)
吳浙江台州仙居334
hɔ̃
陰平(1)
客江西贛州南康44
huoŋ
陰平(2)
閩福建福州44
閩福建寧德古田55
huɑ̃
陰平(1)
吳上海53
huɒŋ
陰平(2)
吳江蘇無錫江陰51
吳江蘇蘇州44
hɔn
陰平(1)
湘湖南湘潭33
huᴀŋ
陰平(1)
吳江蘇無錫江陰51
huɔ
陰平(1)
吳浙江溫州33
huĩ
陰平(1)
閩福建漳州漳浦55
hui
陰平(1)
閩廣西貴港平南33
huon
陰平(1)
贛江西上饒弋陽33
hən
平聲(1)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
uaŋ
陰平(1)
粵廣西玉林北流55
uɔŋ
陰平(4)
粵廣東肇慶55
粵廣西欽州靈山21
粵廣西玉林博白55
粵廣西百色55
uoŋ
陰平(1)
客廣西玉林北流55
uøŋ
陰平(1)
粵廣西貴港南江44
χ
χuɑŋ
陰平(1)
官新疆哈密55
ɕ
ɕyã
陰平(1)
吳浙江衢州開化45
ʔ
ʔuŋ
陰平(1)
粵廣西南寧賓陽35
ŋ̥
ŋ̥ɤ̃
陰平(1)
粵廣西賀州信都44
v
vɔŋ
陰平(1)
平廣西玉林福綿54
Notes 註
曠 廣 荒
三字皆有廣大義。《詩經唐風蟋蟀毛傳》「荒,大也」《漢書鄒陽傳顏注》「曠,廣也」且三次同韻,旁紐,故為同源。
荒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作「荒蕪」義讀平聲,引申為「田地野草多」讀去聲
芒 荒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芒」的鋒芒義和「荒」的過大、超出義同源
亡 荒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亡」的消失義和「荒」的荒蕪義同源
蕪 廡 荒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蕪」「廡」的「荒」的荒廢義同源
荒 凶 薉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荒年」的凶義與凶同源,兩字陽東旁轉。「荒」「薉」的荒蕪義同源,兩字曉影鄰紐,陽月通轉
荒 𧧢 譀 *巟
《漢語同源詞大典》:荒:荒蕪;𧧢:荒誕虛妄的言語;譀:荒誕。本組字皆有「荒誕」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𥡃 謊 虚 荒
《漢語同源詞大典》:𥡃:歉收。「荒」的累增字;謊:假話,空而無實之言;虚:虛無;荒:荒年。本組字皆有「空虛」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𣺬 㬻 慌 𥉂 怳 *荒
《漢語同源詞大典》:𣺬:水廣,不明邊際;㬻:月不明;慌:模糊,不明;𥉂:目不明;怳:模糊不明。本組字皆有「模糊」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慌 惶 *荒
《漢語同源詞大典》:慌:驚慌,恐懼;惶:恐懼。本組字皆有「恐懼」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艸」,「巟」聲,本義是荒廢、荒蕪。21 字
詳解: 金文從「艸」,「巟」聲,本義是荒廢、荒蕪,《說文》:「荒,蕪也。从艸,㠩聲。一曰艸淹地也。」
傳世文獻有用作本義,指田地無人耕作,雜草叢生。《禮記.曲禮上》:「地廣大,荒而不治。」鄭玄注:「荒,穢也。」又《韓非子.解老》:「獄訟繁則田荒,田荒則府倉虛。」
「荒」從田地的荒廢引申指人的懈怠荒廢,金文即有「怠荒」一詞,與「嚴敬」相對。中山王方壺:「嚴敬不敢怠荒。」傳世文獻亦有相近用法,《詩.唐風.蟋蟀》:「好樂無荒。」鄭玄箋:「荒,廢亂也。」
戰國竹簡或以「巟」表示「荒」,指荒廢,《上博竹書五.三德》簡7:「喜樂無堇(限)度,是胃(謂)大巟(荒),皇天弗京(諒),必復之㠯(以)憂喪。」參見「巟」。
漢帛書則以「芒」讀為「荒」,《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24行:「主失立(位)則國芒(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胃(謂)頖國。」意指主上失去地位則國家荒廢,臣子失去名位則不能行使命令,這就是國家的潰亡。408 字相關漢字: 艸,巟,芒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Same etymological decomposition 同構字
𮎰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736
-G1
2736
-GT
5435
-GKX
1031.08
康熙字典-GHZR
3420.04
汉语大字典-GZFY
389401
-GZJW
391611
-GZ
hong.0.0
-G通规
1412
-G常用
常.9.42
-G京族
hwaːŋ1.0.0
-G古籍
03665
-HB1
AFEE
-H常用
3439
-T1
5582
全字庫-T甲表
0346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721
-J0
2551
-JMJ
02189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189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2189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4
JMJ
05845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6
JMJ
06010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5
JMJ
06010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7
JMJ
06038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8
J常用
0619
-K0
9256
-K敎育
1785
-K法院
A020B
-KP0
8678
-KP1
6DBB
Compatibility: FAB3
V1
6894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huāng
HUANG1 HUANG3 KANG1
(v2.1.0-6.0.0)
kHanyuPinlu
huāng(54)
huang1(54)
(v4.0.1-6.2.0)
kTGHZ2013
145.220:huāng
kHanyuPinyin
53209.020:huāng,huǎng,kāng,huáng
kXHC1983
0492.050:huāng
0492.050:huāng
(v5.1.0)
kCantonese
fong1
FONG1
(v2.1.0-4.0.1)
kJapanese
コウ あらい あれる あらす すさむ あれ
kJapaneseKun
ARERU ARAI ARASU
kJapaneseOn
KOU
kKorean
HWANG
kHangul
황:0E
황
(v5.0.0-10.0.0)
kVietnamese
hoang
kTang
*xuɑng
kDefinition
wasteland, desert; uncultivate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B44
0-3B44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FEE
kIRG_TSource
T1-5772
1-5772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953
0-3953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C58
0-7C5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6EE
kIRG_VSource
V1-647E
1-647E
(v3.1.1-5.2.0)
3-3C3D
(v3.1.0)
1-3C3D
(v3.0.0)
kRSUnicode
140.6
kTotalStrokes
9
12
(v3.1.0-6.0.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781
kDaeJaweon
1490.080
kFennIndex
205.02
kGSR
0742e'
kHanYu
53209.020
kIRGDaeJaweon
1490.080
kIRGDaiKanwaZiten
3095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209.020
kIRGKangXi
1031.080
kKangXi
1031.080
kKarlgren
103
kLau
714
kMatthews
2271
kMeyerWempe
526
kMorohashi
30953' 30953':E0102 30953:E0103
30953'
(v2.1.0-15.0.0)
kNelson
3941
kSBGY
180.48 428.4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YVU
kCihaiT
1138.302
kFenn
649D
kFourCornerCode
4421.1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3437
kPhonetic
37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FEE
kCCCII
215473
kCNS1986
1-5772
kCNS1992
1-5772
kEACC
215473
kGB0
2736
kGB1
2736
kJis0
2551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F6EE
(v3.1.1-15.0.0)
kKSC0
925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435
kTaiwanTelegraph
5435
kTGH
2013:1412
kXerox
247:31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021+140.3.6 V+13772+140.3.6
kRSKangXi
140.6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