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qiong2
kong1
粵語
kung4
gung1
hung1
日語
キュウ
ク
コウ
韓語
궁
越南
khung
廣韻
溪/東三/平
集韻
溪/東三/平
訓読
あな(穴)
あめ(天)
おおきい(大きい)
おおぞら(大空)
そら(空)
たかい(高い)
ふかい(深い)
ゆみがた(弓形)
Sources 各源例字
G0-7137
HB1-AAC6
T1-4F29
J0-6356
K0-4F62
V1-614B
KP0-D1CA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隸書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去弓切
窮也。从穴弓聲。
Meaning 字義
qiong2
(1)
穷尽
(2)
困乏;穷困
→窮
qiong2
(10)
贫困;缺少财物poor 贫穷
(3)
大
(4)
高
(5)
深
(6)
穹窿,中间隆起四边下垂貌domed 穹苍
(7)
天
(8)
穹庐;毡帐
(9)
孔;穴
(10)
唐州名 属剑南道茂州都督府
kong1
(11)
[浪穹]县名
(布)
gungz 1.穷;尽;少;尽头;绝路;末路 2.无奈;不得已 ~ beac jis 3.无名指 mengl ~ 4.不深
(方)
官话 他 蘭州 ʨʽyn˦ (同音字)熟製食物方式之一:~洋芋(蘭州)
(壯)
gungz 无名(指);穷尽;尽头;绝路;末路;不深
(壯)
壯字用同「𰷕」
→𰷕
(壯)
gungz 穷
(壯)
壯字用同「𰩍」
→𰩍
(壯)
gyoeng 空心;通心
(喃)
khum 詞:khum khum 義:convex
(喃)
khung 詞:khung ảnh, khung cửa; khung cửi 義:frame, door-case; loom
(喃)
◎ Có dáng khom khom, cong xuống (cđ. khom).#C2: 穹 khung
(喃)
◎ Cái khuôn viền xung quanh.#C1: 穹 khung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去弓切
窮也。从穴弓聲。
《說文解字繫傳》
丘弓反
窮也。從穴弓聲。 [臣鍇曰:「穹隆然上高也。草根名——穹窮,象之也。」]
《說文解字注》
去弓切
竆也。 [竆者,極也。《豳風》。穹窒熏鼠。《毛傳》曰:穹窮,窒塞也。穹窮雙聲。《大雅》。以念穹蒼。《釋天》、《毛傳》皆曰:穹蒼,蒼天也。按穹蒼者,謂蒼天難窮極也。韗人爲臯陶。穹者三之一。注謂𡔷木腹穹隆。居𡔷三之一。今人皆謂高爲穹隆。] 从穴。弓聲。 [去弓切。古音在六部。]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字部】 〔古文〕𠫙【廣韻】去宮切【集韻】【韻會】丘弓切【正韻】丘中切,𠀤音芎。高也,大也。【詩·大雅】靡有旅力,以念穹蒼。【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註】天形穹隆,其色蒼蒼,故名。又【說文】窮也。【詩·豳風】穹窒熏䑕。【傳】窮也。
又【吳地志】穹窿,山名。
又音空。【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穹者三之一。【鄭註】穹讀爲空。謂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春秋緯】少昊邑于穹桑。【呂覽】伊尹生于穹桑。字或作空。【韻會小補】今雲南縣名浪穹,土音讀爲浪空。
又通作芎。【司馬相如·子虛賦】穹窮菖蒲。【註】穹窮似藳本。今歷陽呼爲江蘺。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ong2 [ʨʰiʊŋ35] ㄑㄩㄥˊ
kong1 [kʰʊŋ55] ㄎㄨㄥ
粵語
kung4 [kʰuːŋ1] 穹形, 穹頂, 穹蒼, 穹隆, 穹谷幽林, 蒼穹, 穹壤之別
gung1 [kuːŋ5]
hung1 [huːŋ5]
日語
キュウ [kʲɨː] [漢]
ク [kɯ] [呉]
コウ [koː] [漢]
韓語
궁 [kuŋ]
越南
khung [xu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平東韻穹小韻去宫切kʰiuŋ髙也去宫切七髙也去宫切七
刊謬補缺切韻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平東韻穹小韻去隆切kʰĭuŋ去隆反。四。去隆反。四。
集韻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穹小韻丘弓切kʰiuŋ說文窮也爾雅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隆然說文窮也爾雅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隆然
禮部韻略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穹小韻丘中切kʰiuŋ丘中切釋云髙也窮也爾雅穹蒼蒼天郭璞云天形穹窿然丘中切釋云髙也窮也爾雅穹蒼蒼天郭璞云天形穹窿然
增韻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穹小韻丘中切kʰiuŋ丘中切高也封禪書顥穹注謂天也顥言氣顥汗穹言天穹隆也丘中切高也封禪書顥穹注謂天也顥言氣顥汗穹言天穹隆也
五音集韵
溪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溪母三等kʰiuŋ丘弓切高也說文窮也爾雅云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㝫然也十七丘弓切高也說文窮也爾雅云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㝫然也十七
洪武正韻
溪東撮
東韻開口平東韻穹小韻丘中切kʰyuŋ丘中切髙也封禪書顥穹注謂天也顥言氣顥汗穹言天穹隆也丘中切髙也封禪書顥穹注謂天也顥言氣顥汗穹言天穹隆也
古今韻會舉要
溪弓平東韻弓韻溪母kʰiuŋ丘弓切角次清音說文窮也从穴弓聲爾雅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窿然廣韻又髙也丘弓切角次清音說文窮也从穴弓聲爾雅穹蒼蒼天郭璞曰天形穹窿然廣韻又髙也
蒙古字韻
kh ꡁÿung ꡦꡟꡃ平東韻kʰyuŋ()
音韻闡微
溪東冬庚蒸青撮陰平東韻穹小韻溪母三等kʰyŋ
中原音韻
溪東鍾撮陰平東鍾韻kʰiuŋ
韻略易通
開東洪撮舒陰平東洪韻kʰiuŋ天之高也天之高也
中州音韻
溪東鍾合平聲東鍾韻空小韻kʰuŋ高也高也
中華新韻
ㄑ ㄩㄥ 陰平東韻ʨʰiʊŋ
ㄐ ㄩㄥ 陽平東韻又讀類ʨiʊŋ
東國正韻
ㅋ ㅜㆁ 平弓重䛪匊韻kʰuŋ
戚林八音
氣悉 銀恭 陰平銀恭韻kʰyŋ
分韻撮要
溪 東 陽平東韻kʰoŋ天曰穹蒼天曰穹蒼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魏
冬
晉
冬
宋北魏後期
東冬鍾江
北魏後期北齊
東
齊梁陳北周隋
東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ʰi̯ŭŋ
王力
kʰǐwəŋ 蒸部
董同龢
kʰjuə̆ŋ 蒸部
周法高
kʰjwəŋ 蒸部
李方桂
kʰwjəŋ 蒸部
鄭張尚芳
kʰʷɯŋ 蒸0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hʷǝ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hwǝ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khwǝ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khwǝŋ
許思萊上古
khwəŋ
許思萊東漢
kʰuŋ
布之道諧聲域
WƏŊ
聲首弓
布之道擬音
kʰwəŋ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ʰ
tɕʰyŋ
陽平(38)
官河北邯鄲大名42
官江蘇徐州45
官安徽宿州埇橋55
官安徽亳州蒙城44
官山東濟南章丘55
官山東棗莊嶧城55
官山東東營廣饒53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濰坊昌邑53
官山東濰坊臨朐42
官山東濰坊壽光2
官山東泰安寧陽42
官山東泰安42
官山東臨沂平邑2
官山東德州2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山東菏澤單縣52
官河南鄭州城關53
官河南開封52
官河南洛陽3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官河南新鄉長垣51
官河南濮陽42
官河南漯河召陵53
官河南南陽南召52
官河南商丘梁園52
官河南商丘睢縣42
官河南周口淮陽53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42
官陝西寶雞53
官陝西咸陽三原35
官陝西漢中漢臺42
官甘肅武威民勤53
官新疆烏魯木齊52
官新疆哈密5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陰平(2)
官山東淄博博山1
官甘肅臨夏243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tɕʰioŋ
陽平(19)
官江蘇南京24
官江蘇常州金壇35
官安徽蕪湖55
官安徽蚌埠55
官安徽淮北44
官安徽安慶35
官安徽阜陽潁上33
官山東臨沂沂水53
官山東濱州博興53
官河南許昌42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四川自貢3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遵義21
官貴州畢節2
官雲南昆明31
陰平(3)
吳上海53 ((1))
吳江蘇無錫55
吳江蘇泰州靖江433
陰上(1)
吳江蘇鎮江丹陽324
tɕʰiuŋ
陽平(3)
官安徽阜陽55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北天門13
tɕʰyoŋ
陽平(2)
官安徽淮南鳳台55
官重慶江津21
tɕʰiɔŋ
陽平(1)
官安徽宿州碭山55
tɕʰoŋ
陰平(1)
吳浙江溫州33
tɕʰyə̃
陽平(2)
官甘肅張掖山丹53
官青海西寧24
陰平(1)
官甘肅酒泉敦煌24
tɕʰiŋ
陽平(2)
官山東濰坊安丘42
官山東日照東港42
tɕʰyn
陽平(1)
官甘肅蘭州51
陰平(1)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tɕʰyəŋ
陽平(1)
官河北邯鄲魏縣53
tɕʰio
陽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2
tɕʰiəŋ
陽平(1)
官河南信陽55
tɕʰyɛ̃ɣ
陽平(1)
官陝西延安寶塔24
tɕʰỹŋ
陽平(1)
官甘肅酒泉肅州53
kʰ
kʰyŋ
陽平(1)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陰平(1)
閩福建福州44 ((蒼~))
kʰioŋ
陽平(2)
官山東煙台蓬萊55
閩廣東汕頭55
kʰiuŋ
陽平(2)
閩福建三明將樂22
客廣東梅州梅縣11
kʰiɔŋ
陰平(1)
閩福建漳州漳浦55
kʰœyŋ
平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54
k
kyŋ
陽平(1)
閩福建福州53
kioŋ
陰平(1)
閩廣東汕頭33
kiuŋ
陽平(1)
吳福建南平浦城213
kiɔŋ
陰平(1)
閩福建廈門55
koŋ
陰平(1)
官湖南湘西吉首55
keiŋ
陰平(1)
閩福建南平建陽53
køŋ
陰平(1)
閩福建寧德福安332
dʑ
dʑioŋ
陽平(2)
吳浙江嘉興231
吳浙江湖州雙林113
陽去(2)
吳上海13 ((2))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dʑyoŋ
陽平(1)
吳浙江寧波113
dʑiʊŋ
陽平(2)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吳浙江紹興231
tʃʰ
tʃʰəŋ
陽平(1)
官山東日照五蓮53
tʃʰuŋ
陽平(1)
官山東臨沂莒南42
cʰ
cʰyŋ
陽平(1)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4
dʑʱ
dʑʱoŋ
陽平(1)
吳上海浦東新區324
tɕ
tɕioŋ
陽平(1)
湘湖南長沙13
Notes 註
弓 穹 肱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弓」的弓箭形義引申出「穹」的天頂義、「肱」的臂膀義
圜 環 還 闤 繯 蠉 檈 鬟 寰 鐶 𩙽 𪍺 𩍡 穹 *睘
《漢語同源詞大典》:圜:天體,渾圓者;環:圓形玉璧;還:返回,引申為旋轉義;闤:環繞市區的墻;繯:以繩索纏繞;蠉:蟲類屈曲而伸以前行;檈:托盤,圓形物;鬟:環形髮髻;寰:環繞京都的千里土地;鐶:金屬環,圓圈形物;𩙽:繞飛;𪍺:餅,圓形物;𩍡:環狀物;穹:蒼穹,天空,天圓地方。本組字皆有「圓、曲、環繞」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穴」,「弓」聲。《說文》指本義是窮盡。「穹」又表示拱形,古代常以「穹」或「穹蒼」表示天。46 字
詳解: 從「穴」,「弓」聲。許慎以為本義是窮盡。《說文》:「穹,窮也。从穴,弓聲。」如《詩.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鄭玄箋:「穹,窮。窒,塞也。」孔穎達疏:「言窮盡塞其窟穴也。」
「穹」表示中間隆起,四邊下垂貌,即拱形。徐鍇《說文解字繫傳》:「穹,隆然上高也。」如《周禮.考工記.韗人》:「韗人為皋陶,長六尺有六寸,左右端廣六寸,中尺,厚三寸,穹者三之一,上三正。」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皋陶,鼓木也。」又云:「謂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又作「穹隆」或「穹窿」,多形容天的形狀,如《太玄.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范望注:「穹隆,天之形也。」
「穹」引申表示天。《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郭璞注:「天形穹隆,其色蒼蒼,因名云。」故天又名「穹蒼」。如《文選.潘安仁〈寡婦賦〉》:「仰皇穹兮歎息,私自憐兮何極!」唐代孟郊〈感懷〉:「含酸望松柏,仰面訴穹蒼。」
「穹」表示大。《爾雅.釋詁上》:「穹,大也。」如《漢書.司馬相如傳》:「觸穹石,激堆埼。」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穹石,大石也。」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之一:「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穹」表示高。《玉篇.穴部》:「穹,高也。」如《文選.司馬長卿〈長門賦〉》:「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李善注:「穹崇,高貌。」南宋楊萬里〈游蒲澗呈周師蔡漕張舶〉:「穹巖千仞欹欲裂,仰看飛泉瀉雲窟。」
「穹」還表示深。如《文選.班孟堅〈西都賦〉》:「其陽則崇山隱天,幽林穹谷。」唐代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將為穹谷、嵁巖、淵池於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瀾壑。」676 字相關漢字: 穴,弓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8123
-G1
8123
-G7
8.丶.124
-GT
4498
-GKX
0862.29
康熙字典-GHZR
2911.04
汉语大字典-GZFY
370103
-GZ
gungz.0.0
-GZ
gungz.1.5
-GZ
gyoeng.0.2
-G通规
4036
-G布依
gungz.0
-G京族
khuŋ1.0.0
-G古籍
08571
-HB1
AAC6
-H常用
2938
-T1
4709
全字庫-T甲表
0295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993
-J0
6754
-JMJ
01920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人名
一..0387
-K0
4766
-K人名
一..0697
-KP0
4942
-V1
654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ióng
QIONG2 QIONG1 KONG1
(v4.1.0-6.0.0)
QIONG1 QIONG1 KONG1 QIONG2
(v4.0.1)
KONG1 QIONG1 QIONG2
(v3.1.0-3.2.0)
QIONG1 QIONG1 KONG1 QIONG2
(v2.1.0-3.0.0)
kTGHZ2013
305.050:qióng
kHanyuPinyin
42721.030:qióng,qiōng,kōng
kXHC1983
0937.120:qióng
0937.120:qióng
(v5.1.0)
kCantonese
kung4
hung1 kung4
(v4.1.0-13.0.0)
KUNG4
(v2.1.0-4.0.1)
kJapanese
キュウ ク コウ あめ そら
kJapaneseKun
SORA AME
kJapaneseOn
KYUU
kKorean
KWUNG
kHangul
궁:0N
궁
(v5.0.0-10.0.0)
kVietnamese
khum
kTang
kiung
kDefinition
high and vast; elevated; arche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7137
0-7137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AC6
kIRG_TSource
T1-4F29
1-4F29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356
0-6356
(v3.0.0-5.2.0)
kIRG_KSource
K0-4F62
0-4F62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1CA
kIRG_VSource
V1-614B
1-614B
(v3.1.1-5.2.0)
3-3860
(v3.1.0)
1-3860
(v3.0.0)
kRSUnicode
116.3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035
kDaeJaweon
1289.070
kFennIndex
87.11
kGSR
0901e
kHanYu
42721.030
kIRGDaeJaweon
1289.070
kIRGDaiKanwaZiten
2541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721.030
kIRGKangXi
0862.290
kKangXi
0862.290
kKarlgren
471
kMatthews
1246
kMorohashi
25414
kNelson
3315
kSBGY
026.1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JCN
kCihaiT
997.504
kFenn
244F
kFourCornerCode
3020.7
kFrequency
4
(v3.2.0-15.1.0)
kHKGlyph
2936
kPhonetic
68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AC6
kCCCII
214F4F
kCNS1986
1-4F29
kCNS1992
1-4F29
kEACC
214F4F
kGB0
8123
kGB1
8123
kJinmeiyoKanji
2010
kJis0
6754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1CA
(v3.1.1-15.0.0)
kKSC0
476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4498
kTaiwanTelegraph
4498
kTGH
2013:4036
kXerox
274:05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929+57.3.5 C+5929+116.5.3
kRSKangXi
116.3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