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gan3
粵語
gon2
日語
カン
韓語
간
越南
cán
廣韻
見/寒/上
集韻
溪/寒/上
匣/寒/去
訓読
わら(藁)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851
H-FEFC
T3-2A3F
JMJ-018998
K1-573B
KP1-61B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古旱切
禾莖也。从禾旱聲。《春秋傳》曰:「或投一秉稈。」
稈或从干。
Meaning 字義
gan3
(1)
禾本植物的茎stalk of grain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稈
《說文解字》
古旱切
禾莖也。从禾旱聲。《春秋傳》曰:「或投一秉稈。」
稈或从干。
《說文解字繫傳》
根旱反
禾莖也。從禾旱聲。《春秋傳》曰:「或投一秉稈。」 [臣鍇曰:「卽稭之和皮者。投稈,謂楚囊瓦焚郤宛事也。」]
稈或從干作。
《說文解字注》
古旱切
禾莖也。 [謂自根之上至貫於穗者是也。] 从禾。旱聲。 [古旱切。十四部。] 《春秋傳》曰:或投一秉稈。 [昭公卄七年《左傳》曰: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國人投之。此以二句合爲一句耳。]
稈或从干作。 [干聲。]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旱切,音笴。同稈。【左傳·昭二十七年】或取一秉秆焉。【註】秉,把也。秆,槀也。(稈)【集韻】古旱切,音笴。與杆同。【博雅】稻穰謂之稈。【說文】禾莖也。引春秋傳:或投一秉稈。今左傳昭二十七年作或取一秉秆。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an3 [kan214] ㄍㄢˇ
粵語
gon2 [kɔːn35]
日語
カン [kaɴ]
韓語
간 [kan]
越南
cán [kan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見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笴小韻古旱切kɑn上同(稈‧禾莖)上同(稈‧禾莖)
刊謬補缺切韻
見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笴小韻各旱切kɑn禾莖。亦秆。(稈)禾莖。亦秆。(稈)
集韻
溪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笴小韻古旱切kʰɑn說文禾莖也引春秋傳或投秉稈或作秆𦼮𦾮說文禾莖也引春秋傳或投秉稈或作秆𦼮𦾮
匣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翰小韻侯旰切ɣɑn禾藳禾藳
禮部韻略
溪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笴小韻古旱切kʰɑn禾莖春秋傳或投一秉稈(稈)禾莖春秋傳或投一秉稈(稈)
增韻
溪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笴小韻古旱切kʰɑn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翰韻增入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翰韻增入
見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旰小韻古旦切kɑn禾莖藳也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旱韻增入禾莖藳也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旱韻增入
五音集韵
見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上旱韻見母一等kɑn=稈:禾莖=稈:禾莖
匣寒
山攝寒韻1等開口去翰韻匣母一等ɣɑn禾藁禾藁
洪武正韻
見寒開
寒韻開口上旱韻稈小韻古旱切kon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作稈又翰韻左傳或取一秉秆焉又作稈又翰韻
見寒開
寒韻開口去翰韻榦小韻古汗切kon禾莖藁也左傳或取一秉秆又旱韻禾莖藁也左傳或取一秉秆又旱韻
古今韻會舉要
見干去翰韻旰韻見母kan木莖藳左傳或取一束干又旱韻〇毛氏韻増木莖藳左傳或取一束干又旱韻〇毛氏韻増
見干上旱韻笴韻見母kan說文禾莖也从禾旱聲引春秋傳或投一秉稈徐曰即稭之和皮者今文左傳作秆集韻或作𦾮𦼮(稈)說文禾莖也从禾旱聲引春秋傳或投一秉稈徐曰即稭之和皮者今文左傳作秆集韻或作𦾮𦼮(稈)
蒙古字韻
g ꡂan ꡋ上寒韻kan(稈)()(稈)
音韻闡微
見寒删先元真文開一上聲旱韻笴小韻見母一等kan(稈)(稈)
中原音韻
見寒山開上聲寒山韻kan(稈)(稈)
韻略易通
見山寒開舒上聲山寒韻kan水莖(稈)水莖(稈)
中州音韻
見寒山開上聲寒山韻簳小韻kan禾莖(稈)禾莖(稈)
中華新韻
ㄍ ㄢ 上寒韻甲類kan(稈)(稈)
東國正韻
ㄱ ㅏㄴ 去干笴旰葛韻kan
ㄱ ㅏㄴ 上干笴旰葛韻kan(稈)(稈)
戚林八音
求 山干 陰上山干韻kaŋ
分韻撮要
見 干 陰上干韻kɔn禾草(稈)禾草(稈)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ɑn
王力
kan 元部
董同龢
kân 元部
周法高
kan 元部
李方桂
kanx 元部
鄭張尚芳
kaːnʔ 元1部
白-沙
*kˤa[r]ʔ
許思萊上古
kânʔ
許思萊東漢
kɑnᴮ
布之道諧聲域
KAN
聲首干
ŊAN
聲首干
布之道擬音
kˤanʔ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k
kɔn
上聲(20)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稻稈。文讀,白讀。)
客江西九江修水21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稻稈。)
客廣東深圳31 (稻稈。)
客廣東惠州35 (稻稈。)
客廣東東莞21 (稻稈。)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稻稈。)
粵廣東珠海前山13 (稻稈。)
粵廣東中山石岐213 (稻稈。)
粵澳門13 (稻稈。)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稻稈。文讀,白讀。)
客江西九江修水21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稻稈。)
客廣東深圳31 (稻稈。)
客廣東惠州35 (稻稈。)
客廣東東莞21 (稻稈。)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稻稈。)
粵廣東珠海前山13 (稻稈。)
粵廣東中山石岐213 (稻稈。)
粵澳門13 (稻稈。)
陰上(31)
客廣西南寧馬山31 (稻稈。)
粵廣東佛山35 (稻稈。)
粵廣東佛山順德24 (稻稈。)
粵廣東江門白沙45 (稻稈。)
粵廣東肇慶35
粵廣西北海35 (稻稈。)
粵廣西欽州35 (稻稈。)
粵廣西貴港桂平35 (稻稈。)
粵廣西玉林博白33 (稻稈。)
粵廣西百色35 (稻稈。)
粵廣西河池宜州42 (稻稈。)
粵廣西來賓武宣45 (稻稈。)
粵香港35 (稻稈。)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稻稈。)
客廣西南寧馬山31 (稻稈。)
粵廣東廣州35
粵廣東佛山35 (稻稈。)
粵廣東佛山順德24 (稻稈。)
粵廣東江門白沙45 (稻稈。)
粵廣東肇慶35
粵廣東肇慶封開52 ((稻稈))
粵廣西南寧35
粵廣西北海35 (稻稈。)
粵廣西欽州35 (稻稈。)
粵廣西貴港桂平35 (稻稈。)
粵廣西玉林博白33 (稻稈。)
粵廣西百色35 (稻稈。)
粵廣西河池宜州42 (稻稈。)
粵廣西來賓武宣45 (稻稈。)
粵香港35 (稻稈。)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稻稈。)
陰平(3)
粵廣東韶關55 (稻稈。)
粵廣東韶關55 (稻稈。)
平廣東韶關55 (稻稈)
陰去(2)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稻稈。)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稻稈。)
陽去(1)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kan
上聲(28)
官廣西柳州雒容52 (稻稈。)
官廣西桂林臨桂42 (稻稈。)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官北京214
官安徽安慶213
官山東煙台3
官山東臨沂平邑3
官湖北武漢42
官湖北襄陽襄樊55
官湖北荊門鍾祥53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湖南常德31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41 (麥~)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麥~)
官湖南湘西吉首53
官廣西柳州雒容52 (稻稈。)
官廣西桂林臨桂42 (稻稈。)
官重慶江津42
官四川成都53
官四川自貢53
官四川雅安漢源53
官貴州貴陽42
官貴州遵義53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1
閩福建廈門53 ((文))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湘湖南長沙41
陰上(18)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稻稈。)
粵廣西梧州蒙山42 (稻稈。)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稻稈。)
粵廣西崇左24 (稻稈。)
粵廣西崇左寧明35 (稻稈。)
平廣西南寧亭子33 (稻稈。)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稻稈。)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稻稈。)
平雲南文山富寧33 (稻稈。)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稻稈。)
粵廣西梧州蒙山42 (稻稈。)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稻稈。)
粵廣西崇左24 (稻稈。)
粵廣西崇左寧明35 (稻稈。)
平廣西南寧亭子33 (稻稈。)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稻稈。)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稻稈。)
平雲南文山富寧33 (稻稈。)
kon
上聲(2)
客廣東梅州五華31
贛江西撫州黎川44 ((稻草))
陰上(10)
客廣西玉林北流42 (稻稈。)
粵廣東清遠35 (稻稈)
粵廣東雲浮羅定35
粵廣西貴港南江34 (稻稈。)
粵廣西玉林北流35 (稻稈。)
客廣西玉林北流42 (稻稈。)
粵廣東清遠35 (稻稈)
粵廣東雲浮羅定35
粵廣西貴港南江34 (稻稈。)
粵廣西玉林北流35 (稻稈。)
陽上(2)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稻稈。)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稻稈。)
去聲(1)
客廣東梅州梅縣53
kaŋ
上聲(10)
湘廣西桂林灌陽55 (稻稈。)
官江蘇南京212
官湖南郴州53 (麥~)
官湖南永州寧遠45 (麥~)
閩福建福州32
閩福建莆田仙游32
閩福建寧德福安42
閩福建寧德古田42
閩福建寧德柘榮51
湘廣西桂林灌陽55 (稻稈。)
陰上(4)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24 (稻稈。)
閩廣東汕頭53
閩廣東潮州53 (文,白)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24 (稻稈。)
kã
上聲(11)
官安徽蕪湖213
官安徽銅陵樅陽224 (文)
官山東濟南55
官山東東營利津 (秤~子)
官山東濰坊壽光3
官山東濟寧3
官山東德州3
官山東聊城3
官雲南紅河蒙自31
官陝西西安53
湘湖南永州53 (麥~)
陰上(2)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稻稈。)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稻稈。)
陽平(1)
官山東淄博博山3
kun
上聲(2)
粵廣東深圳寶安11 (稻稈。)
粵廣東深圳寶安11 (稻稈。)
陰上(6)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稻稈。)
粵廣東東莞35 (稻稈。)
粵廣東雲浮35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稻稈。)
粵廣東東莞35 (稻稈。)
粵廣東雲浮35
kæ̃
上聲(2)
官安徽合肥24
湘湖南婁底雙峰31 (文,白)
陰平(2)
平廣西桂林平樂53 (稻稈。)
平廣西桂林平樂53 (稻稈。)
陽平(1)
官寧夏銀川3 (~子)
kuã
上聲(2)
閩福建廈門53 ((白))
閩福建莆田仙游32
陰上(1)
閩廣東潮州53
陰平(1)
閩廣東汕頭33
kuan
上聲(1)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陰上(2)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稻稈。)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稻稈。)
kuɛ̃
上聲(3)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客廣東韶關南雄31
ko
陰上(2)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稻稈。)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稻稈。)
koẽ
上聲(2)
客江西贛州南康42
客江西贛州南康42
koɛn
上聲(2)
客江西贛州寧都214
客江西贛州寧都214
køn
陰上(2)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稻稈。)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稻稈。)
kœn
陰上(2)
粵廣西南寧賓陽33 (稻稈。)
粵廣西南寧賓陽33 (稻稈。)
kuon
陰上(2)
粵廣西柳州融水55 (稻稈。)
粵廣西柳州融水55 (稻稈。)
kʊŋ
上聲(2)
粵香港新界35 (稻稈。)
粵香港新界35 (稻稈。)
keŋ
陰上(2)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稻稈。)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稻稈。)
kən
陰去(2)
平湖南永州寧遠55 (稻稈。)
平湖南永州寧遠55 (稻稈。)
kuaŋ
上聲(2)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稻稈。)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稻稈。)
ki
陰上(2)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稻稈。)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稻稈。)
kəŋ
陰上(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5 (稻稈。)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5 (稻稈。)
kʊ̃
上聲(1)
官江蘇泰州213 (白,k3)
陰上(1)
官江蘇南通
kø
上聲(1)
吳江蘇蘇州52
陰去(1)
吳上海35
kie
上聲(1)
吳浙江台州仙居423
陰上(1)
吳浙江衢州龍游45
kɛ̃
上聲(1)
官江蘇泰州213 (文,k3)
kɵ̃
上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224 (白)
kɑ̃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kᴇ̃
陰上(1)
吳浙江杭州53
ky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kɒ̃
陰上(1)
吳浙江金華玉山45
kuɛ
陰上(1)
吳浙江麗水雲和53
kuaĩ
陰上(1)
吳福建南平浦城44
kɔɪ̃
陰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
kuiŋ
上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21
kueiŋ
上聲(1)
閩福建南平建陽21 (稻草。)
kɵn
上聲(1)
贛江西南昌213
kua
上聲(1)
湘湖南婁底雙峰31
Notes 註
竿 杆 秆
三字都有長而直挺的意思。《說文》「竿,竹挺也」秆,《說文》作稈的重文,注曰「禾莖也」《集韻》「杆,僵木也」。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449
-G1
2449
-G7
8.丿.21
-GT
4427
-GKX
0849.14
康熙字典-GHZR
2774.01
汉语大字典-GZFY
341001
-G通规
1130
-G常用
常.8.138
-G古籍
02751
-H
FEFC
-T3
1031
全字庫-JMJ
01899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1
5527
-K人名
一..0064
-KP1
61B4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gǎn
GAN3
(v2.1.0-6.0.0)
kHanyuPinlu
gǎn(12)
gan3(12)
(v4.0.1-6.2.0)
kTGHZ2013
106.150:gǎn
kHanyuPinyin
42591.010:gǎn
kXHC1983
0357.020:gǎn
0357.020:gǎn
(v5.1.0)
kCantonese
gon2
GON2
(v4.0.1)
kJapanese
カン わら
kKorean
KAN
kHangul
간:1N
간
(v5.0.0-10.0.0)
kDefinition
straw; stalk of grai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851
0-3851
(v3.0.0-5.2.0)
kIRG_HSource
H-FEFC
FEFC
(v4.0.1-5.2.0)
kIRG_TSource
T3-2A3F
3-2A3F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18998
kIRG_KSource
K1-573B
1-573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61B4
kRSUnicode
115.3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272.100
kFennIndex
238.10
kGSR
0139j
kHanYu
42591.010
kIRGDaeJaweon
1272.100
kIRGDaiKanwaZiten
2492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591.010
kIRGKangXi
0849.140
kKangXi
0849.140
kMatthews
3220
kMorohashi
24925
kSBGY
284.3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DMJ
kCihaiT
988.201
kFourCornerCode
2194
kPhonetic
653
kUnihanCore2020
GH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26828
kCNS1986
E-2A3F
kCNS1992
3-2A3F
kEACC
226828
kGB0
2449
kGB1
2449
kHKSCS
FEFC
(v3.1.1-15.0.0)
kKoreanName
2015
kKPS1
61B4
(v3.1.1-15.0.0)
kKSC1
5527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4427
kTaiwanTelegraph
4427
kTGH
2013:1130
kXerox
312:35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15.3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A08<kMatthews
kSimplifiedVariant
U+79C6
kTraditionalVariant
U+79C6 U+7A08
U+7A08
(v3.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