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隹(.,H,J,P)
U+7FDF(Basic)
羽部8畫 共14畫 核心字
官話
di2
zhai2
粵語
dik6
zaak6
日語
ジャク
タク
ダク
テキ
ジョク
韓語
越南
trạch
địch
廣韻
定/錫開/入
澄/陌二開/入
集韻
定/錫開/入
澄/陌二開/入
澄/覺/入
訓読
えびす(夷)
きじ(雉)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554
HB1-BB43
T1-6A4B
J13-7A40
K0-6E61
KP0-E7CD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03Ha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甲骨文
黃組
西周
金文
西周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望山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Feather (羽) + Short-tailed bird (隹) -> Long-tailed chicken.
《說文解字》: 徒歷切山雉尾長者。从𦏲从隹。
《字源》:会意兼形声 从羽,从隹,隹亦声……本义是长尾野鸡《漢多》:甲金文從「羽」從「隹」,「隹」象鳥類,「羽」突出其羽毛、羽翼的修長,本義是長尾的野雞、山雞,又特指雉羽、雞毛。
Meaning 字義
di2
(1)
长尾野鸡 又叫雉pheasant with long tail
(2)
翟羽,古代乐舞所执雉羽
(3)
古代有野鸡图像的衣服
(4)
古代用雉羽装饰的车子
(5)
乐吏
(6)
通「狄」 周代北方地区民族名,所建之国亦称翟
di2
(1)
我国古代民族名 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 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 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蔑称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7)
zhai2
(8)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羽部 004
《說文解字》
徒歷切山雉尾長者。从𦏲从隹。
《說文解字繫傳》
田溺反山雉也,尾長。從羽,從隹。 [臣鍇曰:「古謂雉爲翟,故《尚書》曰:『羽畎夏翟。』注:《漢書》有言翟方進,姓本音狄,後人姓乃音澤也。」]
《說文解字注》
徒歷切山雉也。 [《釋鳥》。翟,山雉。郭曰:長尾者。按郭翰翟二注葢取諸《說文》。《邶風》。右手秉翟。毛曰:翟,翟羽也。《庸風》。其之翟也。毛曰:翟,褕翟,闕翟。翟羽飾衣也。《周禮》。王后五路。重翟,厭翟。鄭曰:重翟,重翟雉之羽。厭翟,次其羽使相迫。按翟羽,經傳多假狄爲之。狄人字,傳多假翟爲之。] 尾長。 [故从羽。不入《隹部》者。隹爲短尾鳥緫名。又此鳥以尾長爲異也。] 从羽。从隹。 [徒歷切。古音在二部。《庸風》韵於十六部合韵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𠀤音狄。【說文】山雉尾長者。【書·禹貢】羽畎夏翟。
 又【詩·鄘風】其之翟也。【傳】翟,羽飾衣。
 又【詩·衞風】翟茀以朝。【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註】重翟,厭翟,謂蔽也。
 又【詩·邶風】右手秉翟。【傳】翟,羽也。【疏】謂雉之羽也。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註】翟謂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踐官。
 又國名。【周語】將以翟伐鄭。【註】翟,隗姓之國也。
 又戎翟。【周語】自竄于戎翟之閒。【註】翟,或作狄。
 又姓。【急就篇註】翟氏,本齊翟僂新之後也。魏有翟璜,翟翦,漢有翟公,翟方進。
 又【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𠀤音宅。陽翟,縣名。【史記·項羽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註】陽翟,河陽翟縣也。
 又【廣韻】亦姓。唐有陝州刺史翟璋。【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鸐或作翟。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總。〕
 謹照原文錫改鍚。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di2 [ti35] ㄉㄧˊ
zhai2 [tʂai35] ㄓㄞˊ
粵語
dik6 [tiːk2] 翟茀, 翬翟
zaak6 [tsaːk2]
日語
ジャク [ʑakɯ] [呉]
タク [takɯ] [漢]
ダク [dakɯ] [呉]
テキ [teki] [漢]
ジョク [ʑokɯ]
韓語
[tɕʌk]
[tɕʰɛk]
越南
trạch [tɕaʲk3ˀ2ʔ]
địch [ɗiʲ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錫開4小韻徒歷dɛk翟雉又姓漢有上蔡翟方進翟雉又姓漢有上蔡翟方進
陌二開2小韻場伯ȡak陽翟縣名亦姓唐有陝州刺史翟璋又音狄陽翟縣名亦姓唐有陝州刺史翟璋又音狄
刊謬補缺切韻
錫開4小韻徒歷diek(翟)雉。(翟)雉。
集韻
錫開4小韻亭歷dɛk說文山雉尾長者亦姓或从鳥說文山雉尾長者亦姓或从鳥
陌二開2小韻直格ȡak雉名一曰陽在縣名亦姓雉名一曰陽在縣名亦姓
2小韻直角ȡɪɔk鳥名爾雅鸐山雉或作翟鵫鳥名爾雅鸐山雉或作翟鵫
禮部韻略
錫開4小韻亭歷dɛk山雉釋按説文尾長者曰翟又直格切見陌字韻山雉釋按説文尾長者曰翟又直格切見陌字韻
陌二開2小韻直格ȡak陽翟地名也亦姓又亭歴切見錫字韻陽翟地名也亦姓又亭歴切見錫字韻
增韻
錫開4小韻亭歷dɛk江淮之間謂雉青質五色皆備曰翟書羽畎夏翟漢志作夏狄又厭翟后車揄翟屈狄后服後鄭曰狄當為翟説文山雉曰翟禮記翟樂吏之賤者又天狄設階是狄翟古通用字也義不同者分押又姓漢翟方進又陌韻江淮之間謂雉青質五色皆備曰翟書羽畎夏翟漢志作夏狄又厭翟后車揄翟屈狄后服後鄭曰狄當為翟説文山雉曰翟禮記翟樂吏之賤者又天狄設階是狄翟古通用字也義不同者分押又姓漢翟方進又陌韻
陌二開2小韻直格ȡak陽翟地名又姓又昔韻陽翟地名又姓又昔韻
五音集韵
2dʑɪɔk並上同並上同
陌昔二開2dʑak陽翟縣名亦姓唐有陜州刺史翟璋又音狄陽翟縣名亦姓唐有陜州刺史翟璋又音狄
錫開4dɛk翟雉又姓漢有上蔡翟方進翟雉又姓漢有上蔡翟方進
洪武正韻
陌齊小韻杜歴diək江淮之間謂雉靑質五色皆備曰翟書羽畎夏翟漢志作夏狄又厭翟后車揄狄屈狄后服後鄭曰狄當爲翟說文山雉曰翟禮記翟樂吏之賤者又云狄設階是狄翟古通用字也義不同者分押又姓漢翟方進又見上江淮之間謂雉靑質五色皆備曰翟書羽畎夏翟漢志作夏狄又厭翟后車揄狄屈狄后服後鄭曰狄當爲翟說文山雉曰翟禮記翟樂吏之賤者又云狄設階是狄翟古通用字也義不同者分押又姓漢翟方進又見上
陌開小韻直格dʒək陽翟地名又姓又見下陽翟地名又姓又見下
古今韻會舉要
額格dʑaiʔ陽翟縣名又姓漢翟方進唐陜州刺史翟璋又錫韻陽翟縣名又姓漢翟方進唐陜州刺史翟璋又錫韻
橘聿dyʔ山雉也尾長从羽从佳徐曰古謂雉為翟周禮內司服注伊雒而南素質五色皆備成章曰翬江淮而南青質五色皆備成章曰摇一曰后車名詩碩人翟茀以朝周禮王后五路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鄭注重翟重翟雉之羽厭翟次其羽使相迫也又后服名詩象服是宜注鄭云揄翟闕翟又姓漢書翟方進說文徐曰姓本音狄後人姓乃音澤也集韻或作鸐通作狄周禮內司服王后六服揄狄闕狄注鄭云狄當為翟揄狄畫摇者闕狄刻而不畫山雉也尾長从羽从佳徐曰古謂雉為翟周禮內司服注伊雒而南素質五色皆備成章曰翬江淮而南青質五色皆備成章曰摇一曰后車名詩碩人翟茀以朝周禮王后五路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鄭注重翟重翟雉之羽厭翟次其羽使相迫也又后服名詩象服是宜注鄭云揄翟闕翟又姓漢書翟方進說文徐曰姓本音狄後人姓乃音澤也集韻或作鸐通作狄周禮內司服王后六服揄狄闕狄注鄭云狄當為翟揄狄畫摇者闕狄刻而不畫
蒙古字韻
t ꡈi ꡞdi()
c ꡄay ꡭdʐaj()
音韻闡微
屋沃陌職錫開入聲小韻tʃʰək
屋沃陌職錫齊入聲小韻tʰik
韻略易通
庚晴齊入入聲庚晴tik雉也雉也
庚晴開入入聲庚晴tʂək陽翟地名陽翟地名
中州音韻
齊微齊入平齊微小韻ti
皆來開入平皆來小韻dʐai陽~地名陽~地名
中華新韻
入陽平tʂɤ~姓讀音~姓讀音
入陽平ti
陽平tʂai~姓語音~姓語音
東國正韻
ㆎㄱ 搄肯亘亟dɤik
ㅕㄱ 京景敬隔diek
戚林八音
低聲 賓京入 陽入賓京tiʔ
分韻撮要
英入 陽入tik墨子名又音宅墨子名又音宅
彭入 陽入tʃak姓也又音狄姓也又音狄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ʰiok
王力
deauk 藥部
diauk 藥部
董同龢
dʰiɔk 宵部
周法高
deawk 藥部
李方桂
diakw 宵部
鄭張尚芳
l'eːwɢ 藥2部
r'aːwɢ 鐸0部
白-沙
*lˤewk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Łhēkʷ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Łhēuk
斯塔羅斯金西漢
ljāuk
Łhjāuk
斯塔羅斯金東漢
liāuk
lhiāuk
許思萊上古
liâuk
許思萊東漢
dek
deuk
布之道諧聲域
LEU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lˤeuk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ʂei
陽平(20)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安徽宿州埇橋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泰安4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臨沂莒南42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濱州鄒平55
tʂɤ
陽平(2)
甘肅蘭州51
甘肅張掖山丹53
tʂə
陰平(1)
甘肅臨夏243
tʂɛ
陽平(1)
山東德州2 (姓)
tʂᴇ
陰平(1)
青海海東循化13
ts
tsei
陽平(3)
安徽淮北44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泰安寧陽42
入聲(1)
山東菏澤單縣51
tsɤ
陽平(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tsə
陽平(2)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酒泉肅州53
陰平(1)
甘肅酒泉敦煌24
去聲(1)
寧夏銀川5 (姓)
tse
去聲(2)
江蘇徐州42
安徽宿州碭山53
tsəʔ
入聲(1)
江蘇泰州3 (文,tsʰ8)
tsɛ
陽平(1)
山東聊城2
tsɛʔ
入聲(1)
重慶江津33
tsai
陰平(1)
四川雅安漢源55
tsɔ
陽平(1)
雲南紅河蒙自53
t
tiʔ
陽入(1)
福建福州5
入聲(1)
重慶江津33 (墨~)
tɛʔ
陽入(1)
福建莆田仙游4
tik
陽入(1)
福建廈門5
tek
陽入(1)
廣東汕頭5
tʃei
陽平(1)
山東日照五蓮53
tʃe
陽平(1)
山東濱州博興53
d
diɪʔ
陽入(1)
上海1
di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1))
tʰiʔ
陽入(1)
江蘇南通 (姓)
tsʰ
tsʰəʔ
陽平(1)
江蘇泰州45 (白,ts7)
dz
dza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2))
Notes 註
趯 擢 嬥 蠗 籊 鸐 條 *翟
《漢語同源詞大典》:趯:跳躍,趨向高處;擢:往高處引,抽、拔;嬥:身材高挑;蠗:禺屬,善高攀者;籊:竹竿細長貌;鸐:長尾野雞;條:枝條,引申為長義。本組字皆有「長」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金文從「羽」從「隹」,「隹」象鳥類,「羽」突出其羽毛、羽翼的修長,本義是長尾的野雞、山雞,又特指雉羽、雞毛。
55 字
 詳解: 甲金文從「羽」從「隹」,「隹」象鳥類,「羽」突出其羽毛、羽翼的修長,本義是長尾的野雞、山雞,又指雉羽、雞毛。「羽」表示茂盛而修長的羽毛(《說文》:「羽,鳥長毛也」),故從「羽」的「翟」表示長尾野雞。《說文》:「翟,山雉尾長者。从羽从隹。」段玉裁注:「隹爲短尾鳥緫名。又此鳥以尾長爲異也。」

  「長尾雉」是我國的特產鳥,共有4種。其中較為常見的為白冠長尾(Syrmati-cus reevesii),俗稱「長尾野雞」,又叫「地雞」。身體大小近似野雞,但尾羽極長。雄鳥尾羽中最長的兩根,常被選做京劇武將演員頭盔上的裝飾品。因數量稀少,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參華漢文化會館)。

  甲骨文未見「羽」字,學者認為甲骨文的「羽」其實是「彗」,金文「羽」字與甲骨文「彗」字同形。《說文》:「彗,掃竹也。」甲骨文「彗」象兩個豎立的「帚」頭。「帚」頭多茂而長,以便清潔,而「羽」與「帚」頭構形極近。相傳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是雞毛的作用,於是抓來幾隻野雞拔下毛來製成了第一把掃帚。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由於使用的雞毛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即換上竹條、草等為原料,把撣子改製成了耐用的掃帚(參香港百科)。參見「帚」。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假借為「禴」、「礿」,是夏季的祭祀。史喜鼎:「史喜乍(作)朕文考翟祭」,意謂史喜為我有文德的先父舉行翟祭。《詩.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毛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禴」同「礿」,《爾雅.釋天》:「夏祭曰礿」,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本或作禴。」《周禮.大宗伯》:「以禴夏享先王。」

  戰國竹簡「翟」用作本義,指野雞,《望山楚簡》二2:「翟輪」,意謂繪畫彩色野雞的車輪。古人好以野雞圖案或雞毛裝飾車輛,《詩.衛風.碩人》:「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毛亨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

  戰國竹簡「翟」又假借為「糴」,表示買進穀物。《包山楚簡》105:「安陵莫囂䜌狎爲鄝貣(貸)越異之黃金七益(鎰)以翟(糴)穜(種)」「安陵」、「鄝」皆是楚國地名,「莫囂」是楚官名,或作「莫敖」,「䜌狎」是擔任此官職的人名。「越異」指渡災、救災。全句意謂安陵莫囂䜌狎為鄝地借出救災機構的黃金七鎰,用來買進穀物的種子。

  漢帛書「翟」假借為「燿」,表示照耀,引申為指點、引導,《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455行:「聖者知(智),聖之知(智)知天,其事化翟(燿)。」意謂聖人明智,其智慧在於知天道,其功業在於化育萬物、照耀萬物(即為萬物指點明津、引導門徑)。

  漢帛書「翟」又假借為「狄」,指北方外族,《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147行:「秦兵〈與〉式〈戎〉翟(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意謂秦國與狄族的風俗相同,野心勃勃,如虎如狼,貪婪暴戾。

  漢帛書「翟」又借為「縮」,表示退縮,《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四度》第45行:「柔弱者无罪而幾,不及而翟,是胃(謂)柔弱。」意謂柔弱者沒有罪過卻處於危險,沒有達到就自己退縮,這叫做「柔弱」。1289 字相關漢字: 羽,隹,彗,帚,禴,礿,糴,鄝,燿,狄,縮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152 -G1 2152 -G7 14.乛.15 -GT 5049 -GKX 0957.32 康熙字典-GHZR 3571.06 汉语大字典-GZJW 388311 -G通规 5838 -G古籍 01834 -HB1 BB43 -H常用 3221 -T1 7443 全字庫-T甲表 03242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400 -J1 5328 -J3 9032 -JMJ 02069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5835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MJ+ 006558 -K0 7865 -K人名 一..4220 -KP0 714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DI2 ZHAI2 (v4.0.1-6.0.0)
DI2 (v3.1.0-3.2.0)
DI2 ZHAI2 (v2.1.0-3.0.0)
kTGHZ2013
071.190:dí 464.030:zhái
kHanyuPinyin
53350.060:dí,zhái
kXHC1983
0231.110:dí 1450.020:zhái
0231.110:dí 1450.020:zhái (v5.1.0)
kCantonese
dik6
dik6 zaak6 (v4.1.0-13.0.0)
DIK6 JAAK6 (v2.1.0-4.0.1)
kJapanese
ジャク タク ダク テキ ジョク えびす きじ
kJapaneseKun
KIJI
kJapaneseOn
KEKI JAKU TAKU
kKorean
CEK CHAYK
kHangul
적:0N
(v5.0.0-10.0.0)
kDefinition
surname; a kind of pheasant; plumes
surname; a kind of pheasant (v2.1.0-3.1.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554
0-3554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B43
kIRG_TSource
T1-6A4B
1-6A4B (v3.0.0-5.2.0)
kIRG_JSource
J13-7A40
J3-7A40 (v8.0.0)
J1-553C (v6.0.0-7.0.0)
1-553C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E61
0-6E61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7CD
kRSUnicode
124.8
kTotalStrokes
14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403.170
kFennIndex
10.01 510.06
kGSR
1124a
kHanYu
53350.060
kIRGDaeJaweon
1403.170
kIRGDaiKanwaZiten
2872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350.060
kIRGKangXi
0957.320
kKangXi
0957.320
kMatthews
6225
kMeyerWempe
77d 3069a
77d (v3.1.1-4.0.1)
kMorohashi
28727 28727:E0101
28727 (v2.1.0-15.0.0)
kSBGY
512.36 522.0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SMOG
kCihaiT
1075.103
kFenn
57K
kFourCornerCode
1721.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3219
kPhonetic
16A 1327
16A (v3.1.0-4.0.1)
kUnihanCore2020
GH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B43
kCCCII
215253
kCNS1986
1-6A4B
kCNS1992
1-6A4B
kEACC
215253
kGB0
2152
kGB1
2152
kJIS0213
1,90,32
kJis1
5328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7CD (v3.1.1-15.0.0)
kKSC0
786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049
kTaiwanTelegraph
5049
kTGH
2013:5838
kXerox
260:14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5005+124.6.8 C+15005+172.8.6
kRSKangXi
124.8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