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xu4
粵語
zuk6
日語
ショク
ゾク
韓語
속
越南
tục
廣韻
邪/燭/入
集韻
邪/燭/入
邪/虞/去
訓読
つぐ(継ぐ)
つづく(続く)
つづける(続け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1-5078
HB1-C4F2
T1-7A7D
J0-6574
K0-6159
V1-6335
KP0-E3C6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秦
簡帛
睡虎地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似足切、古行切
連也。从糸𧸇聲。
古文續从庚、貝。
Meaning 字義
xu4
(1)
连接to continue, to go on 继续
(2)
继承;延续to inherit
(3)
后同于前,旧事重演 接代的人
(4)
妻死再娶
(5)
传递
(6)
丝
(7)
添;加 如:给客人续水;往灶里续柴to add, supply more
(8)
姓
(壯)
dueg <方>提[舀油、酒等的器具,有较长的把儿]
(喃)
tục 詞:kế tục 義:to continu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似足切、古行切
連也。从糸𧸇聲。
古文續从庚、貝。 [臣鉉等曰:今俗作古行切。]
《說文解字繫傳》
似足切
連也。從糸、賣。
古行切古文續。從庚、貝。臣鉉等曰:「今俗作古行切。」
《說文解字注》
似足切、古行切
連也。 [連者,負車也。聯者,連也。皆其義也。《釋詁》曰:繼也。] 从糸。𧶠聲。 [似足切。三部。]
古文續。从庚貝。 [《咎繇謨》。乃賡載歌。《釋文》加孟皆行二反。賈氏昌朝云:《唐韵》以爲《說文》誤。徐鉉曰:今俗作古行切。按《說文》非誤也。許謂會意字。故从庚貝會意。庚貝者,貝更迭相聯屬也。《唐韵》以下皆謂形聲字。从貝,庚聲。故當皆行反也。不知此字果从貝,庚聲。許必入之《貝部》或庚部矣。其誤起於《孔傳》。以續釋賡。故遂不用許說。抑知以今字釋古文。古人自有此例。卽如許云舄,䧿也。非以今字釋古文乎。《毛詩》西有長庚傳曰:庚,續也。此正謂庚與賡同義。庚有續義。故古文續字取以會意也。仞會意爲形聲。其暓亂有如此者。]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𠀤音俗。【說文】連也。【爾雅·釋詁】繼也。【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詩·小雅】似續妣祖。【禮·深衣】續袵鉤邊。【註】續,猶屬也。又姓。【廣韻】舜七友,有續牙。【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𥳑伯之後。
又與績同。【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註】績,或作續。
又【集韻】辭屢切。詩隂靷沃續。徐邈說。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xu4 [ɕy51] ㄒㄩˋ
粵語
zuk6 [tsuːk2] 續約, 續集, 續聘, 續弦, 持續, 繼續
日語
ショク [ɕokɯ] [漢]
ゾク [zokɯ] [呉]
韓語
속 [sok]
越南
tục [tu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邪燭
通攝鍾韻3等開口入燭韻續小韻似足切ziok繼也連也又姓舜七友有續牙似足切四繼也連也又姓舜七友有續牙似足切四
刊謬補缺切韻
邪燭
通攝鍾韻3等開口入燭韻續小韻似足切zĭwok似足反。三。似足反。三。
集韻
邪燭
通攝鍾韻3等合口入燭韻續小韻松玉切ziok說文連也古作賡說文連也古作賡
邪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續小韻辭屢切zio連也詩陰靷鋈續徐邈讀連也詩陰靷鋈續徐邈讀
禮部韻略
邪燭
通攝鍾韻3等合口入燭韻續小韻祥玉切ziok祥玉切釋按説文連也祥玉切釋按説文連也
增韻
邪燭
通攝鍾韻3等合口入燭韻續小韻祥玉切ziok祥玉切繼也連也亦作賡又姓晉有續咸从賣誤今正祥玉切繼也連也亦作賡又姓晉有續咸从賣誤今正
五音集韵
邪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邪母四等zio辭屢切連也詩陰靷鋈續徐邈說一辭屢切連也詩陰靷鋈續徐邈說一
邪燭
通攝鍾韻3等合口入燭韻邪母四等ziok似足切繼也連也又姓舜七友有續牙八似足切繼也連也又姓舜七友有續牙八
洪武正韻
邪屋撮
屋韻開口入屋韻續小韻松玉切zyuk松玉切繼也連也亦作賡又姓晉有續咸松玉切繼也連也亦作賡又姓晉有續咸
古今韻會舉要
邪匊入沃韻匊韻邪母ziuʔ松玉切商次濁音說文連也从糸賣聲廣韻繼也又詩小戎隂靷鋈續釋名云靷所以引車續者續靷端也靷之一端繫於隂板或駕或税以環續之又姓舜七友有續牙晉有續咸集韻古作賡〇毛氏曰从賣俗作賣誤松玉切商次濁音說文連也从糸賣聲廣韻繼也又詩小戎隂靷鋈續釋名云靷所以引車續者續靷端也靷之一端繫於隂板或駕或税以環續之又姓舜七友有續牙晉有續咸集韻古作賡〇毛氏曰从賣俗作賣誤
蒙古字韻
z ꡕÿu ꡦꡟ入魚韻zy()
音韻闡微
邪魚虞撮去聲遇韻續小韻邪母四等sy
邪屋沃陌職錫撮入聲沃韻續小韻邪母四等syk
中原音韻
心魚模撮入平魚模韻siu
韻略易通
雪東洪合入入聲東洪韻suk繼也連也繼也連也
中州音韻
邪魚模撮入平魚模韻俗小韻ziu繼也繼也
中華新韻
ㄒ ㄩ 入去魚韻丙類ɕy
東國正韻
ㅆ ㅛㄱ 入公拱貢穀韻ziok
戚林八音
時授 銀恭入 陽入銀恭韻syʔ
分韻撮要
精 東入 陽入東韻tsok繼續連續繼續連續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屋
東漢
屋
魏
屋
晉
屋
宋北魏後期
屋沃燭覺
北魏後期北齊
沃燭
齊梁陳北周隋
沃燭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zi̯uk
王力
zǐwɔk 屋部
董同龢
zjuk 侯部
周法高
rjewk 屋部
李方桂
sdjuk 侯部
鄭張尚芳
ljoɡ 屋0部
ljoɡs 候0部
白-沙
*sə.lok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lhok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lhok
斯塔羅斯金西漢
lhok
斯塔羅斯金東漢
zhok
許思萊上古
s-lok
許思萊東漢
ziok
布之道諧聲域
LOK
聲首𡍬
布之道擬音
slok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s
sy
去聲(16)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官河南洛陽412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官河南許昌31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陽4
陽平(4)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陽去(1)
閩福建南平建甌44
陰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1 (~弦)
sok
陽入(2)
閩廣東汕頭5
閩廣東潮州4
suk
陽入(5)
閩福建寧德柘榮2
客廣東廣州從化55
客廣東韶關新豐5
客廣東深圳55
客廣東東莞55
su
去聲(3)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又)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陽入(1)
平湖南永州寧遠22
陽平(11)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南郴州21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繼~)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入聲(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陰平(1)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soʔ
陽入(1)
官江蘇南通 (文)
入聲(1)
官安徽蕪湖5
sɔʔ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入聲(3)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
sua
陰去(1)
閩福建廈門21 ((s))
səu
陽平(1)
官湖北武漢213
入聲(1)
官湖北天門324
上聲(1)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siəu
陽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sou
去聲(1)
官湖南常德35
入聲(2)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siɔk
陽入(3)
閩福建廈門5
閩福建泉州南安3
閩福建漳州漳浦14
suʔ
陽入(1)
贛江西撫州黎川5
si
陽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sio
陽去(1)
平湖南永州道縣52
sɔ
入聲(1)
平廣西桂林平樂55
suə
陰去(1)
閩海南東方35 (继续)
siuk
陽入(2)
客廣東梅州梅縣5
客廣東梅州五華5
sʊk
上陽入(1)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seu
入聲(1)
官安徽安慶43
səuʔ
陰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5
syʔ
陽入(1)
閩福建福州5
søyʔ
陰入(1)
閩福建福州23 ((文))
souk
陽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2
syk
陽入(1)
閩福建寧德古田5
suɔ
陰去(1)
閩海南昌江35
siok
陽入(1)
閩香港大埔5
so
入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səɯ
入聲(1)
湘湖南湘潭24
ɕ
ɕy
去聲(56)
官北京51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官江蘇徐州42
官江蘇連雲港
官安徽蚌埠53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官安徽淮北52
官安徽阜陽53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煙台5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聊城5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官河南開封3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官河南濮陽312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官河南信陽312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重慶江津24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陝西西安44
官陝西寶雞31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甘肅臨夏42
官青海西寧213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官寧夏銀川5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吐魯番33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晉山西太原45
陽平(2)
官四川成都21 (又yo2)
官四川南充31
ɕiəu
陽去(1)
官湖北黃岡紅安 (又)
ɕiu
陽平(2)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畢節2
入聲(1)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ɕi
陽平(1)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文)
ɕyəʔ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ɕyɤ
入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ɕyo
陽平(1)
官四川成都21 (又y2)
ɕyɛ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ɕiʊ
陰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ts
tsok
陽入(14)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東清遠22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雲浮22
粵廣東雲浮羅定22
粵香港22
粵香港新界22
粵澳門22
平廣東韶關22
下陰入(2)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粵廣東肇慶封開43
上陰入(1)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tsuk
陽入(1)
粵廣西南寧22
tsoʔ
陽入(1)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tsɔk
陽入(2)
粵廣東江門白沙21
平廣西柳州融水23
下陽入(2)
平廣西百色田東22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tsiəu
陽入(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
tsiat
陰入(1)
閩海南陵水5 (训接)
tsəuk
上陽入(1)
粵廣西玉林博白11
t
tok
陽入(2)
閩海南海口3 (文陆续)
閩海南澄邁3 (文)
陰入(1)
閩海南瓊海5
下陽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22
tuk
下陽入(1)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tua
陰去(4)
閩海南海口35 (继)
閩海南瓊海213
閩海南定安35 (继续)
閩海南澄邁35 (白)
tuə
陰去(1)
閩海南樂東213 (继续)
touʔ
陰入(1)
閩海南東方54 (陆续)
tʃ
tʃok
陽入(1)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tʃuk
陽入(6)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崇左22
粵廣西崇左寧明22
陰入(1)
客廣西南寧馬山22
tʃɔk
陽入(1)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上陽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22
tʃʊk
陽入(1)
粵廣東廣州2
z
zu
陽平(1)
湘湖南永州33
zoʔ
陽入(5)
吳上海1
吳江蘇蘇州23
吳浙江嘉興12
吳浙江湖州雙林23
吳浙江紹興23
zɔʔ
陽入(2)
吳浙江寧波23
吳浙江寧波餘姚23
tsʰ
tsʰok
陽入(2)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東莞22
tsʰuk
陽入(1)
客廣西玉林博白5
tsʰoʔ
陽入(1)
官江蘇南通 (白)
tsʰək
陽入(1)
客廣東惠州31
tsʰɔi
陽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22
tsʰɑu
陰平(1)
平廣東清遠保安33
ʃ
ʃy
陽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53
ʃok
陰入(1)
閩海南定安5 (陆续)
ʃuk
陽入(3)
粵廣西柳州融水35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粵廣西河池宜州12
ʃʯ
去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θ
θy
去聲(3)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θua
陰去(1)
閩海南萬寧24 (训)
θyɔk
陽入(1)
粵廣西賀州信都24
ɬ
ɬok
陽入(1)
粵廣東清遠連山214
ɬuk
陽入(2)
粵廣西梧州蒙山22
平廣西梧州藤縣22
ɬyøʔ
陽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4
ɬuok
陽入(1)
閩廣西貴港平南12
tʃʰ
tʃʰuk
陽入(3)
客香港沙田5
粵廣西欽州靈山22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陰入(1)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dz
dzoʔ
陽入(1)
吳浙江杭州2
dzɔʔ
陽入(1)
吳浙江衢州龍游23
dzəʔ
陽入(1)
吳浙江衢州開化24
ʂ
ʂuʔ
入聲(1)
官江蘇南京5
ʂuʊ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ʑ
ʑioʔ
陽入(1)
吳浙江金華玉山23
ʑyoʔ
陽入(1)
吳浙江台州仙居2
ʔd
ʔdɔʔ
陰入(1)
閩海南樂東5 (陆续)
ʔdɔ
陰入(1)
閩海南三亞35
-
io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ʒ
ʒioʔ
陽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24 (--,(姓))
tʰ
tʰuk
陽入(1)
粵廣西玉林北流22
tɕ
tɕøŋ
下陽入(1)
平廣西南寧亭子22
Notes 註
繼 續
二字是同義詞,《說文》「繼,續」略有不同:繼偏指時間上相連,續偏指空間上相連。
賡 續
《說文》「賡」在糸部,以為「續」的古文。段玉裁注引賈昌朝云「唐韻以為說文誤」,段玉裁認為說文不誤,《說文》是作為會意字,《唐韻》以後誤作形聲字。不過「賡」「庚」和「更」同音,「更」有更替義,而連續義,抵償義都是從更替義引申來的;因此先秦時作為陽部的「賡」與屋部的「續」必非一詞。
續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作「連續、連接」義讀短入聲,引申為「繫在引車皮帶上的環」義讀長入聲
序 敘 緒 嗣 續 餘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序」「敘」的次序義和「緒」的「頭緒」義同源。如果此假設成立,「嗣」的繼承義和「續」的繼續義亦與此同源。「餘」的餘下義可能與「序」「敘」的次序、繼續義同源
杓 妁 彴 續 *勺
《漢語同源詞大典》:杓:勺子;妁:婚姻介紹人;彴:石步、石橋;續:連續、接續。本組字皆有「連接」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襡 屬 續 *蜀
《漢語同源詞大典》:襡:長襦;屬:相連;續:連續。本組字皆有「長、相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䙱 欘 囑 矚 續 *屬
《漢語同源詞大典》:䙱:長襦,連腰衣;欘:鋤、斧等物之柄,長而相連者;囑:叮囑,囑託,言多相連不斷之義;矚:盯視,目光、視線相連不斷;續:連續,連接。本組字皆有「連接」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4888
简体: 续
GKX
0942.40
康熙字典-GHZR
3696.01
汉语大字典-GZ
dueg.0.0
-G通规
2488X
-G京族
tuk8.0.0
-G古籍
11678
-HB1
C4F2
-H常用
3171
-T1
9093
全字庫-T甲表
03191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340
-J0
6984
-JMJ
02047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275X
-K0
6557
-K敎育
0405
-KP0
6738
-V1
672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xù
XU4
(v2.1.0-6.0.0)
kHanyuPinlu
xù(489)
xu4(489)
(v4.0.1-6.2.0)
kHanyuPinyin
53465.070:xù
kXHC1983
1303.131:xù
1303.131:xù
(v5.1.0)
kCantonese
zuk6
JUK6
(v2.1.0-4.0.1)
kJapanese
ショク ゾク つづく
kJapaneseKun
TSUZUKU TSUGU
kJapaneseOn
ZOKU SHOKU
kKorean
SOK
kHangul
속:0E
속
(v5.0.0-10.0.0)
kVietnamese
tục
kTang
ziok
kDefinition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5078
1-5078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4F2
kIRG_TSource
T1-7A7D
1-7A7D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574
0-6574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159
0-6159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3C6
kIRG_VSource
V1-6335
1-6335
(v3.1.1-5.2.0)
3-3A4E
(v3.1.0)
1-3A4E
(v3.0.0)
kRSUnicode
120.15
kTotalStrokes
21
kIICore
AT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639
kDaeJaweon
1382.210
kFennIndex
191.05
kGSR
1023u
kHanYu
53465.070
kIRGDaeJaweon
1382.210
kIRGDaiKanwaZiten
2803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465.070
kIRGKangXi
0942.400
kKangXi
0942.400
kLau
1612
kMatthews
2865
kMeyerWempe
3492
kMorohashi
28037
kNelson
3622
kSBGY
463.31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VFGWC
kCihaiT
1062.205
kFenn
864D
kFourCornerCode
2498.6
kFrequency
3
(v3.2.0-15.1.0)
kGradeLevel
3
kHKGlyph
3169
kPhonetic
1395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4F2
kCCCII
215221
kCNS1986
1-7A7D
kCNS1992
1-7A7D
kEACC
215221
kGB1
4888
kJis0
6984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3C6
(v3.1.1-15.0.0)
kKSC0
6557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4958
kXerox
245:06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6147+120.6.15 V+14186+120.6.15
kRSKangXi
120.1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7EED
kZVariant
U+7EED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