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se4
粵語
saap3
gip3
sap1
sik1
日語
シュウ
ジュウ
韓語
삽
越南
sáp
廣韻
生/緝/入
集韻
生/緝/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1-492C
HB1-C0DF
T1-742A
J0-5F28
K2-425C
KP1-536F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Meaning 字義
se4
(1)
不光滑unsmooth
(2)
味不甘滑,像明矾的味道 如:苦涩;涩口astringent
(3)
说话迟钝,语言艰难
(4)
行文生硬,文章难度难懂 如:生涩obscure
(5)
生锈
(6)
道路险阻
(7)
中医脉象 脉搏往来艰涩不畅而迟,按之有轻刀刮竹感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𠀤音濇。與歰同。【說文】不滑也。【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集韻】或作瀒𣥒澁。𣥒字原作刃下止。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se4 [sɤ51] ㄙㄜˋ
粵語
saap3 [saːp3] 澀味, 澀訥, 澀體, 苦澀, 晦澀, 艱澀
gip3 [kiːp3]
sap1 [sɐp5]
sik1 [siːk5]
日語
シュウ [ɕɨː] [呉]
ジュウ [ʑɨː]
韓語
삽 [sap]
越南
sáp [sap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生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歰小韻色立切ʃiep上同(歰‧說文曰不滑也色立切八)上同(歰‧說文曰不滑也色立切八)
刊謬補缺切韻
生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澀小韻色立切ʃĭĕp色立反。不滑*。從四止相輩。五。色立反。不滑*。從四止相輩。五。
集韻
生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歰小韻色入切ʃiep說文不滑也或作瀒澀𣥒澁文說文不滑也或作瀒澀𣥒澁文
禮部韻略
生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澀小韻色入切ʃiep色入切釋按説文不滑也色入切釋按説文不滑也
增韻
生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澀小韻色入切ʃiep色入切不滑也从氵从兩倒止从兩止亦作歰从刃誤今正色入切不滑也从氵从兩倒止从兩止亦作歰从刃誤今正
五音集韵
審二緝
深攝侵韻3等開口入緝韻審母二等ʂiep=歰:色立切說文歰不滑也从四止徐曰四皆止故為歰也毛氏曰从氵从兩止兩倒止从刃非二十一字=歰:色立切說文歰不滑也从四止徐曰四皆止故為歰也毛氏曰从氵从兩止兩倒止从刃非二十一字
洪武正韻
審緝齊
緝韻開口入緝韻澀小韻色入切ʃiəp色入切不滑也从氵从兩倒止从兩止亦作歰从刃誤色入切不滑也从氵从兩倒止从兩止亦作歰从刃誤
古今韻會舉要
審櫛入緝韻濕韻審母ɕəʔ色立切音與嗇同說文●不滑也本作澀從四止徐曰四皆止故為歰也今文作澀或作濇從水嗇聲集韻亦作●俗作澁毛氏曰從氵從兩止兩倒止從刃誤色立切音與嗇同說文●不滑也本作澀從四止徐曰四皆止故為歰也今文作澀或作濇從水嗇聲集韻亦作●俗作澁毛氏曰從氵從兩止兩倒止從刃誤
蒙古字韻
sh ꡮʰi ꡜꡞ入支韻ʂʅ()
音韻闡微
審緝開入聲緝韻澀小韻審母二等ʃəp
韻略易通
上侵尋開入入聲侵尋韻ʂəp不滑也不滑也
中州音韻
審支思開入上支思韻澀小韻ʂï不滑也不滑也
中華新韻
ㄙ ㄜ 入去歌韻丙類sɤ
東國正韻
ㅅ ㆍㅂ 入簪㾕譖戢韻sɤp
戚林八音
時授 燈庚入 陰入燈庚韻seiʔ
分韻撮要
審 金入 陰入金韻ʃɐp同上(活潤貌不乾也)同上(活潤貌不乾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緝
東漢
緝
魏
緝
晉
緝
宋北魏後期
緝
北魏後期北齊
緝
齊梁陳北周隋
緝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ʃǐəp 緝部
鄭張尚芳
srɯb 緝1部
許思萊上古
srəp
許思萊東漢
ṣip
布之道諧聲域
SƏP
聲首歰
布之道擬音
srəp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s
sei
陰平(12)
官北京55
官安徽淮北213 (又)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又)
官山東德州1 (白,柿子剛~倆)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又)
官陝西西安21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官青海西寧44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上聲(1)
官山東煙台萊州55 (又)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sip
陰入(1)
閩福建廈門32 ((文))
sɛ
陰入(2)
閩福建南平建甌24
閩海南三亞35
陰平(6)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山東聊城1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入聲(3)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陽平(2)
官湖南郴州21
官貴州貴陽21
上聲(1)
官山東威海環翠213
sə
陰平(1)
官安徽蚌埠212
入聲(2)
湘湖南長沙24 ((文))
平廣西桂林朝陽55
陽平(6)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昭通31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上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214
去聲(5)
官山東德州5 (文)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寧夏銀川5
səʔ
陰入(11)
吳上海5
吳上海浦東新區55
吳江蘇無錫55
吳江蘇常州55
吳江蘇鎮江丹陽55
吳江蘇泰州靖江55
吳浙江杭州5
吳浙江嘉興54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吳浙江紹興55
吳浙江衢州龍游5
入聲(4)
官江蘇南京5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se
陰平(4)
官江蘇徐州213 (又)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又)
官河南信陽33
湘湖南永州13
入聲(3)
官安徽安慶43
吳浙江溫州213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陽平(6)
官重慶3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雲南大理3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文,白)
去聲(2)
官湖南常德35 (文)
官四川自貢14
sɐp
陰入(3)
粵廣東珠海前山55 (文讀,白讀。)
粵廣東肇慶55
粵廣東中山石岐55 (文讀)
上陰入(5)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粵廣東佛山順德55 (文讀)
粵廣東江門白沙55
粵廣東雲浮羅定55
粵澳門55
sɤ
陰平(1)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入聲(2)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官湖北天門324
陽平(3)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上聲(1)
官山東煙台3
去聲(5)
官北京51 (文,白)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siap
陰入(7)
閩福建廈門32 ((白))
閩福建泉州南安5
閩福建漳州漳浦32
閩廣東汕頭2
閩香港大埔3
客廣東深圳21
客廣東惠州35
sɿ
陰平(3)
官江蘇徐州213 (又)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又)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又)
入聲(1)
官山東泰安寧陽53 (又)
上聲(1)
官山東煙台萊州55 (又)
sai
陰平(2)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白))
陽平(1)
官貴州畢節2
sɛʔ
陰入(2)
官江蘇南通
贛江西南昌5
入聲(1)
官重慶江津33
sæ
陰平(2)
官河南洛陽33
官陝西寶雞44
入聲(1)
官湖北黃岡紅安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sep
陰入(4)
客廣東韶關新豐1
客廣東梅州梅縣1
客廣東梅州五華1
客廣東東莞22
sɐʔ
陰入(2)
吳浙江寧波55
吳浙江寧波餘姚55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sia
陽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sap
上陰入(1)
粵廣東雲浮55 (老音)
si
陰入(2)
平湖南永州道縣35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陰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sɤʔ
陰入(2)
吳江蘇蘇州4
吳浙江台州仙居5
sa
陰入(1)
平湖南永州寧遠13
sɛp
陰入(1)
贛江西撫州黎川3
sæɛ
陰平(1)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so
上聲(1)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sɔ
陽平(1)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saʔ
陰入(1)
晉山西太原2
sɜʔ
陰入(1)
吳江蘇無錫江陰55
sɪʔ
陰入(1)
吳浙江寧波餘姚55
sʌʔ
陰入(1)
吳浙江衢州開化5
seiʔ
陰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5
saiʔ
陰入(1)
閩福建福州23
sau
入聲(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2
sɛi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5
sei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古田2
sɛ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柘榮5
siəp
陰入(1)
閩廣東潮州21
siaiʔ
陰入(1)
閩海南東方54
sɛt
陰入(1)
客江西九江修水2
soi
上聲(1)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sɔk
陰入(1)
粵廣東東莞44
sək
陰入(1)
粵香港新界35
sɐk
陰入(1)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ʂ
ʂei
陰平(11)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又)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又)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又)
官山東濟南213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又)
官山東東營廣饒213 (又)
官山東泰安213 (又)
官山東日照東港213 (又)
官山東臨沂莒南213 (又)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又)
入聲(1)
官山東濟南章丘44 (又)
陽平(1)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又)
上聲(4)
官山東青島即墨3
官山東濰坊安丘55 (又)
官山東濰坊昌邑33 (又)
官山東臨沂沂水44 (又)
ʂɛ
陰平(7)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ʂʅ
陰平(7)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又)
官山東淄博博山1
官山東東營廣饒213 (又)
官山東濰坊壽光1
官山東泰安213 (又)
官山東日照東港213 (又)
官山東臨沂莒南213 (又)
入聲(3)
官山東濟南章丘44 (又)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河南商丘梁園33 (又)
陽平(5)
官安徽淮北44 (又)
官安徽宿州埇橋55 (又)
官安徽亳州蒙城44 (又)
官山東棗莊嶧城55 (又)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又)
上聲(4)
官山東濰坊安丘55 (又)
官山東濰坊昌邑33 (又)
官山東日照五蓮55 (又)
官山東臨沂沂水44 (又)
ʂə
陰平(1)
官甘肅臨夏243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ʂɤ
去聲(2)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ʂai
陰平(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ʂᴇ
陰平(1)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k
kip
陰入(3)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粵廣西梧州蒙山55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上陰入(3)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下陰入(8)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佛山順德33 (白讀。)
粵廣東清遠33
粵香港33
粵澳門33
平廣西梧州藤縣33
平雲南文山富寧33
中入(7)
粵廣西北海33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粵廣西玉林博白33
粵廣西百色33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粵廣西崇左24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陽入(3)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白讀。)
kʅ
入聲(1)
平廣西桂林平樂55
kɐp
陰入(1)
粵廣西來賓武宣55
kiap
陰入(3)
客廣東廣州從化22
客廣西南寧馬山22
客廣西玉林博白31
kit
陰入(2)
粵廣西貴港南江33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上陰入(1)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下陰入(1)
粵廣東雲浮33 (新音)
kia
陰入(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kek
上陰入(2)
粵廣東韶關55
平廣東韶關55
kieʔ
陽入(1)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kiɛp
上陰入(1)
閩廣東中山隆都11
ʃ
ʃei
上聲(1)
官山東日照五蓮55 (又)
ʃʅ
上聲(1)
官山東濱州博興44 (又)
ʃe
上聲(1)
官山東濱州博興44 (又)
ʃɐp
陰入(2)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粵廣西河池宜州55
上陰入(1)
粵廣東廣州5
ʃa
上聲(1)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ʃɛp
陰入(1)
客香港沙田2
ʃət
陰入(1)
粵廣西桂林臨桂55
t
tiap
陰入(4)
閩海南海口5
閩海南瓊海5
閩海南定安5
閩海南澄邁5
tit
陰入(1)
閩海南昌江5
tɛʔ
陰入(1)
閩海南樂東5
tiat
陰入(1)
閩海南陵水5
ȵ
ȵɐp
陰入(1)
閩廣西貴港平南42
下陰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ȵap
陰入(1)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中入(1)
粵廣西玉林北流33
tɕ
tɕie
陰入(1)
客江西贛州南康24
入聲(2)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湘湖南長沙24 ((白))
ɕ
ɕia
入聲(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ɕiɐʔ
陰入(1)
吳浙江金華玉山5
ɬ
ɬɐp
陰入(1)
粵廣西欽州55
ɬieʔ
陰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2
ts
tsɿ
去聲(1)
官湖南常德35 (白)
θ
θek
陰入(1)
閩海南萬寧5
Notes 註
歰 澀 譅
《說文》「歰,不滑也」典籍中多作「澀」。「譅」是言語不流暢的專用字。音同義近,實同一詞。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水」,「歰」聲,本義為不光滑。17 字
詳解: 從「水」,「歰」聲,本義為不光滑。《正字通‧止部》:「歰,別作澀。」《說文》:「歰,不滑也。从四止。」 唐王建〈當窗織〉:「水寒手澀絲脆斷,續來續去心腸爛。」
「澀」可表示味不甘滑,像明礬或不熟的柿子那樣使舌頭感到麻木乾燥的味道。唐李咸用〈和吳處士題村叟壁〉:「秋果樝梨澀,晨羞筍蕨鮮。」
「澀」也表示道路險阻;不通暢。晉潘尼〈迎大駕〉:「世故尚未夷,崤函方嶮澀。」
「澀」也指說話、寫文章遲鈍、艱難、生硬,不流暢。唐姚合〈春晚雨中〉:「迎風鶯語澀,帶雨蝶飛難。」
「澀」還指生銹。唐劉長卿〈古劍〉:「鐵衣今正澀,寶刃猶可試。」264 字相關漢字: 水,歰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4112
简体: 涩
GKX
0651.20
康熙字典-GHZR
1901.11
汉语大字典-G通规
2088X
-G古籍
09060
-HB1
C0DF
-H常用
2343
-T1
8410
全字庫-T甲表
0236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125
-J0
6308
-JMJ
01596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596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1596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2
3460
-KP1
536F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sè
SE4
(v2.1.0-6.0.0)
kHanyuPinyin
31774.120:sè
kXHC1983
0989.061:sè
0989.061:sè
(v5.1.0)
kCantonese
sap1
gip3
(v14.0.0)
gip3 saap3 sap1 sap3
(v4.1.0-13.0.0)
SAP1 SAP3
(v2.1.0-4.0.1)
kJapanese
シュウ ジュウ
kJapaneseKun
SHIBUI SHIBU
kJapaneseOn
JUU SHUU
kTang
shrip
kDefinition
astringent; harsh; uneven, rough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492C
1-492C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0DF
kIRG_TSource
T1-742A
1-742A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F28
0-5F28
(v3.0.0-5.2.0)
kIRG_KSource
K2-425C
2-425C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36F
kRSUnicode
85.14
kTotalStrokes
17
kIICore
AT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061.230
kFennIndex
431.08
kHanYu
31774.120
kIRGDaeJaweon
1061.230
kIRGDaiKanwaZiten
18311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774.120
kIRGKangXi
0651.200
kKangXi
0651.200
kMatthews
5448
kMeyerWempe
2638a
kMorohashi
18311 18311:E0101
18311
(v2.1.0-15.0.0)
kSBGY
533.1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ESIM
kCihaiT
832.302
kFourCornerCode
3711.1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6
kHKGlyph
2341
kPhonetic
1185
kUnihanCore2020
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0DF
kCCCII
21492E
kCNS1986
1-742A
kCNS1992
1-742A
kEACC
21492E
kGB1
4112
kJis0
6308
kKPS1
536F
(v3.1.1-15.0.0)
kTaiwanTelegraph
3396
kXerox
264:35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507+85.3.14
kRSKangXi
85.12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6F81<kMeyerWempe U+6FC7<kMatthews,kMeyerWempe U+7012<kMatthews
kSimplifiedVariant
U+6DA9
kZVariant
U+6F81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