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𰃦釆大(.,H,T)
U+5967(Basic)
大部10畫 共13畫 核心字
官話
ao4(奥)
yu4(奥)
you1(奥)
粵語
ou3
juk1
ou2
ngou3
ngou2
日語
オウ
イク
ユウ
サン
オク
韓語
越南
áo(奥)
廣韻
影/豪/去(奥)
集韻
影/豪/去(奥)
影/屋三/入(奥)
影/尤/平(奥)
訓読
おく(奥)
くま(隈)
Sources 各源例字
GE-3553
HB1-B6F8
T1-635F
J0-547C
K0-6773
V1-5157
KP0-F9D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隸書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Meaning 字義
(異)
「奥」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ao4
(1)
室内西南隅 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长居坐之处
(2)
泛指室内深处
(3)
幽深的地方
(4)
主事人
(5)
深 指离地面高或入地下深
(6)
奥妙,精深profound 深奥
(7)
猪圈
(8)
旧指灶神
(9)
方言 好极,妙极 如:唱的还怪奥里;人家作的活可奥了
(10)
古山水名 奥山,即今河南省泌阳市东北之虎头山 奥水,在今河南省泌阳市、遂平县境
yu4
(11)
同「澳」 水边弯曲的地方
yu4
(1)
水边地
(12)
污浊
(13)
四方可定居之地 后作「墺」
ao4
(1)
可以定居的地方
(14)
温暖 后作「燠」
yu4
(1)
热;暖warm, hot
(15)
腌制 后作「䐿」
you1
(16)
[奥休]同“「噢」咻”
yu3
(1)
[噢咻]抚慰病痛之声
(喃)
áo 詞:cái áo 義:shir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墺。室西南隅,人所安息也。【禮·曲禮】爲人子者,居不主奧。【禮運】人情以爲田,故人以爲奧也。
 又五祀之祭。【饒雙峰曰】五祀,先設主席,而祭于其所,親之也。後迎尸而祭于奧,尊之也。
 又官職。【東觀漢記】桓帝時,初置祕書監,宜掌祕奧。
 又積聚。【周語】野無奧草。
 又烹和也。【荀子·大略篇】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又山名。【山海經】丑陽之東三百里曰奧山,奧水出焉。
 又七亂切,音竄。爨神也。【禮·禮運】奧者,老婦之祭也。【註】奧,當作爨,祭至尸食竟而祭爨神,其神則先炊也,故謂之老婦。
 又【正韻】乙六切,音郁。隈也。水內曰奧。與澳隩通。
 又與燠同。【詩·小雅】日月方奧。【前漢·五行志】厥罰常奧。
 从宀从釆。俗作奥,非。【正字通】字彙廾部𢍢,音訓重出,今倂于此。說文奧从宀𢍏聲。宷,从宀从釆。从宀从釆或从凢从釆不成字。 唐韻(75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ao4 [ɑu51] ㄠˋ (奥)
yu4 [y51] ㄩˋ (奥)
you1 [iou55] ㄧㄡ (奥)
粵語
ou3 [ou3] 奧妙, 深奧
juk1 [juːk5]
ou2 [ou35]
ngou3 [ŋou3]
ngou2 [ŋou35]
日語
オウ [oː] [呉漢]
イク [ikɯ] [漢]
ユウ [jɯː]
サン [saɴ]
オク [okɯ] [呉]
韓語
[o]
越南
áo [aw35] (奥)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1小韻烏到ʔɑu深也内也主也藏也爾雅曰西南隅謂之奥烏到切十一(奥)深也内也主也藏也爾雅曰西南隅謂之奥烏到切十一(奥)
刊謬補缺切韻
1小韻烏到ɑu烏到反。深。十。(奥)烏到反。深。十。(奥)
集韻
1小韻於到ʔɑu說文宛也室之西南隅或作𡪿(奥)說文宛也室之西南隅或作𡪿(奥)
屋三3小韻乙六ʔiuk室中(奥)室中(奥)
3𢝊小韻於求ʔiəu燠休痛念聲或作奧(奥)燠休痛念聲或作奧(奥)
禮部韻略
1小韻於到ʔɑu於到切室之西南隅新補與澳同乙六切見屋字韻(奥)於到切室之西南隅新補與澳同乙六切見屋字韻(奥)
屋三3小韻奥0ʔiuk與澳同隈也詩有淇奥章當於澳字下亦作奥新制添入又於到切見號字韻(奥)與澳同隈也詩有淇奥章當於澳字下亦作奥新制添入又於到切見號字韻(奥)
增韻
1小韻於到ʔɑu於到切深也内也藏也室西南隅也又屋韻从自从采从廾今作奥俗作奥(奥)於到切深也内也藏也室西南隅也又屋韻从自从采从廾今作奥俗作奥(奥)
屋三3小韻乙六ʔiuk同上詩瞻彼淇奥又與燠同詩日月方奥毛傳云煖也又内則鴇奥注脾肶也亦作䐿又號韻増入(奥)同上詩瞻彼淇奥又與燠同詩日月方奥毛傳云煖也又内則鴇奥注脾肶也亦作䐿又號韻増入(奥)
五音集韵
3ʔiəu=燠:燠休痛念聲(奥)=燠:燠休痛念聲(奥)
1ʔɑu烏到切深也內也主也藏也爾雅西南隅謂之奥二十三(奥)烏到切深也內也主也藏也爾雅西南隅謂之奥二十三(奥)
屋三3ʔiuk室中(奥)室中(奥)
洪武正韻
爻開小韻於到ʔau於到切深也内也藏也室西南隅也又屋韻从从釆从廾今作奥俗作奧(奥)於到切深也内也藏也室西南隅也又屋韻从从釆从廾今作奥俗作奧(奥)
屋撮小韻乙六ʔyuk同上詩瞻彼淇奥又與燠(奥)同上詩瞻彼淇奥又與燠(奥)
古今韻會舉要
ʔau於到切羽清音說文●宛也本作寘从宀类聲徐曰宛深也故从宩古審字也人所居故从宀㑹意俗作奥廣韻內也主也藏也爾雅西南隅謂之奥禮記解孔氏曰室嚮南戸近東向角則西南隅隠奥人事故名為奥馬氏曰奥者主人之所安息也入則退安於静故位乎西南地道也朱氏曰古人室在東南隅門開東北隅為穴入西北隅為堂西南隅為奥人隨進先見東北却到西北然後西南此至深密之地又屋韻(奥)於到切羽清音說文●宛也本作寘从宀类聲徐曰宛深也故从宩古審字也人所居故从宀㑹意俗作奥廣韻內也主也藏也爾雅西南隅謂之奥禮記解孔氏曰室嚮南戸近東向角則西南隅隠奥人事故名為奥馬氏曰奥者主人之所安息也入則退安於静故位乎西南地道也朱氏曰古人室在東南隅門開東北隅為穴入西北隅為堂西南隅為奥人隨進先見東北却到西北然後西南此至深密之地又屋韻(奥)
蒙古字韻
' ꡖaw ꡓʔaw(奥)()(奥)
音韻闡微
蕭肴豪開去聲小韻au(奥)(奥)
中原音韻
蕭豪開一去聲蕭豪ɑu(奥)(奥)
韻略易通
蕭豪開去聲蕭豪au深隱(奥)深隱(奥)
中州音韻
蕭豪開去聲蕭豪小韻ɑu藏也(奥)藏也(奥)
中華新韻
ɑu~門~洲(奥)~門~洲(奥)
東國正韻
ㅗㅱ 高杲誥ʔou(奥)(奥)
戚林八音
鶯亦 歌高 陰去歌高ɔ(奥)(奥)
鶯亦 銀恭入 陰入銀恭(奥)(奥)
分韻撮要
陰去u深奧又室西南隅爲奧(奥)深奧又室西南隅爲奧(奥)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肴豪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ʔɷg(奥)
王力
u 幽部(奥)
董同龢
ʔôɡ 幽部(奥)
周法高
ʔəw 幽部(奥)
李方桂
əgwh 幽部(奥)
鄭張尚芳
quːɡs 奧1部(奥)
白-沙
*ʔˤuk-s(奥)
*ʔ(r)uk(奥)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ʔuk(奥)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ʔuk(奥)
斯塔羅斯金西漢
ʔǝuk(奥)
斯塔羅斯金東漢
ʔǝuk(奥)
許思萊上古
ʔûkh(奥)
ʔuk(奥)
許思萊東漢
ʔouᶜ(奥)
ʔuk(奥)
布之道諧聲域
ɁU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ʔˤukh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
ɔ
去聲(22)
江蘇徐州42
江蘇連雲港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江蘇淮安漣水55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33
安徽淮南鳳台51
安徽淮北52
安徽阜陽潁上51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煙台蓬萊42
河南洛陽412
河南南陽南召42
河南駐馬店平輿53
雲南昆明212
甘肅蘭州13
甘肅張掖山丹31
寧夏銀川5
浙江湖州雙林334
江西贛州南康53
廣東廣州從化52
廣西玉林博白42
陰去(10)
上海35
上海浦東新區35
浙江嘉興334
福建福州212
福建寧德福安35
福建寧德柘榮35
廣東佛山順德32
廣東肇慶封開433
廣西柳州融水45
廣東佛山西岸52
陰平(2)
山東青島即墨1
浙江寧波52
陽平(2)
安徽蕪湖55
山東煙台萊州42
陽去(1)
廣東韶關新豐31
au
去聲(20)
北京51
河北邯鄲大名213
河北邯鄲魏縣312
山東臨沂平邑5
河南開封31
河南平頂山新華41
河南新鄉長垣213
河南濮陽312
河南許昌31
河南周口淮陽312
湖北宜昌35
湖北荊門鍾祥214
湖北天門44
廣西桂林臨桂35
福建泉州南安31
江西九江修水53
廣東深圳42
廣東梅州梅縣53
廣東東莞42
香港沙田53
陰去(20)
福建三明將樂324
福建漳州漳浦11
福建南平建陽332
海南海口35
海南三亞13
海南東方35
海南定安35
海南澄邁35
海南樂東213
海南陵水35
廣東惠州213
廣西南寧馬山55
廣東清遠33
廣西桂林臨桂33
廣西河池宜州44
廣西崇左45
廣東清遠保安53
廣西南寧亭子55
廣西百色田東35
廣西崇左扶綏35
陰平(1)
廣東江門白沙23
陽平(1)
山東威海環翠33
陽去(1)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上聲(1)
廣西桂林灌陽55
陰入'(1)
海南萬寧53
陽去'(1)
海南瓊海53
陽上(1)
廣西來賓武宣24
ou
去聲(4)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中山石岐33
廣東雲浮33
廣東雲浮羅定33
陰去(7)
江西撫州黎川53
廣東廣州33
廣東韶關33
廣東佛山33
香港33
澳門33
廣東韶關33
陰平(2)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珠海斗門33
陽平(1)
廣東中山隆都33
ɐu
去聲(1)
香港大埔泰亨33
陰去(7)
廣西貴港平南11
廣西北海33
廣西欽州33
廣西貴港桂平33
廣西玉林北流53
廣西崇左寧明33
廣西玉林福綿52
o
去聲(2)
福建三明沙縣24
福建泉州南安31
陰去(7)
福建廈門21
福建漳州漳浦11 (單字讀,腐味。)
廣東汕頭213
廣東潮州213
香港大埔21
福建三明泰寧51
廣東清遠連山35
ao
去聲(2)
山東煙台5
河南商丘梁園41
陰去(2)
浙江台州仙居55
雲南文山富寧13
去聲(3)
河南鄭州城關41
雲南昭通212
雲南紅河蒙自212
ɔu
陰去(1)
廣西欽州靈山24
陰上(2)
廣西賀州信都52
廣西梧州藤縣33
ɒ
去聲(1)
浙江寧波餘姚52
陰去(1)
福建莆田仙游52
ɑu
去聲(1)
河南商丘睢縣312
ɑɔ
去聲(1)
江蘇常州金壇44
a
陰去(1)
湖南永州道縣33
陰入'(1)
海南昌江55
ɛu
陰去(2)
廣西玉林北流53
廣西玉林博白52
u
陰去(1)
廣西南寧33
əu
陰平(1)
香港新界232
ɔo
去聲(1)
江蘇南京44
uei
去聲(1)
湖北襄陽襄樊31
yøʔ
陽入(1)
上海浦東新區12
æ
陰去(1)
江蘇蘇州412
ɜ
陰去(1)
浙江溫州42
ɑɒ
陰去(1)
浙江紹興33
ɐɯ
陰去(1)
浙江金華玉山52
ɑo
陰去(1)
福建南平浦城423
ɤɯ
陰去(1)
江西上饒廣豐424
œu
陰平(1)
廣西南寧賓陽35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ə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ŋ
ŋɔ
去聲(22)
安徽銅陵樅陽33
安徽安慶41
山東濟南21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淄博博山5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濰坊昌邑31
山東濰坊臨朐21
山東濰坊壽光5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日照五蓮3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山東德州5
山東濱州博興21
山東濱州鄒平31
陝西延安寶塔52
甘肅酒泉敦煌44
新疆烏魯木齊213
新疆哈密21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ŋau
去聲(19)
湖北武漢35
湖南常德35
湖南張家界大庸24
湖南郴州213
湖南永州寧遠24
湖南湘西吉首24
廣西柳州雒容24
重慶江津24
四川成都213
四川自貢14
四川南充14
四川雅安漢源13
四川涼山西昌213
貴州貴陽13
貴州遵義24
貴州黔東南黎平53
陝西西安44
陝西咸陽三原55
湖南永州324
陰去(6)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懷化會同45
江西贛州寧都31
湖南長沙55
廣西百色那畢45
廣西桂林朝陽35
陽去(1)
福建南平建甌44
ŋou
去聲(1)
廣東東莞32
陰去(1)
廣東肇慶33
ŋɐu
陰去(2)
廣西梧州蒙山44
廣西貴港南江52
ŋao
去聲(1)
貴州畢節5
上聲(1)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ŋaɔ
去聲(1)
雲南大理213
ŋɔu
去聲(1)
河南信陽312
ŋɑu
陽平乙(1)
江西南昌45
ŋɤ
陰去(2)
江蘇南通
湖南婁底雙峰35
ŋəu
陽去(1)
廣西柳州融水134
ŋɒu
去聲(1)
陝西漢中漢臺312
ŋaɯ
陰去(1)
湖南湘潭55
ɣ
ɣɔ
去聲(12)
安徽蚌埠53
安徽阜陽53
安徽宿州碭山53
安徽亳州蒙城53
山東棗莊嶧城42
山東濟寧5
山東泰安寧陽312
山東泰安21
山東聊城5
河南漯河召陵31
甘肅武威民勤31
甘肅酒泉肅州213
ɣau
去聲(1)
山東菏澤單縣423
ɣɑɔ
去聲(1)
安徽宿州埇橋42
ʔ
ʔɔ
陰去(1)
浙江杭州445
ʔɒ
陰去(2)
江蘇無錫江陰435
江蘇泰州靖江51
ʔu
陰去(1)
廣西百色33
ʔʌ
陰去(1)
江蘇無錫35 (據《當代吳語》一書載:無錫方言的陰去調為34,此處是35,疑印刷有誤。)
ʔɑɤ
陰去(1)
江蘇常州51
ʔɐɤ
陰去(1)
江蘇鎮江丹陽45
n
去聲(3)
甘肅臨夏42
青海西寧2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nɑu
去聲(1)
青海海東循化53
ʐ
ʐɔ
去聲(1)
安徽合肥53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同「𡪃」,從「宀」,「𢍏」聲,本義為室內西南隅。
24 字
 詳解: 同「𡪃」,從「宀」,「𢍏」聲,本義為室內西南隅。《說文》:「宛也。室之西南隅。从宀,𢍏聲。」 《儀禮‧少牢饋食禮》:「司宮筵於奧,祝設几於筵上,右之。」鄭玄注:「室中西南隅謂之奧。」

  「奧」也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訓》:「涼風始至,蟋蟀居奧。」

  「奧」亦指內室。漢孔融〈薦禰衡表〉:「初涉藝文,升堂睹奧。」

  「奧」還指隱秘處。漢揚雄《太玄‧文》:「酋考其親,冥反其奧。」

  「奧」也表示深。《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浩浩焉,汪汪焉,奧乎不可測已。」李善注:「深不可測。」

  「奧」還可指奧妙、微妙。《〈書〉序》:「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294 字相關漢字: 𡪃,宀,𢍏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2151 -GKX 0253.19 康熙字典-G古籍 00127 -HB1 B6F8 -H常用 0862 -T1 6763 全字庫-T甲表 00873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142 -J0 5292 -JMJ 00952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116X -J人名 二..0013 新字體: 奥 K0 7183 -K人名 一..3411 -KP0 8952 -V1 495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ào
AO4 YU4 (v4.0.1-6.0.0)
AO4 (v3.1.0-3.2.0)
1 AO4 2 YU4 (v2.1.0-3.0.0)
kCantonese
ou3
OU3 (v2.1.0-4.0.1)
kJapanese
オウ イク ユウ サン おく
kJapaneseKun
OKU KUMA
kJapaneseOn
OU OKU IKU
kKorean
O WUK
kHangul
오:0N
(v5.0.0-10.0.0)
kVietnamese
áo
kTang
qɑ̀u
kDefinition
mysterious, obscure, profoun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3553
GE-2653 (v6.0.0-12.1.0)
E-265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6F8
kIRG_TSource
T1-635F
1-635F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47C
0-547C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773
0-6773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9D4
kIRG_VSource
V1-5157
1-5157 (v3.1.1-5.2.0)
3-285E (v3.1.0)
1-285E (v3.0.0)
kRSUnicode
37.10
kTotalStrokes
13
kIICore
AT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086
kDaeJaweon
0515.140
kFennIndex
5.09
kGSR
1045a
kHanYu
10547.031
kIRGDaeJaweon
0515.140
kIRGDaiKanwaZiten
0598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547.031
kIRGKangXi
0253.190
kKangXi
0253.190
kKarlgren
7
kLau
2417
kMatthews
46
0046 (v2.1.0-3.1.0)
kMeyerWempe
2134
kMorohashi
05985
kSBGY
418.2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BK
kCihaiT
373.603
kFenn
519E
kFourCornerCode
2743.0
kFrequency
4 (v3.2.0-15.1.0)
kHKGlyph
0861
kPhonetic
992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6F8
kCCCII
21393E
kCNS1986
1-635F
kCNS1992
1-635F
kEACC
21393E
kJinmeiyoKanji
2010:U+5965
kJis0
5292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9D4 (v3.1.1-15.0.0)
kKSC0
7183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1159
kXerox
253:31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557+37.3.10
kRSKangXi
37.10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5965