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𨒅
𨒅
⿺辶只(.,T,J)
U+28485(Ext B)
辵部5畫 共8畫
官話
qi4
日語
ケキ
キャク
集韻
溪/昔A開/入
溪/陌三開/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1254.23
T5-2B52
JMJ-05081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綺戟切曲行也。从辵只聲。
Meaning 字義
qi4
(1)
绕道而行
(2)
弯曲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辵部 063𨒅
《說文解字》
綺戟切曲行也。从辵只聲。
《說文解字繫傳》
起逆反曲行也。從辵只聲。
《說文解字注》
綺戟切曲行也。 [𨒅曲雙聲。《𠃊部》曰:𨒅曲隱蔽。孟康注《子虛賦》曰:文理茀鬱𨒅曲。軍法有逗畱。有𨒅橈。《光武紀》。不拘以逗畱法。如淳曰:軍法行而逗畱畏偄者,要斬。此謂止而不進者。史,《漢・韓安國傳》。廷尉當恢𨒅橈。當斬。服䖍曰:𨒅,音企。應劭曰:𨒅,曲行避敵也。橈,顧望也。軍法語也。此謂有意回遠遲誤者。《淮南書》云兩軍相當,屈橈者要斬是也。《漢書》一本作逗橈。蘇林逗,音豆。小顏,小司馬從之。而改服,應之注作逗。不可通矣。𨒅通作枳。《明堂位》注。枳椇謂曲橈之。《莊子》。吾行郤曲。郤曲卽𨒅曲。異部叚借也。] 从辵。只聲。 [綺戟切。《字林》丘亦反。服子愼音企。十六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集韻】苦席切,音𢢞。曲行也。 集韻(1039)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4 [ʨʰi51] ㄑㄧˋ
日語
ケキ [keki] [漢]
キャク [kʲakɯ] [呉]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集韻
昔A開3A𢢞小韻苦席kʰjæk曲行也曲行也
陌三開3小韻乞逆kʰiak說文曲行也說文曲行也
五音集韵
陌昔三開3kʰiak說文曲行也說文曲行也
陌昔三A開3Akʰjæk曲行也曲行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許思萊東漢
kʰiek
Notes 註
𨒅 䅩 橈 *只
《漢語同源詞大典》:𨒅:曲行,繞彎路;䅩:屈曲不伸;橈:曲橈。本組字皆有「曲」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KX 1254.23 康熙字典-GHZR 4077.01 汉语大字典-G古籍 08274 -T5 1150 全字庫-T丙表 14378 異體字字典-JMJ 05081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kHanyuPinyin
63824.010:qì
kJapanese
ケキ キャク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1254.23
KX125423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5-2B52
5-2B52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50814
kRSUnicode
162.5
kTotalStrokes
8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63824.010
kIRGHanyuDaZidian
63824.010
kIRGKangXi
1254.230
kKangXi
1254.230
kMorohashi
3877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ihaiT
1313.50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62.5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