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鑯)
⿱小大(.,H)
U+5C16(Basic)
小部3畫 共6畫 核心字
官話
jian1
粵語
zim1
日語
セン
韓語
越南
tiêm
廣韻
精/鹽/平
集韻
精/鹽/平
訓読
さき(先)
するどい(鋭い)
とがる(尖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C62
HB1-A679
T1-477A
J0-406D
K0-7453
V1-5327
KP0-EDC5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Small (小) + Big (大) -> Tip
《漢多》:從「小」,從「大」,本義為物體細削的末端或突出的部分。
Meaning 字義
jian1
(1)
物体细削的末端或突出的部分 如:笔尖;眉尖;刀尖;塔尖point (tip)
(2)
末端细小,锐利pointed, sharp
(3)
新颖;别致
(4)
超出同类的人或物 如:冒尖;拔尖outstanding
(5)
声音高而刺耳shrill, piercing
(6)
(耳目)灵敏sharp sence 眼尖
(7)
集中注意力(看或听)
(8)
在前的或先行的
(9)
钻进
(10)
刻薄 如:尖刻
(11)
工间或旅途中小憩并略进饮食
(12)
方言 奸猾;圆滑 如:这个人可尖了;他尖得像猴子一样
(布)
saml 尖
(喃)
nhọn 詞:nhọn hoắt 義:very sharp-pointed
(喃)
tem 詞:tòm tem 義:to conceive a violent passion for
(喃)
tiêm 詞:tiêm chủng, mũi tiêm 義:vaccination
(喃)
◎ Tòm tem: chuyện chung đụng giữa vợ chồng, trai gái.#C2: 尖 tiêm
(喃)
◎ Bộ phận hình khối, trung tâm của hệ tuần hoàn ở người và độngvật.#C2: 尖 tiêm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鑯
金部 058()
《說文解字》
子廉切𨮯器也。一曰鑴也。从金韱聲。 [臣鉉等曰:今俗作尖,非是。]
《說文解字繫傳》
精亷反鐡器也。從金韱聲。一曰鐫。
《說文解字注》
子廉切鐵器也。 [葢銳利之器。郭注《爾雅》用爲今之尖字。融丘,鑯頂者。] 从金。韱聲。 [子廉切。七部。] 一曰鐫也。 [鐫大徐誤作鑴。鐫者,穿木𤥨石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小字部】 【廣韻】【集韻】子廉切【韻會】【正韻】將廉切,𠀤音漸。【說文】楔也。本作櫼。【徐曰】謂簪也,㨝也,从小下大,爲櫼字。今作尖,末銳也,小也。【杜甫·送張參軍赴蜀州詩】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又【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
 又【五代史】李崧言,鎭太原非石敬塘不可。敬塘深德之,曰:爲浮圖者,必合其尖,蓋欲崧始終成巳也。
 玉尖,十尖,指也。【楊維楨詩】玉尖搦管蘸香雲。【又】十尖盡換紅鴉觜。
 又尖尖。【章孝標詩】還似天台新雨後,小峯雲外碧尖尖。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jian1 [ʨiɛn55] ㄐㄧㄢ
粵語
zim1 [tsiːm5] 尖端, 尖刻, 尖利, 打尖, 尖銳
日語
セン [seɴ] [呉漢]
韓語
[tɕʰʌm]
越南
tiêm [tiə̯m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子廉tsiæm銳也子廉切十一銳也子廉切十一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子廉tsĭɛm子廉反。上小丌大。十一。子廉反。上小丌大。十一。
集韻
3小韻將廉tsiæm博雅銳也或作尖博雅銳也或作尖
增韻
3小韻將廉tsiæm末鋭杜甫詩萬㸃蜀山尖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句尖重増末鋭杜甫詩萬㸃蜀山尖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句尖重増
五音集韵
鹽添3tsiæm子廉切銳也二十六字子廉切銳也二十六字
照二咸銜2tʂɪɐm銳也銳也
洪武正韻
鹽齊小韻將廉tsiem將廉切末鋭杜甫詩萬㸃蜀山尖諱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將廉切末鋭杜甫詩萬㸃蜀山尖諱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
古今韻會舉要
tsiem說文楔也本作㰇徐曰謂簪也㨝也徐曰今从小下大為㰇字杜詩萬㸃蜀山尖韓愈詩萌芽天勾尖〇毛氏韻増說文楔也本作㰇徐曰謂簪也㨝也徐曰今从小下大為㰇字杜詩萬㸃蜀山尖韓愈詩萌芽天勾尖〇毛氏韻増
蒙古字韻
dz ꡒem ꡠꡏtsɛm()
音韻闡微
覃鹽咸齊陰平小韻tsiam
中原音韻
廉纖齊陰平廉纖tsiɛm
韻略易通
廉纖舒陰平廉纖tsiɛm末銳末銳
中州音韻
廉纖齊平聲廉纖小韻tsiɛm未銳未銳
中華新韻
ㄧㄢ 陰平ʨiɛn
東國正韻
ㅕㅁ 箝檢劒劫tsiem
ㅑㅇ 歌哿箇sia
戚林八音
曾之 天堅 陰平天堅tsieŋ
分韻撮要
陰平tsim小也小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鄭張尚芳
ʔslem 談2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cem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cem
斯塔羅斯金西漢
cjam
斯塔羅斯金東漢
cjam
許思萊上古
tsam
tsem
許思萊東漢
tsiam
Dialects 方言
tɕian
陰平(98)
北京平谷35
天津南開21
天津武清55
天津寶坻55
天津靜海31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44
河北邯鄲魏縣24
河北邢臺巨鹿33
河北保定淶水31
河北承德平泉55
河北承德興隆35
河北滄州滄縣23
河北廊坊霸州45
遼寧沈陽33
遼寧鞍山海城44
遼寧丹東411
遼寧錦州55
遼寧營口蓋州412
遼寧阜新細河55
遼寧遼陽白塔44
遼寧盤錦55
遼寧鐵嶺昌圖33
遼寧鐵嶺開原44
遼寧朝陽北票44
遼寧葫蘆島綏中55
吉林長春南關44
吉林吉林龍潭44
吉林四平梨樹44
吉林遼源龍山44
吉林通化東昌31
吉林白山渾江311
吉林松原寧江44
吉林白城大安44
吉林白城洮南44
吉林延邊敦化44
吉林延邊琿春55
黑龍江哈爾濱44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44
黑龍江雞西雞冠44
黑龍江雞西密山44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44
黑龍江大慶肇州33
黑龍江伊春嘉蔭33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44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44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33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44
黑龍江黑河嫩江44
黑龍江綏化蘭西33
黑龍江綏化肇東44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5
江蘇宿遷宿城213
安徽阜陽潁上213
安徽宿州碭山213
河南開封35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濮陽34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信陽33
湖北十堰丹江口35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隨州曾都44
湖北恩施鶴峰55
湖南常德4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湖南湘西吉首55
重慶55
重慶江津55
四川成都44
四川自貢45
四川樂山井研35
四川南充55
四川達州達縣55
四川雅安漢源55
四川巴中南江35
四川資陽安嶽4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遵義55
貴州安順西秀44
貴州畢節1
貴州黔西南興義44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昭通44
西藏拉薩35
陝西寶雞44
陝西安康漢陰33
陝西安康平利43
甘肅蘭州53
青海海東循化13
青海海北門源55
寧夏吳忠同心44
新疆烏魯木齊44
新疆石河子214
浙江溫州蒼南55
浙江溫州洞頭33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江西九江彭澤
湖南邵陽綏寧13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tɕim
陰平(1)
廣西南寧亭子41
tɕiɛn
陰平(34)
北京55
河北唐山樂亭31
河北唐山遷西44
河北廊坊廣陽55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5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5
黑龍江雞西虎林31
江西吉安永豐31
山東菏澤單縣213
河南周口淮陽24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北天門55
湖南懷化靖州24
四川攀枝花仁和35
四川廣元劍閣44
四川內江威遠45
四川眉山東坡45
四川宜賓屏山45
四川廣安45
貴州銅仁玉屏24
貴州黔東南凱里34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湖南株洲攸縣35
安徽安慶太湖22
江西南昌42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吉安334
江西宜春上高42
江西上饒弋陽33
湖北荊州監利44
湖南岳陽33
湖南益陽安化33
tɕiam
陰平(2)
江西贛州寧都42
江西撫州黎川22
tɕiæ̃
陰平(25)
河北保定阜平31
河北衡水故城24
山西運城垣曲53
內蒙古赤峰寧城214
江蘇徐州213
安徽蚌埠212
山東棗莊嶧城213
山東泰安寧陽214
河南三門峽湖濱53
四川德陽中江34
四川綿陽北川45
陝西銅川耀州21
陝西漢中漢臺55
甘肅平涼崆峒21
甘肅酒泉肅州55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慶陽寧縣31
甘肅臨夏243
寧夏銀川1
寧夏固原涇源31
寧夏固原原州213
河北邯鄲涉縣41
山西晉城陵川33 (名詞)
山西晉中昔陽42
安徽黃山甘棠53
平聲(6)
山西臨汾侯馬213
甘肅白銀會寧13
甘肅定西安定13
甘肅甘南合作13
寧夏固原西吉213
河北張家口張北42
tɕiã
陰平(22)
河北張家口蔚縣53
山西運城臨猗24
安徽阜陽212
安徽亳州蒙城213
山東濟南213
山東濟南章丘213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濰坊壽光1
山東濟寧1
山東泰安213
山東德州1
山東德州樂陵24
山東聊城1
山東濱州鄒平214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四川遂寧射洪35
貴州畢節威寧45
陝西西安21
陝西商洛商州31
青海西寧44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河南安陽44
tɕiɛ̃
陰平(21)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5
遼寧大連312
遼寧大連金州312
遼寧朝陽建平44
安徽淮南鳳台213
廣西河池宜州44
雲南昆明44
雲南保山隆陽42
雲南麗江永勝13
雲南楚雄大姚33
雲南紅河建水45
雲南大理44
陝西延安寶塔213
河南新鄉衛濱24
陝西延安寶塔21
浙江衢州開化45
湖南郴州桂東313
廣東韶關南雄23
湖南衡陽常寧35
湖南邵陽城步44
湖南婁底新化33
tɕiẽ
陰平(15)
江蘇連雲港
安徽銅陵樅陽21
安徽宣城宣州31
江西九江潯陽42
廣西賀州富川44
雲南昭通鎮雄34
浙江金華玉山33
江西上饒廣豐445
江西贛州南康44
湖北咸寧咸安44
湖南長沙瀏陽33
湖南株洲茶陵353
湖南株洲33
湖南益陽南縣33
湖南永州13
平聲(1)
山西晉中祁縣31
tɕiɛ
陰平(15)
山東淄博博山1 (白,猛留~)
貴州黔南平塘44
雲南文山廣南24
甘肅金昌永昌44
山西太原陽曲312
山西大同西坪21
山西臨汾隰縣53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35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224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214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24
陝西榆林神木213
陝西榆林榆陽33
安徽宣城寧國55
湖南懷化辰溪45
平聲(1)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tɕie
陰平(12)
四川瀘州古藺24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山西大同靈丘442
山西呂梁中陽24
內蒙古包頭東河24
河南焦作武陟44
陝西榆林吳堡213
浙江杭州臨安55
浙江嘉興51
浙江衢州龍游434
浙江台州仙居334
浙江杭州建德53
平聲(2)
山西太原11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1
tɕien
陰平(6)
安徽安慶11
安徽池州貴池445
湖北荊門鍾祥24
湖南郴州33
江西新余分宜
湖南衡陽45
tɕin
陰平(3)
湖北孝感孝南33
湖南永州寧遠33
貴州銅仁思南55
tɕɪ̃
陰平(7)
江蘇常州金壇31
江蘇南通
江蘇揚州
雲南紅河蒙自44
江蘇鎮江丹陽42
浙江寧波餘姚324
浙江紹興52
tɕĩ
陰平(5)
安徽馬鞍山花山211
江西贛州章貢33
安徽池州貴池31
安徽宣城宣州31
湖南衡陽衡山33
tɕi
陰平(5)
上海53
上海浦東新區53
浙江溫州33
浙江舟山定海52
安徽宣城旌德24
tɕiɑ̃
陰平(3)
山西臨汾洪洞21
山東濰坊臨朐213
河南鶴壁鶴山33
tɕiɪ̃
陰平(4)
江蘇淮安漣水31
江蘇泰州21
安徽六安金安213
安徽蕪湖南陵33
tɕiɪ
陰平(3)
江蘇鹽城亭湖31
山西忻州五寨13
江蘇南京高淳44
tɕiæn
陰平(2)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安徽淮北213
tɕia
陰平(2)
山東煙台1
山東臨沂平邑1
tɕiᴇ̃
陰平(3)
雲南普洱思茅55
浙江杭州33
廣西桂林平樂53
tɕiᴇ
陰平(2)
寧夏中衛沙坡頭44
安徽黃山黟縣21
平聲(1)
山西呂梁孝義33
tɕɪ
陰平(2)
江蘇無錫55
浙江湖州雙林44
tɕiãn
陰平(1)
河南濟源44
tɕiæ
陰平(2)
山西臨汾鄉寧53
山西朔州懷仁42
tɕiɑn
陰平(2)
貴州六盤水六枝55
新疆哈密55
tɕiɛ̃n
陰平(2)
雲南曲靖沾益44
雲南玉溪紅塔45
tɕiei
陰平(2)
甘肅武威民勤44
甘肅張掖山丹24
tɕiaŋ
陰平(1)
山西長治312
tɕiĩ
陰平(1)
安徽合肥212
tɕɛ
陰平(1)
安徽滁州天長31
tɕiən
陰平(1)
湖南懷化會同11
tɕiɪn
陰平(1)
雲南臨滄臨翔44
tɕiᴀ̃
陰平(1)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3
tɕiəĩ
陰平(1)
山西晉城陵川33 (形容詞)
tɕiɿ
陰平(1)
浙江寧波52
tɕiaĩ
陰平(1)
福建南平浦城35
tɕiᴇn
陰平(1)
安徽池州東至33
tɕiɛŋ
陰平(1)
江西鷹潭貴溪
tɕiẽŋ
陰平(1)
湖南株洲醴陵
ts
tsian
陰平(11)
河北邯鄲大名33
山東威海環翠53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洛陽33
河南新鄉長垣24
河南許昌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睢縣24
甘肅隴南康縣53
江西上饒廣豐55
海南陵水33
tsim
陰平(23)
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韶關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佛山53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東肇慶55
廣東陽江江城33
廣東清遠55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南寧55
廣西玉林博白55
香港55
香港新界232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廣西柳州融水53
廣西百色田東54
廣西崇左扶綏53
雲南文山富寧44
tsiɛn
陰平(6)
河南商丘梁園24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宜春奉新24
廣東清遠連南44
江西九江星子33
湖南岳陽平江
tsiam
陰平(30)
福建廈門55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廣東汕頭33
廣東湛江雷州213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揭陽33
廣西貴港平南33
海南海口23
海南瓊海33
海南澄邁22
香港大埔33
台灣新北板橋44
台灣苗栗三義24
台灣彰化鹿港33
福建漳州詔安13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深圳33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惠州33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東河源33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廣東東莞33
廣東揭陽揭西53
廣西玉林博白44
台灣新竹芎林53
陰去(1)
廣東茂名電白44
tsiæ̃
陰平(1)
安徽宿州埇橋212
平聲(1)
河北石家莊贊皇54
陽平(1)
甘肅天水清水13
tsiã
陰平(8)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山東東營廣饒21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213
山東濰坊昌邑213
陝西咸陽三原31
陝西渭南合陽31
河北邢臺沙河41
tsiɛ̃
陰平(3)
雲南德宏芒市33
江西萍鄉13
湖南邵陽洞口44
tsiẽ
陰平(3)
福建龍岩長汀33
湖南長沙33
湖南湘潭33
tsiɛ
陰平(2)
廣西桂林朝陽43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tsie
陰平(2)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湘西瀘溪45
tsien
陰平(5)
江蘇南京31
廣西桂林臨桂33
福建南平邵武21
福建南平邵武
福建三明泰寧21
tsin
陰平(3)
海南昌江23
廣東東莞213
廣東雲浮55
tsɪ̃
陰平(2)
江蘇泰州靖江433
福建三明沙縣33
tsĩ
陰平(2)
江西上饒婺源44
湖南婁底雙峰55
tsiŋ
陰平(4)
福建寧德福安332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深圳寶安55
湖南永州道縣54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筆~))
陽入(1)
福建南平建甌42
tsi
陰平(1)
江西景德鎮浮梁55
tsiɑ̃
陰平(1)
山東青島即墨1
tsieŋ
陰平(5)
福建福州44
福建莆田仙游54
福建寧德古田55
福建寧德柘榮42
廣西桂林灌陽22
tsiɪ
陰平(1)
江蘇蘇州44
tsiæn
陰平(1)
河北邯鄲館陶24
tsia
陰平(1)
山東濱州博興213
tsen
陰平(3)
廣西柳州雒容33
海南樂東34
廣東清遠保安33
tsɪ
陰平(1)
江蘇無錫江陰51
tsiãn
陰平(1)
河北石家莊無極31
tsiaŋ
陰平(1)
福建三明大田33
tseŋ
陰平(2)
海南三亞33
海南萬寧44
tsei
陰平(1)
山西晉城沁水21
tsiːɛ̃
陰平(1)
安徽黃山祁門21
tsɪi
陰平(1)
安徽黃山歙縣42
tsɛ̃
陰平(1)
安徽宣城績溪41
tsieiŋ
陰平(1)
福建南平建陽53
tsiɛm
陰平(1)
廣東中山隆都55
tsiəm
陰平(1)
廣東潮州33
tsiɑŋ
陰平(1)
福建三明寧化33
tsuĩ
陰平(1)
湖南郴州安仁33
tsem
陰平(1)
廣東肇慶封開55
tsã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tsəi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tsɛŋ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tsaŋ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tʃian
陰平(1)
海南東方33
tʃim
陰平(14)
廣東廣州53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防城港東興4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百色55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來賓武宣55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香港大埔泰亨23
tʃiɛn
陰平(1)
廣西百色西林44
tʃiam
陰平(3)
海南定安213
廣西南寧馬山33
香港沙田34
tʃiẽ
陰平(1)
廣西百色樂業35
tʃie
陰平(1)
浙江麗水雲和324
tʃin
陰平(3)
廣西桂林臨桂45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tʃiŋ
陰平(1)
廣東湛江吳川55
tʃan
陰平(1)
山東煙台蓬萊313
tʃɛn
陰平(1)
廣西來賓武宣44
tʃam
陰平(1)
廣西玉林北流55
tʃɛm
陰平(1)
廣西賀州信都44
t
tim
陰平(4)
廣東茂名化州5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梧州藤縣53
廣西玉林福綿54
tin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山53
z
ziã
陰平(1)
山東臨沂沂水213
ziɑ̃
陰平(1)
山東濰坊安丘213
tθiã
陰平(2)
山東日照東港213
山東臨沂莒南213
ȶ
ȶiã
陰平(1)
山東日照五蓮213
tɕʰ
tɕʰian
陰平(1)
貴州貴陽55
ɬ
ɬim
陰平(1)
廣西梧州蒙山53
Notes 註
尖 鑯 銛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尖」「鑯」的尖銳義和「銛」的鋒利義相關
厜 埵 尖 *垂
《漢語同源詞大典》:厜:山頂;埵:土堆;尖:尖銳。本組字皆有「尖銳」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箭 尖 *前
《漢語同源詞大典》:箭:可為矢之竹,引申為矢;尖:尖銳。本組字皆有「尖銳」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劖 鑱 巉 攙 嚵 尖 *毚
《漢語同源詞大典》:劖:以尖銳物刺、鑿;鑱:針,尖銳物;巉:山勢險峻,坡陡而頂尖;攙:刺入;嚵:禽類之喙,尖銳之物;尖:尖銳。本組字皆有「尖銳」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小」,從「大」,本義為物體細削的末端或突出的部分。
27 字
 詳解: 從「小」,從「大」,本義為物體細削的末端或突出的部分。南朝梁江淹〈江上之山賦〉:「嶢嶷兮尖出,巖岍兮空鑿。」

  「尖」也表示末端細小、尖銳。《玉篇‧大部》:「尖,小細也。」《玉篇‧小部》:「尖,銳也。」晉王羲之〈書論〉:「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上尖如枯稈,或下細若針芒。」宋晏幾道〈蝶戀花〉:「月細風尖垂柳渡,夢魂長在分襟處。」

  「尖」也指聲音高而刺耳。唐賈島〈客思〉:「促織聲尖尖似針,更深刺着旅人心。」

  「尖」還表示別緻新穎或突出的人、物。唐姚合〈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酒濃杯稍重,詩冷語多尖。」《紅樓夢》第100回:「我們家的姑娘們就算他是個尖兒。」

  近代漢語中,耳目靈敏和注意力集中也可用「尖」表示。《紅樓夢》第63回:「偏你這耳朵尖,聽得真。」《儒林外史》第10回:「站在丹墀裏,尖著眼睛看戲。」357 字相關漢字: 小,大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866 -G1 2866 -G7 6.丨.5 -GT 1423 -GKX 0297.02 康熙字典-GHZR 0609.01 汉语大字典-GZFY 187201 -G通规 0415 -G常用 常.6.59 -G布依 saml.0 -G京族 tɛm1.0.0 -G京族 tim1.0.0 -G古籍 04201 -HB1 A679 -H常用 1058 -T1 3990 全字庫-T甲表 0107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362 -J0 3277 -JMJ 01029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表外 0555 -J人名 一..0109 -K0 8451 -K敎育 1627 -KP0 7737 -V1 5107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jiān
JIAN1 (v2.1.0-6.0.0)
kHanyuPinlu
jiān(168)
jian1(168) (v4.0.1-6.2.0)
kTGHZ2013
162.120:jiān
kHanyuPinyin
10562.090:jiān
kXHC1983
0548.030:jiān
0548.030:jiān (v5.1.0)
kCantonese
zim1
JIM1 (v2.1.0-4.0.1)
kJapanese
セン さき とがる するどい
kJapaneseKun
TOGARU SURUDOI
kJapaneseOn
SEN
kKorean
CHEM
kHangul
첨:0E
(v5.0.0-10.0.0)
kVietnamese
tiêm
kDefinition
sharp, pointed, acute, kee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C62
0-3C62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679
kIRG_TSource
T1-477A
1-477A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06D
0-406D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453
0-7453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DC5
kIRG_VSource
V1-5327
1-5327 (v3.1.1-5.2.0)
3-2A30 (v3.1.0)
1-2A30 (v3.0.0)
kRSUnicode
42.3
kTotalStrokes
6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550
kDaeJaweon
0591.040
kFennIndex
58.06
kHanYu
10562.090
kIRGDaeJaweon
0591.040
kIRGDaiKanwaZiten
07480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562.090
kIRGKangXi
0297.020
kKangXi
0297.020
kLau
1469
kMatthews
865
0865 (v2.1.0-3.1.0)
kMeyerWempe
3350
kMorohashi
07480
kNelson
1357
kSBGY
227.3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FK
kCihaiT
443.501
kFenn
121B
kFourCornerCode
9043.0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1057
kPhonetic
180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679
kCCCII
213B47
kCNS1986
1-477A
kCNS1992
1-477A
kEACC
213B47
kGB0
2866
kGB1
2866
kJinmeiyoKanji
2010
kJis0
3277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DC5 (v3.1.1-15.0.0)
kKSC0
845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1423
kTaiwanTelegraph
1423
kTGH
2013:415
kXerox
250:33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705+37.3.3 C+2705+42.3.3
kRSKangXi
42.3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