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羣)
⿰君羊
U+7FA4(Basic)
羊部7畫 共13畫 核心字
官話
qun2()
粵語
kwan4
日語
グン
クン
韓語
越南
quần
廣韻
羣/文/平(羣)
集韻
群/文/平(羣)
訓読
むら(村)
むらがる(群がる)
むれ(群れ)
むれる(群れ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83A
HB1-B873
T1-657A
J0-3732
K0-4F58
V1-6349
KP0-D1C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隸書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字源》:异体 羣
Meaning 字義
(1)
同「羣」
qun2
(1)
兽畜等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crowd, cluster, flock 人群 羊群 楼群
(2)
朋辈
(3)
事物的种类type of things
(4)
会合,联合
(5)
集团,社会集体group
(6)
和好
(7)
随俗
(8)
泛指多数 1.指人 2.指事物
(9)
众多numerous 群岛
(10)
亲戚
(11)
地质学名词 最大的地方性地层单位 范围不定,通常相当于一个统或一个系,或者比系更大 所包含的岩层,组分不同,而且厚度很大 如:南山群;阳新群
(12)
量词 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如:一群孩子;一群马group of
(壯)
壯字用同「𡗶
𡗶
(壯)
gwnz 上;上面[方位词]
(喃)
còn 詞:còn trẻ, còn tiền; ném còn 義:young, have money; to throw cloth ball with various colours
(喃)
còn 詞:còn trẻ, còn tiền; ném còn 義:young, have money; to throw cloth ball with various colours
(喃)
cơn 詞:  義:「 」羣
(喃)
quần 詞:hợp quần 義:to band together
(喃)
quằn 詞:quằn quại 義:to squirm
(喃)
quằn 詞:quằn quại 義:to squirm
(喃)
◎ Như 存 còn#C2: 群 quần
(喃)
◎ Trỏ sự hiện hữu, chưa mất đi.#B: 存 tồn
(喃)
〄 Tiếng tỏ ý tiếp diễn hoặc nhượng bộ.#C2: 群 quần
(喃)
◎ Trĩu xuống.#C2: 群 quần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羣
羊部 021()
《說文解字》
渠云切輩也。从羊君聲。 [臣鉉等曰:羊性好羣,故从羊。]
《說文解字繫傳》
具分反輩也。從羊君聲。 [臣鍇曰:「羊性好羣居也。」]
《說文解字注》
渠云切輩也。 [若軍發車百兩爲輩。此就字之從車言也。朋也,類也,此輩之通訓也。《小雅》。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犬部》曰:羊爲羣。犬爲獨。引伸爲凡《類聚》之偁。] 从羊。君聲。 [渠云切。十三部。《五經文字》曰:俗作群。]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羊字部】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un2 [ʨʰyn35] ㄑㄩㄣˊ ()
粵語
kwan4 [kʰwɐn1] 群眾, 群體, 群情洶湧, 群策群力, 群龍無首, 群情憤慨
日語
グン [gɯɴ] [呉]
クン [kɯɴ] [漢]
韓語
[kun]
越南
quần [kwə̆n21]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渠云ɡiuən羣隊也說文輩也亦作群渠云切五(羣)羣隊也說文輩也亦作群渠云切五(羣)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渠云ɡĭuən渠云反。衆。五。(羣)渠云反。衆。五。(羣)
集韻
3小韻衢云ɡiuən說文輩也一曰獸三曰羣亦作𠹩古作群集成114或書作群(羣)說文輩也一曰獸三曰羣亦作𠹩古作群集成114或書作群(羣)
禮部韻略
3小韻渠云ɡiuən渠云切輩也釋一曰獸三為羣(羣)渠云切輩也釋一曰獸三為羣(羣)
增韻
3小韻渠云ɡiuən易渙其群詩群公先正論語群居終日増入易渙其群詩群公先正論語群居終日増入
五音集韵
3giuən=羣:渠云切羣隊也說文輩也十三=羣:渠云切羣隊也說文輩也十三
屋三3kʰiuk(羣)(羣)
洪武正韻
真撮小韻渠云gyən易渙其群詩群公先正論語群居終日易渙其群詩群公先正論語群居終日
古今韻會舉要
gyən渠云切角濁音說文輩也从羊君聲徐曰羊性好羣居也史記周紀獸三曰羣又隊也衆也聚也或作𠹩俗作群(羣)渠云切角濁音說文輩也从羊君聲徐曰羊性好羣居也史記周紀獸三曰羣又隊也衆也聚也或作𠹩俗作群(羣)
蒙古字韻
k ꡀÿun ꡦꡟꡋgyn()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撮二陽平小韻kyn(羣)(羣)
中原音韻
真文撮陽平真文kʰiuən(羣)(羣)
韻略易通
真文撮舒陽平真文kʰyən衆也聚也(羣)衆也聚也(羣)
中州音韻
真文撮平聲真文小韻ɡiuən眾也眾也
中華新韻
ㄩㄣ 陽平ʨʰyn(羣)(羣)
東國正韻
ㅜㄴ 君攟攈屈gun
戚林八音
春公 陽平春公kuŋ
分韻撮要
陽平kʷʰɐn衆也黨也衆也黨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文欣
北魏後期北齊
文欣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ʰi̯wən(羣)
王力
gǐwən 文部(羣)
董同龢
ɡʰjuə̆n 文部(羣)
周法高
ɡjwən 文部(羣)
李方桂
gwjiən 文部(羣)
鄭張尚芳
ɡlun 文2部
白-沙
*[g]ur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ghur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ghun
斯塔羅斯金西漢
ghun
斯塔羅斯金東漢
ghun
許思萊上古
gwən
許思萊東漢
gun
布之道諧聲域
KLUN(羣)
聲首
LUT(羣)
聲首
PRUT(羣)
聲首
布之道擬音
ɡ(ɫ)un(羣)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ʰ
tɕʰyn
陽平(45)
北京35
江蘇南京24
安徽合肥55
湖北武漢213
河北邯鄲大名42
江蘇淮安漣水35
江蘇揚州
安徽蕪湖55
安徽淮北44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聊城2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開封52
河南洛陽31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梁園52
河南商丘睢縣42
河南周口淮陽53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天門13
湖南永州寧遠31
重慶31
重慶江津21
四川成都21
四川自貢31
四川南充31
四川達州達縣31
四川雅安漢源31
貴州遵義21
貴州畢節2
貴州黔東南丹寨53
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陝西寶雞53
陝西漢中漢臺42
甘肅蘭州51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新余分宜
陰平(1)
青海海東循化13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群眾)
tɕʰyẽ
陽平(14)
山東濟南42
陝西西安24
安徽宿州埇橋55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德州2
陝西咸陽三原35
tɕʰyə̃
陽平(14)
江蘇徐州45
安徽阜陽55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濱州博興53
山東濱州鄒平55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甘肅張掖山丹53
青海西寧24
陰平(1)
甘肅酒泉敦煌24
tɕʰyŋ
陽平(7)
江蘇南通
甘肅武威民勤53
寧夏銀川3 (~衆)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陰平(2)
江蘇泰州21
甘肅臨夏243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tɕʰin
陽平(5)
江西九江修水13
湖南郴州21
四川涼山西昌52
貴州貴陽21
江西南昌進賢
tɕʰioŋ
陽平(1)
江蘇連雲港
tɕʰyən
陽平(5)
河北邯鄲魏縣53
安徽宿州碭山55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信陽55
湖南張家界大庸21
tɕʰyəŋ
陽平(1)
江蘇常州金壇35
平聲(1)
山西太原11
tɕʰỹ
陽平(2)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南鳳台55
tɕʰɪ̃
陽平(2)
雲南昆明31
雲南紅河蒙自53
tɕʰiŋ
陽平(1)
江西贛州南康11
tɕʰiuŋ
陽平(1)
廣東韶關南雄21
tɕʰyin
陽平(1)
湖北荊門鍾祥31
tɕʰyã
陽平(1)
雲南大理31
tɕʰyɛ̃ɣ
陽平(1)
陝西延安寶塔24
tɕʰỹŋ
陽平(1)
甘肅酒泉肅州53
kʰyn
陽平(3)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東廣州從化35
江西撫州黎川35
上聲(1)
福建三明泰寧354
kʰuɐn
陽平(25)
廣東廣州21
廣東韶關21
廣東珠海斗門22
廣東佛山42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江門白沙22
廣東肇慶21
廣東清遠21
廣東東莞21
廣東中山石岐5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廣西南寧21
廣西北海21
廣西欽州21
廣西欽州靈山53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玉林北流32
廣西百色52
廣西崇左31
廣西崇左寧明21
香港21
澳門21
廣東佛山西岸24
廣東韶關21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kʰun
陽平(6)
福建廈門35 ((2))
廣東茂名電白11
廣東汕尾海豐55
廣東惠州11
廣西玉林北流24
海南昌江21
kʰuŋ
陽平(5)
福建福州53 ((又))
福建寧德古田33
廣東汕頭55
廣東潮州55
廣東揭陽55
kʰin
陽平(1)
廣西南寧馬山213
kʰiun
陽平(7)
廣東深圳11
廣東梅州梅縣11
廣東東莞11
廣西玉林博白23
香港沙田21
廣東韶關新豐24
廣東梅州五華13
kʰuan
陽平(2)
廣西貴港南江22
廣西玉林博白232
kʰuən
陽平(1)
廣西梧州藤縣212
kʰỹ
陽平(1)
福建三明將樂22
kʰuɐŋ
陽平(2)
廣東深圳寶安21
香港大埔泰亨21
kʰɐn
陽平(1)
廣東珠海前山21
kʰieŋ
陽上(1)
廣東湛江雷州33
kʰuəŋ
陽平(1)
香港新界21
kʰuʌn
陽平(1)
廣東清遠保安25
kʰø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kʰʯən
陽平(1)
湖北黃岡紅安
kʰuiŋ
陽平(1)
江西鷹潭貴溪
k
kyn
陽平(1)
廣西河池宜州31
kuɐn
陽平(9)
廣東肇慶封開24
廣東清遠連山21
廣西南寧賓陽213
廣西桂林臨桂21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百色那畢31
廣西南寧亭子21
廣西玉林福綿31
雲南文山富寧31
kun
陽平(8)
福建廈門35 ((1))
福建漳州漳浦213
廣西貴港平南12
香港大埔44
廣西來賓武宣22
海南東方21
海南樂東211
海南陵水11
kyŋ
陽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kuŋ
陽平(4)
福建福州53
福建寧德柘榮21
海南三亞21
海南萬寧22
kuan
陽平(1)
廣西賀州信都24
kuən
陽平(1)
廣西崇左扶綏21
kɐn
陽平(1)
廣西百色田東41
kyɛn
陽平(2)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柳州融水21
ki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kyeĩ
陽平(1)
福建南平浦城213
kuoŋ
陽平(1)
福建莆田仙游24
kuɪ̃
陽平(1)
福建三明沙縣31
kœyŋ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keiŋ
陽平(1)
福建南平建陽334
kouŋ
陽平(1)
福建寧德福安22
kəŋ
陽平(1)
廣西桂林朝陽22
kuæ̃
陽平(1)
廣西桂林平樂31
dʑyn
陽平(4)
江蘇蘇州24
湖南湘潭12
湖南湘西吉首11
浙江嘉興231
dʑyŋ
陽去(1)
上海13 ((1))
dʑioŋ
陽平(1)
浙江衢州龍游21
陽去(2)
上海13 ((2))
江蘇無錫江陰223 (江陰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讀成陽去調)
dʑyəŋ
陽平(1)
浙江衢州龍游21
dʑoŋ
陽平(1)
浙江溫州31
陽去(1)
浙江溫州22 ((一~))
dʑyɪŋ
陽平(1)
江蘇泰州靖江223
dʑyɪn
陽去(1)
江蘇無錫213 (無錫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讀成陽去調)
dʑyɛ̃
陽平(1)
浙江衢州開化341
dʑyoŋ
陽平(1)
浙江寧波113
dʑiʊŋ
陽平(1)
浙江寧波餘姚113
dʑɪn
陽平(1)
浙江湖州雙林113
dʑyɵ̃
陽平(1)
浙江紹興231
ɡ
ɡin
陽平(1)
安徽黃山甘棠213
ɡioŋ
陽平(1)
江西上饒廣豐341
ɡyɪŋ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ɡyøŋ
陽去(1)
浙江台州仙居22
tɕyn
陽平(2)
湖南長沙13
湖南懷化會同31
陽平甲(1)
江西南昌24
tɕyẽ
陰平(1)
山東東營利津
cʰyn
陽平(2)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威海環翠33
去聲(1)
山東煙台5
cʰyŋ
陽平(1)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x
xun
陽平(4)
海南海口21
海南瓊海22
海南定安31
海南澄邁42
tsʰ
tsʰyn
陽平(1)
廣西桂林臨桂31
tsʰən
陽平(1)
江西贛州寧都13
dʒyɪŋ
陽平(1)
浙江麗水雲和423
dʒyʯəŋ
陽平(1)
江蘇鎮江丹陽31
ɦʑ
ɦʑyn
陽平(2)
安徽池州貴池35
安徽宣城宣州13
tʃʰ
tʃʰuẽ
陽平(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dʑʱ
dʑʱoŋ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dz
dzʮen
陽平(1)
浙江杭州213
hʑʯn
陽平(1)
安徽宣城寧國11
d
duan
陽平(1)
湖南婁底雙峰13
z
zyiŋ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ts
tsi
陽平(1)
湖南永州道縣31
pʰən
陰去(1)
湖南永州寧遠55 (一群鴨。)
tʰuən
陽平(1)
安徽銅陵樅陽13
tʂʰ
tʂʰuən
陽平(1)
安徽安慶35
ʑ
ʑyn
陽平(1)
湖南永州33
Notes 註
軍 運 暈 群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軍」的軍隊義可能來源於:1.「運」「暈」的運動義,2.來源於「群」
群 昆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兩者的「眾多」義同源
群 宭 帬 輑 峮 *君
《漢語同源詞大典》:群:羊群,羊眾多而相連;宭:群居,人相連;帬:裙子,下幅眾多而相連;輑:車前橫木,連接車兩側;峮:山相連。本組字皆有「相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𮀲 𡍷 群 *恒
《漢語同源詞大典》:𮀲:《廣韻》訓「石連貌」;𡍷:路,長而連接之物;群:羊眾多而相連。本組字皆有「相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羊」,「君」聲。本義是眾多。
18 字
 詳解: 金文從「羊」,「君」聲。「君」以「尹」為聲符,故字或省從「尹」聲。本義是眾多。戰國竹簡亦有從「羊」,「君」聲和從「羊」,「尹」聲二形。「群」是形聲字,以「羊」為義符,原因是羊喜歡合群,因此古人利用形旁「羊」來表示群體、眾多的意思,「群」字的本義並非專指羊群(裘錫圭)。《說文》:「群,輩也。從羊,君聲。」段玉裁注:「〈犬部〉曰:『羊為羣,犬為獨。』引申凡類聚之稱。」《國語.周語上》:「獸三為群,人三為眾。」

  金文用作本義,指眾多。十年陳侯午錞:「陳侯午朝羣邦者(諸)侯于齊」,指陳侯午於齊地會見各國諸侯。又用作人名,子璋鍾:「群孫𣂔子子璋擇其吉金,自作龢鐘」,這裏自稱「群孫𣂔子」,意指自己是「群」的孫兒、「𣂔」的兒子(郭沫若)。

  戰國竹簡亦用作本義,指眾多。《上博竹書一.性情論》簡7:「宜(義)也者,群善之蕝也。」「蕝」指標準,全句指義就是眾多善行的標準。又《清華簡一.金滕》簡6至7:「王由(猶)幼才(在)立(位),官(管)弔(叔)﨤(及)丌(其)群兄俤(弟)乃流言于邦。」441 字相關漢字: 羊,君,尹,𣂔,蕝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4026 -G1 4026 -G7 13.乛.0 -GT 5028 -GKX 0952.26 康熙字典-GHZR 3340.14 汉语大字典-GZFY 672801 -GZJW 358211 -GZ gwnz.0.12 -G通规 3035 -G常用 常.13.134 -G京族 kɔn2.0.0 -G京族 kwɤn2.1.0 -G古籍 08793 -HB1 B873 -T1 6990 全字庫-T甲表 0322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379 -J0 2318 -JMJ 02062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468 学年: 4 K0 4756 -K敎育 1011 -KP0 4932 -V1 674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ún
QUN2 (v2.1.0-6.0.0)
kHanyuPinlu
qún(1210)
qun2(1210) (v4.0.1-6.2.0)
kTGHZ2013
311.130:qún
kXHC1983
0952.070:qún
0952.070:qún (v5.1.0)
kCantonese
kwan4
KWAN4 (v2.1.0-4.0.1)
kJapanese
グン クン むれる むれ むら むらがる
kJapaneseKun
MURAGARU MURERU
kJapaneseOn
GUN KUN
kKorean
KWUN
kHangul
군:0E
(v5.0.0-10.0.0)
kVietnamese
quần
kTang
*ghiuɛn
kDefinition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same as U+7FA3 羣)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v4.0.1-14.0.0)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v2.1.0-3.2.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83A
0-483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873
kIRG_TSource
T1-657A
1-657A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732
0-3732 (v3.0.0-5.2.0)
kIRG_KSource
K0-4F58
0-4F5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1C0
kIRG_VSource
V1-6349
1-6349 (v3.1.1-5.2.0)
3-3A62 (v3.1.0)
1-3A62 (v3.0.0)
kRSUnicode
123.7
kTotalStrokes
13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138
kDaeJaweon
1396.200
kFennIndex
124.02
kHanYu
53134.120
kIRGDaeJaweon
1396.200
kIRGDaiKanwaZiten
28498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134.120
kIRGKangXi
0952.260
kKangXi
0952.260
kLau
1740
kMatthews
1737
kMeyerWempe
1397
kMorohashi
28498
kNelson
366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SRTQ
kCihaiT
1072.502
kFourCornerCode
1865.1
kFrequency
3 (v3.2.0-15.1.0)
kHKGlyph
3201
kPhonetic
722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873
kCCCII
215241
kCNS1986
1-657A
kCNS1992
1-657A
kEACC
215241
kGB0
4026
kGB1
4026
kJis0
2318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1C0 (v3.1.1-15.0.0)
kKSC0
475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028
kTGH
2013:3035
kXerox
324:34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800+123.6.7
kRSKangXi
123.7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FA3<kHKGlyph,kLau,kMatthews,kMeyerWempe
U+7FA3 (v4.0.1)
kZVariant
U+7FA3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