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𦬕
𦬕
⿱艹中(.,H)
U+26B15(Ext B)
艸部4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zhong1
粵語
zung1
日語
チュウ
ジュ
廣韻
知/東三/平
澄/東三/平
集韻
知/東三/平
澄/東三/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1019.27
H-8CD5
T4-2777
JMJ-04629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甲骨文
無名組
(異構)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陟宮切艸也。从艸中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zhong1
(1)
草名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艸部 112𦬕
《說文解字》
陟宮切艸也。从艸中聲。
《說文解字繫傳》
珍蒙反艸也。從艸中聲。
《說文解字注》
陟宮切艸也。从艸。中聲。 [陟宮切。九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陟弓切【集韻】陟隆切,𠀤音中。【說文】草也。
 又【集韻】持中切,音蟲。義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ong1 [tʂʊŋ55] ㄓㄨㄥ
粵語
zung1 [tsuːŋ5]
日語
チュウ [tɕɨː]
ジュ [ʑɨ]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東三3小韻陟弓ȶiuŋ草名又音沖草名又音沖
東三3小韻直弓ȡiuŋ草名又音中草名又音中
刊謬補缺切韻
東三3小韻陟隆ȶĭuŋ草。草。
集韻
東三3小韻陟隆ȶiuŋ說文艸也說文艸也
東三3小韻持中ȡiuŋ草名或从中草名或从中
五音集韵
東三3tɕiuŋ草名又音沖草名又音沖
東三3dʑiuŋ=茧:草名又音中=茧:草名又音中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董同龢
tjoŋ 中部
dʰjoŋ 中部
周法高
tiəwŋ 中部
diəwŋ 中部
李方桂
trjəŋw 中部
drjəŋw 中部
許思萊上古
truŋ
許思萊東漢
ṭuŋ
布之道諧聲域
TU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truŋ
音節類型B
druŋ
音節類型B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4 7142 -G5 7142 -GKX 1019.27 康熙字典-GHZR 3389.12 汉语大字典-GZJW 390411 -GZJW 469512 -H 8CD5 -T4 0787 全字庫-T丙表 11416 異體字字典-JMJ 04629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ōng
kHanyuPinyin
53180.080:zhōng
kCantonese
zung1
kJapanese
チュウ ジュ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1019.27
KX101927 (v5.2.0)
KX (v3.1.0-5.1.0)
kIRG_HSource
H-8CD5
8CD5 (v4.0.1-5.2.0)
kIRG_TSource
T4-2777
4-2777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46298
kRSUnicode
140.4
kTotalStrokes
8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GSR
1007l
kHanYu
53180.080
kIRGHanyuDaZidian
53180.080
kIRGKangXi
1019.270
kKangXi
1019.270
kMorohashi
30711
kSBGY
024.25 024.31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L
kUnihanCore2020
H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HKSCS
8CD5 (v4.0.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40.4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