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xie2
ye4
粵語
kit3
jip6
sau2
日語
ケツ
ヨウ
ゲチ
シュ
コウ
韓語
혈
越南
hiệt
廣韻
匣/屑開/入
集韻
匣/屑開/入
訓読
おおがい(大貝)
かしら(頭)
ぺーじ(ページ)
Sources 各源例字
G1-5233
HB1-ADB6
T1-5377
J0-4A47
K0-7A6D
KP0-F3D1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 (U+2FB4)
Single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商
甲骨文
婦女卜辭
商
甲骨文
賓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信陽
楚(戰國)
簡帛
仰天湖
楚(戰國)
簡帛
新蔡葛陵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胡結切
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頁之屬皆从𩑋。
Meaning 字義
xie2
(1)
头
(2)
直项
ye4
(3)
量词 指书册的一张 也作「葉」 如:册页;活页page
→葉
ye4
(3)
书页 如:册叶;活叶文选pag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胡結切
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頁之屬皆从𩑋。 [𦣻者,䭫首字也。]
《說文解字繫傳》
羊截反
頭也。從𦣻,從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頁之屬,皆從頁。頁者,䭫、首字也。 [臣鍇曰:「古文以爲首字也。」]
《說文解字注》
康禮切
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 [按此十二字蓋後人所改竄。非許氏原文。原文當云:頁,古文䭬𩠐字如此。从𦣻。从儿。共十一字。䭬字見下文《𩠐部》。䭬者,小篆。依常例當於䭬下出𩑋。解云:古文䭬。而以如是立文,則从𩑋之九十三文無所附。故別出𩑋爲部首。正如儿卽古文奇字人。大卽籒文大。而皆必別出之爲部首。云儿古文奇字人也。云大籒文大改古文也。皆不必再釋儿字大字𩑋字之義。後人乃於儿下贅之云仁人也。𩑋下贅之云頭也。而倒亂其文。皆由不知許氏立言之變例故爾。《𩑋部》不廁,《𩠐部》後而列於前者,蒙八篇从儿之字爲次也。小篆𦣻。古文作𩠐,小篆䭬,古文作𩑋。今𣜩則𦣻用古文,䭬用稽字。而𦣻𩑋䭫皆不行矣。从𦣻儿爲𩑋首字。如从气儿爲欠,从目儿爲見。會意。字本與䭬同音,康禮切。十五部。今音轉爲胡結切。] 凡𩑋之屬皆从𩑋。
[】大徐本此下有𦣻者䭬𩠐字也。小徐本𦣻作𩑋。此古注謂𩑋卽䭬字也。要非許語。今刪。]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字部】 【集韻】奚結切【韻會】【正韻】胡結切,𠀤音纈。【說文】頭也。从𦣻从儿。又【六書故】頁卽首字,不當音纈。說文分部分切,非。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xie2 [ɕiɛ35] ㄒㄧㄝˊ
ye4 [iɛ51] ㄧㄝˋ
粵語
kit3 [kʰiːt3]
jip6 [iːp2] 頁碼
sau2 [sɐu35]
日語
ケツ [ketsɨ] [漢]
ヨウ [joː]
ゲチ [getɕi] [呉]
シュ [ɕɨ]
コウ [koː]
韓語
혈 [hjʌɭ]
越南
hiệt [hiə̯t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匣屑開
山攝先韻4等開口入屑韻纈小韻胡結切ɣɛt頭也頭也
刊謬補缺切韻
匣屑開
山攝先韻4等開口入屑韻纈小韻胡結切ɣiet[]當補[]當補
集韻
匣屑開
山攝先韻4等開口入屑韻纈小韻奚結切ɣɛt說文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說文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
五音集韵
匣薛屑A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A入薛韻匣母四等開ɣjæt頭也頭也
音韻闡微
匣曷黠屑月質物齊一入聲屑韻纈小韻匣母四等xiat
韻略易通
向先全齊入入聲先全韻xiɛt頭也頭也
中華新韻
ㄧㄝ 入去皆韻丙類iɛ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ɣiet 質部
董同龢
ɣiet 脂部
周法高
ɡet 質部
李方桂
git 脂部
鄭張尚芳
ɡleːd 歌2部
leb 盍2部
布之道諧聲域
KIT
聲首頁
布之道擬音
ɡˤit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
ip
陽入(21)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粵廣東廣州2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清遠22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雲浮羅定22
粵廣西南寧22
粵廣西梧州蒙山22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欽州靈山22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崇左寧明22
粵香港22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粵澳門22
平廣東韶關22
陰入(3)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下陰入(2)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粵廣東肇慶封開43
上陰入(1)
平廣西梧州藤縣55
iɛ
陽入(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
陰平(23)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安徽蚌埠212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官安徽淮北213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洛陽3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官陝西西安21
官陝西寶雞44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陽平(5)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遵義2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大理31
入聲(2)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平廣西桂林朝陽55
上聲(1)
官山東威海環翠213
iə
陰平(7)
官江蘇徐州213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官甘肅臨夏243
去聲(20)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聊城5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寧夏銀川5
陽平(2)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上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214
ie
陽入(1)
閩福建三明將樂5
陰平(7)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官河南信陽33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贛福建三明泰寧21
去聲(7)
官北京51
官湖南常德35
官四川自貢14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客江西贛州南康53
陽平(6)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南充31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入聲(6)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湘湖南長沙24
湘湖南湘潭24
上聲(1)
官山東煙台3
iap
陽入(9)
閩廣東汕頭5 ((~蝶,合页))
閩香港大埔5
客江西贛州寧都5
客廣東韶關新豐5
客廣東梅州梅縣5
客廣東梅州五華5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客廣西玉林北流55
粵廣東江門白沙21
i
陰平(2)
官青海西寧44
平廣東清遠保安33
陽平(2)
官貴州畢節2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陰入(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陽去(2)
平湖南永州道縣52
平廣東佛山西岸22
陰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陰上(1)
閩廣東汕尾海豐53
ieʔ
陽入(1)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入聲(2)
官江蘇南京5
官安徽蕪湖5
陰入(1)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iɪʔ
陽入(1)
吳江蘇蘇州23
入聲(2)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江蘇泰州3
it
陽入(2)
粵廣東雲浮22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陰入(1)
粵廣西桂林臨桂55
陰上(1)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上陽入(1)
粵廣西玉林博白11
iᴇ
陰平(3)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去聲(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iɐʔ
陽入(2)
吳浙江金華玉山23
吳江西上饒廣豐23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iɛʔ
陽入(1)
吳浙江衢州開化24
入聲(1)
官重慶江津33
陰入(1)
贛江西南昌5
iəʔ
陰入(2)
晉山西太原2
吳浙江嘉興54
iaʔ
陽入(1)
閩福建廈門5 ((白))
iʔ
陽入(1)
官江蘇南通
入聲(1)
官江蘇揚州
iɤ
去聲(1)
官新疆哈密213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iɐ
去聲(1)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iei
陽平(1)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ɪ
陰平(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iɛt
陽入(1)
客江西九江修水5
e
陰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文,白)
ia
陰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iɛp
陽入(1)
粵廣西玉林北流22
iep
陽入(1)
粵廣西河池宜州12
ik
陽入(1)
粵香港新界22
ʅ
入聲(1)
平廣西桂林平樂55
h
hip
陽入(3)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西崇左22
陽平(1)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陰入(1)
閩海南定安5 (文)
上陽入(1)
平廣西崇左扶綏22
上陰入(1)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下陽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24
hie
陽去(1)
閩海南三亞51 (页,老页码)
hiap
陰入(2)
閩海南海口5 (罕用)
閩海南瓊海5
hieʔ
陽入(3)
閩福建福州5
閩廣東潮州4 (俗讀,箬,而灼切)
閩海南東方3
hio
陽去(2)
閩海南定安33
閩海南陵水41
上聲(1)
閩海南萬寧31
陰平甲(1)
閩廣東茂名電白33
hiaʔ
陽入(1)
閩福建福州5 ((帽~:帽檐))
hioʔ
陽入(2)
閩廣東汕頭5 ((训,一~书))
閩廣東揭陽5
hiat
陽入(1)
閩福建廈門5 ((文))
haʔ
陽入(1)
閩海南瓊海2
ɦ
ɦiɪʔ
陽入(4)
吳上海1
吳上海浦東新區12
吳浙江寧波23
吳浙江紹興23
ɦiəʔ
陽入(1)
吳浙江杭州2
ɦiaʔ
陽入(1)
吳浙江台州仙居2
ɦɪʔ
陽入(1)
吳浙江寧波餘姚23
z
ziap
陽入(1)
客廣東東莞55
zit
陽入(1)
粵廣東東莞22
zap
陽入(3)
客廣東廣州從化55
客廣東深圳55
客廣西玉林博白5
zət
陽入(1)
客廣東惠州31
ʔ
ʔiap
陰入(1)
閩廣西貴港平南42
ʔi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ʔit
陽平(1)
粵廣西賀州信都24
pʰ
pʰin
陰平(1)
閩海南昌江23
pʰen
陰平(1)
閩海南樂東34 (篇)
pʰaŋ
陰去(1)
平湖南永州寧遠55
ɕ
ɕie
陽平(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ʑ
ʑiə
去聲(1)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ŋ
ŋiɛ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甌42
k
kiek
陽入(1)
閩廣東湛江雷州2
ʒ
ʒap
陽入(1)
客香港沙田5
Notes 註
頁
頁部的字大多與頭有關,分為(一)頭上或與頭相連的部分,如「額頞顏題」,(二)頭的樣子或容貌,如「頃頒頹䫏」,(三)頭的動作,如「頓顧頷頫」。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金文从「卩」从「首」,象一跪坐的人,而突顯其頭部。《說文》:「頁,頭也。」38 字
詳解: 甲金文象人之頭及身,以人身之小來襯托出其頭部,因此「頁」本義是頭部。「頁」與「首」字的分別在於書寫時是否附帶畫出人身,因此兩字是異體字。參見「首」。甲骨文「頁」字在人頭上或有頭髮,或省去髮形。西周金文卯𣪕蓋中「頁」字人首上有頭髮,戰國文字首上髮多訛為止形,小篆則省去人首上的頭髮。
「頁」字甲骨文用作本義,如《合集》15684:「豕頁」,意思即豬的頭部。另如《合集》22215:「五子叩頁」,即指五個男孩叩頭的意思。
「頁」字金文見於卯𣪕蓋:「卯拜手頁手。」其他金文多作「拜手䭫首」,傳世文獻如《尚書.周書.召誥》則作「拜手稽首」。「拜手稽首」是古代的跪拜禮,即叩頭至手,叩頭至地。「稽首」寫成「頁手」僅此一見,可能是省文,季旭昇則以為「頁」或是錯字。《說文》:「頁,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頁之屬皆从頁。」
「頁」與「首」本為一字,音「首」,其後「頁」字最遲在東漢變讀為「胡結切」。至於「頁」作為紙張的量詞,則是俗字,本作「葉」。參見「葉」。429 字相關漢字: 卩,首,葉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As semantic component 作形旁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5019
简体: 页
GKX
1399.01
康熙字典-GHZR
4641.13
汉语大字典-GZJW
020211
-G通规
0393X
-G古籍
11404
-HB1
ADB6
-H常用
4497
-T1
5187
全字庫-T甲表
0453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6126
-J0
4239
-JMJ
02814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表外
0261
-J人名
一..0597
-K0
9077
-K人名
一..5748
-KP0
8349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è
YE4 XIE2
(v4.0.1-6.0.0)
XIE2 YE4
(v3.1.0-3.2.0)
YE4 XIE2
(v2.1.0-3.0.0)
kHanyuPinlu
yè(35)
ye4(35)
(v4.0.1-6.2.0)
kHanyuPinyin
74355.010:xié,yè
kXHC1983
1348.061:yè
1348.061:yè
(v5.1.0)
kCantonese
jip6
YIP6
(v2.1.0-4.0.1)
kJapanese
ケツ ゲチ シュ ヨウ コウ ページ ぺーじ おおがい かしら
kJapaneseKun
KASHIRA PEEJI
kJapaneseOn
KETSU YOU KECHI
kKorean
HYEL
kHangul
혈:0N
혈
(v5.0.0-10.0.0)
kDefinition
page, sheet, leaf; Kangxi radical 181
page, sheet, leaf; rad. no. 181
(v2.1.0-14.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5233
1-523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DB6
kIRG_TSource
T1-5377
1-5377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A47
0-4A47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A6D
0-7A6D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3D1
kRSUnicode
181.0
kTotalStrokes
9
kIICore
A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369
kDaeJaweon
1915.060
kFennIndex
621.10
kHanYu
74355.010
kIRGDaeJaweon
1915.060
kIRGDaiKanwaZiten
4333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74355.010
kIRGKangXi
1399.010
kKangXi
1399.010
kKarlgren
227
kLau
3501
kMatthews
7316
kMeyerWempe
903
kMorohashi
43333
kNelson
5117
kSBGY
494.0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MBUC
kCihaiT
1474.502
kFenn
866F
kFourCornerCode
1080.6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3
kHDZRadBreak
⾴[U+2FB4]:74355.010
kHKGlyph
4494
kPhonetic
1588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DB6
kCCCII
216037
kCNS1986
1-5377
kCNS1992
1-5377
kEACC
216037
kGB1
5019
kJinmeiyoKanji
2010
kJis0
4239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3D1
(v3.1.1-15.0.0)
kKSC0
9077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7306
kXerox
254:16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607+181.9.0
kRSKangXi
181.0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9875
kZVariant
U+9875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