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亠⿲冫幺⿱丿丶十(.,J);⿳亠⿲𰀪幺⺀十(p)
U+7387(Basic)
玄部6畫 共11畫 核心字
官話
shuai4
lv4
lve4
粵語
seoi3
leot6
seot1
leot2
日語
シュツ
スイ
ソツ
リツ
ルイ
セツ
韓語
越南
soát
suất
luật
廣韻
生/脂合/去
生/術/入
集韻
生/脂合/去
來/術/入
生/薛合/入
來/脂合/去
生/質合/入
訓読
おおむね(概ね)
かしら(頭)
したがう(従う)
ひきいる(率いる)
わりあい(割合)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24A
HB1-B276
T1-5B7B
J0-4E28
K0-6163
KP0-E3D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率 (U+F961)
K0-574B
率 (U+F9DB)
K0-6B52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甲骨文
賓組
甲骨文
歷組
甲骨文
出組
甲骨文
無名組
甲骨文
黃組
金文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簡帛
龍崗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Rope twister.
《說文解字》: 所律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
《字源》:象形 像绞麻为索……本义是大索《漢多》:甲金文從「糸」從四點,四點象素絲之光澤(何琳儀),「率」象大繩索之形(戴侗),是「𦆾」、「繂」、「𦆽」之初文(商承祚、徐中舒),本義是麻繩、繩索、絲繩。繩索可用來牽引,故引申為率領的「率」。《說文新證》:《六書故》以為「「率」象大索之形,中象大索,小點象麻枲之餘
Meaning 字義
shuai4
(1)
古代捕鸟用的一种长柄的网
(2)
带领 如:统率;率领to lead
(3)
勉励
(4)
循;沿着
(5)
遵循;顺服to follow 率由旧章
(6)
榜样;表率model, example
(7)
首领;将领
(8)
轻易地;不精细 如:草率hasty 轻率
(9)
坦率;直爽frank 直率
(10)
粗鲁;粗犷
(11)
轻遽貌;迅疾貌
(12)
方言 漂亮 如:这字写得真率
(13)
副词 1.皆;都 2.大约;通常generally
(14)
助词
(15)
lv4
(16)
(按某种标准)计算
(17)
比率 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如:百分率;增长率ratio
(18)
通「律」 法度;标准
lv4
(3)
法律;法令law, statute
(19)
通「繂」 缉边
lv4
(1)
粗绳索
lve4
(20)
同「鋝」 古代重量单位
lve4
(1)
量词 古重量单位 一鋝重六两又大半两,二十两为三鋝unit of weight in ancient times
(喃)
◎ Đánh rơi.#C2: 率 suất
(喃)
◎ Dẫn dắt, chỉ đạo.#A1: 率 suất
(喃)
◎ Phiên chế trong quân đội.#A1: 率 suất
(喃)
◎ Sơ suất: không cẩn thận, để xảy ra sai sót.#A1: 率 suất
(喃)
◎ Như 卒 suốt#C2: 率suất
(喃)
◎ Xuyên thấu. Hết lượt từ đầu chí cuối. Liền một mạch.#C2: 卒 tốt
(喃)
◎ Thiếu vắng, bỏ rơi.#C2: 率 suất
(喃)
◎ Chợt, bỗng chốc.#C2: 率 suất
(喃)
〄 Thoắt thoắt: nhanh nhẹn, mau vội.#C2: 率 suất
(喃)
〄 Thấm thoắt: chẳng mấy chốc, lướt qua nhanh chóng.#C2: 率 suất
(喃)
◎ Thớt thưa: thưa vắng, quạnh hiu.#C2: 率 suấ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率部 001
《說文解字》
所律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
《說文解字繫傳》
所律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從率。
《說文解字注》
所律切捕鳥畢也。 [畢者,田网也。所以捕鳥。亦名率。按此篆本義不行。凡𧗿訓將𧗿也,䢦訓先導也皆不用本字而用率。又或用帥。如緜傳云率循也,《北山》傳云率循也,其字皆當作䢦是也。又詳帥下。《左傳》藻率。服虔曰:禮有率巾。卽許書之帥也。] 象絲网。 [謂⿲冫幺⿱丿丶。] 上下其竿柄也。 [上其竿之露者,下其柄也。畢网長柄。所律切。十五部。] 凡率之屬皆从率。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玄字部】 〔古文〕卛【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𠀤音蟀。【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廣韻】循也。【書·太甲】率乃祖攸行。【詩·大雅】率西水滸。【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盧氏雜記】宋五坦率。【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論語】子路率爾而對。【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所類切,音帥。【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註】率,所類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集韻】計數之名。【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shuai4 [ʂuai51] ㄕㄨㄞˋ
lv4 [ly51] ㄌㄩˋ
lve4 [lyɛ51] ㄌㄩㄝˋ
粵語
seoi3 [sɵi3]
leot6 [lɵt2] 比率, 利率, 效率, 稅率
seot1 [sɵt5] 率先, 率直, 率性, 率真, 率領, 率土之濱, 率由舊章, 率馬以驥, 率獸食人, 率爾操觚, 草率, 輕率
leot2 [lɵt35]
日語
シュツ [ɕɨtsɨ]
スイ [sɨi] [呉漢]
ソツ [sotsɨ] [漢]
リツ [ɾitsɨ] [漢]
ルイ [ɾɯi]
セツ [setsɨ]
韓語
[ɾjuɭ]
[soɭ]
[juɭ]
越南
soát [swat35]
suất [swə̆t35]
luật [lwə̆t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脂合3小韻所類ʃiuɪ鳥網也又所律切鳥網也又所律切
3小韻所律ʃiuet循也領也將也用也行也說文曰捕鳥[篳/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俗作卛所律切十循也領也將也用也行也說文曰捕鳥[篳/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俗作卛所律切十
刊謬補缺切韻
脂合3小韻所類ʃwi統。又扁律反。統。又扁律反。
3小韻師出ʃĭuĕt師出反。領。六。師出反。領。六。
集韻
脂合3小韻所類ʃiuɪ捕鳥畢也捕鳥畢也
3小韻劣戌liuet約數也約數也
薛合3小韻所劣ʃiuæt量名或作率量名或作率
脂合3小韻力遂liuɪ計數之名計數之名
質合3小韻朔律ʃiuet說文捕鳥畢也像絲網上下其竽柄也一曰領也从也自也古作卛通作𧗿說文捕鳥畢也像絲網上下其竽柄也一曰領也从也自也古作卛通作𧗿
禮部韻略
脂合3小韻所類ʃiuɪ捕鳥畢又朔律劣戍二切見質術二韻捕鳥畢又朔律劣戍二切見質術二韻
3小韻劣戍liuet約數也又所類朔律二切見至質二韻約數也又所類朔律二切見至質二韻
質合3小韻朔律ʃiuet朔律切領也通作帥釋云十國以為連連有率又所類劣戌二切見至術二字韻朔律切領也通作帥釋云十國以為連連有率又所類劣戌二切見至術二字韻
增韻
脂合3小韻所類ʃiuɪ同上又捕鳥綱帥率義同者不得雙押義異者非又見下又質術二韻同上又捕鳥綱帥率義同者不得雙押義異者非又見下又質術二韻
3小韻劣戌liuet約數又表的也孟子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注彀率之法音律又藻率以韋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左傳藻率鞞鞛又至質二韻約數又表的也孟子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注彀率之法音律又藻率以韋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左傳藻率鞞鞛又至質二韻
脂合3小韻力遂liuɪ等也摠率也亦作類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无應音類又如字重增等也摠率也亦作類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无應音類又如字重增
質合3小韻朔律ʃiuet朔律切領也募也遵也循也用也行也皆也畧也率先也亦作帥又至術二韻朔律切領也募也遵也循也用也行也皆也畧也率先也亦作帥又至術二韻
五音集韵
審二脂支之合3ʂiuɪ鳥網也又所律切鳥網也又所律切
脂支之合3liuɪ計數之名計數之名
審二質櫛術合3ʂiuet所律切循也領也將也用也行也說文曰捕鳥罼也象網上下其竿柄也俗作卛二十一所律切循也領也將也用也行也說文曰捕鳥罼也象網上下其竿柄也俗作卛二十一
質櫛術合3liuet約數也約數也
審二鎋黠合2ʂuɐt同上→鋝:量名同上→鋝:量名
洪武正韻
灰合小韻所類ʃuei同上又捕鳥網帥率義同者不得雙押義異者非又質韻同上又捕鳥網帥率義同者不得雙押義異者非又質韻
質撮小韻劣戌lyət約數又表的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注率音律又藻率以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于男二采左傳藻率鞞鞛又隊韻又見上約數又表的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注率音律又藻率以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于男二采左傳藻率鞞鞛又隊韻又見上
灰合小韻力遂luei等也摠率也亦作類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音類又如字等也摠率也亦作類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音類又如字
質撮小韻朔律ʃyət朔律切領也募也遵也循也用也行也皆也略也率先也亦作帥又隊韻又見下朔律切領也募也遵也循也用也行也皆也略也率先也亦作帥又隊韻又見下
古今韻會舉要
嬀麾媿luei計數之名又總率也易略例率相比而無應音類周禮太宰注賦口率出錢徐劉音類又質韻〇毛氏韻増計數之名又總率也易略例率相比而無應音類周禮太宰注賦口率出錢徐劉音類又質韻〇毛氏韻増
ɕuai捕鳥畢所以掩取又本韻質韻〇已上屬怪字母韻捕鳥畢所以掩取又本韻質韻〇已上屬怪字母韻
liuʔ分勿切音與屋韻福同●撟也从韋省从丿㇏徐曰弗者違也増韻又不可也不然也集韻古作●分勿切音與屋韻福同●撟也从韋省从丿㇏徐曰弗者違也増韻又不可也不然也集韻古作●
ɕuʔ說文道多草不可行从艸弗聲徐曰按國語陳道茀不可行也集韻茀離草木翳薈也廣韻草多貌又治也詩茀厥豐草王氏曰草盛日茀治草亦謂之茀猶治亂謂之亂又福也詩茀禄爾康矣又芬香貌漢揚雄傳香芬茀以窮隆又彊盛貌詩臨衝茀茀〇増韻亦作蔽笰誤說文道多草不可行从艸弗聲徐曰按國語陳道茀不可行也集韻茀離草木翳薈也廣韻草多貌又治也詩茀厥豐草王氏曰草盛日茀治草亦謂之茀猶治亂謂之亂又福也詩茀禄爾康矣又芬香貌漢揚雄傳香芬茀以窮隆又彊盛貌詩臨衝茀茀〇増韻亦作蔽笰誤
蒙古字韻
zh ꡚu ꡟʐu()
l ꡙÿu ꡦꡟly()
zh ꡚway ꡧꡭʐwaj()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合去聲小韻ʃuei
曷黠屑月質物開二入聲小韻ʃət
曷黠屑月質物撮二入聲小韻lyt
中原音韻
皆來合去聲皆來ʂuai
韻略易通
真文撮入入聲真文ʂyət領也循也領也循也
中州音韻
皆來合入上皆來小韻ʂuai領也領也
中華新韻
ㄨㄛ 入去ʂuo帥同帥同
ㄨㄞ ʂuai
入去ly速~速~
東國正韻
ㅗㅭ 昆衮睔骨sol
ㅘㅭ 干笴旰葛sual
ㅠㅭ 君攟攈屈liul
ㆌㅇ 嬀軌媿siui
ㆌㅇ 嬀軌媿liui
戚林八音
春公入 陽入春公luʔ
時授 釭綱入 陰入釭綱souʔ
分韻撮要
津入 陰入ʃɵt深出切循也大略也又倡率深出切循也大略也又倡率
津入 陽入lɵt彀率彎弓之限彀率彎弓之限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sli̯wəd
sli̯wət
王力
ʃǐwəi 微部
ʃǐwət 物部
董同龢
suət 微部
周法高
siwər 微部
siwət 物部
李方桂
sljət 微部
鄭張尚芳
sruds 隊2部
srud 物2部
rud 物2部
白-沙
*[r]ut-s
*[r]ut
*s-rut-s
*s-rut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srut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srwǝt
斯塔羅斯金西漢
ṣwǝt
斯塔羅斯金東漢
ṣwǝt
許思萊上古
srut
sruts
rut
許思萊東漢
ṣuit
ṣuis
luit
布之道諧聲域
RUT
聲首
布之道擬音
r̥ut
r̥uth
Dialects 方言
s
sy
陰入(1)
湖南永州道縣35 (率領。)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率領。)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率領。)
陽去(1)
廣西桂林朝陽21 (率領。)
suɛ
去聲(8)
江蘇淮安漣水55 (~領)
江蘇泰州33 (統~)
安徽蚌埠53
安徽淮南鳳台51
山東煙台蓬萊42
山東濟寧5 (統~)
山東聊城5 (~領,又)
河南周口淮陽312
陰入(1)
福建南平建甌24 ((文。~領))
陽平(1)
山東煙台萊州42
陰去(1)
浙江衢州龍游52
suai
去聲(18)
河南漯河召陵31
湖北宜昌35 (統~)
湖北襄陽襄樊31 (統~)
湖北天門44
湖南郴州213 (~領)
湖南永州寧遠24 (~領)
湖南湘西吉首24 (~領)
廣西柳州雒容24 (率領。)
廣西桂林臨桂35 (率領。)
重慶213
重慶江津24
四川成都213 (~領,又so2)
四川達州達縣213 (~領)
貴州畢節5 (~領)
貴州黔東南丹寨13
貴州黔東南黎平53
雲南昭通212
雲南大理213
陰去(1)
雲南文山富寧13 (率領。)
sɐt
陰入(2)
廣東珠海前山55 (率領。)
廣東肇慶55
陽入(1)
廣東中山隆都55 (率領。)
上陰入(5)
廣東珠海斗門55 (率領。)
廣東江門白沙55 (率領。)
廣東肇慶封開55 ((率領))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si
陰入(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率領。)
sut
陰入(9)
福建廈門32
福建漳州漳浦32
廣東汕尾海豐2
廣東韶關新豐1 (率領)
廣東深圳21 (率領。)
廣東惠州35 (率領。)
廣東梅州梅縣1
廣東梅州五華1 (~領)
廣東東莞22 (率領。)
陽入(1)
廣西玉林博白5 (率領。)
so
去聲(1)
四川自貢14 (~領)
陰平(2)
四川雅安漢源55
湖南永州13 (~領)
陽平(6)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南湘西吉首11 (~領)
四川成都21 (又suai5)
貴州貴陽21 (~領)
貴州遵義21 (白;~領)
雲南昆明31 (效~)
入聲(3)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又)
湖南長沙24 ((表~))
湖南湘潭24 ((~領))
sai
去聲(1)
河南信陽312
陰平(1)
廣西百色田東54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領))
陰去(3)
湖北黃岡紅安 (~領)
浙江金華玉山52
江西撫州黎川53 ((~領))
陰平(1)
上海浦東新區53
suk
陰入(3)
廣東汕頭2
廣東湛江雷州5
廣東潮州21 (未註明異讀原因)
səʔ
陰入(6)
上海5 ((2~領))
江蘇無錫55
江蘇常州55
江蘇鎮江丹陽55
浙江湖州雙林54
浙江紹興55
sœt
陰入(1)
廣東中山石岐55 (率領。)
上陰入(5)
廣東韶關55 (率領。)
廣東佛山55 (率領。)
廣東佛山順德55 (率領。)
香港55 (率領。)
澳門55 (率領。)
sue
陰去(2)
福建廈門21
湖南婁底雙峰35
soʔ
陰入(1)
浙江杭州5 ((~領))
入聲(1)
江蘇揚州
syɛ
陰入(1)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率領。)
sua
去聲(1)
山東煙台5
陰去(1)
福建南平浦城423
suæɛ
去聲(1)
陝西漢中漢臺312
səu
上聲(1)
湖南懷化會同24 (~領)
sɤʔ
陰入(2)
江蘇蘇州4
浙江台州仙居5 (~領)
sɐʔ
陰入(2)
浙江寧波餘姚55
廣東深圳寶安55 (率領。)
søt
上陰入(1)
廣東清遠55 (率領)
syt
陰入(1)
廣西南寧55
suəʔ
入聲(1)
江蘇泰州3 (~領)
去聲(1)
雲南紅河蒙自212
se
陰平(1)
上海53 ((1~領))
陰去(1)
上海35 ((1~領))
sei
陰平(1)
上海浦東新區53 (0,白讀音)
sɜʔ
陰入(1)
江蘇無錫江陰55
sʮᴇ
陰去(1)
浙江杭州445 ((~領))
sɪʔ
陰入(1)
浙江寧波餘姚55
sa
陰去(1)
浙江溫州42 ((表~))
sᴇɛ
陰平(1)
浙江嘉興51
seiʔ
陰入(1)
浙江麗水雲和5 (~領)
souʔ
陰入(1)
福建福州23 ((~領))
sui
陰入(1)
福建南平建陽214
sɔuk
陰入(1)
福建寧德福安5
souk
陰入(1)
福建寧德古田2
sɔk
陰入(1)
福建寧德柘榮5 (率領。)
sɵt
陰入(1)
廣東廣州從化22 (率領。)
sɐk
陰入(1)
廣東東莞44 (率領。)
sək
陰入(1)
香港新界35 (率領。)
上聲(1)
湖南永州寧遠33 (率領。)
l
ly
去聲(25)
山東濟南21 ((效~))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東營利津 (效~)
山東煙台蓬萊42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濰坊臨朐21
山東濰坊壽光5 (效~)
山東泰安21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日照五蓮3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山東德州5 (效~)
山東聊城5 (效~,又)
山東濱州博興21
山東濱州鄒平31
甘肅蘭州13
甘肅張掖山丹31
甘肅酒泉肅州213
甘肅酒泉敦煌44
寧夏銀川5 (頻~)
新疆烏魯木齊213
新疆哈密21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陰平(37)
河北邯鄲大名33
河北邯鄲魏縣24
江蘇徐州213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安徽蚌埠212
安徽淮南鳳台213
安徽淮北213
安徽阜陽212
安徽阜陽潁上213
安徽宿州碭山213
安徽宿州埇橋212
安徽亳州蒙城213
山東濟寧1 (效~)
山東泰安寧陽214
山東菏澤單縣213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開封35
河南洛陽33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新鄉長垣24
河南濮陽34
河南許昌24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梁園24
河南商丘睢縣24
河南信陽33
河南周口淮陽24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陝西西安21 ((出勤~))
陝西寶雞44
陝西咸陽三原31
陝西延安寶塔213
陝西漢中漢臺55
甘肅臨夏243
青海海東循化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陽平(4)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威海環翠33
湖南郴州21 (效~)
湖南永州寧遠31 (效~)
陽入(1)
福建三明將樂5
上聲(2)
山東煙台萊州55
山東濰坊昌邑33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lɐt
下陰入(1)
廣東肇慶封開43 ((速率))
li
陽平(3)
貴州貴陽21 (比~)
貴州畢節2 (效~)
雲南紅河蒙自53
入聲(6)
安徽安慶43 (效~)
湖北黃岡紅安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效~)
貴州黔東南黎平24
浙江溫州213 ((效~))
湖南長沙24 ((效~))
上聲(1)
湖南懷化會同24 (效~)
lut
陽入(3)
福建廈門5 ((效~))
廣東韶關新豐5 (速率)
廣東梅州五華5 (速~)
luk
陽入(2)
廣東汕頭5 ((效~))
廣東潮州4
liʔ
入聲(1)
江蘇揚州
陽入(2)
江蘇南通 (效~)
浙江麗水雲和24 (效~)
lue
入聲(1)
廣東韶關南雄54 ((速~))
lu
陰平(3)
山東棗莊嶧城213
山東臨沂平邑1
青海西寧44
loʔ
陽入(1)
浙江台州仙居2
liɪʔ
陽入(2)
上海1 ((效~))
上海浦東新區12
lit
陽入(1)
廣東梅州梅縣5
lyʔ
入聲(1)
江蘇南京5 ((效~))
lyʊ
陰平(1)
江蘇連雲港
lieʔ
入聲(1)
安徽蕪湖5 (頻~)
lyʏ
入聲(1)
湖南張家界大庸11 (效~)
luei
陽平(1)
湖南湘西吉首11 (效~)
liəʔ
陽入(1)
浙江杭州2 ((利~))
liɛʔ
陽入(1)
浙江衢州開化24
lie
入聲(1)
福建南平浦城32
leʔ
陽入(1)
江西上饒廣豐23 (效率)
luʔ
陽入(1)
福建福州5 ((文))
ʂ
ʂuɛ
去聲(28)
江蘇徐州42
江蘇連雲港 (~領)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安徽淮北52
安徽安慶41 (~領)
安徽宿州碭山53
山東濟南21 ((~領))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淄博博山5 (~領)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東營利津 (~領)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濰坊昌邑31
山東濰坊臨朐21
山東濰坊壽光5 (~領)
山東泰安21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日照五蓮3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山東德州5 (~領)
山東濱州鄒平31
河南南陽南召42
甘肅酒泉肅州213
甘肅酒泉敦煌44
甘肅臨夏42
寧夏銀川5 (~領)
新疆哈密213
陰平(1)
山東青島即墨1
ʂuai
去聲(14)
北京51
河北邯鄲大名213
河北邯鄲魏縣312
山東菏澤單縣423
河南開封31
河南平頂山新華41
河南新鄉長垣213
河南濮陽312
河南許昌31
河南商丘睢縣312
湖北荊門鍾祥214 (~領)
湖南張家界大庸24 (~領)
四川自貢14 (~領)
陝西延安寶塔52
入聲(1)
四川涼山西昌31
ʂue
去聲(1)
安徽亳州蒙城53
ʂuæ
去聲(2)
河南洛陽412
陝西寶雞31
ʂuæɛ
去聲(1)
河南鄭州城關41
ʂuae
去聲(1)
江蘇南京44
ʂuᴇ
去聲(1)
安徽合肥53
ʂuæi
去聲(1)
安徽宿州埇橋42
ʂʯai
陰去(1)
湖北黃岡紅安 (統~;又)
ʂvᴇ
去聲(1)
青海海東循化53
ɬ
ɬɐt
陰入(7)
廣西貴港平南42 (率領。)
廣西北海55 (率領。)
廣西欽州55 (率領。)
廣西欽州靈山55 (率領。)
廣西玉林北流55 (率領。)
廣西百色55 (率領。)
廣西崇左寧明55 (率領。)
上陰入(1)
廣西玉林福綿55 (率領。)
下陰入(1)
廣西南寧亭子33 (率領。)
ɬut
陰入(1)
廣東茂名電白5
ɬit
陰入(1)
廣西玉林北流22 (率領。)
ɬət
陰入(1)
廣西南寧賓陽55 (率領。)
上陰入(1)
廣西崇左扶綏33 (率領。)
中入(1)
廣西百色那畢33 (率領。)
ɬɐn
陰入(2)
廣西來賓武宣55 (率領。)
廣西崇左55 (率領。)
ɬuoi
陰去(1)
福建莆田仙游52 (坦率。)
ɬat
陰入(1)
廣西貴港南江33 (率領。)
n
ny
去聲(3)
山東淄博博山5
湖北襄陽襄樊31 (效~)
甘肅武威民勤31
陽平(5)
湖北武漢213 ((新))
湖北宜昌12 (效~)
湖北荊門鍾祥31 (速~)
四川成都21 (效~)
雲南大理31 (效~)
ni
陽平(2)
湖北武漢213 ((舊。效~))
湖北襄陽襄樊52 (速~)
入聲(1)
湖南湘潭24 ((效~))
niʔ
入聲(1)
江蘇淮安漣水34 (效~)
nu
陽平(1)
四川達州達縣31
niɪʔ
入聲(1)
江蘇泰州3 (效~)
f
fai
去聲(4)
山東臨沂平邑5
陝西西安44 ((~領))
新疆吐魯番3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去聲(8)
安徽阜陽53
山東棗莊嶧城42
山東泰安寧陽312
河南駐馬店平輿53
甘肅蘭州13
甘肅張掖山丹31
青海西寧2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faᴇ
去聲(1)
河南商丘梁園41
fæi
去聲(1)
新疆烏魯木齊213
ʃ
ʃy
陰上(1)
廣西柳州融水55 (率領。)
ʃuɛ
去聲(2)
山東濱州博興21
甘肅武威民勤31
ʃuai
陰平(1)
廣西桂林臨桂45 (率領。)
ʃɐt
陰入(2)
廣西貴港桂平55 (率領。)
廣西賀州信都52 (率領。)
ʃyai
陽平(1)
山東威海環翠33
ʃøt
上陰入(1)
廣東廣州5
ʃyt
陰入(1)
廣西河池宜州55 (率領。)
ʃuɐt
上陰入(1)
廣東清遠連山55 (率領。)
ʃuɔi
陰去(1)
廣西梧州蒙山44 (率領。)
ʃaʔ
陰入(1)
廣西玉林博白55 (率領。)
ɕ
ɕy
去聲(1)
湖南常德35
ɕuɛ
去聲(1)
安徽銅陵樅陽33
ɕɐt
陰入(1)
廣西柳州融水55 (率領。)
ɕya
陽平(1)
湖南婁底雙峰13 (未註明異讀原因)
陰去(1)
江蘇南通 (新,統~)
ɕyɛ
陽平(1)
安徽蕪湖55 (~領)
ɕyai
去聲(1)
湖南常德35 (~領)
ɕyɛʔ
陽入(1)
江蘇南通 (老;統一)
ɕʮɑʔ
陰入(1)
江蘇常州55
ɕyæ
陰去(1)
江蘇泰州靖江51
ɕyɐʔ
陰入(1)
江西上饒廣豐5 (率領)
-
y
陽平(1)
湖南永州33 (效~)
入聲(1)
湖北天門324
əu
入聲(1)
湖北黃岡紅安
ts
tsuk
陰入(2)
廣東潮州21
廣東揭陽2
t
tɐt
上陰入(1)
廣西梧州藤縣55 (率領。)
tyʔ
陰入(1)
江西撫州黎川3 ((效~))
sz
szuæ
去聲(1)
陝西咸陽三原55
θ
θit
陰入(1)
廣西南寧馬山22 (率領。)
Notes 註
率 䢦 𧗿 帥
四字均審二物部,均有率先、率領義。《說文》「䢦,先導也」段玉裁注「䢦經典假率字為之……漢人帥領字通用帥,與周時用率不同」《說文》「𧗿,將𧗿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𧗿,經傳皆以帥為之」。四字同源。
率 類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率:比率,讀短入聲;類:種類、類別,讀長入聲
帥 率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率:率領,引導人,讀短入聲;帥:軍中主將,將帥,讀長入聲
律 率 帥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律」的遵從、法律義和「率」「帥」的領導義同源
繂 率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兩者的「繩索」義同源
搜 率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搜」的眾多義和「率」的全部義同源
繘 繂 率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繘」「繂率」的繩索義同源
率 遵 循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幾個字的「遵循」義同源。「率」「遵」山精鄰紐,物文旁轉;「遵」「循」精邪旁紐,文部疊韻
䢦 𧗿 率 帥
《漢語同源詞大典》:䢦:先導;𧗿:將帥,率領兵士者;率:率領;帥:將帥。本組字皆有「率領」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𦆾 𧜠 礪 *率
《漢語同源詞大典》:𦆾:粗繩;𧜠:粗麻所製短衣;礪:粗磨刀石。本組字皆有「粗」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金文從「糸」從四點,四點象素絲之光澤(何琳儀),「率」象大繩索之形(戴侗),是「𦆾」、「繂」、「𦆽」之初文(商承祚、徐中舒),本義是麻繩、繩索、絲繩。繩索可用來牽引,故引申為率領的「率」。
95 字
 詳解: 甲金文從「糸」從四點,四點象素絲之光澤(何琳儀),「率」象大繩索之形(戴侗),是「𦆾」、「繂」、「𦆽」之初文(商承祚、徐中舒),本義是麻繩、繩索、絲繩。繩索可用來牽引,故引申為率領的「率」,參見「䢦」。

  一說小點象麻緒(徐中舒);張世超則認為象樂弦顫動之形,是音律之「律」的表意初文,可備一說。

  「率」後來多用來表示率領的「率」,故絲繩的本義用「𦆾」、「繂」、「𦆽」等字表示。率領者即是先行者,亦是統帥,是萬民的楷模,故引申有表率一詞。

  甲骨文表示率領,《合集》6347:「率伐」,表示帶領攻伐。又表示皆、全部(金祥恆),《合集》248正:「貞:今來羌,率用。」表示今天所來的羌人,全部都用(作人牲)。《古今韻會舉要.質韻》:「率,皆也。」又用作祭名、地名。

  金文表示皆、全部。大盂鼎:「隹(唯)殷邊侯、田(甸)𩁹(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酉(酒)。」表示殷代的邊境侯、甸和商代的百官皆放肆酗酒。又用作語氣助詞,無義,毛公鼎:「率懷不廷方」,表示安撫不來朝覲的方國。

  戰國竹簡用作本義,《天星觀楚簡》簡50:「率(𦆽)𦄂」,表示絲帶。又表示全部、皆、都,《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7:「言率行之,則行不可匿。」表示說的話都會照着去做,那麼行為就不可掩藏(季旭昇)。

  戰國文字又表示率領,《詛楚文.湫淵》:「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我。」表示率領諸侯之兵來到我面前。

  《說文》:「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617 字相關漢字: 糸,𦆾,繂,𦆽,䢦,律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442 -G1 3442 -GT 3764 -GKX 0725.05 康熙字典-GHZR 0318.02 汉语大字典-GZFY 569503 -GZJW 283511 -G通规 2395 -G常用 常.11.147 -G京族 tsut7.0.1 -G古籍 09476 -HB1 B276 -H常用 2535 -T1 5991 全字庫-T甲表 02551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428 -J0 4608 -JMJ 01711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1711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277 学年: 5 K0 5543 Compatibility: F961 K0 6567 -K0 7550 Compatibility: F9DB K敎育 1151 -K人名 一..2765 -K法院 A0224 -KP0 674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LÜ4 SHUAI4 LÜE4 (v4.0.1-6.0.0)
LÜ4 LÜE4 SHUAI4 (v3.1.1-3.2.0)
L4 LE4 SHUAI4 (v3.1.0)
L4 SHUAI4 LE4 (v2.1.0-3.0.0)
kHanyuPinlu
lǜ(173) shuài(58)
l̈ù(173) shuài(58) (v6.3.0-7.0.0)
lü4(173) shuai4(58) (v4.1.0-6.2.0)
lü4(173), shuai4(58) (v4.0.1)
kTGHZ2013
235.220:lǜ 343.090:shuài
kHanyuPinyin
10289.030:shuài,lǜ,lüè
10289.030:shuài,lǜ,lüe (v5.2.0-9.0.0)
kXHC1983
0742.040:lǜ 1072.010,1072.032:shuài
0742.040:lǜ 1072.010,1072.032:shuài (v5.1.0)
kCantonese
seot1
leot6 seot1 (v4.1.0-13.0.0)
LEUT6 SEUT1 (v2.1.0-4.0.1)
kJapanese
ソツ リツ スイ ルイ セツ シュツ ひきいる したがう
kJapaneseKun
HIKIIRU OOMUNE WARIAI
kJapaneseOn
RITSU SOTSU
kKorean
SOL LYUL
kHangul
률:0E 솔:0N 율:0
률 솔 율 (v5.0.0-10.0.0)
kTang
luì shruit
luì shruit (v4.1.0-5.1.0)
kDefinition
to lead; ratio; rate; limi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24A
0-424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276
kIRG_TSource
T1-5B7B
1-5B7B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E28
0-4E28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163
0-6163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3D0
kRSUnicode
95.6
kTotalStrokes
11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755
kDaeJaweon
1135.040
kFennIndex
325.03 466.03
kGSR
0498a
kHanYu
10289.030
kIRGDaeJaweon
1135.040
kIRGDaiKanwaZiten
2081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289.030
kIRGKangXi
0725.050
kKangXi
0725.050
kLau
2029 2979
kMatthews
5910
kMeyerWempe
1723d 2895
1723d (v4.0.1)
kMorohashi
20817' 20817':E0102 20817:E0103
20817' (v2.1.0-15.0.0)
kNelson
0319
kSBGY
352.19 471.5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IOJ
kCihaiT
884.303
kFenn
13D
kFourCornerCode
0040.3
kFrequency
3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2533
kPhonetic
1132 1278
1132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276
kCCCII
214B31
kCNS1986
1-5B7B
kCNS1992
1-5B7B
kEACC
214B31
kGB0
3442
kGB1
3442
kJis0
4608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3D0 (v3.1.1-15.0.0)
kKSC0
6567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764
kTaiwanTelegraph
3764
kTGH
2013:2395
kXerox
247:17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952+95.5.6 V+14085+95.5.6
kRSKangXi
95.6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ZVariant
U+F961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