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寽虎(.,H,J,K)
U+8662(Basic)
虍部9畫 共15畫 核心字
官話
guo2
粵語
gwik1
日語
カク
キャク
韓語
越南
quách
廣韻
見/陌二合/入
集韻
見/陌二合/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0-6B3D
HB2-E77E
T2-5367
J13-7B50
K2-5B32
KP1-70E7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Claw (爪) + Hand (又) + Tiger (虎) -> Fight with tiger -> Brave.
《說文解字》: 古伯切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
《字源》:会意 初文从攴从虎,会格击猛兽之意……小篆于“𠬪”下增短画而变作“寽”,《说文》遂解作“寽声”,与初文不合……本义是格击猛兽,引申为格斗、打击《漢多》: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虎」從「攴」,會手持棍棒搏虎之意。  西周中期以後,金文於「攴」上加從「爪」形,林義光、張日昇認為象一手執虎,一手持兵器去除虎的皮毛,是「鞹」的初文,本義是皮革。
Meaning 字義
guo2
(1)
虎所攫画之迹
(2)
暴;勇猛
(3)
周代国名 1.西虢 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 2.南虢 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春秋时灭于晋 3.东虢 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4.北虢 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state in Zhou dynasty
(4)
唐代州名 治今河南省灵宝市
(5)
姓 虢仲、虢叔之后,后改作郭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虎部 013
《說文解字》
古伯切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
《說文解字繫傳》
古獲反虎所攫畫明文也。從虎寽聲。
《說文解字注》
古伯切虎所攫畫明文也。 [攫者㕚所扟也。畫者㕚所劃。故有明文也。虢字本義久廢。罕有用者。] 从虎寽。 [各本衍聲字。今正。寽在十五部。虢在五部。非聲也。《𠬪部》曰:寽,五指寽也。虎所攫畫。故从虎寽會意。今音古伯切。]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字部】 【唐韻】【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𠀤𧭣。【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
 又國名。【廣韻】周封虢仲于西虢,秦屬三川郡,唐武德中爲虢州。【左傳·隱元年】虢叔。【註】虢國,今滎陽縣。應劭曰:今虢亭是也。
 又【昭七年】齊侯次于虢。【註】虢,燕境。
 又姓。【左傳】晉大夫虢射。【高誘·戰國策註】虢卽古郭氏。
 【六書正譌】俗作𧇧,非。𧇧字原从虎作。 左傳(-45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uo2 [kuo35] ㄍㄨㄛˊ
粵語
gwik1 [kwiːk5]
日語
カク [kakɯ] [漢]
キャク [kʲakɯ] [呉]
韓語
[køk]
越南
quách [kwaʲk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陌二合2小韻古伯kuak國名周封虢仲於西虢秦屬三川郡義寧元年爲鳳林郡武德初爲鼎州又爲虢州亦姓左傳晉大夫虢射也古伯切五國名周封虢仲於西虢秦屬三川郡義寧元年爲鳳林郡武德初爲鼎州又爲虢州亦姓左傳晉大夫虢射也古伯切五
刊謬補缺切韻
陌二合2小韻古伯kwɐk古伯反。國名。四。古伯反。國名。四。
集韻
陌二合2小韻郭擭kuak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亦姓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亦姓
禮部韻略
陌二合2小韻郭穫kuak郭獲切地名釋云周封虢仲之地也一説北虢在太陽東虢在榮陽西虢在雍州郭獲切地名釋云周封虢仲之地也一説北虢在太陽東虢在榮陽西虢在雍州
增韻
陌二合2小韻古伯kuak古伯切國名亦作郭又姓古伯切國名亦作郭又姓
五音集韵
陌昔二合2kuak國名周封虢仲於西虢秦屬三川郡義寜元年為鳳林郡武徳初為鼎州又為虢州亦姓左傳晉大夫虢州國名周封虢仲於西虢秦屬三川郡義寜元年為鳳林郡武徳初為鼎州又為虢州亦姓左傳晉大夫虢州
洪武正韻
陌合小韻古伯kuək古伯切國名亦作郭又姓古伯切國名亦作郭又姓
古今韻會舉要
kuaiʔ郭獲切角清音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又地名周封虢仲之地一曰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文王咨于三虢又州名在鳯翔虢縣秦属三川郡隋鳳林郡唐為虢州又姓左傳晉大夫虢射郭獲切角清音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又地名周封虢仲之地一曰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文王咨于三虢又州名在鳯翔虢縣秦属三川郡隋鳳林郡唐為虢州又姓左傳晉大夫虢射
蒙古字韻
g ꡂway ꡧꡭkwaj()
音韻闡微
屋沃陌職錫合入聲小韻kuk
韻略易通
庚晴合入入聲庚晴kuək國名國名
中州音韻
皆來合入上皆來小韻kuai國名國名
中華新韻
ㄨㄛ 入陽平kuo
東國正韻
ㅚㄱ 觥礦横虢koik
戚林八音
燈庚入 陰入燈庚keiʔ
分韻撮要
英入 陰入kʷik國名國名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wăk
王力
koak 鐸部
董同龢
kuăk 魚部
周法高
krwak 鐸部
李方桂
kwrak 魚部
鄭張尚芳
kʷraːɡ 鐸0部
白-沙
*[k]ʷˤrak
許思萊上古
kwrâk
許思萊東漢
kuak
布之道諧聲域
WA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wrˤak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k
kuek
上陰入(3)
廣東佛山55 (虞虢。)
香港55 (虞虢。)
澳門55 (虞虢。)
陰入(1)
廣東中山石岐55 (虞虢。)
kue
入聲(1)
安徽安慶43
陽平(1)
四川達州達縣31
kuə
陰平(1)
山東濰坊壽光1
去聲(1)
寧夏銀川5
kuei
陽平(1)
湖南湘西吉首11
陰平(1)
陝西西安21
kɐk
陰入(1)
廣東珠海前山55 (虞虢。)
陽入(1)
廣東中山隆都55 (虞虢。)
kuʊ
入聲(1)
江蘇連雲港
kuoʔ
入聲(1)
安徽蕪湖5
kuæ
入聲(1)
湖北黃岡紅安
ko
陽平(1)
四川南充31
kuɛ
陽平(1)
貴州貴陽21
ka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kuɛʔ
陰入(1)
江西撫州黎川3
kua
入聲(1)
湖南長沙24
kuet
上陰入(1)
廣東佛山順德55 (虞虢。)
kʰuek
上陰入(2)
廣東珠海斗門55 (虞虢。)
廣東雲浮55
kʰuək
陰入(2)
廣東東莞44 (虞虢。)
香港新界35 (虞虢。)
kʰiak
陰入(1)
廣東汕頭2
kʰɛk
上陰入(1)
廣東清遠連山55 (虞虢。)
f
fu
陰去(1)
廣西柳州融水435 (虞虢。)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金文「虢」從「虎」從「攴」,會執杖或武器搏虎之意。
26 字
 詳解: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虎」從「攴」,會手持棍棒搏虎之意。

  西周中期以後,金文於「攴」上加從「爪」形,林義光、張日昇認為象一手執虎,一手持兵器去除虎的皮毛,是「鞹」的初文,本義是皮革。姑備一說。

  金文用作人名和國名,《漢書.地理志》:「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又讀作「鞹」,表示去除毛的熟皮。彔白簋:「朱虢靳」,表示用紅色熟皮做的靳(靳是古代套在轅馬胸前的皮革)。

  《說文》:「虢,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210 字相關漢字: 虎,攴,爪,鞹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7529 -G1 7529 -G7 15.丿.41 -GT 5716 -GKX 1075.17 康熙字典-GHZR 3020.06 汉语大字典-GZFY 712709 -GZJW 366811 -G通规 5964 -G古籍 03190 -HB2 E77E -T2 5171 全字庫-T乙表 04205 異體字字典-J1 5834 -J3 9148 -JMJ 02330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5918 -KP1 70E7 -SAT 01970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guó
GUO2 (v2.1.0-6.0.0)
kTGHZ2013
126.120:guó
kHanyuPinyin
42828.070:guó
kXHC1983
0426.060:guó
0426.060:guó (v5.1.0)
kCantonese
gwik1
GWIK1 (v2.1.0-4.0.1)
kJapanese
カク キャク
kJapaneseKun
TSUMEATO
kJapaneseOn
HOU BOU
kTang
guæk
kDefinition
name of ancient feudal State in Shenxi and Hunan
name of ancient feudal State in Shenxi and Hu- nan (v2.1.0-3.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6B3D
0-6B3D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E77E
kIRG_TSource
T2-5367
2-5367 (v3.0.0-5.2.0)
kIRG_JSource
J13-7B50
J3-7B50 (v8.0.0)
J1-5A42 (v6.0.0-7.0.0)
1-5A42 (v3.0.0-5.2.0)
kIRG_KSource
K2-5B32
2-5B32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70E7
kRSUnicode
141.9
kTotalStrokes
15
13 (v3.1.0-4.1.0)
kIICore
C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543.180
kGSR
0783a
kHanYu
42828.070
kIRGDaeJaweon
1543.180
kIRGDaiKanwaZiten
3274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828.070
kIRGKangXi
1075.170
kKangXi
1075.170
kMatthews
3744
kMorohashi
32742
kSBGY
512.4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BIYPU
kCihaiT
1185.603
kFourCornerCode
2131.7
kPhonetic
384 737 835
384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E77E
kCCCII
232869
kCNS1986
2-5367
kCNS1992
2-5367
kEACC
232869
kGB0
7529
kGB1
7529
kJIS0213
1,91,48
kJis1
5834
kKPS1
70E7 (v3.1.1-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716
kTaiwanTelegraph
5716
kTGH
2013:5964
kXerox
300:31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7107+141.6.9 V+20211+141.6.9
kRSKangXi
141.9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